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的一天,52歲的瀋陽人趙玉玲穿著一身橙色的保潔工作服、滿頭大汗地趕到獻血屋。原來,她剛剛接到了瀋陽中心血站招募血小板的電話,來不及換下工作服就趕去捐獻。6月12日,在「世界獻血者日」到來前,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見到了「最美瀋陽人」趙玉玲,了解到她連續17年不間斷無償獻血的經歷。
「我第一次獻血是2003年,當時就是偶然跟家屬一起上街溜達,看見街邊有採血車,就上去捐獻了。當時測出來我是AB型血,工作人員說這種血型相對較少,我也想多為社會做點善事,所以後來就堅持獻血了。現在主要是捐獻機採血小板,基本上每個月都來獻。血小板也是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非常需要的。」趙玉玲說,17年來,她捐獻全血7次2300毫升,血小板118次198個治療量,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只要自己的血液指標數目夠捐獻兩個治療量,她從來都是捐獻雙份,用她的話說就是「能多幫助一點就多幫助一點」。
趙玉玲是鐵西區中環保潔公司的一名保潔主管,由於在瀋陽創城期間表現突出,她還獲得了瀋陽市五一勞動獎章、鐵西區工人先鋒號。在2018—2019年間,先後被授予瀋陽市道德模範、「最美瀋陽人」等稱號。
2020年2月,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時期,無償獻血的招募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血站工作人員打招募電話,收到的大多是拒絕的消息。當時,由於AB型血緊缺,醫生嘗試著撥打了趙玉玲的電話。趙玉玲作為一名社區環境工作者,疫情期間一直馬不停蹄地在社區內開展消毒防護工作。但接到招募電話後,趙玉玲絲毫沒有猶豫,和醫生說她做完手裡的工作就會儘快趕過去。採集血小板途中,因為工作太累,趙玉玲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和工作人員嘮家常,護士巡視時才發現她已經睡著了。
在無償獻血事業中,趙玉玲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華麗辭藻,有的只是熱心腸和隨叫隨到。在她的帶動下,丈夫也加入了捐獻血小板的志願者隊伍,夫妻倆還號召鄰居們參加獻血。趙玉玲總是說,人心向善,自己身體好,就要多幫幫身體不好的人。17年來,她用一顆勞動人民最樸實的心,踐行著無償獻血的人道主義精神。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唐子勻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