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年前的奇書「易經」,被認為是中國迷信,現在成為超科學

2020-12-27 小夢說三農

如果說這世界上有一種學說能夠包含宇宙萬物,那非中國的《易經》莫屬。

6500年前「一鳴驚人」的奇書——《易經》,是一本什麼樣子的書呢?

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人萬象變化的書,《易經》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極其豐富的,無論是什麼人,都能從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與答案。

但是因為現在的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卜上,想通過其中的學問來預測未來、預測吉兇,導致很多沒看過的人,都覺得易經是中國迷信。

這個錯誤的認識一直持續到1990年一位老者在彌留之際的話: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病逝,臨終前,這位老人留下了一句忠告:「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等,被稱為「現代新儒家」。

它這句最後的忠告,就是想讓國人重視易經。

易經是一門既玄奧又日常,「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學問。

故宮就是按照《易經》卦理來設計,蘊含精密數學原理,歷經600年風吹雨打,依然金碧輝煌;

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

還有我們熟知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也是出自《易經》。

而且,現在《易經》易經被證實是超科學!

為什麼敢這麼說,就是因為我們有事實做依據。

首先,《易經》與遺傳密碼相關。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12年後尼倫伯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還將其做成了《國際普適遺傳表》。西方的學者驚奇的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易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證明《易經》其實確實揭示了人類的規律。

其次,《易經》的太極圖、陰陽二分學說啟蒙了西方的「波粒二象性」原理。丹麥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玻爾,他也是藉助易經太極圖發現了波粒二象性原理,因此發現了物理學裡著名的波粒二象性理論。

這個理論似乎與古老的東方哲學絲毫不搭界,但給玻爾授勳時,他卻選擇了中國的太極圖作為徽章的圖案。

這就是因為太極圖是波粒二象的統一。

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魯迅曾經說過,如果不讀《易經》,你就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中國文化。

馬雲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商人,數十年間《易經》從不離手,始終堅持著「遇事不明問《易經》」的原則。

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但是很多身邊對《易經》感興趣的朋友都表示,這本書既然包羅萬象,再加上古書的內容皆是文言文,普通人怎麼可能看得懂呢?

不用擔心,有下面這套《圖解易經》就好了。

這套《圖解易經》對五行,太極,八卦等內容都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講解,而且會通過一些簡單易懂的例子來教給大家如何分析解決問題,巧妙地將原本枯燥的內容轉化成了人人都能受益的知識。

重點是還採用圖解的方式,讓大家通過精彩的圖片,更加深入的解析內容,讓易經變得生動、簡單起來。

如果朋友,也可以選擇《圖解易經》來看。一本僅需要66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三本中華奇書只剩一部在世間,卻被斥迷信!今被西方證實是超科學
    三本中華奇書只剩一部在世間,卻被斥迷信!今被西方證實是超科學三本中華奇書只剩一部在世間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它以易經八卦、上古的漢語為起源,是當今世界上有史記載以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且從夏朝開始一直到現在都一脈相傳綿延不斷,從來沒有中斷過文明的傳承。
  • 被質疑是「中國迷信」6500多年的《周易》,終於被證實是超科學!
    30年前,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奄奄一息。臨終前,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他思索了片刻,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馮友蘭先生被國人質疑是「封建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為何說《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西方科學家的論證值得一看
    《百家講壇》主講人傅佩榮曾說:《易經》作為中國最早的一部經典,是需要稍加說明的。單就《易經》原本的材料來看,它是古代的佔筮用書。但經由孔子與後代弟子的研究心得而編成的《易經》的解說,使其「義理」可以充分彰顯。至於佔筮,因涉及預測未來而常受人誤解,視之為迷信或算命的人大有人在。
  • 6500年前「突然出世」,誤認為是中國迷信活動,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第一印象還滯留在算命書上,覺得是迷信活動的書。《易經》上面記載著諸多奇妙的語言,事實上這種佔卦並不是是迷信活動!在2019年的數學思維訓練高考試題中,這道神奇的數學題型突然出世,而這道題就是來自《周易》,這讓諸多學員一臉懵,也讓諸多老師措不及防。
  • 6500年前「橫空出世」,誤以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易經繫辭上》說起《易經》,你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迷信和佔卜,對它的印象特別差。尤其是在2019年,在《易經》被納入國考時,引發無數網友的熱議。懂的人說易經博大精深,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不懂的人則是根據對《易經》的粗淺理解來歪曲易經。1990年,中國院士、清華教授馮友蘭先生與世長辭,臨終前留下一句遺言:「要注意《易經》,中國將來一定會因它而大放光彩」。
  • 《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與迷信的區別有5點,看完漲知識了
    《易經》由於其傳統的佔卜功能和廣闊而微妙的預測思想,那些不了解細節的人將《易經》視為一本深刻而神秘的古代書籍。有些人以《易經》的名義練習迷信,因為許多人因為神秘而無法理解迷信。這加劇了我們普通百姓對《易經》的誤解。有些人甚至將易經與迷信聯繫起來,並認為易經是迷信。
  • 5500年前「大顯神威」,誤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
    5500年前「大顯神威」,誤認為是中國迷信產物,現被證實為超科學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繫辭上》很多人對《易經》的印象還滯留在四柱算命上,覺得是迷信活動的書籍。《易經》上面記錄著許多 神奇的語言,實際上這種卜卦並不是迷信活動!
  • 6500年前的《易經》,到底是預測未來的宇宙奧秘,還是封建迷信
    這套體系直到今天都披著神秘的外衣,有人說它是沒有根據的迷信,也有人說這是最超前的科學;只是我們的文明發展,還沒有達到完全理解的程度。這套體系究竟是什麼?為何我們遠古時期的先祖可以領悟我們至今還無法企及的尖端科學呢?這套終極哲學理論體系來自於一本古籍叫做《易經》。
  • 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易乃是變化,宇宙洪荒,日月星辰,國家社稷,人之一生,草木一世,還有具體到一件事,一個病,都有其變化,《易經》所講,既是變化之道,道家謂之『道『,儒家謂之』理『,佛家謂之』因果『一提起《易經》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迷信,第二反應就是和鬼神聯繫在一起。那麼易經到底是什麼呢?
  • 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
    導語:二進位和《易經》還有關係?為什麼說《易經》是超科學?在1990年北京,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馮友蘭先生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地說出這樣一句話: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易經》外國學者認為《易經》是人類生命密碼的鑰匙,1953年克裡克提出了DNF雙螺旋結構模型,1966年遺傳密碼之父尼倫伯格帶領團隊將遺傳密碼破譯。然後這群學者突然發現,這東西怎麼和東方的《易經》有這麼多的重合地方。
  • 質疑千年的《易經》被證實為超科學!1990年老人臨終前曾留下告誡
    質疑千年的《易經》被證實為超科學!1990年老人臨終前曾留下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但是對於《易經》的定位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這是封建迷信,也有人認為這是自然規律。被國人質疑是迷信足足有6500多年的伏羲八卦,西方學者卻提出來,它其實是超科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易經》被質疑了三千多年,為何如今卻被證實是超科學?
    《易經》不僅為一些諸子百家學派提供了他們立派的思想,它在20世紀的時候被西方人認為是超科學,之所以會這樣認為,是因為那個時候西方人他們通過研究發現,在20世紀當中的很多科學結論與成果與《易經》當中的一些卦象幾乎是一模一樣。
  • 被批千年的迷信,卻被納入國考!哲學大師臨終前告誡:要注意易經
    雖然易經有著如此高的學術地位,可是在21世紀的今天,易經對於現代人卻很陌生。甚至很多人都對易經有著錯誤的偏見,認為易經就是算卦的,是一本算卦書,他們認為易經頭到腳壓根就是迷信書,往往都是避而遠之。《易經》被納入國考,將會再次掀起國學熱!你還在說易經是迷信?2019年初新聞發布「2019年度國考筆試,《易經》冷知識成為考題」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有部分網友發出「當公務員還要學學算卦」等類似調侃。
  • 被誤解6千多年的《易經》,其實是超科學!外國從中研發2項高科技
    說到《易經》,我們中國人知道它是經典的引領者和道路之源。但是,這些奇怪的書仍然被許多人誤解了,我認為研究易經和瓜香是封建迷信。但實際上,許多人永遠不會學到《易經》中的智慧。許多中國人誤解了他們的《易經》,但那時更多的西方國家開始研究《易經》,證明《易經》確實是一個超科學的結論,根據《易經》的八卦,有2個條目已經研究了。先進技術已在世界各地使用。
  • 《易經》洩露:你常說的話可能就是人生預言
    縱觀古今,有心之人都會發現,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做對決策的成功人士都熟讀一本書,比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如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是一本奇書,它奇在什麼地方呢?
  • 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學者卻稱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但2019年的國考題中,卻引用了易經繫辭。於是有人驚呼,被質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怎麼能拿來做國考題呢?易經被中國人質疑了3千年嗎?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從漢武帝起兩千多年來一直以儒學為尊,而西漢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經學家劉歆,把易經定為儒家六經之首。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研習易經,撰寫《十翼》作為後人閱讀易經的指引。
  • 易經透露:宇宙中有股堅不可摧的神秘力量,可能就隱藏在我們體內
    《易經》作為中國非常古老的書籍之一,至今已有6500年的歷史、幾千年來,《易經》一直不斷地遭受著各界的質疑:不少科學家認為,這種佔卜方式是一種封建迷信,毫無道理可言。然而事實上,它卻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吸引著後世對它進行探索和研究,終於在今天被證實:《易經》中的內容不是迷信,而是超科學,它的奧秘就在於能夠把握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進而對人對事的發展變化進行預測。
  • 《易經》提醒:宇宙有一種神秘力量,每個人都有,可以趨利避害
    在很多人看來,《易經》都是封建迷信的代名詞,這種刻板印象著實是一種悲哀。《易經》當真是科學的對立面嗎?這只不過是對易經的一種曲解,倘若你曾真正深入拜讀過《易經》,你就會理解,它並非封建迷信,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超科學產物。
  • 易經提醒:「升米恩,鬥米仇」,做人再有本事,也別對兩個人施恩
    縱觀古今,有心之人都會發現,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做對決策的成功人士都熟讀一本書,比如古代的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再比如現在的李政道、楊振寧、馬雲。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
  • 易經隱藏的天規:人在災禍發生前會有3個徵兆,出現一個就要注意
    說到讀書,傳遍天下:與其讀世上萬卷書,不如讀《易經》,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 更何況《易經》是中國,原來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因此,如果讀懂《易經》的話,便可以說讀了中國人的根!《易經》不僅是一本「奇書」,也是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易經》這本書最初是檢測兇吉的書,後來發展成富有哲學思想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