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了解日本網友們在網絡說什麼,就看看這一篇!小編整理了日本網路論壇、 社群軟體中,常見的4個日語漢字,包括「炎上」、「皮肉」、「喧譁」與「惡口」,接下來幫大家一一說明這些單字的意思與用法!
▋日本網絡上常見的「炎上」是什麼意思?
「炎上enjō」光看字面,就能知道與火有關!它原本是指火焰熊熊燃燒的意思,例如大型建築物發生的火災。像是1958年的日本電影《炎上》,就是改編自火燒金閣寺事件。但是現代,意思更廣,常指在網路上失言,產生大量負面批評的狀況。這些責備和罵聲如同火焰一發不可收拾般延燒的狀況,就用「炎上」來代稱。
像是2020年4月,日本歌手星野源上傳了自拍創作曲《在家裡跳舞吧》的動畫,歡迎大家一起隔空合奏、合唱,引起許多演藝圈人士響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想搭上熱潮,也上傳了自己在家逗狗喝茶的版本,被日本民眾罵爆,說疫情嚴重居然還這麼悠閒,因此大大地「炎上」!無論是臉書、推特,只要貼文或推文引起許多人留言,批評或筆戰,都可以說「炎上」啦!
▋「皮肉」不是代稱皮膚或贅肉,是指「酸」人啦!
看到「皮肉hiniku」,一開始可能會想到與肌膚或肉有關。這一個單字原本是佛教語,源自於禪宗始祖達摩大師所說的「皮肉骨髓」。
達摩大師用這四個字來評價弟子們修行的程度,骨與髓代表的有深入抓到道理的要點與本質,皮與肉則是指理解還停留在表面,帶有批評與責備的意思。後來,便沿用了批評的含義,不過不是直接罵人,而是有點拐彎抹角的諷刺,指的就是「酸」人啦!
▋「喧譁」不是罵人吵,而是跟人「吵架」的意思!
中文的「喧譁」是形容聲音大而雜亂的意思,不過日文中的「喧譁kenka」 的程度比較嚴重,不只是喊得大聲,而是代表吵架、口角、打架。一些日本電影日劇中,常會看到不良少年的服上會繡著「喧譁上等kenkajōtō」,就是用來嗆對方自己不怕打架、對打架特別在行。
有一個相關的常見慣用詞為「喧譁売りkenkauri」,它是從「喧譁を売るkenka wo uru」變形而來,「売る」有販售的意思,也可指刻意將某件事導向某個方向的意思,因此便是形容故意找碴、挑釁的行為或人,亦等於現在網路用語裡常用到的「討戰」。
▋你一定也做過!三姑六婆最會的「惡口」!
最後要介紹的是「悪口warukuchi」,出自佛教用語,被列為十惡行之一,代表不斷謾罵、無緣由地詛咒。現在也很常廣泛地運用在日常生活「悪口」則是指說人壞話、造口業、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
另一個相關單字還有「陰口kageguchi」,躲在「陰」暗處惡「口」,也就是在背地裡說人壞話、暗箭傷人的意思。
最後,重新幫大家整理一次文章中提到的日語單詞!
以上介紹的4個漢字單字,雖然與中文的意思不太一樣,但稍微運用一些聯想力的話,其實很好記!想了解日本鄉民們在說什麼,就先記下「炎上」、「皮肉」、「喧譁」與「惡口」的用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