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保潔」趙玉玲17年捐獻血小板118次

2020-12-24 瀟湘晨報

2020年5月的一天,52歲的瀋陽人趙玉玲穿著一身橙色的保潔工作服、滿頭大汗地趕到獻血屋。原來,她剛剛接到了瀋陽中心血站招募血小板的電話,來不及換下工作服就趕去捐獻。6月12日,在「世界獻血者日」到來前,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見到了「最美瀋陽人」趙玉玲,了解到她連續17年不間斷無償獻血的經歷。

「我第一次獻血是2003年,當時就是偶然跟家屬一起上街溜達,看見街邊有採血車,就上去捐獻了。當時測出來我是AB型血,工作人員說這種血型相對較少,我也想多為社會做點善事,所以後來就堅持獻血了。現在主要是捐獻機採血小板,基本上每個月都來獻。血小板也是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非常需要的。」趙玉玲說,17年來,她捐獻全血7次2300毫升,血小板118次198個治療量,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只要自己的血液指標數目夠捐獻兩個治療量,她從來都是捐獻雙份,用她的話說就是「能多幫助一點就多幫助一點」。

趙玉玲是鐵西區中環保潔公司的一名保潔主管,由於在瀋陽創城期間表現突出,她還獲得了瀋陽市五一勞動獎章、鐵西區工人先鋒號。在2018—2019年間,先後被授予瀋陽市道德模範、「最美瀋陽人」等稱號。

2020年2月,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的時期,無償獻血的招募工作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血站工作人員打招募電話,收到的大多是拒絕的消息。當時,由於AB型血緊缺,醫生嘗試著撥打了趙玉玲的電話。趙玉玲作為一名社區環境工作者,疫情期間一直馬不停蹄地在社區內開展消毒防護工作。但接到招募電話後,趙玉玲絲毫沒有猶豫,和醫生說她做完手裡的工作就會儘快趕過去。採集血小板途中,因為工作太累,趙玉玲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和工作人員嘮家常,護士巡視時才發現她已經睡著了。

在無償獻血事業中,趙玉玲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華麗辭藻,有的只是熱心腸和隨叫隨到。在她的帶動下,丈夫也加入了捐獻血小板的志願者隊伍,夫妻倆還號召鄰居們參加獻血。趙玉玲總是說,人心向善,自己身體好,就要多幫幫身體不好的人。17年來,她用一顆勞動人民最樸實的心,踐行著無償獻血的人道主義精神。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唐子勻

【來源:東北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科普】捐獻血小板,其實很簡單
    04捐獻血小板對於獻血者的基本要求• 健康狀況良好,最好捐獻過全血,或者各項身體指標都符合捐獻全血的標準。06捐獻單採血小板對健康是否有影響?人體內血小板大約有2/3在外圍血中循環,1/3貯存在肝、脾等處,健康人捐獻後體內血小板含量仍然在正常範圍,儲存的血小板很快補充到血液循環中,在一周左右恢復到捐獻前水平,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 親兄弟攜手捐獻血小板
    12月8日下午,接到預約獻血信息的張鵬程,如約來到渭南血站機採科捐獻血小板。張鵬程,39歲,華陰市華西鎮慶華村人,從 2004年至今共獻血45次,累計15400毫升。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次、銅獲1次。
  • 捐獻血小板注意事項
    血小板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其主要功能是止血或預防出血,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是血液中體積最小的血細胞。 正常人血液中每立方毫米有10~30萬個,它平時大部分在血管中參與血液循環,還有一部分則貯存在脾臟中。當血管中的血小板不夠用時,才會把脾臟中的血小板釋放出來。
  • 捐獻血小板 這些常識需知道
    本報訊 (記者 辛晨 通訊員 康倩)什麼單採血小板?捐獻血小板有哪些條件?近日,萬州中心血站專業人士對此進行解惑。「單採血小板是成分獻血的一種,指藉助血細胞分離機採集獻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給獻血者。」
  • 感恩母親節,湖南56名志願者成功捐獻血小板
    10日上午,由湖南省紅十字會指導、中國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總隊湖南省支隊主辦的機採血小板活動在湖南省血液中心三樓舉行。現場,一百多名志願者參加了機採血小板活動,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志願者有序進行填表登記、測量血壓、初篩等準備工作,活動從上午9點持續到下午3點。該隊隊幹邢慶英,攜「新生力量」弟媳索思儀一起獻血、妯娌齊上陣。
  • 美89歲老人捐獻血小板30年,每隔一周捐一次,已捐700多次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6月30日報導,美國一名89歲老人在三十年間無償捐獻700多次血小板,身體健康只為回報社會。30年前,59歲的謝爾曼·赫希通過紅十字工作人員了解到關於獻血的事情,於是他決定嘗試,在三十年間,他一共捐獻了700多次血小板,他捐贈的血小板拯救了無數病人。在第一次捐獻之後,當時還是教師的赫希開始每月去紅十字捐獻兩次。1995年退休後,他每隔一個星期就去捐獻血小板,這是紅十字會允許的最大捐獻次數。
  • 朋友圈裡看到求助信息 輔警捐獻血小板救人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9月2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9月23日下午,市民陳先生將一面錦旗送到江頭派出所輔警闕祥斌手中,為感謝他在其妻子生命垂危之際及時伸出援手,捐獻所需的血小板。目前,陳先生的妻子已轉危為安,身體正在康復中。
  • 番禺A型血小板庫存告急
    廣大市民可前往以下地點捐獻血小板:【番禺區中心血站大樓二樓】020-34613387番禺區市橋街惠眾街25號(周一至周日 8:30-17:00)焦點關注:什麼是捐獻單採血小板?什麼是捐獻單採血小板?捐獻單採血小板,是指通過全自動血液分離機高速運轉,利用離心力將血液分離出血漿、血小板、紅細胞和白細胞,除血小板以外其餘成分再輸還給獻血者的一種獻血方式。一般在中心血站進行採集。捐獻血小板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嗎?
  • 捐獻成分血 全家總動員
    成分獻血者韓鵬接到血站電話,得知醫院急需AB型血小板後,利用午休時間帶著妻子、兒子們再次如約來到血站機採科捐獻血小板。他們一家除妻子外都是AB型血液,此次他們成功捐獻血小板共5個治療量。韓鵬是渭南市臨渭區人,自2005年10月參加無償獻血,至今已經捐獻血液9次,累計3000ml;在他的影響下妻子孫隔俠、兒子韓嘉豪、義子郭英哲先後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一家四口累計獻血29次,獻血量超一萬毫升。血液可以再生,生命卻只有一次。
  • 與優秀的人同行 山重建機最美裝配工——劉永剛
    與優秀的人同行 山重建機最美裝配工——劉永剛 在裝配分廠的下架工位上,有這麼一位樸實勤奮的員工——劉永剛。山重建機最美裝配工——劉永剛2007年,他18歲,青澀的他踴躍報名參軍入伍。部隊生活不僅給他帶來了性格和體魄的歷練,也讓他接觸到了無償獻血這份公益事業。因此他有了另一個崇高的身份——無償志願獻血者。
  • 鄭州一家人的堅持:獻血22年、660次!
    挽起袖子,伸出胳膊,看著血液緩緩地流入採血管,進入血液分離機,楊予軍放鬆地躺下來,等待捐獻的血小板從他身體裡分離出去。22年來,楊予軍已經數百次經歷這樣的場景,和他一起的,還有他的妻子和兒子。
  • 獻血小板的那些事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通常說的獻血是一次採集全部血液成分的過程,而成份獻血是藉助血細胞分離機採集某一血液成分(如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給捐獻者體內的過程。
  • 科普專欄 | 積極捐獻血小板的你,知道它到底有哪些功能麼?
    科普專欄 | 積極捐獻血小板的你,知道它到底有哪些功能麼?
  • 煙臺市林玉傑: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 展城市大愛和奉獻
    這是10月27日,煙臺市公交車司機林玉傑在捐獻造血幹細胞時講的話,經過近5個小時的採集,他平安順利地在山東濟南解放軍九六零醫院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至此,他成為煙臺市第55例、開發區第二例、也是首位公交司機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加強宣傳動員,通過選樹典型、網媒聯動,講述捐獻中「平凡人的故事」,放大「榜樣」群體的示範引領作用,形成了熱點不斷、感動持久的傳播效果,激發群眾對捐獻事業的情感認同和參與熱情,提高社會認同和參與度。組織「最美杭州人——紅十字最美人物」評選活動,5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和7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被評為「最美紅十字人」,他們的事跡被搬上杭州市大街小巷的文化牆。
  • 鄭州313人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
    昨日從2020年度鄭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鄭州市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21例,累計捐獻者人數313人,連續16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志願服務是紅十字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
  • 20年獻血3萬多毫升 嘉峪關王雪杉捐獻的總血量相當於7名成人全身的血
    在這20年中,他共獻血69次,累計無償獻血3萬多毫升。按一個成年人全身總血量計算,他獻的血相當於7個成人全身的血。他是一座流動「血庫」隨著獻血次數的增加,王雪杉成了中心血站的老熟人,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認識他。每次急需用血時,王雪杉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獻血現場。
  • 高密市民戰立華累計獻全血24次血小板12次
    60歲生日前一天獻血,畫上圓滿句號11月7日上午9時許,高密市民戰立華和往常一樣來到濰坊市中心血站機採科,擼起袖子獻出了兩個單位的血小板。對於他來說,這裡再熟悉不過了,見到熟悉的工作人員,他總會寒暄幾句。之所以選擇在周六來獻血,他也有自己的打算。
  • 血小板計數破千,竟是因為它……
    正常人血小板計數的參考範圍(100~300)×109/L,近日,在工作中遇到一患者血小板計數為1022×109/L,細究導致血小板升高的原因竟然是它……案例經過3月24日,我們在審核當天血常規結果時發現一患者血小板計數為1022×109/L,這麼高的結果很少見,我們立即推血片複查,鏡下血小板的數量和儀器結果基本相符,當天籤發了結果。
  • 武大教授16年獻血200次:別拔高個人 我不是什麼英雄
    堅持「平民的慈善事業」16年獻血200次  武大「熱血」博導在學生心中  播撒無償獻血的種子  11月17日晚,武漢大學一棟教學樓內,一堂面向本科生的核心通識課——《世界文明史》正在進行,授課教師是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潘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