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史上偉大變奏曲的標杆演繹

2020-12-22 騰訊網

《哥德堡變奏曲》是巴洛克大師巴赫著名的羽管鍵琴作品,亦是古典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是鍵盤器樂作品史上不朽的裡程碑之作。

「《哥德堡變奏曲》是一件永恆的藝術品。」羅莎琳·圖雷克(Rosalyn Tureck),這位為巴赫的音樂奉獻終身的鋼琴家如是說。

最近在開巡演的郎朗,也以《哥德堡變奏曲》作為演奏曲目。他說「這不僅是鍵盤曲目中最良好和最有創意的作品,也是最多元的。它使我們能夠展現我們內在的一切,但也使我們意識到什麼是缺失的,什麼是我們仍然需要學習的。」

這樣成就非凡的傑作,歷年來的演繹版本自是層出不窮。其中赫赫有名的,當數「鋼琴怪傑」古爾德的演繹。其聞名程度已到了搜索「哥德堡變奏曲」便能立即引出「古爾德」這一關聯詞的地步。

由索尼出品的《古爾德:哥德堡變奏曲》(2CD)一次性完整收錄古爾德於1955年、1981年的兩版歷史錄音,我們得以從這位鋼琴奇才兩種不同理解的演繹當中,一睹這偉大奏鳴曲的風採!

《巴赫 哥德堡變奏曲 古爾德》2CD

收錄1955年、1981年的兩版歷史錄音

與巴赫其他的鍵盤作品一樣,《哥德堡變奏曲》的錄音唱片也分為大健琴和現代鋼琴演奏兩種類型,而我們現在聽得比較多的反而來自於現代鋼琴演奏的版本。

其代表人物有三位——古爾德、佩拉西亞以及圖雷克。其中古爾德(Glenn Gould)又是這部作品極具號召力的演奏家,他先後兩次(1955年以及1981年)在錄音棚中錄製了《哥德堡變奏曲》。

1955年的那次錄音,古爾德利用自己凌厲的技巧賦予了《哥德堡變奏曲》最為獨特、迅捷的演奏風格,在當時是顛覆了傳統;26年之後的1981年版,古爾德則適當放慢了演奏速度,以一種更加虔誠的心境演奏它,嚴肅而柔情,且更具有深層的感染力。

在Hi-Res的高還原度下,1981年版能夠更明顯的聽到古爾德演奏時特有的隨性哼唱。本張專輯同時收錄兩版經典錄音,一次盡享。

1955年 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的古爾德

1981年 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的古爾德

曲目列表

DISC 1

Bach:Goldberg variations

(1955version)、Fugue No.14&9

DISC 2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1981version)

《哥德堡變奏曲》是古爾德的成名作。他獨特的音樂觀與卓越的琴技為人們所稱道,更被評為巴赫在20世紀的最佳代言人。

格倫·古爾德

Glenn Gould

格倫·古爾德,1932年生於加拿大多倫多,七歲開始演出,1982年逝於出生地,享年50歲。31歲以後不再公開演出,35年的演奏生涯,成為20紀樂壇最燦爛的一段傳奇。崇拜他的人像是一群忠實的信徒,膜拜他所有的音樂思維,許多人模仿他,而他依舊是古爾德,音樂史上僅有的音樂現象。曼紐因(Sir Yehudi Menuhin)聲稱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天才。

自從1955年在Columbia Masterworks 錄下他傳奇的《哥德堡變奏曲》,成為史上最賣座的鋼琴獨奏,持續錄製了約70張左右的專輯。全世界只有他這樣彈琴獨特的魅力與琴技一樣迷人,加拿大視他為國寶,他是全球眾多樂評與偉大音樂家的最愛。

對於1955版和1981版古爾德演奏的《哥德堡變奏曲》,豆瓣資深古典樂迷Sunrise這樣評價道:

「在1955年,年僅23歲可以說正是年少氣盛的古爾德錄製了一個錄音史上十分著名的《哥德堡變奏》,全長僅38分27秒。整個錄音可以說迅猛,激昂,意氣風發,充滿著戰意。從鋼琴中迸發的音符如同瀑布激流,撲面而至,如同暴風驟雨一般洗刷著聽眾的心靈,被公認為是他巴赫演釋獨特風格的一座豐碑,一直暢銷不衰。

然而,在1981年,當古爾德年近半百的時候,卻正式地重新錄製了一次《哥德堡變奏》。回想起來,不得不佩服古爾德的勇氣。因為49歲的他再次站在了挑戰者的位置上。26年前,古爾德所挑戰的是蘭多夫斯卡,圖雷克等前輩大師;26年後,古爾德所挑戰的是他自己。26年過去了,風景依舊,人事全非,年邁的古爾德沒有了少年時的個性張揚,反而多了許多內斂柔和,穩健持重,深邃而發人深思,整個錄音居然長達51分15秒。

對81年版的評價,有許多權威的論述,我就不再花功夫闡述了。對於我來說,81年版的《哥德堡變奏曲》更像是古爾德的回憶錄,是與巴赫的對話,是對人世的音樂遺囑五十而知天命,年近半百的古爾德是否預感到什麼(1982 年該錄音發行後一周,古爾德即與世長辭),我們無從知曉,但是古爾德通過錄音卻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心路歷程。」

古爾德 《哥德堡變奏曲》1981片段

可以說,古爾德的音樂生涯始於《哥德堡變奏曲》,又終於《哥德堡變奏曲》。年少和彌留之際的兩版演奏,像是他對自己的人生所交出的答卷。我們不僅能從中領略這一偉大傑作的風採,亦可以在變化的音符中窺探鋼琴怪傑傳奇又令人唏噓的一生。

【原裝進口】巴赫 哥德堡變奏曲

古爾德 1955與1981版 2CD

相關焦點

  • 《哥德堡變奏曲》為什麼會有如此之高的影響力?
    新聞是這樣報導這場演出的:「令人驚奇、難以置信的是當晚郎朗在拉威亞的獨奏廳為音樂家們又一次演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此曲他已兩年多未彈,然而他卻非常熟練地用 1 小時 10 分鐘背譜完成。《芝加哥日報》稱這是「音樂史上的奇蹟」。
  • 郎朗全球首次雙版本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行
    郎朗20年音樂旅程新巔峰錄製巴赫不朽的《哥德堡變奏曲》錄音室版、現場版同時發行全球首次雙版本新專輯環球音樂集團2020年9月全球巨獻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Deutsche Grammophon)2020年9月4日全球發行鋼琴家郎朗最新專輯,演繹約翰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是我最重視的作品 沒有之一
    這是一部結構精巧、規模宏大,妙趣橫生,變幻無窮,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作品,被稱為「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30日下午在杭州大劇院,郎朗向我們講述了他與這部變奏曲、與杭州間的故事。「一旦開始聽就會忘記時間」《哥德堡變奏曲》共有32段,由1首詠嘆調主題、30個變奏和主題重現組成。
  • 一年一個變奏,郎朗用了28年練就《哥德堡變奏曲》
    在每一個鋼琴家心中,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處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對於鋼琴家郎朗而言更是如此,在他的作曲家排名中,前三是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巴赫最靠前。9月4日,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
  • 85分鐘的美麗、掙扎、悲傷,郎朗怎麼理解《哥德堡變奏曲》
    郎朗邊彈邊講解「詠嘆調」(05:50)對於巴赫這位音樂巨人,華格納稱他為音樂史上最驚人的奇蹟與巴赫結緣多年後,38歲這一年,他首次公開演奏並錄製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3月1日,郎朗在妻子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公演了《哥德堡變奏曲》,這也是他第一次在音樂會上演奏巴赫這部偉大作品。隨後,郎朗來到萊比錫,參觀了巴赫博物館,試奏了巴赫當年的管風琴。
  • 貝多芬的遺產|晚期作品中的變奏曲情結
    在藝術史上,晚期作品是悲劇的結局。依阿多諾的闡釋,這種美學是破碎、不周全、難以捉摸的,而且出奇地充滿老掉牙的傳統習套——顫音、裝飾音、「匠心獨具的簡單伴奏」。這奇特的風格和它所產生的晚期作品完全不像成熟的果實,「並不圓美,而是處處溝紋,甚至充滿裂隙,它們大多缺乏甘芳,令那些只有興趣這樣嘗味的人澀口、扎嘴而走。」
  •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9月4日,郎朗全新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將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進行全球發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鋼琴家郎朗依然在堅持做音樂的事情。
  • 郎朗發布《巴赫:哥德堡變奏曲》:這次攀登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
    9月4日下午,鋼琴家郎朗現身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布現場,一個多小時的發布會,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旋律奏響了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間。《哥德堡變奏曲》第二十五變奏「黑珍珠」極為優美的旋律響起,臺下瞬間靜了下來。
  • 郎朗國家大劇院上演《哥德堡變奏曲》,「朗味」巴赫徵服北京觀眾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12月27日晚,國家大劇院上演了年末最為重磅的一場音樂會——郎朗用接近95分鐘的時間,完整演繹了被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的《哥德堡變奏曲》,別具一格的「朗味」巴洛克風格演繹,徵服了挑剔的北京觀眾。巴赫於創作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由寫給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德琳娜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和引子,憑藉30個變奏被稱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
  • 郎朗國家大劇院奏響《哥德堡變奏曲》
    在她看來,郎朗和《哥德堡變奏曲》的重磅組合,堪稱這個特殊年份裡最值得期待的古典音樂演出。對所有的鋼琴家來說,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是極致的挑戰。有人將這部作品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它誕生在巴赫晚年,全曲共32段,包含首尾呼應的「詠嘆調主題」和30段變幻莫測的「變奏曲」,結構恢弘。
  • 郎朗國家大劇院奏響《哥德堡變奏曲》,「朗味」巴洛克徵服北京觀眾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資料圖 圖文無關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昨晚(27日),國家大劇院上演了年末最為重磅的一場音樂會——郎朗用約95分鐘的時間,完整演繹了被稱為「音樂的珠穆朗瑪峰」的《哥德堡變奏曲》,別具一格的「朗味」巴洛克風格演繹,徵服了挑剔的北京觀眾。
  • 衛報評選2020十佳古典樂和歌劇作品
    雖然在2020年,歌劇院和音樂廳都屬於關閉狀態,但是古典音樂人們仍舊活躍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為我們帶來美妙絕倫的音樂。 《衛報》總結了2020全年最佳的十部古典樂以及歌劇作品:從恢弘壯麗的交響樂,到將新鮮血液注入巴洛克音樂中的作品,精緻優雅的歌劇,還有走在新古典樂潮流前端的音樂,精彩絕倫,讓人目不暇接。
  • 郎朗首演《哥德堡變奏曲》
    本報訊(記者 倫兵 田婉婷)近日,郎朗新巡演——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首站在他妻子吉娜·愛麗絲的家鄉威斯巴登上演。這是郎朗第一次現場演奏這部巴赫的偉大作品。演奏整首《哥德堡變奏曲》用時一個半小時,郎朗在開始之前用5分鐘來演奏簡短的舒曼《阿拉伯風格曲》作品。阿克謝爾認為郎朗這麼做有他的用意:「也許是因為它的俏皮、形象以及它的裝飾音元素如同《哥德堡變奏曲》中30個變奏一樣吸引著他……郎朗在自信、富有風格的演奏中,非常鮮明的突出了對位法,清晰地描摹著低音線,並讓堅硬有力的觸鍵打磨出優美。」
  • cp感滿滿,丁禹兮虞書欣強強聯手,共眼《月光變奏曲》
    丁禹兮有著一張標準的古典美男臉,演技紮實,因出演《新笑傲江湖》而被網友稱為「最帥東方不敗」,還參演了《最後一個惡魔》《傳聞中的陳芊芊》《我的吸血鬼學姐》《八分鐘的溫暖》等影視作品。今年因為和趙露思主演的《傳聞中的陳芊芊》和與張予曦主演的《慍色過濃》大火,因為兩部局同時發布,丁禹兮還被稱為端水大師呢。
  • 古典吉他十大名曲,你都聽過嗎?
    古典吉他原名古典六弦琴,因定型於古典主義時期而得名。古典吉他以獨奏為主、兼顧一定量的重奏、協奏等,主要用於演奏古典樂曲,兼顧一定量的現代經典樂曲,細膩而多變的音色,豐富的多聲部和聲演奏能力,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音樂都能詮釋自如。
  • 挑戰音樂上的「珠穆朗瑪峰」,郎朗《哥德堡變奏曲》9月發行
    《哥德堡變奏曲》是作曲家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鍵琴作品。它是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的一首變奏曲,宛若一匹人人都想駕馭的「戰馬」,是鑑別鋼琴家演出實力的「試金石」。挑戰這部音樂上的「珠穆朗瑪峰」,鋼琴家郎朗實現了人生的一個夢想。
  • 樂評|今夜,《哥德堡變奏曲》是郎朗的
    郎朗去年新錄製的巴赫的鴻篇巨著《哥德堡變奏曲》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一曲目也已經成為郎朗的保留曲目開始在音樂會上現場呈現。12月9日郎朗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音樂會,開始售票兩分鐘便被一搶而光,這足以顯示出郎朗巨大的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當然,還有觀眾在疫情尚未散去之時對古典音樂演出的渴望。
  • 11首古典吉他名曲,首首動聽
    古典吉他與小提琴並列的世界三大樂器之一,主要用於演奏古典樂曲,被認為是吉他藝術的最高形式。 二、《魔笛變奏曲》 是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弗爾南德.索爾於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根據莫扎特的《魔笛主題變奏曲》加工改編而來,在各種版本的古典吉他十大名曲中,它一直穩排前列。
  • 史上最偉大的25位鋼琴家!看看誰和貝多芬莫扎特一起上榜了?
    今天,世界音樂菌列出了一份由英國媒體 ClassicFM評選出的名單——「史上最偉大的25位鋼琴家」(排名不分先後),讓我們向這些牛人致敬~  01  Leif Ove Andsnes  (1970-)
  • 讓古典油畫名著進入迪士尼明星的樂園——西班牙藝術家的精彩演繹
    文| 大雨798西班牙藝術家卡洛斯·格羅莫(Carlos Gromo)以迪士尼卡通風格插畫,重現藝術史上的大師們的著名作品,創作了一系列「迪士尼名畫」。這些富有想像力的演繹形式將動畫故事片中的角色放入著名的藝術品中,例如古斯塔夫·克裡姆特(Gustav Klimt)1870年的畫作《親吻》(The Kiss)和約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1908年的油畫作品《玫瑰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