婺城「一地一品」矛盾化解共治模式解民憂

2020-12-15 瀟湘晨報

「村民小事村裡辦,有理無理大家判;大事就來找矛調,為民服務真高效。」這首順口溜是婺城居民自編的,講的是婺城公安「一地一品」矛調共治的事情。

今年以來,婺城公安分局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工作,緊貼轄區實際,在鎮街及各派出所建立「一地一品」矛調分中心共18個,實現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管理,並布建村社民情民訪代辦點271個,全區目前已受理信訪和矛盾糾紛5510件,90%以上化解在村鎮兩級。

「和雅團」專治疑難雜症

「我們所位於城郊接合部,社會治安環境複雜,勞資就業、土地確權等各類矛盾糾紛頑疾較多。有些群眾遇到問題都不知去哪裡解決?怎麼解決?」婺城公安分局雅畈派出所所長方儀軍介紹,「為解決這個現狀,明確鎮、所領導包案負責,由鎮、村幹部,責任民警及法律援助律師和鄉賢等『1+X』多元矛調共治的『和雅團』模式應運而生,讓群眾『一站式』就能找到辦法解決問題。」

今年3月,雅畈鎮梅江村村民吳某因在自家門口空地上栽種絲瓜與鄰居產生糾紛。「他們兩家的矛盾糾紛由來已久,這次只不過是導火索。」雅畈派出所教導員朱鴿說,「和雅團」接調這起糾紛後,第一時間分別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化解了兩家人多年以來的矛盾,雙方重歸於好,並協議將空地用於美麗村莊建設種植綠化以改善村居環境。「這樣一來兩家和睦了,家門口環境也變漂亮了,真的謝謝你們。」吳某感激地說。目前,「和雅團」已幫群眾解決各類疑難矛盾糾紛18起。

「陽光代辦」專解群眾難點

「工程款已經收到,真的太感謝你了!」10月15日,承包水電工程的王先生特地給城西派出所民警殷偉打來電話表示感謝。今年8月,王先生承包的水電工程按期完工,但工程驗收交付時與項目方因薪資數額產生糾紛,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9月底,王先生無奈之下向城西派出所的「陽光潔節幫」代辦團求助。

民警殷偉作為代辦團成員,接到王先生的求助後,當即啟動陽光代辦機制,邀請後援律師團協調街道、勞動監察部門多次前往項目方溝通。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陽光代辦堅持暖心辦微笑辦我來辦,由社區民警、律師、調解員、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共56人組成。」城西派出所民警徐節潔介紹,「陽光潔節幫」代辦團是婺城公安深化民情民訪代辦機制,解民怨順民意,深耕「三服務·家服務」的又一實踐。目前,代辦團已先後創新推出電視代辦、聯合幫辦等機制,協助城中、城東、羅店等其他鎮街,攻堅化解各類糾紛58起。

「洋娘舅」專畫同心圓

浙江師範大學是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單位,隨著留學生人數日益增加,涉及留學生的矛盾糾紛也隨之而來。為更好地處理矛盾糾紛,婺城公安發動組建了「洋娘舅」調解團,這大大提高了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

「這裡一個留學生和一對夫妻吵起來了,你們快過來看看。」近日,新獅派出所民警接到報警後,立即叫上來自辛巴威的「洋娘舅」調解員迪恩一同趕赴現場處置。經了解,原來是租住在駱家塘的留學生喬納斯,將一盆洗菜水不小心倒在路過的小夫妻身上,因語言溝通問題,雙方產生了爭執。迪恩立即同喬納斯翻譯溝通,喬納斯聽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主動向小夫妻表示歉意,並取得了諒解,雙方握手言和。

「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不僅能夠幫助別人,還可以充實自己。」迪恩自豪地說,這樣的調解在他看來已是小菜一碟了。據介紹,目前該團隊有「洋娘舅」12名,調解各類涉外糾紛145起,為留學生提供各類服務1700餘次。

【來源:宣傳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金華婺城:「一地一品」矛盾化解共治模式解民憂
    這首順口溜是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居民自編的,講的是婺城公安「一地一品」矛調共治的事情。今年以來,金華市公安局婺城分局依據推進「最多跑一次」工作,緊貼轄區實際,在鎮街及各派出所建立「一地一品」矛調分中心共18個,實現矛盾糾紛化解「一站式」管理,並布建村社民情民訪代辦點271個,全區目前已受理信訪和矛盾糾紛5510件,90%以上化解在村鎮兩級。
  • 化解小矛盾共建大和諧 「紅色物業」構建多元共治糾紛調解機制
    因小區裡每戶業主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各不相同,其間常常常會因為各種問題鬧出矛盾。如何有效化解小矛盾、共建大和諧,為業主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單靠物業公司難免勢單力薄。對此,中鐵二局瑞城物業以創建「紅色物業」為抓手,推動物業服務向社區治理深度融合,在提升小區服務品質的同時,及時化解日常糾紛矛盾,共同營造和諧小區氛圍。
  • 互學互比共進步 打造群眾滿意的矛調中心
    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以下簡稱縣級矛調中心)是化解信訪矛盾、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踐行「最多跑一次」理念,以「基層黨建+社會治理」創新為抓手,在縣級矛調中心穩步推進的基礎上,大力推進鄉鎮(街道)矛調中心和村(社區)矛調工作站建設,實現「最多跑一地」。
  • 黃陂區全力推動「一街一品」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規範化建設
    12月9日上午,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康偉九一行到前川街、王家河街、六指街調研「一街一品」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建設情況。區委政法委、區法院、區司法局、區信訪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調研。康偉九對三個街道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建設運行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一街一品」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創新項目,是廣泛發動社會資源及時就地解決群眾訴求的生動實踐。創建工作要準確把握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核心要義,切實做到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
  • 「一街一品」繪就和諧「好風景」
    今年以來,黃陂區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中,充分發揮道德模範、鄉賢能人、名優律師等人文資源優勢,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打造「一街一品」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構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新格局,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新路徑。遍地開花在黃陂區信訪局二樓「孫東林調解工作室」掛有一面錦旗,上書「德潤人心」。
  • 親兄弟反目 老人心如刀割 法官一招化解矛盾
    為了宣示土地權利他們先後種樹圈地,老大王小林中了兩棵杉樹、一棵桃子樹,老二王月明種了一片臍橙,老三王富林則種了一棵獼猴桃。王富林認為這塊地是父母分給他的,兩個哥哥的行為屬於侵權,要告哥哥們不可。原來王富林想要在這塊地上建房。而弟弟的房子一旦建起,兩個哥哥家的出路就沒了。王家三兄弟原來關係和睦,這兩年從贍養父母到做房封路的問題才矛盾漸深。
  • 巴南:惠民街道「四聯共治」 提升居民安全感
    人民網重慶12月3日電 村民之間有矛盾,先找「村民評理所」,經過專業、公正的調委會成員們調解,問題基本都能化解。12月3日,在重慶市巴南區召開的「惠民街道『四聯共治』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新聞發布會上,街道負責人們表示,「四聯共治」推行以來,群眾滿意度上升18.2%,達86%,安全感指數上升16.2%,達99.5%。惠民街道位於巴南區東部,轄6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民委會,曾經在社會治理方面存在問題,而如今,面貌煥然一新,鄉村治理井然有序。
  • 土左旗:「雙百+四診」模式 打好化解基層矛盾「組合拳」
    「活動採取主動『問診』找準癥結施治,集中『會診』著力化解矛盾,帶案『出診』解決群眾糾紛,駐村『坐診』推動工作落實『四診』模式,由旗委班子成員包聯鄉鎮(中心),139名紀檢監察幹部包聯296個村,走基層、轉作風,強舉措、求突破,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問題,著力化解基層矛盾。」
  • 水潤婺城湧金泉,白沙溪畔幸福城
    申遺成功10天以來,中央、省市主流媒體報導達100多篇,全球億萬網民廣泛關注,刷屏朋友圈,讓婺城人民歡欣鼓舞,極大地提高了全區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據了解,婺城區從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一年的努力,於北京時間12月8日,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依託網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黑龍江綏化法院「一院一品」多元化解...
    近年來,綏化法院突出「一院一品」特色,依託訴調對接中心,立足司法職能,著眼群眾需求,積極擔當作為,打造矛盾糾紛一站式多元化解機制。常駐法院3年來,老李成功調解1567件糾紛,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說和人老李」,成為慶安法院多元解紛的金牌調解員。慶安法院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多元解紛中的作用,成立了「五老說和人」人民調解協會。截至目前,慶安法院共聘請調解組織42家,選聘特聘人民調解員56名。
  • 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東莞長安兩個「訴源治理示範社區」揭牌成立
    在揭牌儀式上,葉絢麗表示,構建「訴源治理示範社區」,積極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長安人民法庭在訴源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以探索創建「訴源治理示範社區」為抓手,充分發揮法庭在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及解決社會矛盾工作中的優勢作用
  • 36座古堰 書寫婺城1700年傳奇
    白沙溪是南山的主要河道,是南山文化的源頭,也是婺城人的「母親河」。1700多年,白沙溪水涓涓而下,如大美南山奔騰的血液,經由三十六堰疏導千百溝渠,靜謐而溫柔地哺育著婺南山區萬物生靈、千年生態。前不久,「白沙溪三十六堰」入圍今年中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這在金華市尚屬首例。
  • 【年度特色工作巡禮】橫沙鄉司法所:多元共治強調解 共繪法治橫沙...
    【年度特色工作巡禮】橫沙鄉司法所:多元共治強調解 共繪法治橫沙新畫卷!「第一道關」,營造多元共治良好局面,竭力以法治力量護航崇明世界級生態島橫沙先行示範區建設。
  • 共治共享 創建人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近年來,廈門率先破題,將社會共治理念納入食品安全監管體系,與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深度融合,通過構建「一品一碼」追溯體系,探索網格化監管模式,強化社會監督,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等方式,提升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近期,多項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工作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社會治理評選中獲獎。近年來,根據第三方機構調查結果,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提升了20多個百分點,最高達87.6%,社會治理成效不斷凸顯。
  • 法制日報頭版點讚溫州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近年來,溫州瑞安將新鄉賢作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形成全市統籌、鄉鎮主體、村居配合的三級協同聯動工作體系,出臺鄉賢禮遇「瑞安八條」等機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 「五室合一」助力陽西縣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再上新臺階
    為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化解機制,及時有效防範、化解、管控各類矛盾糾紛,助力社會和諧穩定,陽西縣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和工作創新為載體,構建「五室合一」基層社會矛盾糾紛聯調機制,主動防範風險,全力化解矛盾,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 彬州法院:創新「1+2+N」工作模式,助推矛盾多元化解
    彬州法院:創新「1+2+N」工作模式,助推矛盾多元化解 2020-12-15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婺城:小康路上,青春作伴
    2020-12-01 16:30 |浙報融媒共享聯盟婺城站
  • 「品牌調解」處處開花——寧晉縣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模式紀實
    調解室成立之初,面對村內矛盾較多的局面,李彥茹等5人深入到田間、地頭、家庭、炕頭,運用法律手段、靠民事調解的方法,不到半年時間就將矛盾一個個化解,使村子進入了正軌。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寧晉縣個人品牌調解室目前已有48個。
  • 婺城「三師」服務團助企解煩憂
    婺城區委兩新工委和區經濟商務局推出的6個服務項目,專注於規範化批量解決小微企業共性問題,現場小微企業代表們紛紛亮出「滿意」牌。截至目前,婺城「三師」服務團已累計發放聯繫卡580張,開展線上、線下培訓16次,實地解決企業困難71個,通過「碼上辦」線上平臺收集解決問題96個,幫助企業排除法律風險87個,化解矛盾30個;累計幫助企業爭取惠企補貼956萬元,稅費減免74萬元,新增貸款59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