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料理帖No.4 衝繩特攻時戰列艦大和的最後午餐

2021-01-08 騰訊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牛小切士兵的餐桌」,更多精彩內容。

1945年4月1日,美軍登陸衝繩島。已經窮途末路的日本海軍策劃了一項瘋狂的計劃,派出堪稱聯合艦隊最後象徵的「大和」號戰列艦前往衝繩海域實施單程的特攻作戰,炮轟美軍登陸艦隊,進而搶灘擱淺,作為水上炮臺做垂死一搏,此次行動被稱為「天一號作戰」。

4月6日下午,由「大和」號、「矢矧」號輕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組成的特攻艦隊在第二艦隊司令長官伊藤整一中將指揮下,從德山灣啟航,作為「一億總特攻的先鋒」踏上不歸徵途。出發後不久即為美軍潛艇發現。次日上午,位於衝繩以東海面的美國海軍第58特混艦隊派出的偵察機於九州以南海域發現日軍艦隊行蹤,隨即從11艘艦隊航母起飛了386架艦載機前往圍攻「大和」號。中午時分,如同烏雲般的美軍機群出現在日軍艦隊前方的天際線上,而艦隊上空沒有一架日軍飛機提供掩護。

■1945年1月,第二艦隊司令部成員在「大和」號甲板上的合影,前排左三就是伊藤整一中將。

4月7日12時30分,美機發起第一波攻擊,日艦防空火力全開,拼力抵抗,怎奈眾寡懸殊,「矢矧」、「濱風」、「朝霜」號被擊沉,「磯風」、「涼月」號遭重創,「大和」號也被命中2枚炸彈和1枚魚雷,航速下降,但憑藉艦體碩大,裝甲堅厚,繼續向南進擊。從13時20分到14時15分,美機又發動了第二波、第三波攻擊,「大和」號成為眾矢之的,遭到集中攻擊,至少被8枚魚雷和15枚炸彈命中,大量進水,艦體傾斜。

■1945年4月7日中午,「大和」號在遭遇美軍第一波攻擊時進行機動規避。

14時02分,伊藤中將下令棄艦,但為時已晚。三分鐘後,「大和」號開始傾覆,大部分艦員都失去了逃生機會。14時23分,沉沒中的「大和」號發生劇烈爆炸,沖天而起的濃重煙柱連200公裡外的鹿兒島都能看到。遭到重創的「磯風」、「霞」號無法航行,被迫自沉,最後僅有「雪風」等4艘驅逐艦僥倖返航。日軍艦隊傷亡3700餘人,僅「大和」號就有2700餘人殞命,全艦倖存者不足十分之一。儘管「大和」號裝備了上百門防空火炮,但其作戰效率極為低下,整場戰鬥日軍僅擊落10架美機,造成12名飛行員陣亡。

■1945年4月7日14時23分,沉沒中的「大和」號發生大爆炸,激起沖天煙柱。

「大和」特攻是日本海軍水面艦隊的最後一次出擊,全體艦員抱定必死的信念全力奮戰,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防空炮組乘員在美機炸射下死傷慘重,境況慘烈。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大和」艦體內部的廚房裡也同樣進行著激戰,60餘名主計科乘員全體上陣,抓緊時間為艦員們製作戰鬥餐。可嘆的是,號稱「大和旅館」的「大和」號素以飲食豐盛精美而著稱,但在終結之戰中為艦員們提供的最後午餐不過是極為普通的鹽水飯糰而已。

■影片《男人們的大和》中「大和」號廚房製作飯糰及水兵們食用飯糰的鏡頭。

當時,「大和」號有約3000名官兵,按照每人3個飯糰的份量,需要製作1萬個飯糰,主計科每人平均要做超過160個飯糰,此等作業強度不亞於甲板上的殊死戰鬥。主計兵們不知疲倦地將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一個接一個地捏成飯糰,然後三個一組用竹筍皮包好,甚至沒有時間停下來將手浸在冷水中降溫,即使隔著軍用手套雙手也被燙得又紅又腫。主計兵們還要把做好的飯糰送到各個崗位上,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是一項豁出性命的任務,一些主計兵在送餐後再也沒有回到廚房。總之,「大和」號的主計兵們也和其他乘員一樣,以必死的覺悟迎接最後時刻。

鹽水飯糰

(戰鬥餐,一人份)

食材

●大米……2合(1合等於1/10升)

●鹽……若干

做法

一、將大米置於鍋中煮熟;

二、將剛出鍋的米飯分為三份,每份捏成橢圓形的飯糰,撒上適量的鹽,用洗淨的竹筍皮包裹即可。

注意事項

一、米飯無需煮至熟軟,米粒最好保持一定的嚼勁。

二、在坊之岬海戰中,「大和」號的主計兵為了節約時間,採取了特別的製作方法,在捏飯糰時戴上用高濃度鹽水浸泡過的軍用手套,這樣捏成的飯糰自帶鹽味,無需另外撒鹽。

三、根據記錄,每份飯糰還會搭配一份副食,其內容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醃蘿蔔鹹菜,另一種是牛肉大和煮罐頭。這兩種搭配都可能存在,視配置的崗位不同而有所選擇。

■醃蘿蔔是日本飲食中常見的配菜。

■現代日本生產的牛肉大和煮罐頭,不知在味道上與二戰時的罐頭有何不同。

PS:今日,有精明的日本商家以「『大和』的最後午餐」為噱頭製作了復刻版「大和飯糰」出售,不知是否也能再現昔日覆亡之戰的味道呢?

「大和飯糰」的製作儘量依據原始材料和方法,採用塑膠袋外包裝,還附送紙巾和一本《戰艦大和最後一餐》的小冊子,售價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1元。

拆開外包裝,打開竹筍皮,可見由於包裝的關係,三個飯糰已經擠壓成一塊,在歷史上飯糰製作後需要放在配餐箱內,也可能出現類似的情況,注意飯糰兩側搭配的配菜。

關於「大和飯糰」的配菜有兩種說法,包括罐頭牛肉和醃蘿蔔,貼心的商家在飯糰裡搭配了這兩種副食。

拿在手中的飯糰雖然看起來份量不大,但吃過後很頂餓,頗有飽腹感。

置於外側的一枚飯糰因為與醃蘿蔔相鄰,沾上的鹹菜的醃汁,據說味道很不錯。

相關焦點

  • 大和號戰列艦,最強的戰列艦,最豪華的旅館,美軍艦載機最貴靶船
    4月1日,美軍發動衝繩登陸戰,在這場被英國首相邱吉爾稱之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中,日軍高層不甘註定的失敗,決定出動其鎮國之寶——海軍第二艦隊旗艦大和號戰列艦,準備對衝繩周圍海域的美軍艦隊發動自殺式攻擊!
  • 海軍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
    集中力量建造巨型戰列艦,以單艘戰列艦的威力優勢來抵消美海軍在數量上的優越地位。於是在1937年制定第3次造艦補充計劃時,確定了「大和」型戰列艦的設計與建造。對此,日本海軍考慮再三,在前後否定了其他6種主炮配置方案後,最終採用了兩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前甲板,1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後甲板的設計,這種方案在集中火力,節省重量,以及防護上的效果均非常均衡而有效,因此也在同期建造的美國海軍最後一代戰列艦(「北卡羅來納」級,「南塔科它」級,「依阿華」級)和義大利海軍的「維內託」級戰列艦上得到了運用,被認為是最佳的戰列艦主炮配置方式。
  • 「大和」戰列艦的覆滅之路
    雷伊泰灣海戰之後,日本還能稱得上是「艦隊」的也就剩下以大和為旗艦的第二艦隊了。可以說,第二艦隊幾乎是日本海軍最後的戰鬥力。雷伊泰灣吃了敗仗,防禦圈縮小到了衝繩,日本海軍卻「無將」可用!情急之下海軍只得從「幕後」請出伊藤整一,讓他來帶領第二艦隊繼續作戰。
  • 日本海軍的執著,大和級戰列艦,一艘落後於時代的戰列艦
    而造船所本身亦執行著嚴謹的機密管制,就算是能見到建造船塢的山上亦有日本海軍憲兵駐守。 事實上,就連給日本天皇裕仁看的大和號模型,都被海軍鎖在了自己的金庫裡。 二、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全長263米,寬38.9米,吃水10.4米,標準排水量64000噸,滿載排水量72810噸。
  • 日本的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為何會得到海上怪獸的稱呼?
    我們都知道,在近代各國逐漸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國家都開始造艦隊,提高海軍戰鬥力,尤其是那些海岸線長的國家。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四面被海洋環繞,加上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要比別的國家更加重視海軍。所以日本在1937年11月4日的時候,開始動工建造大和號戰列艦,1941年12月16日,也就是在二戰期間,大和號戰列艦開始服役了。不過為什麼大家會將其稱作是一艘海上怪獸呢?大和號戰列艦其實是屬於四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其中一艘,要說到怪獸的話,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那龐大的身軀,而大和號戰列艦人類海軍軍艦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了。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然而在1934年,隨著英國、德國不顧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開始暗搓搓的發展自己的戰列艦時,日本也看到了自己的機會窗口,決定不再被紙面束縛,下手打造一支具有足夠威懾力的新海軍。此時,世界上的政治方向出現了變化,歐洲和美國對德國的限制不斷鬆動,而海軍的發展也開始失控。日本也看到了自己的機會窗口,決定不再被紙面束縛,下手打造一支具有足夠威懾力的新海軍。1932年,日本決定要設計一級新的戰列艦,一級曠古爍今、足以建立海戰絕對優勢的戰列艦,以此來抵消美國海軍的數量優勢。這就是在1937年開始建造的新銳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
  • "大和"最後一戰:美軍戰機終結大艦巨炮時代
    1941年「大和」號完工時的外形出現在「鏟鱘」號視線內的正是日本海軍第二艦隊旗艦「大和」號。它與姊妹艦「武藏」號是人類有史以來噸位和主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單艦工期超過4年,每艘造價高達1.38億日元,合12.13噸黃金。
  •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
    二戰十大戰列艦,比比海軍戰鬥力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二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今天為大家盤點二戰中最為強勁的十艘戰列艦。
  • 最後的抵抗,日海軍最後一次自殺性特攻行動
    作戰計劃由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武大將立案,具體計劃是「大和」號戰列艦及其他戰艦向衝繩本島前進,於4月8日拂曉突入衝繩以西海域,殲滅美軍登陸編隊, 支援衝繩島上守軍奪回機場,繼而所有戰艦坐礁成為固定炮臺進行炮擊,彈藥用完後船員再轉為陸戰隊與美軍部隊作戰。可以說,這個作戰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完全不考慮成員生還可能的計劃。
  • 大和號戰列艦的裝甲防禦有多強?美軍戰列艦抵近射擊後結果是這樣
    美國海軍同時期的戰列艦有與「大和」號同年服役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以及1942年服役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這兩級戰列艦均裝備了406毫米三聯裝主炮。此主炮在3萬碼(約27.4千米)射擊距離下的裝甲貫穿力分別是垂直324毫米,水平194毫米,在近一點的2.5萬碼(約22.8千米)射擊距離下則是垂直382毫米、水平146毫米,從數據上來說,「大和」號的裝甲能夠充分承受美國海軍戰列艦此主炮的射擊。
  • 二戰時期的大和號戰列艦,為啥不安裝單人操作的機關槍
    說起大和號戰列艦,首先說一下他的基本狀況,是日本海軍當時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最大的戰列艦。1945年4月7日,大和號戰列艦在衝繩戰役中,被美軍航母艦載機機群擊沉,大和號的沉沒,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徹底終結。
  • 科普帖——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號戰列艦(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號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的一號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 是誰擊沉了「世界最強」戰列艦大和號——來自227架艦載機的群毆
    1945年,4月6日入夜前美軍偵察機就已經發現了駛向衝繩的「大和」號,當晚兩艘潛艇也發現了大和。美軍計劃動用386架飛機,但由於天氣和其他原因最終只有227架進行了攻擊。4月7日10時左右,2架美國的馬丁PBM「水手」式水上飛機,出現在了聯合艦隊上空,並開始尾隨日艦。之後,美軍的「地獄貓」式戰鬥機,迅速加入到了機群中。
  • 日本海軍絕密「王牌」,被各種保密措施「包裹」的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日本大和級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造的最大一級海軍艦艇,也是人類海軍艦船史上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原計劃建造四艘,實際建成兩艘。並且最終都覆滅於艦載機的攻擊之下,預示著大炮巨艦時代的落幕。
  • 空艦對壘時:空中攻擊處於主動態勢,大和號戰列艦被空中戰機擊沉
    日本海軍建造2艘大和級戰列艦,不僅滿載排水量大,而且主炮口徑大彈丸爆炸威力大,就是走了質量建軍之路,企圖憑藉大和級戰列艦的巨大威力,尋戰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列艦進行決戰,以取得對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優勢。
  • 為何「大和」號蛋包飯上的青豆必須是奇數?
    日本海軍最古老的料理書是舞鶴海兵團於1908年發行的《海軍割烹術參考書》,此教科書在編撰的時候參考了佐世保等其他海兵團的教科書,因此書裡的菜譜並非舞鶴獨有。書裡關於雞肉炒飯的記錄從製作番茄汁開始,但並非與雞肉一起炒,而是在雞肉炒飯製作完成後才淋在飯上。所用的米飯事先用藏紅花汁一起煮,最後的成品可以用漂亮來形容。
  • 史上最強戰列艦為何被稱為大和飯店?只怪軍官們的待遇太過奢侈
    作為日本海軍曾經的精神依仗,世人往往只記住大和號人類艦船史上體積最大的戰列艦,然而大和號另外一個綽號「大和飯店」,卻被人們所忽略。實際上,單單以飯菜的質量來說,大和飯店在海軍馬鹿們的心中可謂是實至名歸。
  • 被稱為大和旅館的大和號戰列艦,究竟豪華到什麼程度
    在日本海軍內部,「大和」號戰列艦確實有個外號叫「大和飯店」,而同級的「武藏」號則被稱為「武藏旅館」。「大和」和「武藏」得到這兩個外號是有多重原因的。首先從吃的方面來說,「大和」級戰列艦足以媲美任何一家高級飯店。
  • 大和號的決死戰:日本聯合艦隊的最後出擊
    一、大和出擊1945年4月6日下午3時,血紅的旭日海軍旗在春天的映襯下,反射在波光粼粼的瀨戶內海中,在三田尻衝的以戰艦大和號為旗艦的第二艦隊最後殘餘的十艘軍艦拔錨起航,準備向衝神美軍艦艇發起最後攻擊。第二艦隊執行的是「天一號作戰」,是「菊水作戰」的一環,執行的是單程決死攻擊的特攻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