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與中醫|杜甫「草堂」與白茅根有何聯繫?看完你就知道了

2020-12-18 胡博士說中醫

說到「草堂」,古人常指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比較著名的有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在草堂落成的時候,杜甫還特意寫了一首詩來描寫草堂的景色和抒發自己的心情。

堂成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懶惰無心作解嘲。

譯文:

草堂用白茅蓋成,背向城郭,鄰近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從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蔥的景色。草堂修在榿林深處,榿林茂密透不進強烈的陽光,仿佛漠漠輕煙籠罩著,連風吹葉子,露水滴樹梢都能聽到。草堂的落成,使烏鴉帶領小鳥翔集,讓燕子也來築巢。旁人把草堂錯比成揚雄的草玄堂,我可是懶惰之人,也無心像揚雄那樣作《解嘲》文章。

詩中提到的中藥:白茅(白茅根)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洗淨,曬乾,除去鬚根和膜質葉鞘,捆成小把。

產地:多生長於路旁、山坡、草地上。分布幾遍全國。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

性味:甘,寒。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汁塗。

功效作用: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功效:

1.《本經》:"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2.《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3.《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不勻,通血脈淋瀝。"

4.《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5.《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6.《本經逢原》:"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幹紫不起。"

7.《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藥食同源:白茅根的食療方

1.白茅根粥

材料:白茅根15克,粳米50克。

做法:取白茅根加水煎汁去渣,煮粥。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利尿。

2.白茅根燉鮮藕

材料:白茅根30克,鮮藕(帶藕節)300克,白糖30克。

做法:將鮮藕、白茅根洗淨,鮮藕去皮、留節,切0.2釐米厚的片,白茅根切4釐米長的段.將鮮藕、白茅根同放燉鍋內,加水800毫升,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35分鐘,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止血,清熱,利尿。

3.白茅根茶

材料:白茅根250克(或鮮品500克),白糖適量。

做法:除去根須,洗淨切碎,放砂鍋內,加水4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調入適量白糖。

功效:清熱止渴,利水消腫,涼血止血。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中醫藥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即刪。編輯&排版:大思。

相關焦點

  • 「詩詞的女兒」葉嘉瑩:一世最耽工部句,歸來為看草堂春
    讀詩,寫詩,教詩,研詩,不論有多困難,她總能通過詩詞照亮一段未知的前程。古今多少詩詞人,詩中聖哲唯子美。對杜甫及其詩歌的研究,是葉嘉瑩先生人生中極為重要的一門課題。「在中國詩歌演進的歷史上,杜甫是一個集大成的詩人。而他之所以有集大成的成就,是因為他有集大成的才能,也有集大成的度量,又恰好生在可以集大成的時代。」
  • 墨魂浣花草堂杜甫答案是什麼
    在遊戲墨魂中,浣花草堂用來和各位墨魂進行聯詩,可以獲得不同數量的默契和墨魂文心,聯詩的時間當然是越長越好了,因此玩家們就希望增加對墨魂詩詞的了解,所以寒山今天整理了浣花草堂中杜甫聯詩的答案,各位玩家感興趣的話就一起看看吧。
  • 中外詩人走進杜甫草堂 同吟一首詩
    中外詩人走進杜甫草堂 同吟一首詩 華西都市報2020-12-12 17:43:54.0四川 中外詩人走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朗讀展現詩歌魅力。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張杰)同吟一首詩,共賞草堂景。來成都焉能不去感受「詩聖」杜甫的詩韻?
  • 杜甫草堂:暮秋天已至,草堂流金時
    池水霖霖,霜葉搖落 草堂的深秋似詩似畫 林間聽風,簷下觀雲 深秋的草堂意蘊綿長 韶光漸漸逝,物華冉冉休 草堂秋色,你能覓得幾分
  • 在草堂學詩是什麼體驗?杜甫草堂與石室中學館校牽手
    12月6日,成都石室中學30餘名師生來到杜甫草堂博物館,開展「少陵詩社」研學活動,並與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籤署了館校合作協議。此前,成都石室中學、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同倡導發起了「少陵詩社」學生社團,旨在通過學習和研究傳統文化,弘揚詩聖「民胞物與」的文化情懷。
  • 杜甫草堂,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聖地
    宋代時草堂又進行了重建,並在牆壁上繪製了杜甫像,開始形成祠宇。此後,草堂屢興屢廢,其中規模最大的兩次重修,一次是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一次是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天草堂的規模和布局。 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入川進入成都,草堂毀於兵火。
  • 杜甫《春水》詩詞賞析: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杜甫《春水》詩詞賞析: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文:枯木《春水》【唐】杜甫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詞風格沉鬱頓挫,語言精煉,格律嚴謹,窮絕工巧,感情真摯,平實雅談,細膩感人,形象鮮明。被後人譽為「詩聖」,和「詩仙」李白合成「李杜」。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近代多以其歷史題材反映民間疾苦而廣為推崇,比如「三吏」和「三別」等。
  • BBC最新紀錄片,轟動全球網友,主角是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BBC向世界介紹杜甫「世上有但丁,有莎翁,還有杜甫。」「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迄今仍在世的詩歌傳統,綿延超三千年比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更古老。」而在成都的第二站麥可·伍德選擇了草堂寓居成都,是杜甫人生重要階段之一現代學者、詩人馮至說過:「人們提到杜甫時盡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總忘不了成都的草堂。」
  • 遊覽杜甫草堂(詩聖著千秋)
    1957年2月28日,朱德元帥回四川視察,途徑成都時遊覽杜甫草堂。出於對杜甫的崇敬之心,欣然揮毫題寫「草堂傳後世,詩聖著千秋」楹聯。短短十字,意味深遠。既不贅述經典,亦不引語別人,卻對杜甫做出了準確的評價。他啟迪人們去思考為什麼杜甫和草堂能夠流傳後世,而歷史上許多不可一世的帝王將相、亭臺樓閣早已湮滅。這塊匾額就是從楹聯中節錄而來的。
  • 「花重錦官城」,杜甫與成都的不解之緣
    「人們提到杜甫的時候,可以忽略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馮至先生如是言。而言及草堂,我們又不得不提及「天府之國」成都。杜甫曾在這裡度過四年的時光,這四年在杜甫的人生裡是一段難得安穩的日子。
  • 《狂夫》:杜甫的另一面
    提起唐朝詩人杜甫,你會想起什麼呢?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儒者,還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的人,或是李白形容的「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除了這些,杜甫還有另一面,那就是「狂」,也可稱之為「自信」。
  • 樂高「杜甫草堂」模型現成都王府井
    -- 樂高卡車秀於蓉城巡展一周 成都2012年8月14日電 /美通社亞洲/ -- 8月11日起至8月16日「樂高世界暢遊之旅(中國巡展)」活動來到成都王府井二店,現場展示了包括成都杜甫草堂在內的6個城市的地標模型,
  • 地圖大數據看全國熱門博物館:武侯祠、杜甫草堂入圍前十
    5月15日,高德地圖發布了疫情後最新的全國熱門博物館榜單,顯得秦始皇陵博物院排名第一,成都的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進入前十。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在幫助博物館進行數位化升級改造,高德、微信、百度等都在國內很多博物館設置了導覽、講解等免費服務,景區隨身聽的語音講解功能更是被高德格外重視,不斷增加著新的文物語音講解。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晚年杜甫在雲安小城的漂泊之旅
    這一年四月底或五月初,53歲的詩聖離開成都,奔高江急峽而去,留在他身後的,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的草堂,他不知道,他此生再也回不去的這座小小草堂,終將成為中國詩歌史、中國文學史上一塊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聖地。
  • 成都青羊杜甫草堂邁入「1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4萬/平
    其中青羊杜甫草堂8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8915元/平,環比7月上漲2.3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88%。一、杜甫草堂二手房房價走勢青羊杜甫草堂8月二手房參考均價18915元/平,環比7月上漲2.30%,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88%。最近一年中,8個月房價上漲,4個月房價下跌。
  • 杜甫啊杜甫,一首《茅屋歌》,留下誤會有幾多?
    從《茅屋歌》看,的確是!他住在低矮的茅草房裡,任風雨欺凌而無能為力,而同一時刻,富人們隱於朱門中快意酒肉,聽風看雨,風雨倒成了一種情調。可是,你若多讀些杜甫的詩,多了解些發生在「杜甫草堂」的事情,你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第四場王立群: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唐)杜甫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嘉賓王立群點評:這是杜甫晚年寫的一首詩。他的晚年生活比較悽苦,主要是在成都草堂依靠好朋友嚴武的資助生活。此時嚴武的去世,意味著杜甫的生活來源沒有了,他被迫離開成都,然後沿江東下。途中他寫了不少詩,都是到達四川忠州一帶時寫的。這期間杜甫生活艱苦,心情鬱悶。詩的前面四句寫景很細緻,也很美,應當說還屬於「樂景」範疇。
  • 俗語:「家無妻室不娶麻風女,地有餘力不種白茅根」,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無妻室不娶麻風女,地有餘力不種白茅根」。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在我看到這句俗語後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思考,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通過向老農的請教,我才知道這句俗語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
  • 中外詩人走進杜甫草堂 同吟一首詩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同吟一首詩,共賞草堂景。來成都焉能不去感受「詩聖」杜甫的詩韻?12月10日下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移師杜甫草堂,繼續他們在成都的詩意之旅。在「世界同吟一首詩」——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朗誦會上,俄國詩人瓦列裡.魯登科、尚仲敏、閻安、林雪、李雲、老房子、康偉、俄國詩人伊琳娜·丘特諾娃、邰筐、小易、哥倫比亞詩人李戈、包苞、安然等中外詩人們輪番上臺,以詩歌的名義,用朗誦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偉大的詩人杜甫的敬意。
  • 《絕句》其二 杜甫
    形象是快速記憶的基礎,我們在記憶時,不是把一句話而是儘量把每個詞都轉化為具體形象,如果這個詞不代表一個具體形象,就去在這個環境中找一個或創造一個,讓要記的詞和這個形象產生聯繫,做到想起這個形象,就想起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