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組織內,越是孤臣、獨臣,領導越要重用!

2020-12-14 謀略那些事

《資治通鑑》 漢紀二 第9卷

漢高帝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

漢王召入,賜食,遣罷就舍。平曰:「臣為事來,所言不可以過今日。」於是漢王與語而說之,問曰:「子之居楚何官?」曰:「為都尉。」是日,即拜平為都尉,使為參乘,典護軍。

漢王於是召陳平進見,賜給他酒飯,然後就打發他到客舍中去歇息。陳平說:「我是為要事來求見您的,所要說的不能夠延遲過今日。」漢王即與他交談,頗喜歡他的議論,便問道:「你在楚軍中任的是什麼官職呀?」陳平說:「任都尉。」劉邦當天就授陳平都尉之職,讓他做自己的陪乘官,負責監督各部將領。

諸將盡歡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與同載,反使監護長者!」漢王聞之,愈益幸平。

將領們因不服氣都喧譁鼓譟起來,說:「大王您得到一名楚軍的逃兵才一天,還不了解他本領的高低,就與他同乘一輛車子,且還反倒讓他來監護我們這些有資歷的老將!」漢王聽到這種種非議後,卻更加寵愛陳平了。

【解析】

陳平和劉邦談了什麼?

這個只有從後面劉邦對陳平的任用來分析。

即拜平為都尉,使為參乘,典護軍。

說白了就是內部監視,有點錦衣衛、東廠的味道。

可猜測,陳平對劉邦說的那一套東西很有可能就是針對劉邦權力穩定提出的建議。

這裡要記住一點,

任何領導,先不管他能力如何,也別管他是不是一個好領導,

他的利益訴求這一塊,必然有一個點是維護自己的權力穩定,即把自己這個位置坐穩坐牢了。

說這個需求是每個當領導的剛性需求一點都不為過。

權力、權利,有權了才有力量,有權了才有利益。

沒了權力,屁都不是。

所以,猜測陳平以此作為切入點獲得劉邦重視,是大概率。

從劉邦最後任用他做這個方面的工作也算是前後呼應。

將領為什麼會不爽?

1.無功而上

陳平沒功勞,又有從魏國、項羽跳槽的經歷,忠誠度不夠,再加上陳平還有盜嫂的壞名聲。

這樣一個人,來劉邦這裡,直接就封了高位。

這讓那些出生入死、軍功卓著的人心理怎麼平衡?

這就像你在公司幹了十多年,功勞苦勞都不少,現在老闆外面招聘了個新人,直接給他和你一樣的待遇,你會高興嗎?

大多數人會心裏面不爽,十年白幹了!

2.監視眾人

如果說劉邦硬是要用陳平也沒事,畢竟那是劉邦的權力,和他們也沒多大關係,最多就是心裏面不爽而已。

但是劉邦讓陳平監視眾將,這就這將領們有關係了。

如果說,劉邦讓個有名望的人,來監督大家沒話說。

可讓忠誠度不夠、沒有功勞、名聲極差的陳平來監督大家。

這太掉價了。

難道是覺得被監督的人比陳平還不如?

這感覺就想,老闆讓一個新來的大學生,管你這個工作10年的老骨幹,你心裡能高興?

不過,這卻是劉邦想要的。

接下來就是今天的重點。

越是孤臣、獨臣,領導越是要重用。

陳平的身份是降將,來自項羽陣營。

而劉邦手下這些將領來源成分都比較複雜,簡單來說分為這幾個派系。

豐沛集團(蕭何、曹參、樊噲等人)、秦朝降將集團(李必 、 駱甲等)、半路投靠(韓信、灌嬰、王陵等)、諸侯降將、外戚(呂氏)、項式降將。

最大的就是豐沛集團。

對於陳平而言,他的職責是監督眾人,必然會和這些老臣、功臣起矛盾。他不可能融入到這些集團中。甚至還會和這些人起矛盾衝突。

所以,陳平短時間加入某個派系。

陳平想要在劉邦這裡混下去,那麼就必須抱緊劉邦的大腿,為劉邦的利益著想。

只要劉邦不倒,陳平就穩了。

從劉邦的角度來說,陳平的榮華富貴全都系在劉邦身上,陳平怎麼會不盡心為他考慮?所以劉邦可以大膽放心的用陳平。

所以,越是反對、不爽陳平的人越多,陳平越要死死抱緊劉邦的大腿。

這也是為什麼,漢王聞之,愈益幸平。

為什麼越發寵幸?

一來,別人不爽陳平,唯獨劉邦卻重用信任陳平,這種兩極分化的差距,最能夠體現劉邦對陳平的好,讓他感恩戴德。

這就像,你有本事,但是不會做人,單位裡面沒誰喜歡你。現在來了一個領導,對你特別好、特重用,別人說你什麼壞話,他都不聽。你會有什麼感覺?以國士待之,你以國士報之?士為知己者死?

二來,從陳平的職責以及別人對他的態度,這就說明,他的工作做的好,因為他的工作就是得罪人。而劉邦對他的寵幸就是陳平的動力。要是,將領們和陳平天天笑嘻嘻,劉邦反而要不高興了。

這是從工作的本質出發,如果你的工作註定要得罪人,你得罪的越多,只能說明你工作做好的。如果領導居然對你沒好臉色,你還幹什麼?所以,懂事的領導都知道,對於做得罪人事的員工,他自己一定要好好安撫拉攏,不然誰願意得罪人?

【啟發】

雖然標題是組織內越是孤臣、獨臣,領導越要重用。

前提是這個孤臣、獨臣有點本事,如果一點本事都沒有,還獨?還孤?直接孤獨到邊緣吧。

當然這裡不是讓大家去做獨臣、孤臣,能夠和同事搞好關係最好。

而是要知道,做獨臣、孤臣的背後核心是,抓住主要矛盾。

什麼是主要矛盾?

功利的說,組織內,你想往上爬,想多賺錢,不是你的周邊同事決定的,而是你的上級、上上級決定的。把他們搞定了,你也就搞定了。這些才是主要矛盾。其他的隨他而去,你可以就保持工作關係,私下沒關係,這都行。

你和同事關係很好有啥?升職競聘能讓給你?漲工資能讓給你?不給人腦子打出狗腦子就不錯了。

作為領導來說,如果發現有本事的員工有獨臣、孤臣、不合群的特性,作為領導那就用他吧。因為有別人對他的冷漠、無視、排擠,才會凸顯你這個領導重視他的可貴!

相關焦點

  • 資治通鑑:組織內,越是孤臣、獨臣,領導越要重用
    後來《資治通鑑》漸漸演變成為統治者領導者必修的歷史讀本,儘管我們距離書中所涉及的年代已經超過了千百餘年,但是其中的道理卻歷久彌新。今天我們主要探尋的問題是——組織中的孤臣、獨臣為什麼往往最能得到領導重用?
  • 越是情商高的人,在開會時越不喜歡說這3句話,難怪會被領導重用
    越是情商高的人,在開會時越不喜歡說這3句話,難怪會被領導重用 在公司的時候,我們經常是需要去開會的,畢竟公司對於員工,除了讓他們每天都要在工作崗位上盡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之外,還會根據最近的一些收益情況,大體的去分析員工所存在的優勢和問題,需要逐一指出來。
  • 容易被領導討厭的三種下屬,越是積極的表現,被打壓的越嚴重
    當一個樹林大了之後,肯定是各種鳥都會有,而且搶著出頭的鳥,也難免被獵槍瞄準;在職場中同樣是這個道理,槍打出頭鳥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道理;大家可以仔細看看,那些能力強又高調做事的下屬,雖然業績比其他人要好一些,但是他們在公司裡卻不會有被重用的機會;要明白高調的做事,不僅會蓋過領導的光芒,也會讓同事們羨慕嫉妒,最終只會讓自己的工作困難重重
  • 越是情商低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愛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不耐煩
    越是情商低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愛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不耐煩酒桌上的文化,永遠都學不完。酒桌上的人際關係複雜,很多人之間認識,當然也有不認識的。所以不管是生活中,和親朋好友出去吃飯喝酒,還是在職場上,和領導同事出去喝酒,在酒桌上都有很多講究。根據喝酒的對象不同,酒桌上說的話做的事也要有所區分。職場上,和領導同事出去喝酒吃飯,是為了讓領導對自己有一個大概的印象,讓領導在工作中能夠賞識自己。
  • 越是混得差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要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提拔你
    越是混得差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要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提拔你在職場上打拼的人,都想混得好,都想出人頭地。而有些人命沒有這麼好,得不到領導的重視,自然只能在職場鬱郁不得志。但是領導的重視,是可以靠自己去爭取的,如果不是領導的親戚朋友的話,那你跟其他同事的起點都是一樣的。領導對你們的印象是同等的,如果你在工作能力比別人優秀的情況下,在領導心中的印象還能比別人好,那升職加薪不是必然的事嗎?而要在領導心中留下好印象,自然少不了平時和領導交流溝通,打好關係。
  • 新華日報評論員: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堅持黨的領導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堅持黨的領導。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運籌帷幄的指示批示,一項項審時度勢的決斷決策,無不彰顯大國領袖的巨大政治勇氣和高超政治智慧。江蘇堅決聽從總書記指揮,快速反應、果斷行動。1月20日總書記作出防控疫情的重要指示,全省各級各地迅即建立疫情防控應急指揮機構,成立工作專班,形成上下聯動、協同高效的指揮體系。
  • 《資治通鑑》這10句話,教你在職場,做一個睿智的領導
    這本《資治通鑑》,總結了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其中的許多道理,作為企業的主管或領導來說,也同樣適用。1任賢必治,任不肖必亂。企業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親近任用賢德有才能的人,企業才能越做越好。2去就以道,可謂君子矣!
  • 領導最討厭這4種員工,能力強也沒機會,不改只能越混越差
    不少有才華有能力的員工,明明能力強、表現也挺出色,但就是不被領導重用。能力差是硬傷沒辦法,但是能力強卻因為不懂這4點規矩那可就真的很吃虧,你越不服氣就越被打壓,領導越不重用你,跟領導對著幹耍狠,可是沒人吃你這套哦!不服不行,抓緊改,否則職場越混越差。
  • 企業內訓|為何越是小領導講話越苛刻,大領導卻更平易近人?
    大致有以下幾點:一、先從「大領導」與「小領導」的身份扮演說起,大領導是為公司的發展做決策,小領導是執行公司的決策,如果把一個公司比用一個人,那麼大領導就是大腦,小領導則是人的四肢,是執行大腦命令的人,大領導為何不嚴厲?
  • 越是「無能」的領導,便越喜歡幹這3件事,希望你沒遇上
    所以,當我們在遇到這類領導的時候,一定要去提防他們,不要讓自己無端的就受了他們的氣,呆滿一個月拿了工資就趕緊的離開吧,別立在這裡受氣了。02 不懂得放權我們知道,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領導要懂得去放權。只有領導的權放開了,我們底下的人才會更好辦事一些,要不然就事事都會受到拘束,我們自然也就幹不好事情了。
  • 請領導吃飯答謝,是個技術活記好四點,領導會更重用你
    所以說請領導吃飯答謝,是個技術活記好四點,領導會更重用你充分做好請客之前的準備平時和朋友吃一頓飯,可以隨意一點。可是邀請領導吃飯,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體現的不僅僅是你的處事能力,更是你的組織能力。所以,請領導吃飯,一定要先謀而後定,儘可能安排得仔細一點,這樣才能贏得領導的賞識。
  • 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10句精華,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
    《資治通鑑》和《史記》並稱,是不朽的史學名著。清代的顧炎武、近代的梁啓超,都對這本書讚賞有加。清代曾國藩:「竊以先哲驚世之書,莫善於司馬文正公之《資治通鑑》,其論古皆折衷至當,開拓心胸。」德行不正,才能越大,危害越大。所以古人先看德,再看才。一個人才華橫溢,但是心術不正,那麼他一定不能被重用。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抓住時機,立即行動,不要等到天晚。
  • 越是危險,越要走在前面
    原標題:越是危險,越要走在前面 疫情來襲,新疆各族黨員、幹部捨棄與親人的團聚,堅守崗位,默默奉獻。1月31日,新疆烏恰縣烏魯克恰提鄉庫爾幹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司馬義·依沙克奔走在宣講疫情防控知識的路上,誰也沒想到,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那一刻。
  • 職場就是江湖,領導不會重用傻傻努力的下屬,喜歡的是這三種下屬
    ,試試做好這三點,讓領導刮目相看  職場中那些天天埋頭苦幹的同事,並不會得到領導的認可,要想通過努力工作獲取升職加薪,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其實,職場中的各種複雜關係,就像江湖一樣不斷鬥爭,只有抓住鬥爭中的機遇,才能被領導青睞;如果大家不懂的抓住機遇,那麼就會被暗藏的殺機幹掉;可能有些人為了工作一直在默默努力,被領導認可的結果卻很少;之所以這些年輕人不被領導重用,最大的原因還是不明白領導用人標準導致的
  • 為什麼上班越是愛遲到的人,領導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3點原因
    無論是哪一種管理類型風格的領導,他們在面對員工遲到這個問題上,似乎並不會過於追究,就算是要管,一般也就是開個小會,強調一上班要守時的工作紀律,嚴格管理幾天後,就又不會斤斤計較,對員工的遲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那麼,為什麼上班越是愛遲到的人,領導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難道真的是領導不想管嗎?其實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 領導最討厭這3類員工,能力越強越被打壓,太心酸
    但是由於他自己對公司的氛圍還比較滿意,所以不希望跳槽,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這個領導一直不願意重視他?不提拔他,給他加薪?而單位裡的其他同事,那些和他一同進來的人,要麼已經升了主管,要麼就加薪成了領頭羊,要麼就離職去別的地方另謀高就了,只有他,還沒有任何變動。
  • 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專題深思)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開放越要重視安全,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增強自身競爭能力、開放監管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我們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面擴大開放中更好維護國家安全。
  • 資治通鑑:假冒領導意思辦事,不罰反獎,關鍵看你怎麼用!
    所以,帝王、一部一地之長官、企業老闆必須要有親民形象,而他們對下級管理就必須要狠,讓他們做壞人來貫徹制度。 簡而言之,任何一個組織,不管他大小,組織內的高層、頂層必須要做好人、善人,而中層必須要做壞人。 這一點,你拿去套用,你就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組織都符合這個情況,當然前提是他有中層。
  • 司馬光作《資治通鑑》,為何要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開篇?
    《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徵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在這部書裡,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
  • 職場上這3種人能力再強,也休想得到領導的重用,原因很簡單
    要知道領導想要帶領好一個團隊,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自己的手底下的人嗎,能夠安分守己,互相友好協作,畢竟團隊精神的根本就是需要密切合作。所以,大部分領導都喜歡那些雖然說個性不突出,但是工作踏實的員工,尤其是在需要完成一些大型項目的情況下,更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按照預定目標完成整個項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