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20年黔菜產業發展大會在安順召開,大會為共同推動黔菜全產業鏈發展,做大餐飲產業出謀劃策,也為安順餐飲產業的快速發展按下了「快進鍵」。近年來,安順市大力發展餐飲產業,推動餐飲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一批批代表黔菜特色、安順風味的餐飲骨幹企業迅速崛起。2019年,安順市餐飲業實現營業額超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5%;今年前三季度,安順市餐飲業實現營業額達45億元,其中,限上餐飲業營業額增速25.7%,位列全省第一。
產業化 壯大餐飲業規模
安順經開區助農標準化中央廚房裡,工人們進行分揀、清洗、切割、加工、包裝等流水線作業一氣呵成,一批批半成品或成品食物陸續下線。
作為「旅遊+特色食品」的主要項目,安順經開區助農標準化中央廚房著力整合、改造、提升現有主副食品加工和餐飲行業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益,推行中央廚房統一採購、配送和標準化生產的模式,豐富餐飲市場供應。
中央廚房採用集團化採購、集約化生產、標準化操作、工廠化配送、專業化運營的現代餐飲服務管理方式,可提供團餐、體育賽事供餐、高鐵餐、航空餐、超市便捷餐等,並圍繞全域旅遊,生產獨具安順特色的名小吃,通過食品深加工,將充滿地域風味的安順辣子雞、絲娃娃、裹卷等做成旅遊產品,讓遊客把「安順味道」帶到全國各地。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安順市線上餐飲企業有100餘家,線下餐飲企業達到上千家,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和餐飲登記證的小餐飲個體戶達1.9萬餘家。
品牌化 打造安順餐飲名片
600年前,明朝軍隊「調北徵南」;抗戰時期,江淮、湖廣等地大批「下江人」入黔;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東北、江浙等地三線建設者入安。3次大規模人口遷徙,讓包容與多元的安順飲食文化在時間與舌尖中沉澱下來。
深冬已至,寒風拂面。安順市西秀區舊州古鎮饒家老房裡,孫祖芸忙著準備雞八塊、豆腐乾等當地名菜,為遊客的到來做好準備。
「我看到家鄉搞旅遊開發,覺得很有商機,再加上自家有老宅,所以決定開家私房菜,這個店已經開了8年,生意最好時,有40桌客人,一天收入上萬元。」孫祖芸說。
「一生鮮草,一碗好肉。『三碗粉』養著胃、拴著心、留著人……」隨著安順美食品牌愈加響亮,一句句代表安順美食的經典宣傳語廣為流傳,助推安順當紅的「一葷一素一飲品」*(關嶺牛、普定「白旗韭黃」、金刺梨飲料),以及正在積極打造牛肉粉、羊肉粉和酸湯粉「三碗粉」產業項目。
安順美食以其「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特點贏得各地食客認同,並形成3大系列,即屯堡家常菜一鍋香、辣子雞、臘肉血豆腐、紅肉等;小吃過街調,如油炸粑稀飯、紅油雞蛋糕、蕎涼粉、衝衝糕、裹剪粉、絲娃娃等;民族湯鍋味,如回族清真全牛席、布依狗肉火鍋等。
隨著「吃在安順」品牌的打響,安順正在用一張「食」城的名片,讓廣大遊客「吃在安順、住在安順、行在安順、遊在安順、購在安順、娛在安順」。
常態化 增強內循環動力
安順市發揮「餐飲作用」、激發市場潛力、提振餐飲消費等政策,因地制宜,放寬臨時外擺限制。同時,為餐飲企業減負紓困,採取免徵增值稅、減免社保費、減少房租等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同時,積極探索餐飲企業創新經營模式,安順為擴大餐飲業消費,增強內循環動力,不斷打造餐飲產業集聚區,在主城區打造以安順好吃街、新天地美食街、百年滋味等為代表的小吃街區,以虹湖、婁湖、1382步行街等為代表的餐飲業集聚區。各縣(區)也結合當地特色,建設黃果樹美食小鎮、平壩清真美食街等一批特色鮮明的餐飲美食街區。
此外,挑選最具代表性的安順飲食文化和歷史文化的菜品展示品鑑,成立以安順市烹飪飯店行業協會為組長的專家組,對各縣(區)菜品從「色、香、味、型、器、養、文化」等要素進行現場指導;積極推廣「吃在安順」「中國瀑鄉·吃貨食堂」「黃果樹臻品」等美食品牌。
安順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加強節會及美食宣傳展銷,舉辦消費促進月、黔菜美食活動季、屯堡文化美食匯、黃果樹啤酒美食節等活動,在餐飲行業樹立新標杆,形成爭創一流優質服務的局面。
同時,加強新聞媒體宣傳力度,製作《大美黔菜·尋味安順》美食文化宣傳片,《安順美食地圖》以及《大美黔菜·貴州味道》、《知食安順》等美食書籍。打出線上線下齊發力的「組合拳」,進一步激發安順餐飲消費活力和提升安順美食形象。
【嘉賓訪談】
12月18日召開的2020年黔菜產業發展大會上,眾多專家學者、企業家們為黔菜產業「把脈開方」,助力黔菜發展。
貴州省餐飲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貴州雅園飲食娛樂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鄧一:
消費轉型升級 對準中低端市場
中低端市場是可以大力挖掘的,應該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將發展重點向中低端市場轉移,大力發展商圈時尚餐飲,贏得年輕消費者認可。另外,夜間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當前的政策機遇,就是抓住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安順通過標準化中央廚房調整產品結構,打造產業化、標準化美食,例如牛肉粉、羊肉粉、酸湯粉,讓安順的美食能走向全國各地。還打造很多安順好吃街、新天地美食街、百年滋味、一個人的安順等為代表的餐飲集聚區,充分挖掘出夜間經濟以及餐飲消費促發展的潛力。
貴州師範大學二級教授、貴州省旅遊協會副會長張曉松博士:
實現三產融合發展的好模式
特色餐飲規模化一直是個難題。安順經開區助農標準化中央廚房,是這麼多年來我在貴州看到的一個成功嘗試。
它讓安順特色小吃走進市民的餐桌,還可以集中分享給遊客。這個模式值得大力推廣。同時,還將餐飲業與助推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是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好模式。
貴州牛來香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金波:
發展信心十足
牛來香公司專注於牛肉製品,以前,我們主要做休閒食品,現在,我們要轉換做餐桌食品,開發紅油牛雜火鍋、原湯牛肉火鍋、滷汁牛肉等產品。黔菜產業發展大會在安順召開,對企業來說是個很好的契機,大會為我們牽線搭橋,帶來很多客戶和合作機會,提升餐飲企業信心。
這次公司籤約一個5000萬元的合作項目,很快就有很多客戶要來參觀訂購,所以我們要抓緊做大產量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