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給外賣送餐員多五分鐘,一位網友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點外賣無非兩個原因,一是不會做或者會做不想做; 二是趕時間或者節省時間。誰都希望外賣能夠及時送達,為外賣員多等五分鐘,意味著我們要多等五分鐘才能吃到點的餐。可能有部分人會接受不了,但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一下,是可以理解的。大家知道,外賣員一般是騎電動車或者摩託車,穿行於大街小巷,如遇到嚴重堵車,紅燈,惡劣極端天氣等都會影響騎行速度,勢必延長送達時間; 更何況現在外賣送餐的時間效率與保障安全的矛盾日益凸顯。這時候多五分鐘就意味著安全,因為外賣員也是人!
那麼,請給外賣送餐員多五分鐘可以嗎?他為了五分鐘需要生命的代價嗎?
餓了麼這個功能,不僅沒有對外賣員提供保護,反過來更是對那些友善的消費者的一種欺負。仔細想想,一個外賣騎手手裡同時有五個訂單,其中四個訂單的客戶並不願意多等五分鐘,而我卻按了願意的按鈕,這可能直接導致本該在這五個人中第一個拿到外賣的我,卻是最後一個拿到外賣的。而我的犧牲,對於那個外賣騎手而言,毫無意義。
其實點外賣的人誰也不至於餓到連5分鐘都忍不了的程度。尤其讓送到工作崗位的往往都會提前點好,算著時間下單,因此提前5分鐘點餐或者多等5分鐘都不是問題。
但個人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恰恰不在於食客,畢竟絕大多數人還是通情達理的,加上平臺放寬了時間,騎手必然不用再那麼著急。可是大家想想看,7萬碩士,120萬本科生都能放下面子去賺錢的行業,體現的是什麼特點?是不需要任何技術含量,只靠時效和辛苦賺錢。因此每天增加了幾輪五分鐘之後,騎手一條線上可以接更多單,我認為選擇這個行業的人會把速度與收益劃等號,因此多出的五分鐘,他們可能會多接兩單,然後繼續按照過去的速度和效率送餐。
這樣實際上等於給騎手增加了多賺錢的機會,他們寧可繼續保持速度也要多賺點錢,而不是放慢速度確保安全。這樣一來食客給的時間寬鬆了,但目的未必能達到。因為原本有限時間內一個小區能送三家,現在能送四五家,這些5分鐘會讓騎手覺得有機會每月多賺幾百塊。所以屆時路上的送餐小哥們可能還是往來飛梭。
所以真要想解決問題,應該讓平臺、騎手、食客都作出一些犧牲和限制,比如降低平臺抽成、遞減騎手收益、拉長食客收貨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