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志月
法治日報實習生 劉 歡
法治日報通訊員 劉 璐
原告企業起訴被告企業要求支付鋼材貨款,被告企業卻以鋼材質量問題提起反訴。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三裡橋街道「蘭桂娥調解工作室」接收了區人民法院委託調解的兩起糾紛。
調解工作室負責人、黃陂知名企業家蘭桂娥結合自身經歷,採取「情理法結合法」,3小時不間斷調解,最終促使兩家企業握手言和。
在黃陂,像蘭桂娥這樣的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遍布全區20個街鄉。
今年以來,黃陂區在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實踐中,充分發揮道德模範、鄉賢能人、名優律師等人文資源優勢,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打造「一街一品」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構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新格局,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新路徑。
遍地開花
在黃陂區信訪局二樓「孫東林調解工作室」掛有一面錦旗,上書「德潤人心」。這是該區長軒嶺街張都橋村村民張漢忠送來的。
去年3月,因誤用外地劣質農藥,張漢忠和同村其他養殖戶的200餘畝小龍蝦繁殖必需的水草全部死亡,損失慘重。
在「孫東林調解工作室」幫助下,張漢忠等成功追回損失。
2019年,黃陂區設立「孫東林調解工作室」,充分發揮其「全國道德模範」名人效應,解決了一批信訪難題,成功打響個人調解工作室品牌。
借鑑「孫東林調解工作室」的實踐成果,黃陂區今年以全區20個街鄉為主體,全面鋪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建設。
「成立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關鍵要選好調解員。」黃陂區司法局局長江秀國告訴《法治日報》記者,他們對轄區範圍內的道德模範、知名企業家、兩代表一委員、名優律師等鄉賢名人信息逐一收集,根據其個人影響力、信譽度、主觀能動性和社會責任感等方面進行評估,選擇最優者擔綱街道個人品牌調解室調解員。
「孝義兄弟」劉培、劉洋等全國道德模範,葛天才、蘭桂娥等知名企業家,已退休的「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陳代官、李家春,「全國信訪系統優秀工作者」郭海峰、「全軍普法先進個人」房慶龍等紛紛加入個人品牌調解方陣,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
針對部分鄉賢名人有熱忱、信心足,但缺乏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實際,黃陂區一方面走出去取經,組織鄉賢名人到浙江等地學習「楓橋經驗」和「老楊調解工作室」運行模式;另一方面請進來「培優」,舉辦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調解員業務培訓會。
黃陂區司法局副局長白彩介紹,該區整合基層綜治、信訪、公安、法庭、司法、律師等力量資源加入個人品牌調解室團隊,確保及時介入、調處群眾身邊的矛盾糾紛。
為調動品牌調解員積極性,黃陂區還出臺「基本補助+獎勵補貼」措施,對調解成功重大歷史遺留問題的調解員給予重獎。
奼紫嫣紅
自家魚池因修路被填平,自身賠償要求難以得到滿足,黃陂區灄口街灄口村夏家咀灣劉某走上信訪之路。
多輪協商未果後,街道辦事處請「郭海峰調解工作室」介入。作為擔任過20年縣信訪局局長的退休幹部,郭海峰發揮專業特長,會同拆遷辦、信訪辦、村委會等,向劉某擺事實、講道理、析政策、明法律。最終,雙方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劉某息訴罷訪。
姚集街木蘭花鄉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天才創建的「葛天才調解工作室」,不僅積極調處景區與周邊群眾產生的摩擦糾紛,還主動出資協助政府解決徵地拆遷「老大難」問題。
「我們企業家處理徵地拆遷等經濟糾紛時有自己的獨特優勢。」葛天才說,參與個人品牌調解既能幫政府解憂、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也有助於提升企業美譽度。
陳代官是黃陂區司法局武湖司法所原所長。今年,武湖街道組建「陳代官調解工作室」,特邀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律師等參與矛盾糾紛調解,自成立至今共調處矛盾糾紛140餘件。
「由具有過硬專業技能及調解能力的專家開展針對性化解工作,能使更多糾紛通過非訴方式就近、及時化解,大大降低了糾紛解決的成本。」武湖司法所所長王玲對陳代官團隊讚不絕口。
據統計,今年以來,黃陂區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共調解各類矛盾糾紛500餘起,化解率達90%以上。
春色滿園
10月28日一大早,黃陂區法院非訴解紛中心調解法官晏晶就來到位於蔡店街的「李家春調解工作室」,聯合化解一起農村建房糾紛。
2017年,田某承建吳某房屋,雙方因建房勞務費和房屋漏水問題發生糾紛,多次協商未果。田某起訴吳某要求支付勞務費。經一審、二審,法院判決吳某支付田某勞務費2.5萬餘元。判決生效後,吳某不服向湖北省高院申請再審,並以房屋質量問題起訴田某。
接到法院委託後,李家春進行耐心細緻調解,並提出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吳某先把拖欠的工錢付給田某,田某收到錢後負責整改房子。
把個人品牌調解融入大調解體系,黃陂區根據品牌調解責任範圍,著力打造街鄉個人品牌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對接聯動工作機制,提升矛盾糾紛解決效能。
今年10月,黃陂區盤龍城開發區某社區因孩子玩耍引發雙方家長肢體衝突。雙方互不相讓,並揚言報復。派出所多次調處未果後,與個人品牌調解室對接分流。退休律師房慶龍及時介入,入戶家訪,釋理明法,並主動為傷者墊付住院費,勸導雙方達成諒解協議。
「個人品牌調解室要在社會治理中切實發揮作用,就是要重點化解一批歷史遺留『老問題』、經濟發展『大問題』、疫後重振『新問題』。」黃陂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和平說。
黃陂區法院、區司法局還會同街鄉建立個人品牌調解法律效力司法確認網上辦理「綠色通道」,全區個人品牌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履行率達100%。
黃陂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康偉九說,該區將重點加強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的規範化、法治化、智能化建設,推行「網際網路+」人民調解,構建矛盾糾紛網上調解雲平臺,實現「群眾網上投訴,調解網上開展,問題網上解決」,助力市域社會治理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