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和當代健身訓練,到底哪種好?

2020-12-22 輕茄子健身

當代許多運動健身人士站在科學的制高點對傳武嗤之以鼻,卻忽視了傳武能夠源流至今也是有閃光點的。現代健身科學化,甚是欣慰,我們也要虛心學習流傳下來的瑰寶,今天帶你領略優秀的傳武健身訓練。

傳統武術門派功法數不勝數,各有千秋,我們就挑幾個有所耳聞,可執行的健身功法來說吧。

五禽戲

司馬懿靠著它耗死了曹家三代,它就是中國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醫療健身體操----「五禽戲」,它可是歷代宮廷重視的體育運動之一。是華佗除了刮骨療毒,麻沸散外,更具神奇的一項發明。

五禽戲,主要靠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以達到強健體魄的功效,是不可多得的仿生功法,在這一點上,現代健身中比如「動物流」,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從修內方面但不能同日而語。

八段錦

同樣還有耳熟能詳的八段錦,也是不可多得的優秀功法。八段錦是中國傳統氣功中的內臟導引術,這種融合了氣功與健身操功效的養生方式,簡單易學,且所受條件限制少,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一位動作如錦緞般優美舒展,又因為功法共有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八段錦。

八段錦對於改善亞健康狀況的效果非常理想,春天練習可以生發陽氣,疏肝理氣,強健脾胃。

易筋經

武林三絕,已言其二,最後一絕就是易筋經。易筋經最早被世人熟知,應該是出自金庸老師的武俠小說吧,小說中所有習得此功法者無不成為了江湖一代英傑。易經經確實存在,卻並非能夠上天入地,但是它對於健身養身的功效也是不可小覷的。

就拿少林養生易筋經來說,此功是動靜相間的功法,就連可收到強筋壯骨,益肝固腎、清心明目、潤面耳聰等功效,值得練習。

太極

武林三絕,簡單說完後,不得不說同樣舉足輕重的太極,太多人從實戰方面抨擊太極,卻少有從它的養身之效來抨擊它。那麼太極拳鍛鍊有哪些好處呢?

從益身角度說,鍛鍊全身,煥發全身機能,增強心肺,強健血管,強化筋骨。從益身心角度來說,平靜內心,調理內心,改善睡眠,愉悅精神。內外兼修,也是傳武的不同之處,你可以從這裡起航!

除了上述功法訓練之外,還有許多傳武的精華,比如說六字訣、馬王堆引導術等等,比如現代的楊氏健美體系的基本功就吸收不少傳統功法,那麼究竟哪個功法易上手呢?其實沒有孰高孰低之分,相對難易程度而言,建議可以把八段錦作為氣功入門功法,等熟練掌握之後再去學五禽戲,或者易筋經等功法,最後對初學者建議:先功法正,其次功法熟,再者配合呼吸,最後追求精!當需循序漸進,切記急功近利,心浮氣躁。

預祝諸君習得功法,強健體魄,修養心境,延年益壽!

相關焦點

  • 到底哪種武術最厲害?
    到底哪種武術最厲害這是一個有史以來武術界裡眾說紛紜的問題。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清末民初的武術教育,武術在當代的傳承發展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武術「大師」出現在網絡平臺上,他們用誇張的演技吸引了一批粉絲,但是,這些所謂的「大師」要麼在私下挑戰中被人擊敗,要麼在公開擂臺上被人打倒,這讓越來越多的人覺得中國武術是「花架子」「只能表演,不能實戰」是一種「健身體操」。這對中國武術的傳承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但是大家知道麼?早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中國傳統武術就被納入現代教育的範疇,成為學校體育內容的一部分。
  • 近距離接觸一位傳統武術螳螂拳愛好者,趣談傳統武術!
    說來也巧,我接觸這些練武術的,就是從跟嚴師父聊天開始的,更巧的是,還跟他住得很近。有時練完了就一起走回去,這樣就有更多的機會了解這位傳統武術練習者的經歷往事,從一件件小事中感慨傳統武術的歷史情懷!先講述一下他的「身世」,他從五、六歲就開始練武術了,小時候不像現在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就是瘋玩和打架了,有人可能那個年代都要在家幫著幹活的!
  • 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
    這些負面消息對傳統武術練習者和愛好者無疑是巨大打擊,人們也產生了一個疑問:中國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看過李小龍電影的朋友們知道,在電影裡總會出現這麼一些橋段:某老外指著李小龍搖搖手指道:中國功夫都是花拳繡腿,體操表演而已,根本不實用。然後就被龍哥幹倒了。
  • 傳統武術實踐,和現代散打比起來怎麼樣?
    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關係?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孰優孰劣?現代散打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國武術?這些問題,武術界一直爭論不休。傳統武術中掌法應用很多,比如:八卦掌、太極拳。戴上拳套,掌法就被限制住了,尤其是內家拳,不用掌就打不出內勁來。許多民間高手戴上拳套反而不會打了。但是,不戴拳套,傷害性肯定會很大。其次,傳統武術選材很難,現在城市中有多少家長肯讓自己的孩子練武術?要練也就是健健身,很少拿它當職業。如果散打王推出新的賽事,我想對散打王比賽談點看法。
  • 武術套路到底有沒有用?|武術套路|傳統武術|中國武術|格鬥
    這種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套路無用論」,它和視傳統武術為糟粕的「歷史虛無主義」一樣充滿了對武術偏見和的無知。把現代搏擊作為傳統武術的試金石,依此來全盤否定傳統武術未免過於以偏概全了,僅僅因為實戰中對手不可能按照套路出招就認為套路無用同樣也是膚淺得可憐。試想,就算從有據可查的明代算起,武術套路存在肯定超過600年了,難道幾百年間那麼多先賢竟沒有人連這麼淺顯的道理都看不透。
  • 健身防身:傳統武術vs現代搏擊,精髓在於「難得糊塗」!
    三年前自己開始跑步和單雙槓健身,對於普通大眾而言,這兩項健身活動其實足夠了。俗話說無巧不成書啊!自己有幸認識了在公園小樹林裡練拳的一眾師傅,一時興起覺得練武在健身的同時又能防身豈不更好!別看小團體人少,倒是五花八門流派不少。除了三四項傳統武術,還有拳擊愛好者。
  • 練拳擊時想到了健身還是傳統武術有優勢!
    一年前在健身廣場旁的小樹林裡,跟一群武術愛好者玩在了一起。練什麼武術?水平怎麼樣?這些都無關緊要!最主要的就是大家湊在一起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閒談解悶,時不時聚在一起喝點小酒而已!這是在溼地公園裡的健身廣場,平常人也不少。
  • 拳擊和武術健身價值
    拳擊在清代被稱為西洋拳,曾被中國武術不屑一顧、各派的武術家對拳擊也是十分藐視,認為西洋拳擊是一種單一拳法技術。而現代社會卻非常提倡拳擊運動的健身價值和實用性。拳擊運動在國際和國內的發展情況來說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武術。
  • 健身的三種訓練方式:體能訓練、健身訓練、健美訓練有哪些區別?
    而除了這兩種訓練方式之外,還有就是健美訓練,屬於職業健美選手會進行的訓練方式,三種不同的健身訓練方式,對於肌肉和身材的影響都是不同的,很多人不太懂各種訓練方式之間有什麼不同,那麼今天紳士就主要來說一下,關於體能訓練、健身訓練以及健美訓練的區別,以及它們會對肌肉和身材產生哪些不同的影響?
  • 無招勝有招,中國六旬老人用傳統武術秒殺日本軍官!
    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馬保國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
  • 傳統武術除了坑蒙拐騙的「大師」,原來還有真能打的武術家
    近年來,閆芳、太極雷雷等所謂「大師」,一次次把傳統武術推上風口浪尖。傳武到底能不能打?傳武在當代還有沒有價值?傳武未來的路在何方?知名作家、評論家、媒體人,同時也是傳統武術練習者的吾非羊老師,以親身經歷,圍繞多年來接觸的武術家、江湖門派、不同拳種、武術打假,以及武術江湖中的人和事,寫成一部紀實小說——《武林揭秘》,講述當代中國武術和江湖的發展現狀。
  • 防病健身不妨試試武術
    …武術健身功能得到社會認可。如何引導民眾居家鍛鍊,健身養生,提高免疫力,顯得至為關鍵。武術具有健身功能,不妨一試。  武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有實戰技擊、健身養生、審美娛樂與陶冶情操等功能。但有學者認為武術核心是技擊格鬥,甚至建議將導引養生剔除於武術之外,筆者認為這些觀點稍嫌偏頗。  冷兵器時代,戰爭決定武術在彰顯暴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武術技擊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發揮。
  • 30秒被KO的太極「網紅」馬保國,他能代表中國傳統武術嗎?
    5月20日,馬保國連發三篇微博,回應輸掉比賽的原因,微博中馬保國稱,傳統功夫的定位應該為:先健身養生、後修心養性、再增加專門系統的訓練,而後才是防身自衛。因此缺少實戰訓練,很難適應現代搏擊規則下的擂臺比賽,而自由博擊多注重實戰訓練,運動員的練成也是建立在擂臺賽的基礎上的。那麼馬保國到底是誰呢?
  • 傳統武術根本不能打?通背拳傳人一語揭開內情,說法太實在了
    那就是,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這,的確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對此,不同的人,同樣是有不同的答案的。有人覺得,傳統武術的評價標準,是有很多種的。有些武術,就是健身的,有些武術,則是為了格鬥的,還有一些武術,則是練氣的。這些,都是傳統武術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評價的標準,是不一樣的。緣於此,外界對此的關注度,便也更高了。
  • 武術宗師李小龍:我對中國傳統武術失去了信心,包括詠春?
    李小龍逝世多年,距離現在也比較遠,只能從一些當時的信件、訪談或者日記了解,我談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吧,帶點身邊的例子,李小龍是我爸的偶像,我爸從年輕接觸武術開始習練,幾乎每天都花時間練,一直到現在,中間也是受李小龍的截拳道的影響,嘗試多種拳術和技擊法,也一直在收集關於武術的資料,從一開始的《武林》《武術健身》《中華武術》等雜誌,到《武術》《琴劍樓》《李小龍技擊法》《
  • 網上各路武術大師被打爆,中國武術真的不行了?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流傳了好幾千年。卻未曾想,在一場搏擊比賽中,「混元太極掌門」馬保國大師,被搏擊教練一拳KO,正常比賽連30秒都不到,馬大師就被直挺挺地打倒在地!為何中國武術不行了?其實練武功,通常有三個目的,分別是:一、強身健身,將武術融合健身當中,這樣可以讓自己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二、練武的時候,希望光耀門楣,讓自己的門派,在武術界內「獨領風騷」。三、努力練功,做一個正能量的人,往大了說,那是保家衛國。
  • 李小龍信件曝光,傳統武術是假把式?這很現實
    導語:李小龍信件曝光,傳統武術是假把式?這很現實說實話,當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也不敢相信,這是李小龍親自說過的話,這簡直就像是信仰破滅的感覺,中國武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他曾經給自己的好朋友威廉寫的一封信中,在這封信中,充滿了李小龍對中華武術的失望,直言都是假把式,包括自己所學過的詠春。這是李小龍和自己好朋友威廉之間的聊天,其實更像是一種宣洩,表示了對中華武術的不滿,以及對未來的規劃,他的訓練方向已經轉變成了當時最熱門的街頭格鬥。中國武術是假把式嗎?
  • 練習傳統武術的六種類型
    由於中國傳統武術門派眾多,而又淵源流長,博大精深,所以各個門派及拳種都湧現出了一批「功夫」好手。他們彼此誰也不服誰,甚至還要相約打擂,這其實是他們沒有真正的認識自己,沒有真正搞清楚自己到底屬於什麼樣的練武之人。今天我就國內練習傳統武術的師傅們作一分類,希望所有練習者能對號入座。第一類是理論性的傳統武術練習者。
  • 從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看待當代武林「假大師的崛起」
    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於武術的認識,大多都源於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可以說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快意恩仇的江湖夢,而隨著新興媒體的發展,當代武林中的「大師」不斷湧現到我們的視野當中,同時也興起了一陣「打假熱」的狂潮,讓我們對各自心中的武術幻想有了顛覆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