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物珍品日本展出回顧:這些藝術珍品,國內罕有聽聞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過去的一年,筆者前往日本關西地區的奈良,探訪了唐代文物雲集的正倉院展,同時也發現關西有其他的一些博物館也在舉辦優質的展覽,其中還能看到不少來自中國的藝術珍品,都是國內罕有聽聞的。

《畫圖贊文》 謝田攝

從時間角度來說,能追溯到中國最早歷史的特展,是在神戶市的白鶴美術館,特展的名稱叫「講述文字,從白鶴的收藏看漢字造型的變遷」(展期為9月25日到12月8日)。

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獨立起源的文字體系,中國的漢字就是其一。日本至今仍在使用漢字,而且日語中的假名拼音其實也源自漢字,所以漢字歷史的研究在日本一直很受重視。這次特展從商代青銅器上的金文開始介紹,到隋唐時代珍貴的書法作品,最後還能看到漢字傳入日本後的變遷。

2019年是甲骨文發現120周年,人們往往認為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漢字,但其實青銅器上的金文也一樣古老,而且字體更接近當時的標準形態。商代的字是毛筆寫的,而刀在甲骨上刻出來的筆畫都是直的,青銅器上的銘文,由於是特殊製作,才更加接近真實文字的形態。金文在西周以後多見長篇銘文,商代極少有十個字以上的銘文,白鶴美術館收藏的商代晚期「四弁花紋帶卣」,蓋中有44個字,記述了商紂王時期的事情,十分珍貴。文字的出現,讓記載歷史成了可能。中國的歷史從商朝開始進入了信史時代。到了周朝,甲骨文逐漸衰亡,而大量青銅器上的金文,讓人們對當時的歷史認知更加清晰起來。特展中陳列的「象紋卣」,50字的銘文中記載了西周時代宗周、成周等三個都會城市,為人們了解西周時期的歷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在白鶴美術館的特展上,能看到一些公元七世紀以後的書法作品,有一件珍貴的唐代《畫圖贊文》,是日本自古流傳的文物。此作品原本是文章和圖畫並列,現在只剩下了文字部分,內容是講解唐代的佛教繪卷,對人們了解唐代繪畫很有幫助。《畫圖贊文》的書法功底深厚,接近初唐陸柬之的書風,是優質的唐代書法作品。特展上還有兩幅八世紀的寫經:《賢愚經》和《大般涅盤經集解》,是漢字傳入日本後出現的高水平作品,尤其是《賢愚經》,字體大,書風雄渾厚重,和北魏龍門石窟的《始平公造像記》書法一脈相承,是罕見的上等寫經。

除了和漢字直接相關的文物以外,白鶴美術館的特展上,也有一些藝術性很強的中國文物。如唐代的海獸紋葡萄鏡和鍍金龍池鴛鴦雙魚紋銀洗等。最出色的是兩幅從敦煌流出的五代絹畫:《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圖》和《藥師如來畫像》,都是內容豐富的大尺幅畫作,是海外敦煌文物中的名品,這次能一起看到,十分難得。

第二個有價值的特展,是大阪市立美術館的「佛像,中國,日本」(展期為10月12日至12月8日)。日本的佛教有兩個來源,最早是來源於朝鮮半島,傳承了中國南北朝的佛教,後來是從中國的唐宋直接輸入。佛教的傳入,一定伴隨著佛像和經書,所以日本保留了一些自古流傳下來的中國佛像。

特展上有一件傳世孤品,是大阪堺市美術館的「木造觀音菩薩立像」,由大阪堺市百舌鳥圓通寺自古傳來。這尊高74釐米的木雕,由整根白檀雕出,屬於尺寸極大的檀像。菩薩長目長耳細腰,兩肩垂下的天衣在膝前形成一個U形。這尊菩薩像的特徵和敦煌390號隋代窟的繪畫非常接近,所以被認為是隋代作品,而且是傳世唯一一尊隋代木雕,貴重至極。

另一件絕世名品是京都泉湧寺的「木造觀音菩薩坐像」,人稱「楊貴妃觀音」。這尊木雕高1.14米,頭部帶有巨大的寶冠,面容精緻溫婉,如同女性,以至於被日本人冠以楊貴妃之稱。這尊觀音是日本僧人湛海從南宋普陀山請回的,是世界上最精美的南宋木雕菩薩像。

最後一個值得觀看的特展,是京都國立博物館的秋季展「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繪與王朝之美」(展期為10月12日至11月24日)。這個特展的核心是一件被大卸八塊的珍貴文物: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繪。這是兩幅長卷,繪製於13世紀鎌倉時期,內容是日本古代的三十六位和歌詩人。這兩幅長卷在日本地位極高,價格也非常昂貴,1917年拍賣價相當於264.75公斤黃金,這在一百年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天價,莫說日本,哪怕是全世界範圍內也見不到如此高價的文物。所以它在1919年重新拍賣的時候,無人能買得起如此貴重的寶物,結果兩幅畫卷被裁成了37段,以不等的價格分別賣給日本各地的財閥和商會,從此,「佐竹本三十六歌仙卷」再也沒有機會合體了。此次特展,集中了31段,算是寶物切斷一百年後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

這次特展上有一件南宋的《維摩居士像》。這幅大立軸的內容,是維摩詰菩薩會見文殊菩薩的場景,畫面經過裁切,只留下了維摩詰的形象。這件作品細筆白描,是宋代李公麟一派的風格,它大概在宋元時代就流入日本,是日本舊藏宋畫中的精品。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謝田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42位近現代藝術名家珍品798展出
    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黃永玉……42位近現代藝術名家的87件藝術珍品近日亮相798藝術區。作為當代藝術的高地,此次展覽也是798關注歷史、回眸傳統的一次全新嘗新,將展出至明年5月。
  • 「稿」字四方連等孤品亮相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珍品展
    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珍品展26日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二層特展廳舉行。展覽展出了我國集郵家孫蔣濤、傅嘉駒的珍罕藏品50框。其中包括了,反映中國革命戰爭時期郵票全貌的《中國解放區郵票(1930-1950)》《華北解放區郵票》《東北解放區郵票》《華東人民郵政》《西北解放區郵票》《西南解放區郵票》等,展品脈絡清晰,收集難度大,珍罕性高,其中不乏孤品,包括著名的「稿」字四方連郵票、贛西南赤色郵票實寄封等珍罕郵品。
  • 遼博「珍品館」開放
    轉心象牙球的上部大球,有多層可遊動的同心象牙套球組成,技藝精湛,令人驚嘆叫絕;畫琺瑯纏枝牡丹紋雙聯蓋盒形似雙圓相連,蓋與身以子母口相扣合,造型奇異新穎。  匯集遼寧省博物館珍藏古代工藝精品的「珍品館」於近日正式對外開放。這些精美獨特的文物已經在遼寧省博物館「珍品館」內亮相。
  • 上海博物館看沉寂千年的「黑石號」出水珍品
    上海博物館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黑石號」沉船是一艘唐代往來於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商船,揭示了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熙攘往來的盛況。此次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精選的「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168件,以及來自上海博物館館藏與國內9家借展單位的陶瓷、金銀器、銅鏡等各類文物80件。展覽將於9月15日免費對外開放,並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
  • 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珍品展開展,「稿」字四方連等藏品亮相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舉世聞名的「稿」字四方連郵票、贛西南赤色郵票實寄封……今天(11月26日),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珍品展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舉行。展覽展出我國集郵家孫蔣濤先生、傅嘉駒先生的珍罕藏品50框。2020年是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郵票發行90周年。
  • 北方最大的廣東會館古建築,這裡是中國罕見的木結構建築藝術珍品
    會館建築既體現了我國嶺南的建築風格,又融合了北方四合院的特點,是中國罕見的木結構建築藝術珍品;館內大量珍貴的展覽,讓人們重新回顧和學習了戲劇藝術的發展,可謂是不可多得的傳統文化品鑑之地。廣東會館坐落在鼓樓南的東門裡大街257號,佔地2300多平方米。從大門開始,依次建有門廳、正房、配房、戲樓、跨院和套房等。
  • 藝術珍品線上化 中華老字號「榮寶齋」首登微拍堂拍賣行2020夏季...
    曾得到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關懷,魯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手澤,享有「中國藝術殿堂」的美譽,曾先後接待過丹麥女王瑪格麗特、美國前總統卡特、新加坡前總統李光耀等國際政要,成為中國文化對外展示的窗口。  其實,榮寶齋在6月20日-30日舉辦過首屆網絡文物拍賣季,可作為其網絡拍賣試水之舉,彼時榮寶拍賣相關負責人透露,將考慮入駐其他網絡平臺實行專業化差異化經營。
  • 日本奈良博物館,珍藏無數藝術珍品,讓人「夢回唐朝」
    他們一方面要對各博物館進行指導和分派研究任務,另方面要向國內佛教藝術的研究者提供研究條件。為了加強「佛教藝術研究中心」的調查研究能力除在日本聘請研究員外,還在中國和朝鮮等國聘請精通佛教藝術的學者作客籍研究員奈良國立博物館,每年要舉行多次展覽。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據統計,流失到國外的中國文物達164萬件,被全球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收藏最多的是大英博物館,高達2萬3千多件,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涵蓋了中國各個藝術類別,跨越了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藏品包括陶器、青銅器、飾品、玉器書畫、刻本等。
  • 百件珍品展現佛蘭德斯畫派
    列支敦斯登王室收藏此前曾多次在歐美展出,中國是其繼日本和新加坡後在亞洲的第三站。列支敦斯登王室收藏負責人約翰·卡夫特納介紹,經過5個世紀的歷史,王室收藏現有1700多幅繪畫,500多件雕塑,另有大量的版畫、瓷器、家居、掛毯、武器等。而此次與國博的合作展覽,精選了佛蘭德斯畫派的油畫、版畫與掛毯等100件,其中包括魯本斯、凡·戴克、雅各布·約丹斯等大家的代表作品。
  • 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下周開館 370餘件明清古典家具珍品首次展出
    日常使用的家具有何講究?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將揭曉答案。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獲悉,該藝術館定於9月23日正式開館,在館藏的700餘件明清時期古典家具中,首批展出370餘件珍品,觀眾可以用手「觸摸」歷史,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後,北京天竺黃花梨藝術館還將面向少年兒童開展公共教育活動,將其打造成文化教育與藝術交流的平臺。
  • 《秘室珍品》:為收藏而生的萬智牌系列
    每套產品從數萬個萬智牌卡牌中精心挑選,並給予由全球知名插畫藝術家充分創作自由度,充分體現每一張卡牌畫作的藝術價值。全球僅在線上可購買,每一款產品只有很短的銷售期通常是24小時,錯過就不會再銷售。威世智為了國內玩家也能夠享受到將《秘室珍品》添加到自己藏品中的那份快樂。
  • 創變: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百年歷史
    原標題:羅浮宮的創變:「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側記 在中法文化交流不斷加深的今天,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再度攜手,1月13日至3月31日在國博舉辦了「羅浮宮的創想——羅浮宮與館藏珍品見證法國歷史八百年」大展。多樣性的館藏呈現以及細緻的學術梳理,在為公眾還原羅浮宮前世今生的同時,無疑也對中國的博物館建設提供了啟示。 從古老的王宮到現今擁有四十萬件世界藝術品收藏的博物館,羅浮宮已被視為法國的象徵與驕傲。
  • 諾米·梅蘭特的《珍品》,是法版的《廊橋遺夢》,浪漫主義的終結
    文/馬慶雲法國電影《珍品》,出現在豆瓣的「最近熱門榜單」中。這部電影的漢語翻譯版本,已經可以中國內地觀看。對於一般影迷而言,《珍品》更像是一部噱頭電影,看看該片的女主角諾米·梅蘭特的美好容貌罷了。而對於熟稔法國浪漫主義的影迷而言,《珍品》無疑是一道頗有哲學藝術味道的大餐。
  • 觀賞魚珍品大觀正在海心沙……
    呆萌的小丑魚又有多可愛?可以到海心沙轉一轉。「2020廣州世界觀賞魚珍品大觀」昨晚正式開幕,今天起到12月28日向公眾開放,地點設在海心沙星光大道。此次觀賞魚珍品大觀展出種類繁多,包括錦鯉、金魚和其它類別,品種達1000種。活動期間將向公眾展示世界珍品觀賞魚、觀賞魚企業和文創產品,還將舉辦「首屆『廣州杯』中國(廣州)孔雀魚大賽」等。
  • /法貝熱100周年,400件珍品齊聚
    維多利亞女王我有許多珠寶,其中一頂冠冕是我丈夫親自設計送我的。法貝熱百年紀念展400件藝術珍品亮相剋裡姆林宮10月9日,為紀念著名珠寶匠卡爾·法貝熱(Carl Fabergé)熱逝世100周年,莫斯科克裡姆林宮展出約400件藝術珍品。
  • iMuseum每日藝術小組件發布:在您的iOS首屏每日展示一件博物館珍品
    來自Clover 四葉新媒體旗下的著名線上博物館應用「iMuseum」剛剛推出面向iOS的全新小組件功能——「藝術時鐘日曆·每日藝術」,它可以在您的iPhone首屏每天呈現一件來自全球各地博物館當下最值得欣賞的珍品,提升你的藝術審美和知識。
  • 正規代購網站,珍品寶一站式服務平臺
    隨著眾多消費者需求不斷的衍生,國內消費者對產品質量要求、種類需求也在不斷的升級,以電子商務以及零售企業為例,從國內小市場逐漸發展到海外市場,跨境電商的形成也促進了國內外的經濟發展,而在表面平靜之下,獲得優質穩定的貨源,也成了國內電商以及零售行業最渴求的重點以及需要面對的危機。
  • 廬山名勝:中國古代拱橋建築珍品觀音橋
    《廬山紀遊》中譽為匡廬二絕之一,1988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景區內有「天下第六泉」及蔣介石、宋美齡手植的夫妻樹,馮玉祥的《墨字篇》石刻和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棲賢寺等人文勝跡。觀音橋建於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 01 4年),距今有一千多年歷史。其橋長24米多、寬4米多。橋孔由每塊約一噸重的105塊花崗巖砌成。橫跨懸崖,下臨深淵,結構精密,造型美觀。
  • 叫我女皇陛下珍品怎麼重生 珍品重生功能介紹
    叫我女皇陛下珍品重生功能介紹。叫我女皇陛下是一款基於html5研發的2D卡通版養成類遊戲,在這裡,你可以開啟自己的皇宮養成之旅,結識各種絕色皇子,並與他結緣。小編今天帶來的新增的珍品重生功能介紹,還不知道珍品怎麼重生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