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千年的《易經》被證實為超科學!1990年老人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2020-12-22 花落花又落

質疑千年的《易經》被證實為超科學!1990年老人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位老人,就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

但是對於《易經》的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規律。

被國人質疑是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白晉: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易經》的卦象是一套嚴密的二進位數學體系,它們的卦象嚴格遵循二進位的表示方式,它們的數字嚴格遵循二進位的運算規律。

六十四卦的正確數字表示形式為後面建立新卦序、揭示《易經》的基本規律、深入理解《易經》的內涵、詮釋《易經》的全部卦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套體系中,不僅僅反映與應用了有關的數學規律,這其中還蘊含著二維與三維的幾何圖形,還蘊含著靜態與動態的運動過程,甚至還蘊含著《易經》所獨有的數學規律等等。

就連研究易經的外國學者白晉再給學者戈特弗裡德·威廉·萊布尼茨的信中說:「你不應該把二進位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白晉建議萊布尼茨用中國的六爻來說明二進位,並附寄了伏羲六爻圖。萊布尼茲收到之後,就向他回復了書信,信中說到,他認為,伏羲是中國科學的創始人,卦爻圖是科學史上最古老的裡程碑之一。

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全部遺傳密碼,並製成了《國際普通遺傳表》。

西方的科學家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

《易經》能夠預測人生,因為它本身就是開啟生命密碼的鑰匙。

分析比較:核糖核酸(MRNA)含有腺嘌呤(A)、尿嘧啶(U)、烏嘌呤(G)、胞嘧啶(C)四種核苷鹼基,三個一級相聯,按數學計算排列組成64個不同的三聯體(即遺傳密碼)經實驗結果推得64個遺傳密碼與胺基酸的對應關係,《國際普適遺傳表》的遺傳密碼適用於一切生物,具有普遍意義。

有很多西方的學者對《易經》進行考證研究之後,不得不發出讚嘆: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誰能想到幾千年前的中國人竟然能夠創造出如此偉大的奇蹟,誰又能想到當年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的祖先竟然在一本書中藏著宇宙的奧秘和人生的智慧呢?

中國的古代士人和今天全世界的哲人對《易經》的推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甚至說過:「西方科學家做出的成績,有不少被中國古代科學家早就做出來了。」

楊振寧、李政道從《易經》的陰陽消長的原理中得到啟發,提出了原子能態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盛衰消長的變化,這一重大發現使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人生一世,真的該好好讀一讀《易經》,去感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經常聽到周圍看易經的朋友說:古書文言文看不懂,解讀得很無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實際生活中等等。

當然大家要讀,還是建議去讀帶有白話文譯文版的《易經》,最好還帶有配圖,這樣圖文並茂更便於理解《易經》。

目前我看的這本就是帶有白話文翻譯的圖解版易經,名叫《圖解易經》。

它採用圖文解讀的方式,一一解讀了《易經》中的每一句話,將其深奧無比的智慧,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展現在讀者面前,讓大家可以一探《易經》的古老智慧。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只要55元,是消遣娛樂時的一頓飯錢,卻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中國院士臨終前留下的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教授,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 被批千年的迷信,卻被納入國考!哲學大師臨終前告誡:要注意易經
    哲學大師臨終留下一句話,千叮萬囑,將一本書視為中國崛起的依仗馮友蘭,這個名字背後,是近代中國的哲學光芒在閃爍,其留下的諸部哲學巨著,直到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人。直至臨終之前,他依舊心憂著中國的哲學未來,面對近旁子女的戀戀不捨,他卻心狠不顧,單留下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語罷,老人於1990年11月26日與世長辭,其留下的金口玉言卻值得世人警覺。我們都知道,易經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們中華文明的根源之所在。
  • 「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1990年一位老人臨終告誡
    哲學大師臨終留下一句話,千叮萬囑,將一本書視為中國崛起的依仗馮友蘭,這個名字背後,是近代中國的哲學光芒在閃爍,其留下的諸部哲學巨著,直到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人。直至臨終之前,他依舊心憂著中國的哲學未來,面對近旁子女的戀戀不捨,他卻心狠不顧,單留下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語罷,老人於1990年11月26日與世長辭,其留下的金口玉言卻值得世人警覺。
  • 6500年前的奇書「易經」,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現在成為超科學
    這個錯誤的認識一直持續到1990年一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話: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病逝,臨終前,這位老人留下了一句忠告:「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等,被稱為「現代新儒家」。它這句最後的忠告,就是想讓國人重視易經。
  • 《易經》被質疑了三千多年,為何如今卻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不僅為一些諸子百家學派提供了他們立派的思想,它在20世紀的時候被西方人認為是超科學,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那個時候西方人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在20世紀當中的很多科學結論與成果與《易經》當中的一些卦象幾乎是一模一樣。
  • 被質疑了三千年的書籍,如今卻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了國考
    中華文明擁有 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承傳,不得不承認的是,人類的發展在歷史上,伴隨著時間和年代的不斷地前行。古人因此 遺留下來的經典著作,很大部分都是作為某種參照歷史資料,為此來掌握以往所造成的事兒。還有就是根據這些遺留下來的歷史著作,也可以告誡和提示後人的人,前人的經歷和聰慧,根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式,針對古人所遺留下來的經典之作,成為後人學習的楷模。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被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以前,人們認為《易經》是一本「算術書」,是佔卜和迷信。但是卻又不是喲,《易經》叫做「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包含了萬物的一切道理。《易經》於2019年時列入國家考試,可見其重要性之大。三十年前,國家院士馮友蘭臨終前曾說過:「我們國人必須重視易經,易經才會再閃光。」
  • 幾千年前的經典巨著,曾被質疑是封建迷信,現已出現在高考試卷上
    談起《易經》,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是一部奇書。有人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我覺得這句話說的一點都不為過。科學家錢學森把《易經》稱為「科學的經典」魯迅曾說,不讀《易經》,就讀不懂中國文化、在中國社會生存的道理;國學大師南懷瑾也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
  • 被質疑是「中國迷信」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臨終前,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他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這位老人就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馮友蘭先生被國人質疑是「封建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5500年前「大顯神威」,誤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5500年前「大顯神威」,誤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滯留在四柱算命上,覺得是迷信活動的書籍。《易經》上面記錄著許多 神奇的語言,實際上這種卜卦並不是迷信活動!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學者卻稱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但2019年的國考題中,卻引用了易經繫辭。於是有人驚呼,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怎麼能拿來做國考題呢?易經被中國人質疑了3千年嗎?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從漢武帝起兩千多年來一直以儒學為尊,而西漢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經學家劉歆,把易經定為儒家六經之首。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研習易經,撰寫《十翼》作為後人閱讀易經的指引。
  • 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
    導語: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在1990年北京,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馮友蘭先生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周易》是《易經》之一,但是在眾多人的眼中,這本書更像是一種封建迷信的書籍,因為很多人算卦的時候,經常會提到這本書提高自己的公信力。但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我們棄之如敝履的《易經》卻讓外國人視之為珍寶。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誤以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上》說起《易經》,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迷信和佔卜,對它的印象特別差。尤其是在2019年,在《易經》被納入國考時,引發無數網友的熱議。懂的人說易經博大精深,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不懂的人則是根據對《易經》的粗淺理解來歪曲易經。1990年,中國院士、清華教授馮友蘭先生與世長辭,臨終前留下一句遺言:「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
  • 今被西方證實是超科學
    今被西方證實是超科學三本中華奇書只剩一部在世間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它以易經八卦、上古的漢語為起源,是當今世界上有史記載以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且從夏朝開始一直到現在都一脈相傳綿延不斷,從來沒有中斷過文明的傳承。
  • 《易經》告誡:你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你的「人生預言」,要警惕
    《易經》告誡:你經常說的話,往往是你的"人生預言",要警惕歐縱觀古今,很多那些成功人士往往都是對一本書非常崇拜,他們能從書中找到人生決策的方法,也能從書中找到生意上或者是管理上的智慧,還有人能從書中找到改變人生命運的方法。
  • 易經透漏:宇宙中堅不可摧的一股神秘力量,可能就存在每個人體內
    《易經》對後人的影響非常大,其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哲理知識,不僅可以用來佔卜,而且也揭示了宇宙中的很多奧秘,讀來讓人頓覺奧妙無窮。到了現代,也有種種證據表明,《易經》其實是超科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已將「《易經》與預測學」納入2019年博士生(全日制)招生計劃。當時這個消息引起了轟動,人們也慢慢開始探索易經的奧秘。
  • 《易經》告誡:你經常說的口頭禪,往往是你的人生預言,要警惕!
    俗話說得好,博覽群書遠不如經書一部,這兒的經書指的則是《易經》。都說易經是一本神書,它神在哪裡呢?最先,易經承載著超科學研究!自打易經問世至今,很多人就提出質疑易經是封建迷信,它被質疑了6500年,可是如今科學研究證實,易經是超科學研究!再一次,易經也是一本人生答案之書,如果你人生有了疑惑的情況下,或 是不清楚怎樣做決定的情況下,易經則是能夠 使你得到合理決策的書。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揭示了人天的奧秘,《易經》含蓋萬有,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易經中的智慧要用一生去參透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
  • 6500年前「突然出世」,誤認為是中國迷信活動,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第一印象還滯留在算命書上,覺得是迷信活動的書。《易經》上面記載著諸多奇妙的語言,事實上這種佔卦並不是是迷信活動!在2019年的數學思維訓練高考試題中,這道神奇的數學題型突然出世,而這道題就是來自《周易》,這讓諸多學員一臉懵,也讓諸多老師措不及防。
  • 周文王創《周易》,臨終留下一段話,為易經核心,至今耐人尋味
    《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易道廣大,潔淨精微,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儒家、道家皆奉為經典,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