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論證

2020-12-19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2月17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

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12月17日,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再發布會上表示,未來關於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

吳豔華指出,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國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目前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吳豔華表示,我國當前的任務,是要完成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開展建設。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共同發布了,在中國的太空站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的內容,要把它用好,爭取有更大的價值。特別是要能為人類民生福祉,有更多的產出,這是國家航天局首要的任務。

相關焦點

  • 中國發布丨中國未來是否進行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回應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鄭亮 攝 中國網12月17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針對中國未來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按照中國政府目前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待近地球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否要進行載人登月。
  • 17日,中方公開多個重磅計劃!是否載人登月?航天局:與美國不同
    2020年,中國在航天和宇宙探測領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020年6月,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中國擁有了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7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開啟了探測火星的歷程。此外,在探月領域,中國也是成果斐然。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球土壤樣品的嫦娥5號探測器的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著陸。
  • 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先攻關再論證,目的不同於美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回答「中國有無載人登月計劃」提問時說,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他同時表示,未來即便論證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也不同於當年美國的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
  • 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有何規劃?國家航天局回應
    針對「未來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一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豔華稱,「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媒體朋友們都清楚,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
  • 中國到底搞不搞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這樣回應--上觀
    隨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未來到底會不會搞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今天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的任務是要完成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爭取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完成。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國家航天局:中國載人登月不會為上而上
    中國後續會否進行載人登月?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稱,中國航天嚴格執行「一張藍圖繪到底」。目前依照中國政府的計劃,後續兩年內將首先著手打造地球軌道的空間站建設。至於載人登月,目前的初步意向是先搞關鍵技術攻關,待空間站建設任務結束後再規劃論證。 此外他坦言:「我個人估計,中國搞載人登月,也不會像美蘇爭霸期間,為了上而上。我們一定要服務於科研、探索未知。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嫦娥五號任務中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1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通過這些技術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載人登月飛船有突破性進展,月球基地計劃披露!
    載人登月飛船有突破性進展,月球基地計劃披露!嫦娥五號攜帶著月球樣品已經順利返回地球,這不是終點,而是中國載人登月的新起點。嫦娥五號回家後,我們期待已久的載人登月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中國航天還將進行哪些太空探索?今天波普空間與你講述中國航天的曠世計劃!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新同學請關注,老朋友請點讚!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而對於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的規劃,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們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我們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
  • 【解放日報】載人登月將在空間站建成後規劃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也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能力,「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堅實基礎。
  • 嫦娥探月後:空間站建設!美國被拒後國際空間站被迫超齡服役!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探月工程完成後是否進入載人登月時稱,目前中國的主要是任務是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設以及空間實驗室的部署。按照官方的初步意向,要先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待技術攻關完成、空間站建成並運行良好後,再論證是否要開展載人登月。
  • 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
    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12月1日在月球開展採樣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時間裡,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17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 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從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到12月1日在月球開展採樣工作,再到12月17日重返地球,20多天時間裡,嫦娥五號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再入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
  • 解局:中國新載人火箭初揭面紗,走美國人的路,比美國人更早登月?
    近日,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在廈門召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師陳善廣表示,我國已經就載人月球探測方案進行了多輪深化論證,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與此同時,兩張新載人火箭的圖片悍然出現在網際網路上,顯示我國支撐載人登月的新載人火箭預研取得了紮實的成果,中國載人登月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 我國2035年前載人登月,2045年建月球基地!比美國如何?
    現在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發射升空並進入環月軌道,而在11月25日2020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上,國家航天局秘書長許洪亮已經透露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那麼我們這條探月路徑,相比美國有什麼特點呢?
  • 中國月球基地計劃大披露,空間站將取代美蘇
    月球基地計劃的第二步是在2030年至2035年間,建成拓展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屆時將滿足有人值守,長期自動運行的科研需求。這意味著,在此期間中國載人登月已經成為現實。  月球基地計劃的第三步是在2036年至2045年間正式建成月球基地,太空人們能夠在月球長期駐守,並開展全面的科學研究和月球資源的開發利用。未來,中華文明還將與月亮更加親密!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調整,921火箭成主力,可能趕在美國前實現目標
    而我國月球探測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月,並在月球建立基地。不過,要實現載人登月,僅僅依靠現在的長徵五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強大的運載火箭,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最近開幕的2020航天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
  • 國家航天局:明後兩年將完成空間站11次發射任務,包括4艘載人飛船
    接下來,中國太空探測還有哪些計劃?12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明年、後年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的核心艙,還有兩個試驗艙,四艘貨運飛船,四艘載人飛船。同時也正在進行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的迭代優化論證,待條件成熟,會報國家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