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大姐月跑量1461公裡,平均一天一個全馬

2020-12-10 騰訊網

這幾天,「梅梅蔡」成了揚州跑步圈裡的「紅人」。整個6月,她的跑步總量達到1461公裡!6月一共30天,如果平均下來,意味著「梅梅蔡」每天至少要跑一個全程馬拉松,甚至更長。這樣的跑量,也讓「梅梅蔡」成為了揚州跑步圈的新晉「大神」。

蔡紅梅朋友圈的九馬圖

火了!!!

這位揚州女跑友,一個月跑1461公裡!!!

7月7日,是「梅梅蔡」的生日。凌晨3點,「梅梅蔡」就早早地從揚州出發了。她決定從揚州騎自行車去南京的女兒家,和女兒共同慶祝自己的生日。從揚州到南京女兒家,距離超過80公裡,梅梅蔡騎了5個多小時。

不過,騎行80公裡到南京還不是「梅梅蔡」當天運動的全部。中午休息了一個小時之後,她又在自家的廚房裡跑了25.99公裡;然後,晚上又出去騎了8.5公裡的自行車;在和女兒吃完晚飯之後,她再次到室外跑了13.19公裡,「飯後消食跑,本想跑13.14公裡的,結果一下跑過了,多了幾十米。」

很多跑友看到「梅梅蔡」在朋友圈裡曬出的當天跑步數據,都直呼「太瘋狂」。但這還不是「梅梅蔡」最瘋狂的。

最近「梅梅蔡」在揚州的跑步圈很火,原因就是在過去的6月,她的總跑量達到了1461公裡。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如果將跑量平均到6月的每一天的話,意味著「梅梅蔡」每天需要跑48.7公裡,這個距離已超過一個全程馬拉松的距離!

「主要是參加一個全國的跑步活動。」「梅梅蔡」說,之前跑步認識了一幫南京的跑友,在南京的跑友介紹下,她在5月底參加了一個跑步的挑戰。「其實很簡單,活動的發起者在貴州那邊種植了很多的香蕉,他就在全國範圍內搞了這麼一個活動,只要月跑量超過500公裡,就能免費獲得10斤糯米蕉。」

「梅梅蔡」說,500公裡的月跑量對於很多跑友來說,門檻有點高,但對她來說,還是小菜一碟。「所以南京的跑友就推薦我參加了這個活動。」最終,「梅梅蔡」不負眾望,在30天內跑出了1461公裡的成績。這個成績在這次挑戰活動中排名第二。

習慣

她樂在其中,每天至少一個半馬!!

「梅梅蔡」本名叫蔡紅梅,今年已經55歲了。別看她現在是「大神」級別的跑者了,但其實她跑步的時間並不是很長。

「我是從2017年開始跑步的。」蔡紅梅說,自從退休之後,她一直比較清閒,沒有太多煩心的事,但是有一天,在做家務時,扭傷了腰,「當時我女兒就對我說,要服老,同時還要多參加運動,增強體質。」

聽了女兒的建議,蔡紅梅覺得有道理,於是決定開始運動。「第一次跑步是繞著揚大的操場跑了400米。」蔡紅梅說,就這400米也讓她在朋友圈裡「嘚瑟」了半天,「當時覺得自己年齡這麼大了,還能跑個400米,已經很了不起了。」

在2017年的6月30日,蔡紅梅參加了一個長跑活動,「當時是從文昌大橋跑到江陽大橋,跑兩個來回。」蔡紅梅說,那是她第一次正兒八經參加長跑活動,「一開始以為自己壓根就跑不下來,沒想到,跑下來感覺還不錯。從那以後,我就越發開始喜歡跑步了。」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蔡紅梅來說,既是一種煎熬,更是一次磨鍊。「這次疫情讓我知道了自己的潛力,並且養成了跑長距離的習慣。」蔡紅梅說,疫情期間由於無法出門,只能呆在家裡,「當時看到媒體報導有客廳馬拉松、臥室馬拉松、陽臺馬拉松,我就覺得挺有趣的,所以也在家試了試,自己稱之為『宅馬 』。」

一開始,蔡紅梅是客廳臥室到處跑,後來考慮到會影響樓下鄰居休息,所以最終選擇在鋪有地磚的廚房跑步,「每天就是在廚房方圓不到兩平米的空間裡跑」。

揚州記者問蔡紅梅,這麼小的空間,跑起來不覺得枯燥嗎?蔡紅梅給出了她的跑步秘訣,「我每天就把跑步當成是數字遊戲或拼圖遊戲來玩。」蔡紅梅說,每天她都會想幾個自己覺得不錯的數字,然後按照這些數字的距離去跑,「比如在廚房的南邊跑9公裡,再到廚房西邊去跑9公裡,依此類推,然後每跑一個方向,就從手機的跑步軟體上截個圖,湊夠九張發朋友圈。」

蔡紅梅給自己的這個「跑步秘訣」起名叫「九馬圖」,「反正每天至少要跑一個半程,然後每天在朋友圈曬圖,其他跑友看到了,都紛紛給我點讚。人到了這個歲數了,生活不就要圖個開心嘛!」

提醒

因人而異,一定要量力而行!!

自從養成了每天至少跑一個半程馬拉松的習慣之後,如今的蔡紅梅每天的跑量都超過一個半馬,「先在家裡跑,然後再出去跑,一般路跑至少10公裡起步。」

今年6月30日,市長跑協會組織了一次超馬的接力模擬賽,蔡紅梅也參加了,結果她一個人就跑了接近23公裡。「那天天氣特別熱,長跑協會的領導看到我跑這麼多,最後都不讓我跑了,怕我出意外。但是,我那天給自己定的數字是25.99公裡,所以後來又自己到馬路上跑了3公裡。」蔡紅梅說,跑完25.99公裡後,她依然覺得不過癮,「第二天是7月1日,我又單獨跑了71.99公裡,以示紀念。」

儘管自己跑步很「瘋狂」,但蔡紅梅也提醒其他跑友,跑步一定要量力而行。「千萬不要盲目地去追求跑量。我的跑量也是通過慢慢積累出來的,有這個能力了,才能去跑這個量。」蔡紅梅說,跑步一定要掌握「度」,「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其次就是強度要自己能夠承受,不能因為追求強度或跑量而受傷甚至是出現意外;第三就是一定要覺得跑步是快樂的。」

專家觀點

結合自身狀態,跑步務必要適量!!

對於平均每天接近50公裡的跑量,揚州市體校副校長、運動專家張友才表示,即使對於專業運動員而言,這樣的跑量也是無法想像的,「通常來說,一名專業的馬拉松運動員每年只會跑3-4場全程馬拉松賽事,因為全程馬拉松的強度非常大,即便是優秀的長跑運動員,一年參加全程馬拉松賽事過多的話,也很容易受傷。」張友才說,即便是強度不大的慢跑或放鬆跑,一天跑接近50公裡,難度也是很大的。「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能力都不相同,『梅梅蔡』或許能夠承受一天近50公裡的跑量,但這不代表其他人也能夠承受。」

張友才提醒所有跑友:跑步鍛鍊需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態,一定要適量,千萬不可盲目追求跑量或配速,「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健身鍛鍊來說,每天跑量保持在4-8公裡,是最合適的。」

相關焦點

  • 7個月從528到256!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於是那天晚上沒敢偷懶,去查了很多資料,包括如何練習跑步,每周跑量應該多少,怎麼規劃……甚至看完了一篇關於破330的文章。最後,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對於10公裡需要80分鐘的跑渣來說很厲害的目標——安全完賽。 第二天起,我就按著找來的一個以全馬完賽為目標的訓練計劃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練習。
  • 月跑量1300公裡!比基普喬格還多300公裡
    一個月跑1300公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不管你們怎麼想反正小編我100%是會拒絕的!有這個「賊膽」,也沒這能力啊!就是這傢伙一個月跑量接近1300公裡什麼?你不信?有圖有真相這是他今年6月份的總跑量1247公裡平均每周跑311.8公裡平均每天41.6公裡差不多一天跑一個全馬!!!
  • 5公裡、10公裡和半馬要達到什麼水平,全馬才可以破三
    一般來說,每周一次30+LSD訓練的選手,N在4.7-4.8之間較多;每周兩次長距訓練,月跑量400+的選手,多在4.6-4.7之間;如果繼續增加乳酸門檻跑和長距離節奏跑,那麼N可以達到4.5-4.6;如果N 如果取4.5計算,那麼對應的萬米成績是40分鐘。
  • 跑步的堅持: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骨子裡的倔強!
    從開始跑步已經超過3個年頭,一直想靜下心來沉澱一下,今天藉助百家號的平臺做一個梳理。記得第一次開始跑步就出現了小插曲,當時很小白,堅持跑了大概3公裡的樣子第二天上班膝蓋疼得厲害,並且一直疼了幾天,還到醫院拍了片子,後來才知道這個是長時間不運動,一次運動量過大了。
  • 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等級標準更新,來看你在哪一級?
    在沒有馬拉松的日子裡,相信廣大跑者仍在堅持跑步,但是因缺少比賽的動力,相信有些人的訓練會懈怠下來了吧。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份了最全跑步(全馬、半馬、10公裡、5公裡)等級標準,來刺激各位一下,請來對照下你的等級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
  • 你的周跑量是多少?如果達到這個公裡數,半馬比賽隨便跑……
    原則一:比賽距離越長,周跑量越高 通常意義來說,馬拉松賽常見的組別為5公裡、10公裡、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 但無論比賽距離如何,一項跑步計劃由3大要素組成﹕長跑日、速度日、恢復日;而這三大要素的速度、練習時間或距離,則取決於你的比賽距離和預期完賽時間。
  • 100公裡跑世界紀錄與村上春樹
    佐呂間湖夕陽儘管100公裡跑紀錄不被國際田聯所收錄,但是不少跑者還是將它列為裡程碑式的成績標杆。風建尚2018年35歲,全馬PB是2小時17分,半馬PB是1小時03分。世界田徑紀錄不包括100公裡跑2018年佐呂間湖超馬男子前五名選手均跑進6小時30分,第5名是著名跑者川內優輝的弟弟,第3名是一個記者……五位選手都跑進6個半小時,不得不令人驚嘆:
  • 四十五歲,5公裡跑需要32分鐘,能恢復到5公裡20分鐘嗎?
    年齡四十五歲,五公裡成績32分鐘,屬於大眾跑者水平,如果你想提高跑步配速,需要跑簡歇,還要跑長距離鍛鍊耐力,四十五歲年齡想提高配速,只要你心裡有目標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理想。五公裡跑20分鐘,每公裡配速4分鐘,其實並不難,有網友年齡65歲跑步四年不到,最好成績半馬1.25,十公裡比賽39.16秒。
  • 最新10公裡跑自測,你在哪一級?全馬成績又能跑多少?
    10公裡恰巧是一個非常合適的距離,剛開始跑步的跑友可以把它當做首選目標,而資深跑友可通過10公裡的成績來檢驗自己的訓練成果。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10公裡和10000米是兩個概念。10公裡指的是室外路跑,以公裡為單位,伴隨著折返轉彎和上下坡度,相對標準跑道路況更複雜,誤差也更大。
  • 達子4月跑量604公裡,有人跑了1111公裡,你跑了多少?
    昨天達子在群裡分享了自己 4 月的月跑量,604.5公裡,平均配速4分08秒,跑步次數56次。 4月份,跑友們應該基本恢復戶外跑步了,小編發現昨天很多朋友曬月跑量,都比3月份增加了不少。
  • 40歲女跑者,用3分44秒配速,跑了50公裡
    昨天,馬拉松助手報導了一個大神,他用4分14秒的配速,跑了100英裡(160多公裡),打破了世界紀錄。而同樣的,有一個傳奇的女跑者,也在近日破了一項世界紀錄:她用3分44秒的配速,狂奔了50公裡!
  • 10公裡如何跑進45分、40分、35分?
    撰文/達子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前幾天我們推送了一篇文章《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 13歲少年臥室首馬4小時,超馬大神63小時後院10全馬
    42歲的波蘭人馬奇尼克(Wojtek Machnik)給自己定了個目標:在兩年內,到100個不同地方跑100場馬拉松,創造一項世界紀錄。 他的第100場,原本是3月最後一個星期天的英國根西(Guernsey)島馬拉松。無奈因為新冠病毒瘟疫爆發,害得他的宏偉目標功虧一簣。
  • 想要全馬破3破4?先看看你10公裡、半馬成績是否達標
    在表格當中,最準確的還是用半馬成績估算全馬成績,越接近42公裡的最好成績越準確。比如達子,去年下半年半馬、全馬都實現了PB:半馬PB1:11:30;全馬PB2:32:03,在表格中相對應的全馬成績誤差就不大。如果你參加的比賽很少,那麼在平時可以去專門做一個成績測試,一定要多測幾次,拿出一個最真實的成績來估算全馬。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最近有跑友留言問達子,說自己平時要上班,跑步鍛鍊的時間有限,月跑量最多200公裡,該怎麼練習才能提高馬拉松成績呢?我們來看一張10公裡和馬拉松成績關係的表格。(換算來自德國10公裡紀錄保持者史迪凡尼)當然,上面的表格對馬拉松成績的預測也會有誤差,比如基普喬格,他的場地10000米最好成績是26分49秒02,路跑10公裡的最好成績是28分11秒,但全馬成績PB是1小時59分40秒。
  • 42公裡,杭州跑友跑出一隻全馬「獅子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李穎 王瓊 通訊員 王萍琴杭州跑友太會玩系列又上新了!繼西湖邊跑「玫瑰」、濱江跑出一隻「鞋」之後,近日,有跑友從下午1點半跑到晚上6點,從大運河到西湖邊,跑了一隻「獅子王」。6月21日當天下午1點半,跑友常青樹和天驕、陳雪兒、風之星一起,在雨中開始了這場挑戰。「那天正好是父親節嘛,我想著獅子王的父愛如山,就想跑個軌跡紀念一下,也算是我們跑友自己的紀念方式。」常青樹說,「前一天晚上我用手機app先在地圖上手繪了軌跡,在跑友群裡吆喝了一下,有三位跑友一起跑。」
  • 60歲老漢全馬230再破紀錄,跑步這麼久,竟連大爺都跑不過
    10月25日,在北愛爾蘭的Down Royal馬拉松比賽中,Tommy Hughes以2:30:02打破男子60歲以上組全馬世界紀錄。而就在上個月,他在Antrim Coast半程馬拉松賽上以1:11:28破了年齡組的半馬世界紀錄,平均配速3分22秒。
  • 半馬要跑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嘗試全馬?
    針對半馬,跑者平時的訓練距離在16—18公裡,一周1—2次即可,即使距離長一些,也可以控制在22公裡。相比全馬,配速也可以稍微快一些。 半馬的入門時間是三小時。新手跑者初跑半馬時可以把目標定位在2個半小時以內,平時訓練的時間只要達到一個半小時就夠了。
  • 「奔跑大男孩」曹培文:八戰全馬,60歲生日跑60公裡慶生
    這年8月的一天,曹培文早早醒來,思考他會什麼運動?遊泳沒學過、羽毛球沒人打、玩籃球沒地方……最後,他選擇了簡單有效的運動——跑步。第二天,曹培文早早起床,穿著一雙舊球鞋,繞著村子跑步。屋後是成片的蓮花,跑累了摘蓮葉當扇子,採幾顆嫩蓮子當早餐,再慢慢走回家。「你聽我說的場景很美,其實很辛苦。
  • 2104公裡月跑量,平均配速5分33,就問你服不服
    這是這位跑者,2020年8月,在悅跑圈上的跑量截圖。 單單看到這個圖,不管有沒有文化,是美女還是醜男,都會冒出一句:臥槽。 聽說過一些關於跑量的一些基礎知識,當然這個只能是參考,因人而異。 普通跑者,月跑量100公裡左右,健身跑,跑個半程馬拉松,沒有問題了。 月跑量300公裡,已經是個標準的跑者了,可以去參加全程馬拉鬆了。 月跑量在500公裡左右,那就是跑圈勞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