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要妄想改造另一半
前幾日,孟非主持的《新相親大會2》中男嘉賓李丹上了熱搜。
李丹37歲,是位優秀又很謙虛的人,過去11年在聯合國總部擔任財務官,卻說自己就是一顆普通的螺絲釘。
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幾個月前放棄終身合同,決定回國發展。他希望結婚後和雙方父母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特別好。
但如此優秀的李丹,卻被前女友嫌棄不上進。
他說:女友總是強迫我去進步,讓我去考各種執照,給了我很大的壓力。我覺得她不應該選擇我,又逼迫我變成另外一個的樣子。
孟非問:前女友的要求是你應該謀取更高的職位,而你想踏實穩定的生活。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你怎麼解釋呢?
男嘉賓回覆:我尊重女生去選擇有上進心的男生,但我會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把仁和德放在首位,而不是物質上的東西。
很認同他的話,但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希望另一方來滿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對方賺更多錢,買更大的房子,有更高的職位,希望為所欲為的控制對方。
可這是親密關係破壞性最強的問題:一方想改造另一方,讓對方成為自己理想的那個人。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婚姻,找得是伴兒,不是夢。
但很多人並不懂這個道理,你明明和這樣一個人在一起,卻非要他變成另一個你想像中的人。根源在於,你看不到這個人的真實存在,你是在與一個幻想中的人相愛。
問題是,沒有誰願意被改造。因此,另一半勢必和你做鬥爭,這就造成關係很緊張。
改造另一半,是親密關係中最大的妄想。
02
改造對方註定會失敗
從網上看到一段故事:
妻子和老公都很優秀,畢業後兩人都當了大學老師,還在北京買了房子。
現在他們房貸壓力比較大,還打算要孩子,她覺得現有收入水平沒法養孩子,非常焦慮。他希望老公賺更多錢,所以要求老公換個行業。
於是,催促老公投簡歷、面試。但是她老公很喜歡當老師,喜歡做學術,也覺得在學校工作相對自由。
她指責老公沒有上進心,不想好好過日子。而老公覺得妻子自私,強加意願到別人身上。
為此兩人總是吵架,原本讓人羨慕的一對愛侶處在離婚的邊緣。
妻子對未來焦慮,期待老公變成自己理想的樣子,有上進心,能賺錢。這樣會帶給自己更多安全感,才會有更多幸福感。
妻子背後的解讀是:我現在的痛苦焦慮,沒有安全感,都是老公造成的。而他要是改變了,我就脫離痛苦,得救了。
心理諮詢師牧沐說:改造對方註定會失敗,因為改造對方潛在得含義是,我不喜歡現在的你,我喜歡的是符合我標準或按照我標準改造過的你。
不能因為成為最親密的人,就讓對方做不喜歡的事,這也不是真實的愛,而是相互自虐。
作家李敖與胡茵夢的婚姻只維持了四個月就宣告結束。因為李敖發現,心目中的女神每天要吃喝拉撒,上廁所的表情還不好看。
說明李敖並不愛真實的胡茵夢,他愛的是他的「夢」。
當幻想和現實碰觸到時,這讓人覺得接受不了。於是兩個人就開始戰爭,就開始撕扯,希望通過戰爭,再回到那個想像當中的人,但事實是回不去。
在婚姻關係中,不要妄想改造另一半,因為他是真實的人,不是你理想中的人。
03
放下改造的夢想,是和諧關係的開始。
好的婚姻,永遠不要妄想去改變一個人,而應是去適應,接納對方本來的樣子。
如何化解改造另一半而產生的矛盾衝突呢?
武志紅老師講:要化解這些衝突,必須要看清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看到對方的真實的存在,學習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因為接受了那個真實的人,以自己的真實存在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而生出的愛,才是踏實、最真切的愛。
深以為然。
在親密關係中,首先改造的不是另一半而是自己,你需要看到真實的自己,並接納自己。再跟另一半的真實相處。
劉若英喜歡獨處,獨居,也養成獨立的性格。婚後的她,依然保持這份獨立。
她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一書中,描繪過她和鍾先生婚後的生活狀態:
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個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共用廚房和餐廳。
雖然婚後的劉若英跟丈夫是分房而居的,但他們的親密關係非常好,因為不用刻意去迎合對方,不用刻意改變自己。他們彼此給對方空間,而不是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就像劉若英說:「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薩提亞說:把我們的伴侶當成「人」來看,而不是理想的「人」,就可以看到對方的美好,看到對方內在渴望、價值。
當成「人」來看,看到對方的本質,而不是心中期待。期待減少,失望也會減少,自然幸福感會增多。
看到彼此真實的樣子,接納彼此的差異,而不是妄想改變對方,因此,他們的關係越來越融洽。
04
《親密關係》中講過: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幫助你更加認知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
我和老公外出旅遊時,路途中遇到問題時,會抱怨他不提前規劃路線、時間行程。其實,他是很隨性的人,是習慣隨時安排行程。
明知對方不擅長,還強迫他改善。其實,不是他的問題,而是我太依賴對方。想改變自己的依賴時,發現太難,更何況改變他人呢。
作家李思圓曾在文章中表達過的一個觀點:
「無論跟誰過,首先要學會跟自己過。因為無論跟誰在一起,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企圖靠婚姻去改變命運、追求幸福、尋找歸宿的人,註定會過得很疲憊。
所以,既要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也要接納對方的不完美,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在親密關係中,出現問題,不要輕易逃走。學著給對方寬容,給親密關係耐心,在這段關係中,先修復好自己的心,看到對方真實存在,不去改造另一半。
才能讓這段親密關係幸福走在一起。
作者:江小羽,湯小小30期基礎班學員,點評班學員,喜歡讀書喜歡不定期分享讀書心得、筆記。希望通過寫作讓思考更有深度,分享內容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