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鞋」都不夠了!42公裡,杭州跑友跑出一隻全馬「獅子王」

2021-01-17 瀟湘晨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李穎 王瓊 通訊員 王萍琴

杭州跑友太會玩系列又上新了!

繼西湖邊跑「玫瑰」、濱江跑出一隻「鞋」之後,近日,有跑友從下午1點半跑到晚上6點,從大運河到西湖邊,跑了一隻「獅子王」。

6月21日當天下午1點半,跑友常青樹和天驕、陳雪兒、風之星一起,在雨中開始了這場挑戰。

「那天正好是父親節嘛,我想著獅子王的父愛如山,就想跑個軌跡紀念一下,也算是我們跑友自己的紀念方式。」常青樹說,「前一天晚上我用手機app先在地圖上手繪了軌跡,在跑友群裡吆喝了一下,有三位跑友一起跑。」

當天杭州大雨,常青樹和三位隊友在5號線大運河地鐵站集合出發,冒雨開啟了挑戰。「下午雨下得很大,大家全身上下都溼透了。有一段路面上水差不多有二三十公分,一腳踩下去全是水花。」常青樹告訴記者,「去參加跑馬拉松比賽,下雨下雪也經常遇到,其實在夏天跑步,相比大晴天氣溫高,我們更喜歡雨天。這一次大家都跑得很開心,感覺就像是回到了小時候,踩水玩。」

「這次的四位隊友都很了不起,有人上午剛在雨中刷了半馬,還有人晚上要去上夜班,也趕著來參加。雖然最後因為時間原因沒有跑完全程,但還是讓我們很感動。」常青樹說。

常青樹是一名90後跑友,是浙大戶外悅跑團、杭州西湖跑團、梁山跑團等跑團的活躍成員。

2017年開始跑步,「剛開始跑步是因為身體不好,二十多歲就查出來三高,那個時候體重160斤,血壓有140。之後就開始跑步、爬山,也常常去健身房鍛鍊,現在體重在120斤左右。」

當時160斤的常青樹,跑馬之後簡直判若兩人

到現在,常青樹已經參加了50多場比賽,全馬pb是北馬3:14:57,也成了杭州跑圈的一名大神跑友。「平常比較忙,我一般抓緊周末的機會出去跑步。也經常和跑友跑一些有趣的軌跡。這一次全程42.57公裡,但還是有一些小遺憾,軌跡有一些沒跑完,導致最後有些像只小狗。我們打算下次有機會再去跑一編,把獅子王跑全。」

【來源:錢江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想要全馬破3破4?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比如你一年前10公裡能跑45分鐘,但最近一年訓練懈怠,估計就比較難跑到340以內;再比如氣溫10度左右跑出了半馬PB 1小時50分,之後跑全馬比賽卻遭遇20以上高溫,可能跑進4小時也成問題。此外,還有新手、老將的區別,比如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10公裡跑到40分可能不成問題,但日常比較少進行半馬以上的訓練,跑量不足耐力不夠,跑全馬往往後半程就會跑崩。
  • 「天台跑男」 跑完「全馬」 再從上海跑到杭州
    他叫潘善粗,石樑鎮上潘村人,網名「河馬」,今年42歲,在杭州湖墅南路171號開了一家推拿店,平時就在自己的店裡做推拿。11月18日,這個天台跑男,不僅跑完了42.195公裡的上海國際馬拉松全程,休息2個多小時後,下午2點他又從上海啟程跑回杭州。又連續21個半小時跑了181公裡,在11月19日中午11點半到達了杭州。
  • 全馬跑進4小時是什麼水平?步頻練到180,全馬破4很容易!
    全馬破4小時,每公裡配速就是5分42秒,這個速度很多業餘跑者只要經過努力訓練就可以達到,所以難度並不會很高。那麼,作為一名跑步新手,該怎麼練全馬才能順利的跑進4小時呢?同樣,只有將有氧基礎打好了,才能跑出好成績。怎樣鍛鍊有氧基礎耐力呢?超慢跑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法,它可以有效的提高基礎耐力。在日本很多跑者平時都是採用這個跑法在鍛鍊的。
  • 60歲老漢全馬230再破紀錄,跑步這麼久,竟連大爺都跑不過
    Tommy Hughes,1960年1月8日出生,他從22歲開始參加馬拉松,到現在已經跑了38年。他的個人半馬PB,是2010年50歲時跑出的1:10:31;全馬PB是1992年32歲時跑出的2:13:59,目前保持著愛爾蘭50歲以上半馬和全馬紀錄,55歲以上5公裡、10公裡、半馬和全馬紀錄。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跑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來不得及早也容不得馬虎。幾次跑過之後逐漸能適應並享受跑步的過程,開始逐步地提高跑量。
  • 最新10公裡跑自測,你在哪一級?全馬成績又能跑多少?
    10公裡恰巧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距離,剛開始跑步的跑友可以把它當做首選目標,而資深跑友可通過10公裡的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10公裡和10000米是兩個概念。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
  • 7公裡跑了42分鐘,這位50歲的跑友很滿意
    跑完7公裡後,50歲的張先生在終點處做著恢復訓練。耗時42分鐘,在七公裡賽事的參賽者中,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對他來說,比較滿意。「一些三十出頭的小夥子,他們跑得還不如我快。」「從齊魯壹點上了解到本次馬拉松系列賽活動後就報了名。」作為一名跑馬業餘愛好者,張先生說道,自己十分關注齊魯晚報組織的路跑賽事,「這是我今年第二次參加這樣的賽事。」
  • 69歲王石南京玄武湖晨跑5公裡,平均配速5分28秒
    5公裡,你能跑得過王石嗎?趕緊曬出你跑5公裡的配速!據隨同的跑友透露,他們一共跑了5公裡多,平均配速528。對於已經69歲的王石來說,能跑出這樣的速度,也是很厲害了。圖片來自南京著名的運動教練張慶樂據悉,南京是王石繼廣州、深圳、揚州之後,其全國公益運動的第四站。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達子根據自己給跑友們的建議就是:去提高自己的10公裡成績,因為在他剛跑步的那段時間就是這樣做的。來看看達子的經驗分享:相信不少業餘跑者,馬拉松成績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期,這個時候你會覺得無論怎麼訓練似乎都很難再進步。
  • 說好的天下跑友一家親呢,跑步圈的鄙視鏈,我都要被嫌棄了
    2、跑全馬選手鄙視跑半馬選手。跑圈裡流傳「半馬不是馬,全馬才是真正的馬拉松。」對於較真的跑者來說半馬也就跑了一半的距離而已。每到跑完比賽發朋友圈的時候,半程選手的獎牌總是被全程選手的獎牌光芒所掩蓋,畢竟42.195KM比起21KM看起來就厲害很多。
  • 100公裡跑世界紀錄與村上春樹
    因為哪怕用這個配速跑完全馬的人都極少數。據賽事官網顯示,風建尚全程配速基本穩定,全馬計時點處成績是2小時33分38秒。風建尚全馬成績而世界女子紀錄依然是日本人,是安部友恵跑出的6小時33分11秒。說到長跑我們一般都會想到肯亞、衣索比亞等非洲國家,因為目前世界上最頂尖的長跑選手均出自那裡。
  • 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此後他花了7個月時間,將全馬成績從528提升到256。成為江蘇靖江第一位破3的當地跑者!不努力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上限有多高!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大立佳的故事。以下內容由大立佳本人自述,知行君整理編輯。
  • 跑五公裡、十公裡、半馬、全馬、百公裡都有啥不一樣
    第一次五公裡,第一次十公裡,第一次半馬,第一次全馬你還都清晰的記得那時的自己狀態嗎?跑步讓你改變了什麼?對你來說每次挑戰有什麼不同,來看看總結的對不對。之所以說是最舒服的裡程,是因為十公裡用時的恰到好處,也因為十公裡之後的舒適感,當然這是對於有很好的跑步基礎人來講的。沒有跑量的積累,每一次新的挑戰都不可避免的會有疲憊感、勞累感。所以在十公裡在去半馬和全馬的路上又是一個關鍵點。
  • 徐州跑友打卡最美跑步路線,每一個都讓你心動!
    王順義自豪地說。跑步4年的王順義一直熱愛運動,並創建了雲龍湖跑團,帶動更多市民在風景如畫的雲龍湖跑起來。 「西湖跑一圈的話,大約是7公裡;東湖跑一圈,大約是9公裡;環大湖一圈,大約是13公裡;初跑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只在北大堤跑,距離任意。」
  • 今天煙臺一大神在操場跑了100公裡
    10點左右五六級的大風把場邊的帳篷都差點吹翻了;11點天氣逐漸陰了起來,遠處聽見了打雷的聲音。11點20左右,風雨交加,大雨點噼裡啪啦下了下來,而楊濤和陪跑的跑友們仍在堅持,楊濤的配速在4分55左右徘徊。12點雨停了,太陽卻又出來了,操場上又熱又溼。分批陪跑回來的跑友說:真熱,難受,濤神太能堅持了!
  • 全馬330怎麼完成
    330是很多馬拉松比賽者要突破的成績,它也是一個分水嶺,很多的馬拉松比賽者會想全馬330怎麼完成呢?全馬330要靠四種方法進行突破,掌握方法後制定計劃,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另外我們還會分享更多相關的馬拉松配速知識。
  • 驚人,跑100公裡用時6小時09分14秒,日本人打破百公裡世界紀錄
    驚人,跑100公裡用時6小時09分14秒,日本人打破百公裡世界紀錄 在日本當地時間的6月24日,佐呂間湖超級馬拉鬆開賽上,日本本土選手風建尚
  • 55歲大姐月跑量1461公裡,平均一天一個全馬
    很多跑友看到「梅梅蔡」在朋友圈裡曬出的當天跑步數據,都直呼「太瘋狂」。但這還不是「梅梅蔡」最瘋狂的。 最近「梅梅蔡」在揚州的跑步圈很火,原因就是在過去的6月,她的總跑量達到了1461公裡。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將跑量平均到6月的每一天的話,意味著「梅梅蔡」每天需要跑48.7公裡,這個距離已超過一個全程馬拉松的距離!
  • 一場42.195公裡的約會:我的2020上海馬拉松記錄
    由於疫情管控考慮,參賽名額也從2019年3.8萬人減少到9000人,取消10公裡和健康跑,只保留全馬項目。據統計,參與抽籤人數超過12萬人,平均中籤率只有7%,也就是100個人只有7個人中籤,一票難求,可見上馬的受歡迎程度。
  • 如何破解全馬撞牆?學會用脂肪作為主要能量來源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跑過全程馬拉松的跑友都知道,跑馬過程中最害怕的碰到的「惡魔」就是:撞牆!都說30公裡以後,才是全程馬拉松真正的開始,這之後的狀態才是決定能否跑出目標成績的關鍵。熬過撞牆的人,在心理上已經是個馬拉松戰士了。跑馬中沒有遭遇「撞牆」,完成了比賽目標,配速一穩到底,甚至跑出負分段的人,才是真正的跑馬「高手」,這些人備戰期間確實是練到位了。何為「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