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尊敬的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播報一則突發消息!請您注意收聽。因為本次電車突發和野豬相撞,電車的車體受損,發生故障,預計晚點五分鐘!」
這絕對不是笑話,如果你身在日本的話,肯定會對此事見怪不怪了,野豬撞電車?是的,你沒聽錯,在日本,數以百萬頭的野豬正從山區轉移到城市,它們橫行在山野田地,奔跑在大街小巷,偷食糧食水果蔬菜,頂路人,撞電車,無惡不作。
日本野豬泛濫,人人談豬色變,有關部門投入16億日元也僅僅捕獲到60萬頭,防治野豬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日本沒有獅子老虎等猛獸,破壞力最為強悍的就是棕熊了,北海道熊羆吃人事件就是一個特別典型例子,而除了棕熊,屈居第二的就要屬野豬了,它們的破壞力也不容小覷。
在日語裡,「豬」這個字特指的就是野豬,代表最勇猛的野獸,是褒義詞,形容武士像野豬一樣頑強勇猛,橫衝直撞。而家豬在日語裡叫做「豚」可見兩國文化差異之大。日本人羨慕野豬的勇敢性格,所以在日本的十二生肖裡,也也分給野豬一個名額。
野豬的形象在日本早已根深蒂固,人盡皆知。相傳日本古代曾經從山野裡奔跑出300頭野豬在路上奔跑,竟然治癒了和氣清麻呂的腿疾。
所以位於京都供奉和氣清麻呂的護王神社門前兩側,擺放的不是傳統神社的狛犬,而是石質野豬!而神社內部的大部分雕像、擺設也全都是野豬。
其實,數百年來,野豬和日本人也算相安無事,出現野豬傷人事件也都是寥寥無幾,但是最近幾年,這種微妙的平衡感已經被打破,數以百萬頭的野豬逐漸開始遷往城區,它們在市區肆意妄為,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
人豬大戰的事件變得越來越頻繁,每當行人穿梭於馬路,最害怕的不是各種車輛帶來的潛在車禍隱患,而是橫衝直撞的野豬。日本人普遍性格沉悶壓抑,工作壓力非常之大,不但要早起擠公交,上地鐵,還要隨時提防從各個角度剎那間狂奔出來的野豬。
這位年近知命之年的公司白領大叔穿著整齊的西裝,拿著公文包,正低頭想著怎麼解決今天的工作任務,可沒想到一抬頭的功夫就被野豬拱翻了,空中旋轉90度,被撞得人仰馬翻,頭破血流,妻子帶的便當盒飯撒了一地,哪怕有再好的心情也會蕩然無存。
野豬的攻擊方式類似於野牛,低頭狂奔然後猛然撞擊,一頭成年的雄性野豬可以輕鬆地把160斤的重物撞出3米遠,雄性野豬還長有10cm左右的獠牙,一般人根本難以承受這種撞擊。
這些野豬脾氣相當暴躁!從山區進入到城區以前,在農民的菜地找幾個紅薯就算打牙祭了,沒想到城裡的垃圾堆裡會找到這麼多比紅薯還美味的食物,一旦吃慣了城區的食物,再翻找不到的時候,它們就會大發雷霆,開始肆意發洩怒火,豬突猛進!
野豬渾身上下長著濃密的鬃毛,皮糙肉厚,頭鐵骨硬,鼻子就像是一個鑽頭,咬合力更是人類的幾倍之多。至今沒有人類可以徒手殺死野豬的記載,普通的拳打腳踢在它的身上就像撓痒痒。如果被野豬結結實實的撞上,輕則擦傷,重則骨斷筋折。誰都不想被這樣一頭髮瘋的野獸盯上,人人自危。
野豬的腦袋鼻子有多硬?衝撞行人對它們已經沒有任何挑戰性了,有時候它們還會撞汽車,頂電車!曾經一位日本司機就碰到這樣的事,他駕駛的汽車在公路上快速疾馳,迎面就衝過來一頭飛奔趕路的野豬。
剎那間,野豬的鼻子和汽車的保險槓對撞了!但是野豬絲毫沒有猶豫,180度轉頭,跟「沒事兒豬」一樣又開始一路狂奔。這位司機馬上下車檢查,發現保險槓都被撞得凹進去了一塊,可見這這豬鼻子得有多硬!
在日本,野豬已然開始泛濫成災了,在去年,日本的高松市一個城區就發生目擊野豬事件245起,遠遠超過前年的153起和2017年的155起,它們若無其事地衝進學校、店鋪、甚至是民宅肆意破壞和衝撞,治理野豬行動迫在眉睫。
但是野豬雖然胖,但是確實一個靈活的胖子,想抓住它們非常困難,並且它們性格暴躁,咬人撞人,機動車輛都不放在眼裡,靈敏的嗅覺可以聞到一百米遠的人類氣味。在去年的12月,日本有關部門的10多名抓捕人員來到城區抓捕野豬,最後還是被這頭野豬跳牆逃走。
野豬在最近幾年的數量呈現幾何倍數增長,是因為它們的繁殖能力非常之強,一隻雌性野豬甚至一胎可以產下近20頭小豬,並且可以一年多胎繁殖。
而它們從山區遷往城區,我認為是近些年來,日本山區人口驟減,出現了大面積的退耕荒地,野豬的活動範圍一點點向著城區靠近,鳩佔鵲巢。最後憑藉著出色的遊泳能力,跨越河流來到城市。
日本有關部門已經投入16億日元進行專業的治理野豬行動,但是難度仍然十分之大,僅捕獲了60萬頭,看來日本人還要和野豬較量很長一段時間。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