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母親節,湖南56名志願者成功捐獻血小板

2020-12-24 瀟湘晨報

本報長沙訊 5月10日是母親節,在這個滿是鮮花和祝福的節日裡,紅十字志願者用自己的熱血感恩母親,回饋社會,踐行他們的使命。10日上午,由湖南省紅十字會指導、中國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總隊湖南省支隊主辦的機採血小板活動在湖南省血液中心三樓舉行。

現場,一百多名志願者參加了機採血小板活動,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志願者有序進行填表登記、測量血壓、初篩等準備工作,活動從上午9點持續到下午3點。該隊隊幹邢慶英,攜「新生力量」弟媳索思儀一起獻血、妯娌齊上陣。索思儀說「今天是母親節,能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捐獻熱血,用自己的熱血為生命助力,過了一個不一樣母親節,這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很有意義。」中國紅十字無償獻血志願服務總隊湖南省支隊隊長李洪華表示:「這次是我隊今年舉行的第10次無償獻血活動。志願者們用實際行動詮釋紅十字精神。」

活動負責人趙亮介紹道:「隊伍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積極響應湖南省紅十字會的號召,紮根一線志願者崗位,配合街道社區工作要求,主動擔當作為,完成了上門摸排、捐送蔬菜、門崗測溫登記、助農戰疫等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積極作用,志願者們踴躍報名參加無償獻血,直到四月底,組織志願者們參加無償獻血9次,捐獻全血63500毫升,成功捐獻血小板201人次。」

活動當天,共有56人捐獻成功,捐獻血小板98.5個單位量。

瀟湘晨報實習記者滿延坤 通訊員李洪華 邢慶英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親兄弟攜手捐獻血小板
    12月8日下午,接到預約獻血信息的張鵬程,如約來到渭南血站機採科捐獻血小板。張鵬程,39歲,華陰市華西鎮慶華村人,從 2004年至今共獻血45次,累計15400毫升。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2次、銅獲1次。
  • 捐獻血小板注意事項
    血小板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其主要功能是止血或預防出血,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是血液中體積最小的血細胞。 正常人血液中每立方毫米有10~30萬個,它平時大部分在血管中參與血液循環,還有一部分則貯存在脾臟中。當血管中的血小板不夠用時,才會把脾臟中的血小板釋放出來。
  • 【科普】捐獻血小板,其實很簡單
    04捐獻血小板對於獻血者的基本要求• 健康狀況良好,最好捐獻過全血,或者各項身體指標都符合捐獻全血的標準。06捐獻單採血小板對健康是否有影響?人體內血小板大約有2/3在外圍血中循環,1/3貯存在肝、脾等處,健康人捐獻後體內血小板含量仍然在正常範圍,儲存的血小板很快補充到血液循環中,在一周左右恢復到捐獻前水平,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 「最美保潔」趙玉玲17年捐獻血小板118次
    原來,她剛剛接到了瀋陽中心血站招募血小板的電話,來不及換下工作服就趕去捐獻。6月12日,在「世界獻血者日」到來前,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見到了「最美瀋陽人」趙玉玲,了解到她連續17年不間斷無償獻血的經歷。「我第一次獻血是2003年,當時就是偶然跟家屬一起上街溜達,看見街邊有採血車,就上去捐獻了。
  • 捐獻血小板 這些常識需知道
    本報訊 (記者 辛晨 通訊員 康倩)什麼單採血小板?捐獻血小板有哪些條件?近日,萬州中心血站專業人士對此進行解惑。「單採血小板是成分獻血的一種,指藉助血細胞分離機採集獻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給獻血者。」
  • 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成功捐獻返回青島
    12月4日,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用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張同軍成為全國第10572例,山東省第921例、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那些讓他腰部酸脹的細胞,正是救人的寶貝』  根據捐獻安排,張同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打一動員劑針。作用是將大量的造血幹細胞從紅骨髓中誘導到外周循環血液中。個別人會出現輕微的不適,短暫性腰部或關節酸痛、頭痛等。
  • 吉林伊通: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圓滿成功
    中國公益在線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訊:2021年1月9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在伊通滿族自治縣紅十字會的指導下,由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馬良召號發起的人體器官集體捐獻志願者籤約儀式在天馨宴會廳二層杜鵑廳舉行。
  • 贛州逾萬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40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
    肖隆興是南康區唐江鎮人,他於2018年3月8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2月7日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成為贛州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呂曜華是會昌縣麻州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他於2008年8月25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我校接受一具捐獻志願者遺體
    來源:邵陽學院官網 時間:2020-12-19捐獻志願者家屬籤訂《遺體(器官)捐獻志願確認書》12月18日上午,基礎醫學院遺體接收站舉行了一場莊嚴而肅穆的遺體捐獻接收儀式,該儀式由基礎醫學院副院長何輝紅主持
  • 美89歲老人捐獻血小板30年,每隔一周捐一次,已捐700多次
    據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6月30日報導,美國一名89歲老人在三十年間無償捐獻700多次血小板,身體健康只為回報社會。30年前,59歲的謝爾曼·赫希通過紅十字工作人員了解到關於獻血的事情,於是他決定嘗試,在三十年間,他一共捐獻了700多次血小板,他捐贈的血小板拯救了無數病人。在第一次捐獻之後,當時還是教師的赫希開始每月去紅十字捐獻兩次。1995年退休後,他每隔一個星期就去捐獻血小板,這是紅十字會允許的最大捐獻次數。
  • 朋友圈裡看到求助信息 輔警捐獻血小板救人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9月2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9月23日下午,市民陳先生將一面錦旗送到江頭派出所輔警闕祥斌手中,為感謝他在其妻子生命垂危之際及時伸出援手,捐獻所需的血小板。目前,陳先生的妻子已轉危為安,身體正在康復中。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煙臺市林玉傑: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患者 展城市大愛和奉獻
    在工作之餘,他熱心公益事業,自2002年起,他定期參加無償獻血,自2012年起,每半個月捐獻一次血小板。2015年,在得知紅十字會招募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的消息後,他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報名,並提供了血液樣本。截至目前,林玉傑共獻全血20次,累計7600毫升,捐獻血小板63次,共計126個治療單位。
  • 為了兩個幼童的重生 河南兩位志願者同日捐獻「生命種子」
    央廣網河南分網7月14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文梅英 張予)今天上午,鄭州志願者梅高峰、漯河志願者李嶽,分別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2位不到3歲幼童的生命。捐獻期間,河南省紅十字黨組成員、副巡視員郭巧敏到現場看望、慰問,頒發證書,為他們的大愛善舉加油!兩位志願者分別成為河南省第878、879位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海寧60歲護工籤約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捐獻器官、遺體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日前,在海寧市中心醫院當了10年護工的楊昌明,做了一件讓人敬佩的事,籤約成為一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楊昌明今年60歲,老家在湖北恩施,他在市中心醫院當護工10多年了。醫院裡,大家都親切地喊他「老楊」。在醫生護士眼裡,老楊是個熱心腸的人。他當護工的收入並不高,每月只有4000元左右,但老楊一直熱心公益。
  • 鄭州313人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
    昨日從2020年度鄭州市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鄭州市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21例,累計捐獻者人數313人,連續16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國省會城市之首。  志願服務是紅十字精神的具體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早在2000年女兒出生時是否要留臍帶血,成功已經了解了造血幹細胞的用處,幾年前又因朋友的孩子不幸患白血病去世,這讓他在2016年獻血的時候留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從此,時刻準備著為有需要的人義無反顧的種子悄悄種下了。成功的妻子盧女士說成功是名退伍軍人,很有擔當精神,得知自己初配成功的消息後,就上網查資料,打消家裡人的顧慮,並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體育鍛鍊,所以順利通過了高配、體檢。
  • 捐獻造血幹細胞 這些常識需知道
    截至目前,中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達39例,其中本地戶籍有20例。國慶假期後,我市獻血人數開始增加,獻血量逐漸上升,有不少市民在獻血的同時詢問如何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日前,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就市民如何捐獻造血幹細胞進行了詳細解讀。
  • 科大佳園社區開展「母親節」親子活動
    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尊敬母親、關愛母親、感恩母愛的良好社會氛圍,5月10日上午,科大佳園社區與靜瑜伽館聯合開展了「感恩母親節·親子暖心約」主題活動,吸引了來自社區20餘組家庭和周圍群眾的熱情參與。長沙市文明辦副主任丁德喜、開福區文明辦副主任賀喜參加了活動,並為活動現場點讚。
  • 湖北小夥在合肥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 他有話想對8歲小患者說……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5日,出生湖北、目前在合肥工作的劉冬冬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在溫州治療的8歲女孩因此獲得恢復健康的希望。31歲的劉冬冬成為今年合肥市第3例、也是合肥市累計第6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