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河豚魚加工企業獲批,就在崇明!

2020-12-22 騰訊網

鮮花界的玫瑰

以美豔但是帶刺而聞名,

河豚魚在美食界的名聲可與其相當。

河豚魚擁有呆萌的外表,

遇到危險就會把自己變成圓鼓鼓的小「魚球」。

別看它外表萌萌噠,

實則劇毒無比。

蘇軾一句「食河豚而無百味。」

道盡了河豚魚的鮮美。

又有「拼死吃河豚魚」之說,

則看出了人們對於河豚魚又愛又恨的情感。

現在,大家不用「拼死」,

也能安心吃河豚魚啦!

就在今年8月,

上海潤魨農產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

獲得養殖河魨加工企業證書

這也是上海首家獲此資質的企業

市民也可以吃上崇明本地養殖的河豚魚了!

在上海潤魨農產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水池裡的

暗紋東方魨體型呈圓形,

後部逐漸轉細,

兩個胸鰭及尾鰭上各有一個黑圈,

這些暗紋東方魨的重量在6兩至1斤左右。

記者換上專用工作服及雨靴,

清洗手部後,

從消毒水池進入加工車間。

車間內,工作人員熟練地加工暗紋東方魨,

他們用剪刀把魚肚拋開,

清除魚鰓、內臟等有毒部位,

隨後進行專業清洗,

清洗過程中用力擠壓魚體,

清除殘留血液和黏膜。

據悉,

這些加工暗紋東方魨的工作人員必須經過

水產品中氯黴素、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

快速檢測培訓後才能上崗。

在包裝車間內,

工人對加工處理好的暗紋東方魨進行真空包裝。

這些包裝好的暗紋東方魨規格在1.5-6斤左右,

一般有3條裝、6條裝和10條裝,

在0-4℃冷藏可以保存5天,

-18℃冷凍可以保存180天,

通過掃碼,還能進行河豚魚溯源信息查詢。

目前主要銷往上海江楊北路河豚魚專賣店,

其次銷往北京、江蘇等地,

每天的銷量在800斤左右

經過20多年不斷改進養殖技術,

現在養殖的暗紋東方魨含有的毒素遠低於風險值

完全可以做到安全食用

但它們最怕寒冷,

水溫一定要高於12℃

因此每年的11月到次年4月,

都要把它們放在大棚中養殖,

幫助它們「越冬」。

未來,

企業負責人將攜同專業機構

共同研發暗紋東方魨的深加工技術,

增加暗紋東方魨的產品附加值,

把魚皮中的膠原蛋白、血液中的毒素等進行提煉,

提高其經濟價值。

記者:顧益琴

攝影:楊宇豪

編輯:顧佳麗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民已能吃到本地養殖的河豚,每隻重6兩到1斤
    上海市民可以吃上崇明本地養殖的河豚了。12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崇明區獲悉,2020年8月,上海潤魨農產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獲得養殖河魨加工企業證書,這也是上海首家獲此資質的企業。該河豚養殖場位於崇明區向化鎮。
  • 河豚魚消費提示
    河豚魚,又稱「河魨」「龜魚」「雞抱」「氣泡魚」「氣鼓魚」等,一旦採購、加工不當則食用安全風險極大,嚴重者危及生命。普通的加工、烹調方法難以破壞河豚毒素,其潛伏期一般為0.5~3小時,目前尚無特效的解毒藥和治療方法。  二、採購河豚魚產品有沒有合法途徑?
  • 貴州首家水產品加工企業在三穗投產
    近日,位於三穗縣經濟開發區閩臺科技園的貴州綠洲三珍食品有限公司水產加工廠正式投產,該加工廠設有生產車間2000平方米,配備了3條自動調味魚生產線,2600多立方米冷庫,採取「自動開背速凍保鮮」先進生產工藝流程,主要加工經銷淡水及鹹水魚類水產品。
  • 晉江市首家設在企業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批
    晉江新聞網12月3日訊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聯合下發通知,興業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皮革」)成功獲批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成為晉江市首家設立在企業的工作站。至此,晉江市已成功創建2個博士後工作站。  據介紹,興業皮革專注於中高端天然牛頭層皮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
  • 河豚魚及其產品食品安全消費警示
    為規範河豚魚及其產品加工經營行為,嚴防河豚魚及其產品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切實保障廣大群眾飲食健康和生命安全,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河豚魚及其產品食用安全風險警示如下: (1)禁止任何商場超市、水產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餐飲服務單位、攤販及個人經營野生河豚、養殖河豚活魚、未經加工的河豚整魚及無合法資質的河豚魚產品。
  • 護航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上海崇明法院發布白皮書和典型案例
    5月26日下午,上海市崇明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崇明法院)聯合崇明區市場監管局、崇明區稅務局、崇明區工商聯(總商會)共同舉辦第二屆崇明世界級生態島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推進會暨上海崇明法院服務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新聞通氣會。
  • 蘇州吳江查處5家非法售賣活體河豚魚商家
    近日,吳江檢察院在開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專項活動中發現,有些農貿市場的攤主和農家樂在非法售賣河豚魚。為此,該院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書,推動問題整改。野生河豚魚體內存在毒素,食用安全風險較大,嚴重時甚至會致人死亡。
  • 上海為什麼簡稱「申」?16區失信企業數排行,阿拉崇明最守信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遊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上海被「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發布的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 崇明島來了商界「娘子軍」,上海女企業家協會赴崇參加農業招商推介
    新民晚報訊(記者 李一能)11月27日,「共享·共創·共贏 2020崇明農業招商——上海女企業家協會專場推介會」在崇舉辦。此次推介會為上海女企業家專場,共有三十五位優秀女企業家參與,在參觀推介後, 多個企業初步達成投資意向。
  • 溫嶺市首家企業獲批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 利歐牌醫用口罩即將上線
    這是溫嶺市首家成功獲批的醫用口罩生產企業,標誌著溫嶺即將擁有「本地產」的醫用口罩。為幫助企業進軍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領域,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市場監管局靠前服務、主動作為,多次組織人員深入該企業,就場地設施、樣品送檢、資料申報、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等問題與企業進行交流,指派專人一對一幫扶,並且對接省局開通應急「綠色通道」,全力助推企業在最短時間內獲批有關證照。
  • 擅自加工河豚致人中毒獲刑一年
    中國漁業協會河豚魚分會副秘書長王常玉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我國明文規定野生河豚魚絕對禁止加工銷售,即使是養殖的河豚魚也不能銷售活魚和未經加工的整魚,消費者應杜絕自行處理河豚烹飪食用現象。庭審過程顯示,2019年年底,常年在漁船上工作的被告人季某某在明知河豚魚有毒,食用後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情況下,輕信自己會烹製處理河豚魚,他人食用其處理過的河豚魚後不會出事,將河豚魚在自家廚房加工烹飪後給高某某等人食用。季某某在庭上供述,2019年12月23日,他受到被害人高某某請託為朋友聚會烹飪河豚。
  • 上海立法保護崇明島,近3年過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黃菲菲說,法院受理後立刻找到涉事企業,要求其糾正違法行為。7日當天,她和同事來到現場,和村民一起監督企業把垃圾挖出來,做好分類後再轉運走。在場村民嚴肅認真的態度,讓黃菲菲印象很深,「說明他們對崇明的生態環境有著強烈的主人翁意識」。
  • 崇明這家得了獎的合作社,有啥不一樣?
    崇明這家得了獎的合作社,有啥不一樣?區長質量獎為激勵和引導本區各類組織「追求卓越、崇尚質量」,在全社會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培育一批符合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定位的優秀企業,本區於2017年正式設立崇明區區長質量獎。表彰在質量管理和經營績效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事業單位,評獎對象為依法在崇明區登記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各類組織。
  • 國產首家!東陽光藥奧司他韋美國獲批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產磷酸奧司他韋製劑首次在美國獲批上市。奧司他韋是由吉利德研發,羅氏負責全球商業化的一款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對甲型、乙型流感、H5N1、H9N2等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有治療和預防的作用。該藥於1999年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商品名為達菲。
  • 划船摘果月下如廁 崇明首家水岸主題農場棒呆了
    「崇明島上水系發達,河網交織,這是崇明最大的特色。」農莊主人熊鋒利用這種在地資源,創建了一條超長的水岸線,並打造了木製划艇,希望「划船出行」成為島上全新的出行方式。造船的初衷,是因為熊鋒覺得遺憾,崇明有河流上萬條,河流之間互相聯通,這麼好的資源,卻沒被利用起來。「划船出行,這才是崇明水岸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啊。」熊鋒笑著說。  建築是情感的容器  椿庭樸門不只有船,來這兒,你還會發現一些新奇的玩意兒。
  • 復星醫藥非布司他片首家過評 新藥阿伐曲泊帕獲批上市
    4月16日,復星醫藥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江蘇萬邦醫藥的非布司他片收到國家藥監局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該藥全國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此外,子公司復星醫藥產業收到國家藥監局關於馬來酸阿伐曲泊帕片的《進口藥品註冊證》,該藥是復星醫藥引進的首個小分子創新藥。
  • 邂逅崇明之在崇明島必去的景點
    地址:上海市崇明區北沿公路2188號東平國家森林公園上海紫海鷺緣景區上海紫海鷺緣景區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東側800米。地址:上海市崇明縣綠華鎮堡湖路崇明荷花博覽園崇明荷花博覽園東依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明珠湖公園,南傍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上海崇明西沙國家級溼地公園,是上海地區目前國內外名貴荷花展示品種、生產育種規模最大的,一個集育花、觀花、賞花、品花與茗花為一體,具有荷文化研究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