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壽司的歷史

2020-12-24 騰訊網

但凡是對日本料理有點興趣的人,對於壽司應該都不陌生,壽司就是把魚片切成一小口的分量,然後把它攥在米飯糰上,最後,一口吃掉。壽司還分為模壓壽司,手攥壽司。而最早的壽司叫做兵衛壽司。

壽司在人們心中的第一印象是醋的米飯糰上放新鮮的魚暇之類的海鮮,蘸著醬油和綠芥末吃的一種食品。而事實上,壽司在日本本地有很多種類,形狀上也各有差異。

追溯攥壽司的來源,壽司在開始的時候只是用來探索食物長時間保存的合理方式。在江戶時代的延寶年間(1673年至1680年),京都的醫生松本善甫把各種海鮮用醋泡上一夜,然後和米飯攥在一起吃。可以說這是當時對食物保鮮的一種新的嘗試。在那之後經過了一百五十年,住在江戶城的一位名叫華屋與兵衛的人於文政六年(1823年)簡化了壽司的做法和吃法,把米飯和用醋泡過的海鮮攥在一起,把它命名為「與兵衛壽司」,

下面再談談芥末。芥末一般分為黃芥末和綠芥末,黃芥末來源於中國,是芥菜的種子研磨成粉。而綠芥末來源於歐洲,其原料的辣根,在添加色素之後才呈現出綠色。

壽司原來是一種傾向於甜味的食品,所以綠芥末與壽司飯糰一起食用的歷史也很淺。原來的想法是利用芥末的辛辣來保持壽司材料的新鮮程度。

至於壽司的材料,在攥司壽出現時,當時只有魚肉為白色的魚作材料。據說,使用紅色的金槍魚作壽司,始於江戶幕府時代晚期的安政年間(1854年至1859年)。用金槍魚的肥肉部分作壽司始於大正時代;進入昭和時代以後,海膽醬和鮭魚子也成了作壽司的常用材料。壽司的「壽」字本來是「醋」,日語的發音都是「su」。還有,壽司原來是寫成「鮨」(su shi)的,意思是用醋泡過的魚肉。原來的真正的壽司主要是以「斑鰶魚」和「青花魚」等為材料的。

除攥壽司之外,還有「捲起來」的壽司,這是指「海苔卷」。但是其中把煮好的幹胡蘿條捲起來的「幹瓢卷」是從江戶時代起就有的。進入明治時代以後又有了把金槍魚的紅色魚肉卷進去的「鐵火卷」。(為什麼叫「鐵火卷」呢?在日本,過去稱賭博和賭徒為「鐵火打」。「鐵火卷」名稱的來由似乎是由於人們一邊賭博一邊把這種壽司作為小吃來吃的緣故。這很像英國的有關「三明治」名稱來源的傳說。)

似乎是進入昭和時代以後,才開始有了吃壽司的各種規矩。這是在自稱為「美食家」的人們當中慢慢形成的。但是回顧一下壽司的原點,可以看出,攥壽司原是作為一種方便食品出現的。為此,「考證」得過多過細也許反而會顯得繁瑣。

把魚和鹽及酒糟放在一起不是為了攪拌著吃,而是為了保存。實際上,加入米飯是事過多年之後的事了。而且加入米飯也是為了保存,因為米飯可以促進發酵提高防腐能力。(壽司在選用其他材料時的目的貌似都是為了更好的保存而已)也就是說,當初壽司並不是「米飯加小菜」的食物,只是保存魚肉的一種方法,米飯是為達此目的而加入的一種「媒介」。這種主要目的在於保存的鮓被稱為「馴壽司」,區別於「手攥壽司」。滋賀縣有一種名產叫「鮒鮨」。在日本一提到發酵食品人們就會首先想到「納豆」,而「鮒鮨」由於長期發酵其刺鼻的臭味遠遠超過納豆。把鮒和米飯一起放在木桶裡,通過米飯的乳酸菌使魚自然發酵,從而達到保存的目的。發酵時間從半年到三年不等。

由於主要目的在於保存食物,為了防止腐爛,人們採取了各種辦法。不只是等待自然發酵,有時加醋,或者壓成各種形狀,這些方法逐漸成了人們常用的方法。我想對於這一點是不難理解的。現在我們一提到壽司就會聯想到以新鮮為特點的「手攥壽司」,可是如果去地方城鎮的話就很少能看到用手一個一個地攥起來的米飯糰,大部分都是把壽司米飯放在箱型或圓筒形的木製模具裡壓,然後用刀切好,這叫「模壓壽司」。這種壽司的歷史較之「手攥壽司」更長。

過去日本極為缺少食物,想獲得新鮮的動物蛋白是很不容易的。在中國過去沒有做壽司的必要,在日本壽司則成了具有代表性的食品,這一道理是不難理解的。醋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消除魚的腥味。為了去掉腥味,在奈良縣有用木蘭葉或柿葉包起來的米飯糰叫「木蘭葉鮨」和「柿葉鮨」。富山縣有名的「鱒鮨」是用山白竹的葉子包起來的,因為這種葉子有很強的除腥效果

相關焦點

  • 日本壽司文化
    壽司是一種日本傳統美食,日本古代時候的壽司,是用鹽和米醃製的鹹魚,後經演變形成如今的壽司。「壽司」在日本古代寫作「鮨」(すし),本意是「鹹魚」。「壽司」這一名稱,是「鮨」字的萬葉假名寫法。外文名sushi或zushi。所以我們會看到日本壽司店門口通常會掛一塊「鮨」字的門帘。
  • 食在日本,吃過那麼多次壽司,你了解日本的壽司文化嗎?
    日本的料理崇尚著簡約之風,遵從大自然賜予食材的原味,由此日本料理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歡迎。而日本料理中最有名的就是壽司了。壽司(日語:壽司、鮨、鮓、壽し〔壽司〕/すし)(sushi)是一種日本料理,主要材料是用醋調味過,以肥小而稍帶甜味的日本珍珠米所煮成的飯,加入醋、糖、鹽等調味,降溫後加上魚肉、海鮮、蔬菜、雞蛋或其他肉類等作配料。日本的壽司和中國的餃子一樣,有幾千年的歷史了。
  • 壽司中的「黑暗料理」 連日本人都難以忍受的味道——鮒壽司
    眾所周知,壽司是日本料理中最常見也最受歡迎的料理之一,單單是米飯、魚、蝦、貝的組合,就可以使食材最原始的味道迸發出來,實在是讓人慾罷不能。然而在壽司中,也有連很多日本人都難以忍受味道的種類——那就是鮒壽司。
  • 關於《壽司之神》
    因為在這裡,品嘗一下壽司大概要花費你2000元。這家店來頭不小,以下這張圖片就足以說明:日本首相召見美國總統歐巴馬,都要來這家小店。店主名叫小野二郎,94歲高齡,已經做了七十年的壽司。導演大衛·賈伯生活在紐約,吃過一次就再也忘不了那絕味,直接扛著攝影機來了日本,用一部紀錄片——《壽司之神》,向店主小野二郎致敬。
  • 它是日本的傳統美食,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象徵,壽司
    一談起壽司,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來自日本的料理,是日本的代表美食,有稍微接觸過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它。說到壽司,我們自然地就能想起它的樣子,想起他獨特的口感和味道。但你真的了解壽司嗎?你知道壽司的起源和文化嗎,知道它的流派和食用方法嗎?接下來就跟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它吧。
  • 日本壽司的簡單製作方法
    壽司是日本飲食文化中最享譽世界的美食之一,它不僅擁有千年的古老歷史而且也越來越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相信很多和小編一樣的年輕人都喜歡吃壽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下壽司的做法,這樣大家以後就可以很容易的自己在家做了。
  • 全日本最大的壽司,居然是普通壽司的30倍?
    你見過超大的壽司嗎? 一起來看看,這個全日本最大的壽司—— 這位在日本的壽司師傅——稻垣弘木,做出了日本最大的壽司。
  • 日本平民壽司連鎖KURA壽司聯動《鬼滅之刃》創下單日最高營業額
    遍布日本大街小巷的日本平民壽司連鎖巨頭《無添KURA壽司》近日開啟了和《鬼滅之刃》的連鎖,現象級爆火動漫的帶動力量果然非同小可,據日媒報導,聯動首日6月12日當天創下單日(非假日)歷史最高營業額。·無添KURA壽司以「迴轉壽司」和「無化學食品添加劑」而聞名,通過不斷旋轉的輸送臺將最新鮮的剛製作的壽司或其他輔食送到每位顧客手前,而且價格便宜,味道不差,深受平常百姓的歡迎。·《鬼滅之刃》是吾峠呼世晴創作的奇幻漫畫。講述了時值日本大正時期傳說太陽下山後,惡鬼出沒吃人。亦有獵鬼人斬殺惡鬼、保護人們。
  • 日本人來中國吃壽司,和日本差不多的味道,很高興中國壽司也好吃
    日本人來中國吃壽司,和日本差不多的味道,很高興中國壽司也好吃。,壽司生魚片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雖然說在中國可以吃到日式料理,但是製作這些料理並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國人,來到中國口味也是更加貼近了中國人的口味,那麼當喜歡吃壽司的日本來到中國吃中國人做出來的日本是壽司會是怎麼樣的呢,這個到中國學習的日本小哥在要回國的前一天就專門去吃了由中國人做出來的日本壽司
  • 海軍料理帖No.6 日本海軍特色戰鬥餐:壽司
    ■日本街頭的壽司小店,壽司師傅現場為食客親手製作新鮮的壽司。 壽司在日本的歷史超過1000年,最初源於古時醃製保存魚肉的方法,將鹽抹在魚肉上,用重物壓緊,自然發酵,產生酸味後食用,味道頗佳,後來發展為醋醃魚肉,經過演變後最終成為一種用醋拌米飯搭配各色食材的日本傳統食物。
  • 日本吃壽司蘸什麼?吃壽司的時候有什麼規矩?
    說到日本,想必大家都能想到壽司,大家都知道壽司是日本的一種傳統美食,很多喜歡吃壽司的朋友也會在家裡嘗試做壽司,其實壽司的做法並不難,大輝醬沒事的時候也會在家裡做壽司吃,但是吃壽司我就沒有那麼注重了,放點沙拉就拿著吃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日本吃壽司蘸什麼也是很重要的,吃壽司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規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從《孤獨的美食家》看日本料理「壽司」
    在《孤獨的美食家》第二話,井之頭五郎在東京都武藏野吉祥寺一家叫做天國壽司的壽司店吃了迴轉壽司。壽司可能是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日本料理了,現在中國除了日本料理飯店,在一些大的超市或者一些街道的門市隨處可見賣壽司的攤販。一些家長也經常會購買一些食材在家裡為孩子製作壽司。壽司這種日本的傳統美食,最早是源於中國,在在漢朝時期傳入朝鮮和日本。
  • 刺身、壽司是日本的舶來品?揭開和食與漢食千絲萬縷的聯繫!
    既然存在爭議,也證明雙方大米的品質旗鼓相當,無論種植地是中國還是日本。說到大米,就不得不說日本水稻的發源地。毛昭晰在《耕作的東傳和江南之路》一文中,運用考古成果和歷史文獻,非常有說服力地闡述了日本的稻米耕作來自浙江東部,尤其是舟山群島的可能性。
  • 我們不知道的日本壽司秘密
    日本廚師在製作壽司,壽司師傅一般都由男性擔當。C FP供圖譬如有次同某位從留學打工期間就進入國際連鎖壽司品牌的業內人士吃飯,發現日本的壽司世界,絕對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知識點可謂是一籮筐都裝不下。    知識點    日本女人不做壽司    雖然這個傳統慢慢在打破,但是女性做壽司依然是鳳毛麟角。據說這主要是因為女性體溫普遍比男性高,因此在操作時會影響壽司要求極高的鮮度,導致其變味。
  • 日本壽司文化與正確吃法了解一下
    壽司作為日本料理的代名詞之一,其鮮美的口感吸引了不少朋友的喜愛。但是關於正宗的日本壽司吃法,大家又是否了解呢?芥末是否與醬油一起攪拌?壽司是否直接用醋飯沾上醬油?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在日本品嘗壽司時的一些小禮儀以及正宗的吃法。
  • 日本頂級壽司師小野先生:壽司只有20秒生命
    小野先生一直到 26 歲,才 來到 東 京 銀 座的壽司店,正式成 為 一名壽司 師 ,到 現 在 為 止,他捏壽司捏了 70 多年,最終把自己也捏成了「壽司之神」,受到世界美食家 們 的追捧,日本政府授予了他一個稱號,叫「 現 代名工」,按照我 們 中國概念,就是「國家工 藝 大 師 」。
  • 日本是「壽司國」,美國是「漢堡國」,那中國是什麼?
    今天筆者則跟大家盤點一下其他國家的美食文化:日本——「壽司國」日本這個國家很多文化習俗與中國相似,在飲食方面,除了生魚片、拉麵之外,壽司則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食物。其實日本的壽司也有較為深遠的歷史,不論是日本人還是國外的遊客,都會被日本的壽司所吸引,畢竟日本的壽司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名聲。韓國——「泡菜國」在韓國人們眼中,「泡菜」這種東西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東西,不論是早中晚,都會吃泡菜。
  • 原來壽司也是個歷史悠久的美食,它還有這麼多做法和品種!
    我們現在所了解和接觸的壽司都是日本壽司,口感非常的新鮮豐富,營養價值也很高,造型非常漂亮別致,不過對於壽司的起源很多地方的說法都不同,在中國的沿海地區,有工藝相似的食品,但是樣子不同;也有一種圓柱形的飯糰,像手握壽司,但用料卻也大不相同。
  • 日本抗疫出新招:迴轉壽司店決定取消壽司迴轉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日本抗疫出新招:迴轉壽司店決定取消壽司迴轉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 日媒稱,鑑於新冠肺炎感染的擴大,餐飲店迫切需要重新考慮待客和服務。3月3日傍晚,在全日本開有約500家店鋪的迴轉壽司連鎖店「濱壽司」位於東京新宿區的店鋪中,有很多家庭、情侶在店內用餐,熱鬧非凡。但是迴轉帶上只有裝有芥末等的容器在迴轉,幾乎沒有壽司。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3月4日報導,「濱壽司」自該日起,傳送帶上只盛放通過觸屏板點單的商品壽司。在此之前,顧客不僅可以點單商品,還可以從迴轉帶上的壽司裡取下自己喜歡的商品。
  • 日本壽司行業掀起倒閉潮,迴轉壽司轉不動了
    據日媒,在疫情衝擊下,日本壽司行業掀起倒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