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是什麼意思?

2020-12-19 勇哥讀史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朝大詩人李白的一曲《將進酒》,淋漓盡致地描繪了九曲黃河的雄美壯觀。

全長5464公裡,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自治區)的黃河,是中華文明的起源地,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黃河流域孕育出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以及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等。

可是,黃河是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時,夾帶了大量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黃河都會產生16億噸泥沙,其中4億噸留在黃河下遊,形成肥沃的衝積平原;另外12噸全部帶進渤海,使得黃河三角洲以每年1.6公裡的速度,向渤海推進。

黃河攜帶的巨量泥沙,在下遊地帶沉積起來,使得河床逐年升高。古代的人們為了防止決堤,被迫不斷加高堤岸,形成了黃河下遊獨有的「地上河」現象——這一帶河床比兩岸的地面要高出幾米。

「地上河」現象的存在,給黃河下遊製造了無窮無盡的災害。官方的說法是「善淤、善決、善徙」,民間的說法則是「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據記載,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黃河共計決口1590多次,約兩年發生一次。

光是從191——1938年的20年間,黃河一共決口14次,產生的直接經濟損失約1000億元銀洋。成千上萬的災民喪生於洪水之中。數以百萬計、千萬計的災民被洪水淹沒、摧毀了家園,流離失所……

除了洪災,還有旱災。從有歷史資料記載至1945年,黃河流域發生旱災的年份,共有1070餘次。在歷史書殺紅,像「焦地流金,大地生煙,野絕青草,寸粒不收,雁糞充飢,骨肉相食,十室九空」這樣的記載不絕於縷。

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前半句。那麼,既然黃河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為什麼古人又說「唯富一套」呢?

這裡的「套」,指的是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位於寧夏、內蒙古境內,被賀蘭山、狼山和大青山所包圍。黃河流經這一帶地區,拐了一個「幾」字型的大彎,因而得名。黃河經過河套地區時,泥沙含量還不大,水質比較清澈,流速比較緩慢。河套地區在黃河的灌溉下,土地肥沃,既可以耕種莊稼,又可以放牧牛羊,種植業和畜牧業都非常發達,被譽為「塞上江南」「塞外米糧川」。古人便稱之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套又分為前套和後套。前套牧草青青,是一個很好的天然大牧場;後套盛產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農作物。所以,古人又說「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

河套地區還是放養戰馬的絕佳場所。在古代,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等於擁有了一支機械化部隊。由此可見河套地區的重要性。

不僅如此,河套地區還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防禦作用。

先秦時期,河套地區是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聚居地。由於匈奴經常南下侵擾中原王朝,秦朝統一後,派名將蒙恬率領大軍,將匈奴趕出河套地區。

漢朝時期,在漢武帝的派遣下,名將衛青揮師出擊,打敗了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再次佔領了河套地區。

唐朝時期,名將李靖率領大軍從河套地區出發,把唐朝的國境線一直往北推到今天的貝加爾湖一帶。

在那以後,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經常在河套地區展開拉鋸戰。河套地區成為中原王朝的緩衝地帶。

正因為河套地區的重要性,明朝史學家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說:「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相關焦點

  • 古人常說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是什麼意思?
    俗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可以說是歷史十分悠久了,而且數量也非常的多。在這諸多的俗語之中,有的俗語簡單易懂,即使是古代一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也能從字面上很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有一些傳承下來的俗語,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導致於如今人們很難理解這些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一類的俗語。
  • 古人說「三人不同井,二人不立崖」是什麼意思
    古人有很多俗語,尤其是智慧,可以供的人們參考。那麼古人說「三人不同井,二人不立崖」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來看看三個不同井的含義。所謂「三不井」,是指三個人不能同時到井口或其他水深的邊緣玩耍或工作。為什麼?所以古人說三個人是不同的,好吧,這就是古人關於哲學的說法深奧。古人說,兩個人不站在懸崖上的意思和三個人的意思是一樣的,井的意思是一樣的,他告訴人們不要在一塊去山崖一邊玩耍或工作,為什麼?兩個人在山崖一邊玩耍或一起工作,一旦有人不慎摔倒山崖,其家人一定懷疑是對方推倒了他,因此該人必須承擔責任。
  • 古人說的「年關」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不願過年了
    春節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節日,如今有的人表示自己不願意過年了;也有人說過年的味道沒有了;還有人更直接,說春節就是「春劫」,每到過年就害怕,談年色變。其實,古代人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發明一個新詞來概括「過年難」的感受:年關。
  • 害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示嘆氣或者恍然大悟
    害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示嘆氣或者恍然大悟時間:2020-08-29 14:24   來源:太平洋網絡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害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表示嘆氣或者恍然大悟 害是什麼梗?最近經常能聽見大家是不是說害,真的太難了,那麼這個害到底是什麼意思?
  • 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太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一生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太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一生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2-26 16:0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你太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一生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用於誇張的稱讚愛豆漂亮迷人,自己被迷的神魂顛倒茶飯不思。
  • 湖南湖北有洞庭湖分隔,河南河北有黃河,遊客:廣東是什麼意思?
    中國是一個疆土遼闊的國家,不少省份的名字都十分有趣,帶「東南西北」的省份很多,例如湖南和湖北,是以洞庭湖南北而命名,河南以及河北,一般認為是因為黃河而得名。然而,當遊客來到廣東旅遊的時候,不禁會問一個問題,廣東是什麼意思呢?
  • 為何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淫」是什麼意思?
    導語:為何古人說「萬惡淫為首」,「淫」是什麼意思?主體:中國有很多的詞語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一個字放到以前,也許會有很多的解釋,但是放到我們現在的話就更多的只有一個意思了。古代人有一句話說,是萬惡淫為首,他們他們所說的淫子,是什麼意思?和我們所理解的也是不一樣的。
  • 你太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一生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彩虹屁了解一下
    你太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一生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彩虹屁了解一下時間:2020-03-03 16:4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太知道害一個人怎樣害一生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彩虹屁了解一下 飯圈用於誇張的稱讚愛豆漂亮迷人,自己被迷的神魂顛倒茶飯不思。
  • 古人說:「屋大人少切莫住,就算皇帝不特殊」是什麼意思?
    人們常說「三教九流、八大江湖」,是哪三教哪九流?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人說「福祿常在醜人邊」?女兒從小就漂亮,該怎麼辦?「雨打棺,十年酸;雨灑墳,出貴人」,古人說得有道理嗎?古人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弱水」又是什麼?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我們經常有聽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其實這就是古代百姓教育自己孩子時經常說的話,雖然說現在看來屬於迷信的說法,但是窺見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有著很好的警醒意義的,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總結吧。
  • 為什麼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而不是偷盜或者別的什麼呢?
    這句話出自明代《古今賢文》,這句話還有後半部分,就是"百行孝為先"。這句話的大意是,世間的惡是由情慾支配的,世間的善是由孝道支配的。諸惡淫慾的第一個不是色慾,這裡的色慾是指過度的欲望,放縱的意思。人之所以變壞,主要是因為放縱了自己的欲望。在古代文化中,古人非常注重自律。
  • 古人所說的「萬惡淫為首」是什麼意思?為何「淫」是萬惡之首呢?
    ——《孟子·告子上》古人覺得食色性也,對於美色的喜好是人的天性。但是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度,如果超出這個度就不好了。比如胡吃海塞的人更容易生病,而喜好美色過度,內心有淫邪之心,也會引火自焚,甚至古人還說了「萬惡淫為首」。在明朝時期,有位叫做袾宏的高僧寫了一本書,叫做《沙彌律儀毗尼日用合參卷》。在這本書中就寫了「萬惡淫為首」這句話。
  • 俗語「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識人有術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麻面青須不可交」,什麼意思?從字面意思上看,就是說麻面青須的人不能交往,很多人認為麻面與青須是一種人,其實不然,麻面與青須是兩種截然相反的面相。麻面是滿臉麻子且凹凸不平的人,古人認為這種面相的人往往天庭尖窄,做事顧前不顧後,隨心所欲。
  • 長江有三峽,黃河也有三峽,為什麼要說三,它們又有什麼不同呢?
    長江和黃河溯源,最終被學者們定義到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地區,這裡是一片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兩條大河自此之後黃河向北向東,長江向南向東,成為了我國最大的兩條河,兩條古老的河流從地理上再無交集,但是幾乎平行的兩條河,卻有著神似的名字的景點,這就是長江三峽、黃河三峽,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都稱為「三峽」而不是四峽、五峽,這三峽又有什麼不同呢?
  • 古人說:「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根據嗎?
    最早聽到這句話時,我自己非常不理解,因為這句話放在現代似乎沒有什麼意義,真的不知道古人怎麼想的。後來,我在村裡詢問了幾位老人,打聽到了一些說法。古代,人們對於世界的認知非常有限,知道十裡八村事情的人已經算是了不起了,不像現代人一樣,隨便打開手機就知道其他國家的一些事情。
  • 古人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啥意思?祖宗說得有道理嗎?
    古人提倡人丁興旺,家裡人口越多就意味著家族越興旺。古代的時候,眾多的家庭組成一個個家族,家族內部也比較的團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只要家族中有新生兒誕生,對於家族來說都是喜事。但是古人比較迷信,覺得男孩以及女孩的命運在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甚至流傳出這樣一句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為什麼男不得初一?
  • 亡羊補牢中的亡的意思是什麼 體現了古人樸素的安全意識
    亡羊補牢中的亡的意思是什麼 體現了古人樸素的安全意識時間:2020-12-01 17:57   來源:九遊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亡羊補牢中的亡的意思是什麼 體現了古人樸素的安全意識 亡羊補牢體現了古人樸素的安全意識,其中亡的意思是?
  • 古人說的「寧試人棺,不試人鞋」是什麼意思?這有意義嗎
    從字面上看,就是說寧可試別人的棺材,也不試別人的鞋子。眾所周知,棺材是用來裝死人的,但如今很多人認為棺材是很不乾淨的東西。那是以前,人們把它們看作是一種吉祥的代表。隨著國家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基本沒有安葬方式,使得很多棺材的信息慢慢退出了我們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