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老子》的斷舍離,被一個日本女人活用了其中的奧義,真實用

2020-12-05 歷史研習室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詞火了起來:斷、舍、離。

其實"斷、舍、離"這個詞一開始是出自《老子》。後來卻被一個叫山下英子的女人活用了其中的奧義。

她說:"《斷舍離》所有的思想根源都來源於《老子》的48章,這是中國人的智慧,用日本文化加以闡釋又得出了新的禪意。即通過"斷"和"舍"的外在行動帶來心靈上"離"的狀態。"

那麼什麼是斷舍離?它主要講述了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推出的概念: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讓自己處於寬敞舒適,自由自在的空間。

我們先來看看"斷"

我曾經過這樣一部電影《一個購物狂的自白》,影片講述女主人公麗貝卡從一個衝動消費,債務累累的人,到最終學會理性消費的勵志故事。

影片女主人公麗貝卡因為購物成癮的緣故,雖然大學畢業後已經工作了一段時間,卻一分錢沒攢下,反而因為瘋狂購物而債臺高築。

這樣的事情,現實中其實並不少。

比如汪涵的妻子楊樂樂產後崩潰,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太大,她只能通過買東西來宣洩,但是買了很多都沒用,家裡反而越來越亂。她每次看到就很愧疚,情緒又變得很糟,於是......

她知道自己狀態不對,便開始尋找名師,最終終於讓她找到了,山下英子。

山下英子用自己的斷舍離"拯救了"楊樂樂。大明星陳數也變成了山下英子的小迷妹。

舍=處理掉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舍"的意思是要學會規劃,狠心扔掉你不會用到的東西。從未用過的嶄新的東西,送人也不會浪費。還有就是你要學會整理你自己的房間,學會整理收納。

居住環境是憑藉一己之力可以改變的環境,要打造出能夠款待自己的空間。想一想因為不扔東西而造成的損失,你的感覺就會好很多。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實的自己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己。

只集中於一點做到完美,就能不知不覺地打開收拾的突破口。

不管東西有多貴,有多稀有,能夠按照自己是否需要來判斷的人才夠強大。

人有的時候不要太去在意那些身外之物,還是向上面說的,沒用的東西該扔就要扔。

作者主要是教我們物盡其用,追求更小的物質欲望,避免成為消費主義者。只有是自己真正需要的產品才會購買,更注重品質而非數量,這三點是真的實用。

山下英子不僅提出了這個觀點,還把它編寫成了一本書——《斷舍離》

與其說"斷舍離"是一種整理收拾的生活方式,不如說是一場自我的人生修行

身心靈作家張德芬說: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在負面思考的時候,要能夠"斷"。斷的能力在於"觀",如果你可以觀察到自己的負面思考,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如果能不理會自己的負面思考,還是樂觀、正面地去處理事情,這樣的人就能成功地斷去讓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

本書通過對日常家庭環境的收拾整理,改變人們的意識,讓人脫離物慾和執念,過上自由舒適的生活。

斷舍離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人們將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 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如果有需要或者是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進去逛逛

相關焦點

  • 斷舍離的奧義不只是扔東西,它帶有讓人生煥然一新的力量
    其實,清理掉廢棄物只是斷舍離過程中很表面、很初步的過程,用「敲門磚」來形容並不為過。然而,斷舍離的奧妙意義並不在此。從斷舍離的過程中獲取精神生活的愉快、舒適、輕鬆,將原先疲憊的思維模式、負能量的情緒釋放掉,獲得心靈解脫和自在,這才是斷舍離倡導奉行的真正奧義所在。
  • 日本暢銷書《斷舍離》告訴我們的4個道理,女人該怎樣過後半生?
    在2009年,日本一個名叫山下英子的雜物管理諮詢師出版了家庭生活類作品《斷舍離》,於是這個概念得以推行,這本書也是暢銷日本,風靡中國,改變人幾百萬人的生活方式。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的收納術,從深層次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其實,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對擁有的物品、金錢、人際關係、各階段的自我、信息、各種情感等等都會不停地斷舍離。
  • 高級女人必修課:女人過了40歲,要懂得從斷舍離中遇見更美的自己
    慢慢地,我們經歷過一些事情,終於悟出來一個道理:人到中年,要懂得"斷舍離"!把讓自己不開心的事,從記憶中永遠清除;把那些會影響到自己心情的人,暫時請出我們的生命。相較於年輕人只追求美與新鮮,成熟女人則會更注重生活的品質與舒適度;對於開啟高級人生的"斷舍離"也成為人生進階的必修課。
  • 奔四的80後女人,要做好「斷舍離」,餘生才不會悽涼
    心理學家指出,女人都會經歷一個所謂的"中年危機"過程,都會存在人生的心理問題,有的女人會因此一蹶不振,餘生悽涼,但有的女人卻能從中"披荊斬棘"開啟一段幸福的人生旅程。
  • 真正厲害的女人,都在用「斷舍離」的方式,去經營愛情和婚姻
    想要體驗這種生活,你需要學會「斷舍離」。看淡了一切,才能做到真正的瀟灑。學會「斷舍離」,用一種簡單的方式體驗生活中忽視的美。簡單精緻的人生,愛情和婚姻會更加幸福。很多人慾望太多,想要在愛情中得到一切,但兩全其美的事,又有誰能夠真正做到呢?學會「斷舍離」,好好體驗生活中的靜態美。
  • 40歲的女人,需要一次斷舍離,讓你重回18歲,重拾美麗人生
    尤其是已經40歲的女人,當你讀完《斷舍離》一書後,秉持著斷舍離的理念生活,也許你就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主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別人、被外物幹擾自己的人生。到那時,相信你心態好得能讓整個人都重回18歲。當生命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你的生活空間也會被漸漸擠壓,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你的心情也隨著環境的擠壓而變得壓抑煩躁。
  • 過得好的女人,都懂得「斷舍離」,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
    表面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收納術,從深層來看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山下英子人生中的斷舍離,是一種最高級的自律。一個懂得「斷舍離」的女人,便能獲得真正的自由,也會過得更好。越捨不得失去,越得不到想要的。
  • 書單 斷舍離,「減法」人生,活出本真!
    用通俗,簡潔的語言對中國鄉村的主要特徵進行了理論上的概述和分析,較為全面的展現了鄉村的全新面貌。 5.《穗子的動物園》 吟遊詩人咖啡館,以坐落在北京的一個咖啡館中出現的幾位年輕人為敘述焦點,呈現了現代男女對情感的糾結與掙扎。
  • 日本主婦的斷舍離生活,全屋乾淨到極致,日子越過越精緻!
    今天的主人公——日本主婦Linda,她非常倡導極簡生活,這位日本主婦堅持多扔少買,全屋乾淨到極致,日子越過越精緻。美好的生活,從極簡生活開始。家中玄關的設計,空間不大卻非常實用,直接將換鞋的地方和正廳區分。門後有小掛鈎的設計,可以將口罩帽子掛在這而,非常方便。
  • 憑藉「斷舍離」,活成了自己的女王
    提到「斷舍離」,很多人會誤以為,斷舍離就是以收納和整理為基礎,以物為出發點。這一概念是當年的一個日本主婦山下英子所提出,之後便很快流行開來。實際上斷舍離並不是收納整理術,也不是一個單純的清潔房間概念。而是通過收拾東西,通過整理空間來調整生活和人生的一種實踐。要知道,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你自己。通過斷舍離,你的生活也會變得輕鬆明媚。
  • 《斷舍離》經典的一句,短短25個字,表現出中年人聰明的活法
    她說:在斷舍離的過程中,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了很好的鬆弛和排毒。她在為《斷舍離》作序時,還提到了用「斷舍離」梳理身心,就能按照的節奏去做事。「斷舍離」的概念其實很簡單:斷:斷絕想買回家但是不實用的東西,舍:捨棄家裡破爛不堪的那些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處在遊刃有餘的自由空間。
  • 生活中的煩惱有時候來自居住的環境,斷舍離,給自己全新的開始
    ,其中也揭露了人為什麼喜歡不斷地買買買的根本原因。04斷舍離的物質軸《斷舍離》中有做一個統計,就是在二十世紀以來,人類所製造的物資有三十兆噸之多,由此可見在如今這個時代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給予了我們對待人生的正確方法和態度。《斷舍離》教會我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尋找那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答案,也在用其特有的方式來調整我們的「物質軸」思維。由此反思我們現在的生活,其實很多負擔是我們自己施加給自己的,而有些負擔是我們根本不該承受的,當通過《斷舍離》權衡好了這些,人生也就不必舉步維艱,且可輕裝上陣。
  • 日本主婦堅持「斷舍離」,把家收拾得乾淨如初,不像住了5年
    日本人的家居收納,是我一直以來最佩服的。因為她們勤勞的收納術,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就把家收拾的一乾二淨,讓人看上去就十分的清爽。定期的進行斷舍離是她們常用的方式,適當的給家做減法,實名羨慕了。何為斷舍離?斷舍離就是一種通過整理自己的不需要的物品,來整理自己內心當中的混沌,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簡單清爽舒適的整理術。這位奉行斷舍離的日本主婦,將已經居住5年的家收納的有條不紊。這樣的收納,真是讓人擁有一整天的舒暢心情。
  • 日本夫妻的斷舍離生活:2人1貓,小房子也能精緻舒適,羨慕
    有一對日本小夫妻,他們的房子不大,但由於每天都堅持斷舍離,保持高度的自律,所以家中依舊乾淨整潔,看起來十分精緻溫馨。對於生活,夫妻兩並沒有太多的欲望,家中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幾乎沒有什麼多餘的雜物。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 斷舍離智慧:嘗試斷舍離的生活,為人生減負,活出精彩人生
    怎麼理解呢,在幾年前經朋友推薦我曾經讀過一本叫《斷舍離》的書,偏偏其中有一個觀點我印象很深,叫做「從小的地方著手,分類別整理好」。我們時時刻刻受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影響,沒有「小習慣」的積累,時間不充裕,自然「漫溢」了心理空間,披上偽快樂的飄紗。
  • 陳數推薦《斷舍離》:想要活得更幸福,就要從這3點開始斷舍離
    在生活中首先要做到物品的斷舍離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曾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在心理上後悔恐懼的斷舍離總是害怕自己的做錯了事,以後的自己會後悔,其實完全沒必要這麼想,擔憂還未發生的事情是最沒有用的,現在的一切焦慮只會讓你浪費現在的時光和機會,只有活好當下,未來才有希望。
  • 《斷舍離》:再多繁華終將落盡,一切凋零時;人活到最後圖什麼?
    什麼是斷舍離?斷舍離是一種通過收拾物品來了解自己,收拾好自己內心的雜亂與混沌,讓今後的生活更加簡單舒適的行為。斷舍離能有多大的力量?當你真正秉持這個理念的時候,它能顛覆你的認知!二、告別沒有用的物品很多人都喜歡買買買,見到精緻的東西,見到吸引人的產品,就慷慨解囊,將其帶回家,然而過兩天,這些新玩意就會失寵,遺落在家中某個角落裡,到頭來家裡堆了很多沒有用的東西。讓能進家門的東西都是有用的東西,變「我想要」為「我需要」。
  • 楊樂樂產後抑鬱,多虧一個日本女人「拯救」,陳數:她是我偶像
    楊樂樂產後抑鬱,多虧一個日本女人"拯救"有一次,楊樂樂在節目中爆料,自己的生產過程長達十幾個小時,多虧醫務人員的加油鼓勵,才讓自己減少了生產的痛苦。但是產子後不久,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便排山倒海地壓來:工作時擔心孩子生病,照顧孩子時害怕自己被淘汰,卻兩邊都沒有處理好。
  • 日本35歲家庭主婦,堅持斷舍離10年,將生活過成詩
    把所有的物品都放到一個收納箱裡,看到這裡,我不得不佩服啊,因為我本人是一個極其不會收納的人。後來,我又了解了一下這位家庭主婦,發現她最初也是一個不捨得扔東西的人。做好一個房子,可能只用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經營一個家庭,是需要點點滴滴的累積,堅持了10年歲的tomo卻說:"一切才剛剛開始"。是啊,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改變,並不是單純的花一天,去整理雜物,而是捨棄那些影響自己生活健康的不良習慣。
  • 女人知道「斷舍離」,男人會更珍惜你,好好愛自己把握
    女人需要明白「斷舍離」,只有打破不必要的過去,才能有新的生活,只有放棄不必要的壓力,才能與輕裝作戰,只有離開那些阻礙你進步的人,你才能發光發熱,否則,一切都是空話。1隻有用你自己的過去「斷舍離」,我們才能擁有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