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先生,簡單故事的妙處

2020-12-05 玖弋閣

《妙先生》據說是《大護法》的姐妹篇,衝著大護法的名頭,等著它在B站被放出來。原以為會像《大護法》一樣艱澀難懂,意外的是這個故事簡單得不得了,說得道理也非常簡單。一句話概括就是:人類作死,破壞平衡,遭受天罰,如何救贖?

殺好人,救壞人

這是個違背直覺的答案。壞人不應該被懲罰嗎?反而得救是怎麼回事呢?故事的基調就在這句話上展開。

世道墮落,火蟬蛻高價難求。為了火蟬蛻彼此爭鬥,兄弟反目自相殘殺,世人不再勞作,只是伺機尋覓火蟬蛻。需要火蟬蛻的人,則是為緩解苦寒症,苦寒症卻是開採冰紈玉的職業病。冰紈玉是貴族炫耀的物件,受到王室貴族的追捧。

一條清晰的產業鏈圍繞著財富旋轉:平民尋得火蟬蛻賣給貴族,貴族用火蟬蛻交換要冰紈玉。開採者換回火蟬蛻,緩解苦寒症,繼續開採冰紈玉以求生存。

這也是一個惡性循環,只要貴族繼續追捧冰紈玉,開採者就繼續受到職業病的困擾,世人對火蟬蛻的追尋就不會停止。

丁果、笑人、殷鳳都認為世人如此瘋狂墮落都是因為金色彼岸花作祟,金色彼岸花令人喪心病狂。如果某地世風日下,人們變得好吃懶做、貪婪兇殘,那麼必定是金色彼岸花出現了,而金色彼岸花只會在好人的心裡生根發芽。想要讓當地恢復正常,就需要取走金色彼岸花。

如何取走金色彼岸花?殺死好人就可以,剩下的那些壞人就會逐漸恢復成好人。一個典型的電車難題:一個人的犧牲,還是大部分人的犧牲,動手嗎?

三人有各自的答案,卻不約而同地成為了功利主義者。

丁果的答案是自由意志,選擇權給好人:你願意為世人去死嗎?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或者被人犧牲。

笑人不能忍受惡的存在,他的方案是向壞人動手,讓彼岸花的種子散播在人間,壞人墮落死絕後,就只有好人了,也就不存在墮落的醜惡,僅留下世間的善。

殷鳳乾脆利落的多了:問別人願意去死嗎?這是可笑的;讓彼岸花散播人間,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事實上,從你成為好人的那刻起,就決定了你的結局——決定論者是殷鳳。

簡單故事裡的暗線

三個人不同選擇的衝突是故事的起伏線,而另三個好人的故事有著自己的暗線,最終匯聚成一點。

父子情深?

孝文,看起來是個孝順的孩子,雖然是養子,卻侍奉病重的養父,家中一副父慈子孝的模樣。當丁果詢問他是否願意犧牲自己的時候,孝文並不願意。可是父親一哀求,孝文同意了。

臨死前的走馬燈中,他看到了年幼的自己扶著梯子,養父爬上去摘果子,自己看到蝴蝶開心地追過去。接著又看到了長大的自己採果子給了瘸腿的養父。所以養父真的為了村子著想而勸說孝文赴死嗎?

當養父一把奪過金色彼岸花時,一切也就明了——年幼的孝文去追趕蝴蝶,沒有人扶住梯子,養父摔瘸了腿。這是養父心中的一根刺:如果腳沒瘸,如果孝文沒跑開。一個大人無法苛責孩子,可不甘的怨氣積聚只差一個契機宣洩。為了得到金色彼岸花,為了那朵可以實現任何願望的花,勸說養子赴死,這是孝文該賠的願望。

賭棍賭命

蕭篤,逢賭必贏的混混。賭錢一把手,看起來就不是好人,靠著賭養著一群孤兒。殷鳳要殺他,丁果救了他,轉頭卻問:你要不要去死?作為正常人的蕭篤,覺得碰到了瘋子。

他只有一個選擇:同意去死。一旦他選擇不同意,殷鳳會直接戳死他,如果選擇同意,他不會立即死去。所以他賭自己能活:假意同意,乘機借水遁走。他的賭運最後成了全劇的關鍵,他的命依舊是付出了,但付出獲得的價值更高:不再是取得金色彼岸花,而是打敗笑人,阻止彼岸花散播人間。

專情女子

雲香,一個專情女子負心男的經典故事。出賣自己才能有錢,才能讓丈夫還債,毫無怨言,默默承受,因為她相信丈夫愛她,丈夫會改過自新。雲香絕望而死,是丁果一手造成:他告訴雲香,她的丈夫已經將她賣了;那個曾經保護她的竹馬,暗地裡拉客,讓人惠顧雲香。死前,雲香的內心充滿絕望,過去有多愛現在就有多痛,那些曾經幕幕如戲,嘲笑著她的一往情深。

殷鳳憤憤地質問丁果:你太殘忍了,她有的選嗎?

真的有選擇嗎?

丁果看似給人選擇,只是這些選擇真的是選擇嗎?為什麼感覺更像是逼迫一個人為了崇高的道德感而放棄自己的生命呢?也像為取金色彼岸花殺人給自己一個良心的安慰:他們有選擇,他們是心甘情願的。

可像殷鳳那樣,誰願意突然被人殺死呢?而笑人那樣的做法會讓人間陷入煉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方式,更是誰也不願意的,萬一死絕了呢……

選擇真的有嗎?似乎是沒有,人人都想活著,沒有人願意死。

一個符號:妙先生

妙先生是誰?這是一個貫穿全劇的符號,丁果是由妙先生指引知道如何取出金色彼岸花的,也是妙先生說殺好人救壞人;笑人是在找尋妙先生的機緣下而黑化。

為什麼金色彼岸花會泛濫?因為它的天敵火蟬被大量抓捕,自然能夠大量繁殖;火蟬蛻用來換取冰紈玉,冰紈玉是貴族們賞玩的物什。一切都是欲望造成,一切受到自然循環的制裁。

如果沒有丁果、殷鳳、笑人,事情會如何發展?恐怕是大量人口因苦寒症死亡,冰紈玉最終難求,抓捕火蟬蛻的人無法獲得收入,於是這些人進入開採冰紈玉的行列,並得病死亡,幾個輪迴後,冰紈玉、火蟬蛻都難以獲得。貴族們的嗜好從冰紈玉上轉移,人們不再開採。火蟬藉此恢復種群數量,大量彼岸花成為火蟬的食物。火蟬數量劇增,冰紈玉又能開採了——一個新的惡性輪迴開始。

丁果他們斬斷了第一個輪迴,迫使自然恢復原來的秩序,並沒有幹預這個輪迴的下一次出現。正如「妙先生」所言:人類會遺忘他們的錯誤,重蹈覆轍,屆時丁果需要重新甦醒介入。與其把妙先生視作一個神人,不如看作是一種意志規則,比如自然法則。

至於這個法則為什麼種下彼岸花,又派人幹預人間?也是沒得選吧……法則的法則?

故事很簡單,簡單到一目了然,可裡面蘊含的內容很多,引出無限遐想,簡單故事的妙處大概就在此吧。

【文/雲玖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

【聲明:玖弋閣 已加入「維權騎士」版權保護計劃】

.......................................

玖弋閣,分享自我成長心得,與您一同在世界中探索

相關焦點

  • 遭遇群嘲的《妙先生》,真的一文不值嗎?
    雖然頂著《大護法》姐妹篇的名頭,但《妙先生》卻沒有前者那麼好的運氣,在口碑和票房上紛紛敗北,甚至被不少動漫迷指責道:不該叫妙先生,應該叫「爛」先生。簡單而不修邊幅的黑色線條,純白底色,沒有專業的配音,分鏡頭簡單粗暴,至於色彩和畫面細膩度則壓根談不上,因為根本就沒有。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老實說,不知道新上映版較點映版是否有大幅改動,但就目前大眾評價和本人親自觀影感受來說,簡單一兩句話概括不了它的好壞。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老實說,不知道新上映版較點映版是否有大幅改動,但就目前大眾評價和本人親自觀影感受來說,簡單一兩句話概括不了它的好壞。首先《妙先生》的畫風,大部分色彩濃稠,變化萬千,於細節處動人,於宏大中驚豔,於平凡處用心,努力將中國水墨風發揮到了極致,打鬥畫面也較為豐富多彩,根據人物變化而變化,避免了平庸單調,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
  • 《妙先生》不妙
    2017年,我國第一部自主分級(PG-13)的動畫片《大護法》上映,憑藉其獨樹一幟的畫風,極強的隱喻和細思極恐的解讀空間收穫眾多好評,這也讓系出同源的《妙先生》備受期待。在宣傳期,《妙先生》就主動打出「國漫暗黑系列」的標籤,還和《大護法》一樣自主分級,種種行跡都在提高觀眾對《妙先生》的期待值。 但如果抱著看第二個《大護法》的心態去看《妙先生》,你很有可能會失望。
  • 電影<妙先生>玄且妙
    兩部動漫電影的故事都很光怪陸離,但是畫風完全不一樣。現在又出了一部故事更怪異更值得思考的動漫電影 《妙先生》。墨子 大取 中有寫到 殺一人以存天下,非殺一人以利天下也 !妙先生故事中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幾百個壞人。故事圍繞著丁果採集彼岸花解救世界展開,整個故事中一直有這麼一個選擇,因為彼岸花就在好人身體裡,取出彼岸花好人就會死。故事很殘忍,選擇很艱難。
  • 《妙先生》先生不太妙啊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片名的妙先生,童聲男聲女聲老人聲精裝四合一,全片攏共以聲音的形式出場5分鐘左右,作用基本和我鋪墊世界觀一樣,沒啥卵用。這妙先生是啥?不知道。為啥男主是妙先生選中的?不知道。男主有啥特別之處?不知道。彼岸花為啥選善良的人寄生?不知道。尋跡者(我感覺有點像盜墓的)尋妙先生的嗎?
  • 觀《妙先生》有感
    個人愚見 歡迎交流 不喜勿噴近期各大平臺上映了一部國產動漫《妙先生》,身為當初一片叫好的《大護法》的姊妹篇,《妙先生》本身也反映出了一些社會問題,在談到這部劇之前,我們先去回顧一下《大護法回頭我們再來看《妙先生
  • 《妙先生》中的妙先生究竟是誰?
    這就是是電影《妙先生》的簡介。我最近剛剛把前段時間新上映的國產動漫電影《妙先生》給看完了,看完之後頗多感慨和感動,也不得不說,近些年來的國漫給我們了太多的驚喜了。《妙先生》這部電影的標籤是奇幻電影,不過感覺它更多的是部表達人性的現實片子。丁果是名尋跡者,和師傅為了拯救腐朽沒落的世界及探尋彼岸花的秘密,跟隨信仰者妙先生的指引踏上了徵程。
  • 不太妙的《妙先生》:我們離成人動漫還有多遠?
    許多觀眾表示「故事一團亂麻」、「不知所云」、「故弄玄虛」......《妙先生》講述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傳說中,彼岸花能實現人的任何願望,實際上它只會給世界帶來災難,彼岸花所到之處,人心就會腐敗墮落。然而彼岸花寄居在心靈最純潔的人體內,要消滅彼岸花,就必須犧牲這個善良的人。
  • 《妙先生》:一個實驗
    電影的畫面足夠出色,很多色彩斑斕的神奇植物不斷出現,「每一幀都可以截圖當屏保」不算誇張,但影片的故事講述的確存在瑕疵,主線故事和人物的對白很難讓人共情,說教感很強的臺詞也增加觀眾理解的難度。這句臺詞基本上闡釋了電影故事的核心:想要拯救世界的話,選擇之一是讓無辜的人自願犧牲——「傳說中彼岸花只會寄生在至善之人身上,還會讓宿主周圍的人陷入無盡的貪婪中,解決的辦法只能是犧牲宿主。」在《妙先生》前期宣傳時,大多數觀眾都會被「《大護法》姊妹篇」幾個字吸引,由於兩者的原作都是不思凡,有很多媒體直接用「同根同源」形容它們的關係。
  • 妙先生沒能延續大護法口碑,期待太高,有亮點還是講不好故事
    每年的暑期檔一般都會有一部國產動畫,今年這個特殊年份,趕來上映的是妙先生。不思凡為妙先生提供了原著故事,而大護法則是他導演的作品。如果很喜歡大護法,給了妙先生同等級的期待,還是很有可能會失望的。早前大護法難得做到了名副其實的「適合成年人觀看的國產動畫」,以同等級來看,妙先生僅僅做到了對善惡生死的闡述不太適合兒童,但過於努力講道理恨不得把大量臺詞擲到觀眾臉上,大概也並不能算很適合成年人。
  • 稀有《妙先生》貴中困難
    《大護法》原著思凡導演和《青空》導演李凌霄共同完成《妙先生》。個人印象,《妙先生》的故事優於《大護法》和《青空》,這是一部超出我預期的作品。個人標準,無論是電影還是動畫,「會講故事」是作品的首要任務,無論演員的表演有多好,動畫場景有多精緻,如果如果沒有是很好的敘事支撐,也不能算是成功作品。讀完《妙先生》,我的印象是,首先,我看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從發展到高潮到結尾,節奏適中,我看到了明白的故事,這個角色的性格很清楚,我本來可以得70分的。
  • 《妙先生》,「雖然」很多,但妙不可言
    最近,真正能讓成人深思國產動漫當屬惹人爭議的《妙先生》。雖然,有人說它在「作文」結構上缺少手法,而且故事元素的內在聯繫上也太過牽強,但是,瑕不掩瑜,筆者依然覺得它最最近很多年來都難得一見的優秀動漫。畢竟,它撕裂了現實偽善的面具,暴露了人們奉行的血淋淋的強盜邏輯:壞人活該猖狂,好人活該遭殃。1.
  • 深度解析《妙先生》背後的哲學思考
    《妙先生》作為《大護法》團隊的後繼之作,被影迷們寄予了厚望,但播出2月的評分卻不容樂觀,只是剛剛過及格線。作為電影,《妙先生》的確存在故事構建缺失,人物性格偏弱等等諸多問題。可是拋開電影的表達形式,其背後的思想內涵卻是一個時下鮮肉流量電影難以望其項背的高度。
  • 妙先生 再說主題前最好先把故事講漂亮了
    還是希望國內可以早些設置電影分級制度,雖然《妙先生》自己定義了PG-13,但並沒有太大效果。那些帶孩子來看的家長可能大多並沒有事先了解過,只是在買票時發現影片類型是進了場。03 真摯的歪理比愚昧的善良更可取這部《妙先生》一開場便是一名少年不甘又憤怒的質問,為什麼世間要殺好人救壞人。電影裡一切圍繞著彼岸花來展開。
  • 《妙先生》:一流概念,三流執行
    在談不足之前,還是先來聊聊《妙先生》的長處。動畫作為電影最特殊的一種表現形式,本身就具有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優勢,而《妙先生》也確實把「視覺藝術」的長處發揮了出來,在展現光怪陸離又萬紫千紅的世界時毫不含糊。
  • 國漫觀察局NO.10:《妙先生》撤檔 是妙還是謬?
    如果事先看過的話,你會知道《妙先生》其實是一個系列短片,故事圍繞著主角丁果的身世秘密和他的冒險,以單元故事的形式展開。並給大家呈現了一個融合了神話和武俠的詭秘世界,光怪陸離的設定和對善惡情義的思考,處處都彰顯著不思凡的晦澀藝術和黑色幽默。
  • 國漫觀察局NO.10:《妙先生》撤檔 是妙還是謬?
    來頭不小的《妙先生》新年的第一更,就從本來應該跨年上映的《妙先生》說起。很幸運,在撤檔前我參加了點映會,不用等待「擇日相見」,已經一睹為快了。號稱《大護法》姐妹篇的《妙先生》,一定檔就受到了不小的關注。
  • 妙先生:票房和評分都不太妙,只因大道理堆積和沒表達清楚的故事
    #《妙先生》在上次撤檔後終於又在電影院上映,並且以非常快的速度在網絡各大平臺上線,以《大護法》的姐妹篇宣傳,這一點就已經提高了各位觀眾的期望值,期待《妙先生》也是一部《大護法》程度甚至更高水平的動畫電影,不過從票房和評分來看,這部電影似乎並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水平。
  • 《妙先生》主題先行,但不太行
    《妙先生》設定了一個架空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和問題,總結起來就是人性墮落、道德崩壞。人性墮落只為利益往來,道德崩壞已然不分善惡。關於如何使世界恢復平衡、重建秩序,《妙先生》中的三位主角有著不同的選擇,尋跡者丁果被妙先生選中,他要做的是提取十二朵金色彼岸花、再拿一把崑崙劍,進入千佛窟找到世界失衡的根源,如同《大護法》中的大護法一般,帶領觀眾探尋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