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高溫橙色預警發布後,烈日似乎又發了股「狠勁」,室外溫度不斷攀升,很多人選擇「宅在」室內,午餐靠點外賣解決。熱浪滾滾的街道上,幾乎都是外賣送餐員騎著電瓶車在太陽下飛奔的身影,「90」後的李迎春就是這眾多「騎手」中的一員。
上午11點,隨著一天中最熱的時刻到來,李迎春也迎來了當天最忙碌的時刻。
第一單要去永盛路張太和店取餐,再送到2公裡外的菊園。李迎春確認訂單後,戴好頭盔和口罩就出發了。為了涼快,今天她只塗了防曬霜,沒有穿防曬衣,「防曬衣憋氣,太熱了。」已經曬得黝黑的她,美白似乎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她騎得很快,3分鐘後就到了取餐點,停穩了車,李迎春衝進店裡,在檢查了食物包裝是否有破損之後,快速返回到電動車上,將飯菜放進保溫箱中。「每個訂單都會限時,我們走路都是用跑的,這樣才能把控好時間……」話還沒說完,她就騎上車走遠了。
6分鐘後,李迎春到達了送餐點樓下。1分鐘後,電梯還沒來,她看了眼手機,決定採取爬樓梯的方式上去,記者本想跟著她上樓,想不到一轉眼,就不見了她的身影。
到了送餐的辦公室門口,李迎春已是滿頭大汗,兩隻手上都拎著外賣的她,不停地用袖口把從頭盔裡滲出來的汗蹭掉。沒看到出來拿外賣的人,李迎春找了一張空桌放下外賣,開始給顧客打電話:「您好,這裡是美團外賣,您的餐到了,麻煩到辦公室門口來取一下。」與普通聊天的羞澀相比,這一段話她說得格外地流暢與自信,她說,送單送多了,「有時候做夢還會說這段話。」
一分鐘後,取餐的人到了辦公室門口,看著熱得滿臉通紅的李迎春,連聲說謝:「謝謝,謝謝,辛苦啦!天氣實在太熱了!」
下午1點30分,李迎春已經送了二十二個單,平均每十分鐘一單。在送完位於嘉定工業區的一單後,中午送餐高峰漸漸進入尾聲。她開始慢下來,時不時地看看手機的新消息。她說,雖然這個點之後訂單會少一些,但是還會有零星的訂單,自己的午飯還得再等等。
下午3點30分,李迎春終於在一家麵館坐下來,吃了一碗燒鴨粉。在吃飯的間隙,李迎春向記者簡單講述了自己的經歷。她來自湖北恩施,受疫情影響,她失去了工作,家裡還有年邁的父母要贍養,生活的重擔讓她下決心來上海闖一闖,於是,今年4月,她到嘉定,做了一名外賣送餐員。
九十多斤的她,身材看起來特別嬌小,最初男同事還打趣問她:這麼小的個子能扶得動電動車嗎?但是工作了幾個月後,大家開始對她刮目相看,「送外賣時,幾十斤的礦泉水說拎就拎起來了。」「別看我幹的時間不長,我現在都帶徒弟了。」李迎春自豪地對記者說。但在這個以男性為主的行業中,像李迎春這樣的女性,並不多見。
李迎春說,每天下班之後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後臺的顧客評論,「有的說外賣小姐姐好可愛啊,有的說我好準時啊!」也遇到過她暖心時刻:下雨的時候,顧客會留言讓她慢點,不用急;有一天特別熱,顧客看李迎春滿頭大汗,還送了她2杯可樂……「這些真的會讓我第二天上班更加有動力,我會覺得自己在做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情。」李迎春說。
如今,李迎春能拿到比以前高兩倍的工資,「我現在就想在我有能力的時候,多掙點錢,好讓父母能夠安享晚年,讓自己以後的家庭能有更好的生活。」她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撰稿:胡思凡
攝像:張洋
編輯:王安琪、武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