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泛,得元炁和元精,元炁左旋,元精之右轉,元精生元神,元神生萬物,故,元神為有,元神名為有。
萬物負元精抱元炁,元精和元炁生生不息,不離萬物,元炁和元精功成而不為元神,元炁養育萬物而不為我。
至人(π)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至人(π),至人也不為我。
聖人以元炁為可名,為大。
賢人有充足的腎精而不自大,不驕奢,少私寡慾,以第六意識來邏輯推理思考,正確明了自然的真理,做出一個正確的思考,來調伏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就是心神之法,即末那識,又稱為「我識」,是淺層意識,也是我執和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修行就是要把第六意識和第七意識轉換成元神的智慧,轉識成智,大悟以後,第六意識轉成妙觀察智, 則可轉識成智,達到以元神觀的聖人境界,居住在以元炁為國空間,故成其大聖人。
署名:王田君。資深健康顧問,執業中藥師,中醫世家。著有《自然藥觀》、《自然醫觀》、《自然道觀》和《自然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