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善與惡的博弈

2020-12-18 青青大麵條

善惡都在一瞬間

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

六百萬的猶太人在德國入侵波蘭時遭到了屠殺,這是很令人痛心的史實。

他們被趕出自己熟悉的家園,被逼迫著做著繁雜的勞動,他們的生命在納粹軍的眼中如同草芥,他們不知道自己在何時何地會丟掉自己的性命,更不知道那些原因也許只是納粹心情的不好,也許只是自身的體弱。一切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講,都是未知的。他們唯一的念頭就是努力的活下去。

這讓我想起《悟空傳》中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這是在和平年代下的吶喊,但是在戰亂年代中,生命並不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納粹對於猶太人的傷害是滅絕性的,他們屠殺六百萬的猶太人,如果不是辛德勒拯救的1千多猶太人,這個民族應該就不復存在了吧。

希特勒在猶太人新建的營房前發表了講話:

今天將被永遠紀念

多年以後

年輕人會對這天充滿憧憬

今天我們將創造歷史

六百年以前

他們在全世界各地因為黑死病而被唾棄

但是卡斯爾茲大帝

告訴猶太人可以搬來克拉科夫

所以他們就來了

他們將所有的家當都帶來了這裡

他們住了下來、

落地生根,逐漸茁壯

在商業科技教育以及藝術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他們本來一無所有,兩手空空,然後他們在這裡開花結果

六個世紀以來克拉科夫

一直被猶太人霸佔著

你們想想看

這六個世紀將只是一個傳說

從來沒有存在過

我們將改變歷史

聽聽這話,他的改變歷史,就是要將這六個世紀的存在抹去嗎?言語輕輕,做法狠絕,沒有一絲對於生命的敬畏。

1943.3.13日他們開始了對猶太人慘絕人寰的屠殺。

全方面無死角的搜索,隨意的屠殺,到處充斥著叫罵聲哭聲,行李從房間全部被扔出去。逃跑者被一槍打死,獨留家屬在旁哭泣。

診所的醫生餵病人喝完藥水,他們想讓患者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以免死在納粹士兵的槍下。

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消逝在在槍枝的開合中。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恐慌,滿目瘡痍,一片悲涼。

這時候人性的弱點也顯露無疑。

丹卡和媽媽找藏身之處時,鄰居卻說:「我改變主意了,我可以收容你的女兒,但是你不行。」

歐力克在找藏身之處時,孩子們會說,「自己找地方躲,這裡擠不下了,快走開」,歐力克跳進了茅坑裡,「出去,這是我們的地方,出去」。

光影中,歐力克身上和臉上都沾滿著汙漬,在糞坑中瑟瑟發抖,也不願出去,求生的本能使得他只能靜靜的望著廁所外的陽光。在那樣的環境下,活下去真的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納粹軍在白天的掃蕩完成後,晚上又進行新一輪的清掃,來殺絕藏在暗處的猶太人。忽明忽暗的槍響,尖叫聲,吵鬧聲夾雜在黑夜中,浸染著絕望。

劇中,全片黑白,只有一個小女孩被賜予了顏色,她穿著紅色的衣服,走在街道上,藏在了床底下,卻也未逃脫被屠殺的命運。這裡應該是賦予了生希望,對辛德勒的行為有了一定的推進。

集中營的生活,猶太人也是活的心驚膽戰,他們絲毫不能停歇,不能頂嘴,一不小心,帶來的就是生命的消亡。也會因為體弱被隨時清理掉,在被納粹軍統治下的波蘭,猶太人是沒有尊嚴的,生死大權也是被納粹軍掌握在手中。

辛德勒用自己的工廠來給猶太人提供著避難的場所,他來回協調著各種事情,讓自己的工人回到了自己的工廠。

史登是辛德勒的得力助手,可以說,正是史登管家般的存在,引導著辛德勒向善向美。

辛德勒通過賄賂高層的納粹官員,解救了一些來求助他的猶太人。他知道這會威脅到他的安全,但是還是不忍心,他不忍心看著猶太人無辜的死在納粹軍的槍下,他受不了鮮活的生命消逝在他的面前。可是他的能力又是有局限的,在不符合體檢標準的猶太人關在車廂中的時候,他只能以玩遊戲的方式,讓阿蒙同意他用水管噴水給車廂來緩解一些猶太人的痛苦。這種行為在那樣的情境下,又是和納粹軍格格不入的。

危險嗎?當然危險,辛德勒不知道嗎?不,他知道,那他為什麼還要做。他只是儘自己所能來珍惜生命的存在。

辛德勒和阿蒙說:他們懼怕我們是因為我們毫無節制的亂殺人,一個人因為犯了重罪遭到懲罰,那是他罪有應得,如果我們讓他被處死,那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又如果我們親手殺了他,那更是大快人心,但是那並不是權力,那是制裁,跟權力完全是兩回事。所謂的權力是當我們有絕對的理由去殺生,但我們卻不這麼做,這是古代帝王的風範,一個人犯了偷竊的罪,他被帶到了帝王的面前,他撲倒在地,懇求帝王饒恕他一命,他知道他的小命不保,結果帝王饒恕了他,他饒恕了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這才是權力。

但是阿蒙並沒有有所收斂,他只是饒恕了他自己。

在德軍戰敗前夕,辛德勒用自己全部的財產買下了1千1百條猶太人的生命,在他的新工廠裡,他和史登說:史登,如果我們工廠生產了任何可以被成功發射的彈殼,我會非常不高興的。

在工廠全面開工的七個月間,辛德勒的布林茲武器工廠,從來沒有製造過任何可用的武器。

在這期間,他花了上百萬馬克讓他的工人維持生計,並花錢打點納粹軍。

德國戰爭結束了,辛德勒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收到了猶太人送給他的一枚戒指,和一封有著工人們籤字的信,自己和妻子踏上了逃亡的道路。

史登對辛德勒說,戒指上的字的意思是「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你就等於挽救了全世界。「

辛德勒拯救了1千多的猶太人的生命,因為他的善行,這些生命得已傳承下去。佛經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辛德勒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來拯救猶太人,他無愧於心。

他是偉大的,他拯救了一個民族,為他致敬,也讓我們來紀念在戰爭中被屠殺的千千萬萬的人民,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

2020.11.29 16:15

相關焦點

  • 從二戰系列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主人公心理變化看人性的善與惡
    美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託馬斯 ·科內雅雷斯1982年所著的小說《辛德勒的方舟》,由好萊塢導演史蒂文 ·史匹柏執導 ,於1993年11月30日在華盛頓上映,該電影以二戰時期的納粹題材為主題,將殘忍的戰爭真相展現給觀眾。
  • 評分9.5,27年過去了,《辛德勒的名單》依舊是部偉大的電影
    在豆瓣榜單前列上,關於二戰猶太人的幾部影片,《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從不同角度還原了這一歷史上,殘酷的種族滅絕行動。而《辛德勒的名單》更是直擊血淋淋的殘酷場面。豆瓣評分9.5,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第8名,時隔27年,這部影片依舊是影史上一部偉大的影片!不管是劇情、還是各種鏡頭語言、技術的運用,人物表演,都堪稱完美。
  • 從敘事結構、人物塑造、拍攝手法3個角度再看《辛德勒的名單》
    接下來辛德勒開始了他的拯救大行動,他的每一個舉措,都是為了能夠應對戰爭引起的變故,保全更多人的生命,最終他將個人的命運和猶太人的命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劇情的演變從工人名單到救人名單,再到最後的猶太人為辛德勒請願的名單,發展過程層層遞進,升華了主題。
  • 拉爾夫·費因斯談《辛德勒的名單》角色塑造
    拉爾夫·費因斯談《辛德勒的名單》角色塑造 時間:2020.04.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偉大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影評
    辛德勒的這份名單代表著至善,代表著生命,而名單周圍是一片可怕的深淵!這部影片採用黑白色調,符合戰爭其黑暗的主題,也彰顯著納粹的殘忍無道。假設該片換成彩色電影,那納粹瘋狂屠殺猶太人的場面該有多血腥,該有多不堪入目!故事中最經典的鏡頭是出現了一個穿紅裙子的小女孩,與黑白的主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免顯得有些刺眼,但其產生的藝術效果不可忽略。
  • 史上最偉大的黑白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最終,他的制導不負眾望,在人類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就是著名的《辛德勒的名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在《辛德勒的名單中》,史匹柏講述了一個了不起的故事,一個做了好事的人,一個德國天主教實業家奧斯卡·辛德勒的真實紀事,他以自己的戰爭財產為代價,從納粹死亡集中營中救出了在波蘭工廠製造陶瓷的一千多名猶太工人。史匹柏給我們的辛德勒故事是如此的堅定和緊迫,如此壓倒性的視覺掃描和力量,他讓我們幾乎著迷三個小時。
  • 《辛德勒的名單》:戰爭戰役背後,是一場人道主義救贖和成長之旅
    ——多麼震撼人心的一句話呀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是美國猶太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歷經10年的嘔心釀造製作的,1993年上映,豆瓣評分高達9.5分,電影長達3小時多。它曾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12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樂等七項大獎。
  • 《辛德勒名單》製片人盧斯蒂格去世:從奧斯維辛到奧斯卡
    當地時間11月14日,曾憑藉《辛德勒名單》與《角鬥士》兩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好萊塢知名製片人布蘭科·盧斯蒂格(Branko Lustig),在其位於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
  • 辛德勒的名單:從色彩方面分析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是猶太導演史匹柏的作品,看了這部電影很多次,卻苦於自身能力不夠遲遲沒有動筆寫影評,於是想先從最簡單處著手,分析一下影片中關於色彩的運用。《辛德勒的名單》以蠟燭的點燃作為開場畫面,橙紅搖曳著的燭光在猶太人家庭的禱告歌聲中慢慢燃燒。隨著蠟燭燃燒殆盡,電影畫面完成了從彩色到黑白的轉變,最終只有燒紅了的燈芯向上飄出一縷灰白輕煙。至此,彩色象徵的希望破滅,電影完全進入黑白畫面。
  • 《辛德勒的名單》:剎那間的決定會改變你的一生
    這份名單…就是生命。——《辛德勒的名單》上面這句話來自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它很形象地描述了整個故事。辛德勒為了救猶太人列出了一個名單,在名單上的人可以活下來,而名單之外就得被處死。在原著中,作者沒有刻意地宣揚辛德勒,相反很直接地說:我試圖從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的童年時代找出一絲閃光或者出色的地方,很遺憾,我不能虛構,不能誇大,辛德勒的幼年是很平常的。而在德佔領區,他縱情聲色,在影片中沒有描寫,他有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妻子,一直在跟他分居但始終沒有離婚。
  •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 周末,來聊聊電影吧。 看過那麼多電影,好看的電影真是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記憶最深的?不知為啥,腦子裡突然蹦出一句話: 權力,不是你可以做什麼,而是你可以不做什麼!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最近看了一部很震撼的電影名字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裡面的人物故事卻會深深的打動你是一部二戰題材電影,一部奧斯卡最佳影評,一部偉人的紀錄片早在上中學的時候,歷史課就告訴了我們戰爭的殘酷我們只能從文字和圖片中了解到了法西斯的惡行電影裡,我們可以通過畫面故事感受震撼戰爭中不僅只有殺戮,還有救人的善行《辛德勒的名單
  • 《辛德勒的名單》,一部絕對值得看十遍以上的電影
    《辛德勒的名單》講述的是二戰的故事,一個德國納粹的商人利用戰爭想要發財,在戰爭中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大量僱傭猶太勞動力,為自己創造財富,但是在隨後的事情發展過程中,屠殺猶太人這種行為喚起了他自己本身的良知,最後的他選擇散盡家財以一己之力保住了1100名猶太人的性命。
  • 世界人道主義日:大家都看過《辛德勒的名單》你知道他的原型是誰嗎?
    這個世界人道主義日,給大家講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辛德勒的名單》人物原型的故事。「當你拯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拯救了全世界」。這是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主人公收到他救過的猶太人送來的指環上面鐫刻的經文。辛德勒看到這句話時,為自己沒有拯救更多人而涕泗橫流。
  • 《辛德勒的名單》:最偉大的戰爭影片,在黑暗下的自我救贖
    前言:《辛德勒的名單》是一部關於戰爭題材的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5分。主要講述辛德勒在波蘭開設了一個工廠,僱傭這些猶太人當工人,用這個方式保住了這些人被屠殺的故事。劇情簡介《辛德勒的名單》主要講述的就是在二戰時期,一個叫辛德勒的納粹人想要藉助這次戰爭的機會,利用這些廉價的猶太人。他開展了一個生產過碗瓢盆的工廠,發了一筆戰爭的橫財。但當他親眼目睹了這些人對猶太人如此血腥的屠殺之後,決定用自己的想法來保護這些人。
  • 《辛德勒的名單》大揭秘:紅衣女孩的身份是什麼?她後來怎麼樣了
    《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是一部總時長超過3個小時的黑白電影,整個電影籌備了10年之久,導演曾說過這部電影是由一個真人事件改編的故事。電影中主人公在二戰期間救下了1000多名猶太人,這群猶太人中有一位倖存者波德克.菲佛伯格,他為了報答辛德勒的救命之恩,決定將辛德勒的事跡公布於眾。整部電影用的都是黑白紀錄片的方式,這種方式目的就是為了突出故事的厚重感,在影片中有一位紅衣女孩,她成為了全片的亮點。在黑白影片中,穿著紅衣的她顯得格外的亮眼,很多人在看完電影後都在猜測這位紅衣女孩代表了什麼。
  • 《盧安達飯店》:非洲版的《辛德勒的名單》
    《盧安達飯店》堪稱非洲版的《辛德勒的名單》,血腥的荼毒泯不去溫暖的胸懷。當個體被世界遺忘時,一個人的良心就是和平。寫人性,說到底就是寫抉擇,電影並非單純的讚揚保羅,而是深沉的紀念普通人在滅絕人性的災難中散發出來的光輝,不僅僅是保羅,還有無數像保羅和辛德勒一樣的人。電影成功的做到了不忘歷史的目的。男主角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非常精湛,完全投入,徹底地讓人記住了這樣一位英雄。這部電影也沒有什麼花哨精巧的剪輯,有的只是質樸之中最撼動人心的真實。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真正的人間煉獄。
  • 《辛德勒的名單》感動於良知
    辛德勒本來完全是空手套白狼。一開始酒會出場是跟黨衛軍拉關係。找伊薩克·斯特恩負責具體的記帳、管理。開始的啟動資金是猶太人區裡的老金融家出的。純粹借亂世撈一筆。斯特恩想盡辦法救了一個文科老教師。戰爭時期為活命搞工科是必須的,但為了民族的未來不能捨棄文科。
  • 《辛德勒的名單》豆瓣9.5!出於人性的真善美而做出的一場救贖
    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辛德勒的名單》這是一部戰爭電影。是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在1993年拍攝的一部戰爭片,對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屠殺600萬猶太人慘劇的回顧,讓人們重溫50年前的惡夢。「權力不是隨意奪取性命的殺戮,權力是本可以殺戮卻選擇饒恕。」
  • 一曲特別的「辛德勒名單」,從未聽過小提琴「哭」成這樣!
    2017年,在歐亞大陸最大的猶太教堂——布達佩斯的「菸草街會堂(Dohány Street Synagogue)」,匈牙利小提琴神童Csongor Korossy-Khayll,與管風琴演奏家Xaver Varnus、Balazs Barnkopf與Balazs Elischer合作,為在場的所有聽眾,演繹電影「辛德勒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