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改造另一半,是親密關係中最大的妄想

2021-01-14 湯小小

01

不要妄想改造另一半

前幾日,孟非主持的《新相親大會2》中男嘉賓李丹上了熱搜。

李丹37歲,是位優秀又很謙虛的人,過去11年在聯合國總部擔任財務官,卻說自己就是一顆普通的螺絲釘。

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幾個月前放棄終身合同,決定回國發展。他希望結婚後和雙方父母住在一起,熱熱鬧鬧,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特別好。

但如此優秀的李丹,卻被前女友嫌棄不上進。

他說:女友總是強迫我去進步,讓我去考各種執照,給了我很大的壓力。我覺得她不應該選擇我,又逼迫我變成另外一個的樣子。

孟非問:前女友的要求是你應該謀取更高的職位,而你想踏實穩定的生活。這是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你怎麼解釋呢?

男嘉賓回覆:我尊重女生去選擇有上進心的男生,但我會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把仁和德放在首位,而不是物質上的東西。

很認同他的話,但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希望另一方來滿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對方賺更多錢,買更大的房子,有更高的職位,希望為所欲為的控制對方。

可這是親密關係破壞性最強的問題:一方想改造另一方,讓對方成為自己理想的那個人。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婚姻,找得是伴兒,不是夢。

但很多人並不懂這個道理,你明明和這樣一個人在一起,卻非要他變成另一個你想像中的人。根源在於,你看不到這個人的真實存在,你是在與一個幻想中的人相愛。

問題是,沒有誰願意被改造。因此,另一半勢必和你做鬥爭,這就造成關係很緊張。

改造另一半,是親密關係中最大的妄想。

02

改造對方註定會失敗

從網上看到一段故事:

妻子和老公都很優秀,畢業後兩人都當了大學老師,還在北京買了房子。

現在他們房貸壓力比較大,還打算要孩子,她覺得現有收入水平沒法養孩子,非常焦慮。他希望老公賺更多錢,所以要求老公換個行業。

於是,催促老公投簡歷、面試。但是她老公很喜歡當老師,喜歡做學術,也覺得在學校工作相對自由。

她指責老公沒有上進心,不想好好過日子。而老公覺得妻子自私,強加意願到別人身上。

為此兩人總是吵架,原本讓人羨慕的一對愛侶處在離婚的邊緣。

妻子對未來焦慮,期待老公變成自己理想的樣子,有上進心,能賺錢。這樣會帶給自己更多安全感,才會有更多幸福感。

妻子背後的解讀是:我現在的痛苦焦慮,沒有安全感,都是老公造成的。而他要是改變了,我就脫離痛苦,得救了。

心理諮詢師牧沐說:改造對方註定會失敗,因為改造對方潛在得含義是,我不喜歡現在的你,我喜歡的是符合我標準或按照我標準改造過的你。

不能因為成為最親密的人,就讓對方做不喜歡的事,這也不是真實的愛,而是相互自虐。

作家李敖與胡茵夢的婚姻只維持了四個月就宣告結束。因為李敖發現,心目中的女神每天要吃喝拉撒,上廁所的表情還不好看。

說明李敖並不愛真實的胡茵夢,他愛的是他的「夢」。

當幻想和現實碰觸到時,這讓人覺得接受不了。於是兩個人就開始戰爭,就開始撕扯,希望通過戰爭,再回到那個想像當中的人,但事實是回不去。

在婚姻關係中,不要妄想改造另一半,因為他是真實的人,不是你理想中的人。

03

放下改造的夢想,是和諧關係的開始。

好的婚姻,永遠不要妄想去改變一個人,而應是去適應,接納對方本來的樣子。

如何化解改造另一半而產生的矛盾衝突呢?

武志紅老師講:要化解這些衝突,必須要看清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並看到對方的真實的存在,學習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因為接受了那個真實的人,以自己的真實存在與對方的真實存在相處而生出的愛,才是踏實、最真切的愛。

深以為然。

在親密關係中,首先改造的不是另一半而是自己,你需要看到真實的自己,並接納自己。再跟另一半的真實相處。

劉若英喜歡獨處,獨居,也養成獨立的性格。婚後的她,依然保持這份獨立。

她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一書中,描繪過她和鍾先生婚後的生活狀態:

夫妻倆一起出門,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兩個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共用廚房和餐廳。

雖然婚後的劉若英跟丈夫是分房而居的,但他們的親密關係非常好,因為不用刻意去迎合對方,不用刻意改變自己。他們彼此給對方空間,而不是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就像劉若英說:「我敢在你懷裡孤獨。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薩提亞說:把我們的伴侶當成「人」來看,而不是理想的「人」,就可以看到對方的美好,看到對方內在渴望、價值。

當成「人」來看,看到對方的本質,而不是心中期待。期待減少,失望也會減少,自然幸福感會增多。

看到彼此真實的樣子,接納彼此的差異,而不是妄想改變對方,因此,他們的關係越來越融洽。

04

《親密關係》中講過: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幫助你更加認知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

我和老公外出旅遊時,路途中遇到問題時,會抱怨他不提前規劃路線、時間行程。其實,他是很隨性的人,是習慣隨時安排行程。

明知對方不擅長,還強迫他改善。其實,不是他的問題,而是我太依賴對方。想改變自己的依賴時,發現太難,更何況改變他人呢。

作家李思圓曾在文章中表達過的一個觀點:

「無論跟誰過,首先要學會跟自己過。因為無論跟誰在一起,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企圖靠婚姻去改變命運、追求幸福、尋找歸宿的人,註定會過得很疲憊。

所以,既要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也要接納對方的不完美,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在親密關係中,出現問題,不要輕易逃走。學著給對方寬容,給親密關係耐心,在這段關係中,先修復好自己的心,看到對方真實存在,不去改造另一半。

才能讓這段親密關係幸福走在一起。

作者:江小羽,湯小小30期基礎班學員,點評班學員,喜歡讀書喜歡不定期分享讀書心得、筆記。希望通過寫作讓思考更有深度,分享內容更有價值。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中,如何教會另一半製造浪漫
    隨後,節目組向兩人提出了下面一個問題;戀愛中,要求浪漫是女生的特權嗎?他為什麼不懂我:浪漫沒天分,反應又遲鈍生活中,很多女生期待另一半做出浪漫行為,不過是為了確認自己是被重視的。在親密關係中,每個人都渴望自己是被愛著的,不分性別,因為浪漫背後代表的是關注與在意,浪漫不過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只是每個人對於愛的感受與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 刺蝟效應:親密關係裡最大的陷阱,很多女人都忽略了
    刺蝟效應恰恰是告訴我們,要懂得保持人與人之間特定的距離,無論你們兩個是什麼關係,我們都應該明白,人與人之間應該需要一點「邊界感」。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總是會犯這樣一種錯誤,理所當然的認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這麼親密了,所以二人之間完全不需要保持什麼距離。
  • 突然不喜歡我的另一半了,怎麼辦?
    這種錯覺會導致人們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中盲目崇拜對方,即便是他人提出對方的缺點,在當下也不會在意。雖然在戀愛初期這是促進人們親密關係深入發展的有利條件,但隨著時間發展,這種效應也會隨之顯露出弊端——效應消失時,會逐漸發現對方並非自己想像中那樣完美,從而逐漸失去對對方的熱情,也就是大家會感受到的「突然不喜歡」自己的另一半。
  • 《親密關係》:人一輩子最虧的買賣,就是對別人抱有期待
    ――《親密關係》作品簡介:《親密關係》總結了為什麼處於一段親密關係中的兩人會爭吵,會產生矛盾,甚至走向分手的原因。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素材,將親密關係中那些被表面遮蓋的深層原因挖出來,為想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取得進展的人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同時這本書也教給處於親密關係中的人如何判斷自己目前的親密關係是否值得繼續發展的方法。
  • 婚姻中的親密關係:自我成長的修煉場
    而一旦從盲目的自我想像中走出來,我們又容易陷入另一個誤區,即對自我和伴侶的雙重否定。於是,夫妻間「戰爭」頻發,親密關係趨於緊張甚至瓦解……為什麼會如此呢?我們從《親密關係》一書中可以找到答案。該書是加拿大國際演說家克裡斯多福·孟與妻子相處過程中的感悟與體驗。
  • 「這屆年輕人沒有自我」|專訪心理學者武志紅
    引言:武志紅相信預感。「19年時,我總感覺會出大事,我自己、公司、乃至整個世界都轉得太快了,讓人眩暈,總得有點什麼能夠讓大家慢下來。」當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近9個月後,我們在廣州見到了武志紅,在他不疾不徐的講述中,我們確實感覺時間慢了下來。
  • 在婚姻中我們該如何向另一半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那麼,在一段婚姻關係中,對於情緒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夫妻的感情,我們該如何與另一半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從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夫妻雙方的溝通模式是極不和諧的:丈夫指責,妻子發怒。顯然在這時如果雙方不能及時控制情緒,必定會導致矛盾升級。 所以,在一段婚姻關係中,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向另一半表達自己的情緒。
  • 說點小秘密讓關係更親密
    編輯/Molly 圖/翻攝自unsplash、pexels 聊天是人跟人互相了解,拉近彼此關係很重要的管道,在情侶關係中也一樣,適當的溝通、合適的話題能幫助戀人更了解彼此、迅速拉近距離,像是以下5個話題就很適合當作情侶聊天的談資,不僅不怕沒話聊,還能讓兩人感情迅速升溫、關係更親密。
  • 在親密關係裡,什麼才是靈魂伴侶
    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兩個人除了身體的交融,更重要的是靈魂之間的共有欣賞與尊重。 這段親密談話中,丁元英在小丹提兩年後就離開刑警的事作出的回應,他只是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不是現在或三年或四年。現實生活裡,大多數發生了親密關係的伴侶,知道自己在對方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後,總會以一種自我,而又自以為為對方好的前提觀點說話。如果換了你,你會不會說,你不能為了我,現在就離開刑警這工作,多危險,又或者會大怒調侃說,你根本不愛我,不把我放眼裡。
  • 說話是一門藝術,讓你的另一半離不開你!
    -------來自書籍《說話的藝術》高情商的說話,不僅僅在工作中得到賞識,達成目標,且和戀人之間的關係都會升溫好幾度!我們都知道牙齒和舌頭都有「打架」的時候呢~何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特別是於愛人之間,更要學會高情商說話!
  • 心理學:希望有人陪伴,但是又很排斥親密關係,怎麼辦?
    自己認真想過,還是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尊重我的界限感和距離感並給我足夠空間的人,這樣能算親密關係嗎?有這樣的人嗎?我是異類嗎?我應該怎麼辦呢?【我的回答】1、「好」的親密關係:親密有間在你的提問中,本身已經包含了你的思考,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點。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自我覺察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認知,才有可能擁有和諧的關係。
  • 一念之間,「朋友妻不可欺」變「朋友妻不客氣」:看好你的另一半
    但在這個大背景之下再說哥哥嫂子,這個辯駁就顯得太蒼白無力了 賈乃亮是哥哥,李小璐是嫂子,都知道朋友妻不可欺,不是朋友妻不客氣,在我們生活當中對待朋友的另一半,應該怎麼處理這種關係?
  • 52「親密關係」鱷魚愛上長頸鹿|如何構建積極的親密關係?
    如何順利開啟一段親密關係,當進入親密關係後,又如何順利度過幻滅的階段,包容對方與自己的不同,並解決雙方的矛盾,共創彼此都幸福的生活呢?我想給大家聊聊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之間的愛情故事。《鱷魚愛上長頸鹿》這個系列繪本的作者是達妮拉·庫洛特。繪本一共有三冊,分別是戀愛篇、婚姻篇和社會篇。
  • 親密關係來解答
    其實原因就出在我們不能正確來看待親密關係。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我們最重要的是能夠從中收穫成長、找到自我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如當初戀愛時一樣一方太過依賴另一方。如果能正確面對親密關係,也許再長久的相處都不是問題。
  •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 王允親密關係一覽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許多玩家還不了解他的親密關係,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一覽,想要了解的玩家不妨進來看看,相信會有所幫助。 三國志14王允親密關係有哪些?
  • 江美儀談找另一半:不用結婚或同居 最好是分開住 不用太親密
    江美儀坦言,如今的她想找一個伴,找一個可以聊天的人,不用結婚或同居,千成不要,最好是大家分開住,有空來她家就可以,不用太親密,互相陪伴就可以。小編只想說,這樣的另一半不太好找吧!
  • 《親密關係》揭曉答案
    《親密關係》一書中提到,人們戀愛,開始一段親密關係背後的真正動機是內心的需求,這種需求,在一個人的童年時期就有,如果這個人在童年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這種情感滿足,那麼他可能一生都會去尋求一個人,以滿足那種需求,悲慘的是,他可能一生都尋求不到。
  • 如何與另一半相處?楊祐寧的九字箴言,你get到了沒有
    01怎樣與另一半相處?因人而異。但,你可以到處打聽。說不定,別人的這一套你剛好合適。所以怎樣選擇?這才是關鍵中的關鍵。韓寒想得最是通透:我們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正如,我們知道很多愛情箴言。但說到做到?你以為容易的嗎?
  • 深度解讀《愛的博弈》:從「愛情實驗室」,獲得幸福的親密關係
    導語人終其一生,都在愛中博弈。在親情的愛中博弈,在友情的愛中博弈,更在愛情之愛中博弈。那麼請問,你累嗎?2、 身體之外的背叛一樣有害我們原來總是在強調,自己的另一半絕對不可以出軌,一旦被我們發現我們將無法原諒。但是其實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就算沒有肉體出軌,難道沒有經歷過精神出軌嗎?
  • 男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掙不到錢的時候另一半提出了離婚
    今年的疫情真的是很多家庭婚姻的試金石,有的家庭因為疫情期間加深了了解,關係更融洽了,但是很多家庭卻因為疫情的關係,掙不到錢了,家庭就分離了。同時,也讓我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夫妻關係之間越來越物質化了,現在很多夫妻之間因為男人無法掙錢了,夫妻關係就會急轉而下。又或是男人掙錢不如女人多時,男人的地位就卑微到令人窒息。這個問題真的值得我們思考。都說同患難,共富貴。但是現在來看,更多的情況就是共富貴易,同患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