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去做「指甲光療」,迎接李千那飆唱經典臺語歌!

2021-01-09 阿傑的小故事

音樂瘋子羅大佑為每月一場於Legacy舉辦的「周3聚樂部:羅大佑與音樂瘋子的傳奇派對」系列演唱會,廢寢忘食練吉他練到指甲裂掉,為讓演唱會能順利狂飆吉他,初嘗試指甲光療讚不絕口,甚至還發臉書貼文與粉絲們分享雀躍心情,樂迷們除了紛紛分享護甲秘招。

《周3聚樂部》演出繼與金智娟、安溥合唱後,羅大佑也對於跟不同音樂人男女合唱上了癮!30日將首次開臺語演唱會,邀請李千那合作,近期李千那的臺語專輯也讓他相當驚豔,羅大佑表示,「李千那的臺語歌很別致,她的喉音有一種韌度,使得悲傷的情歌 傷心而不悲哀,甚至有點撒嬌的韻味,是一種新女性臺語歌。」

▲▼羅大佑為演唱會做指甲光療。

被問到兩人首次合作的心情,李千那開心表示,「很開心能參與大佑哥首次以臺語歌為主題的演唱會,我是從《鹿港小鎮》這首歌認識了大佑哥的音樂,更愛上他的聲音。『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這段歌詞從小聽到大,直到長大才明白真正的意思。」

對於演出,李千那相當期待,「雖然這首歌在我還沒出生就發行,但可以流傳幾世代,對一個歌手來說,這就是最大的成就,真的是讓人敬佩且是最好的學習目標。這次居然能跟偶像合唱實在很不真實,像作夢一般,比自己開演唱會更緊張,希望能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

相關焦點

  • 對話|世界在被各種力量撕扯,63歲的羅大佑在做些什麼
    他有這種功力,普通話歌、粵語歌、臺語歌的曲式可以完全不同,以語言和文化背景為基礎觸摸音律的美和驚心動魄。又曾做過以同樣的曲調配普通話、粵語和臺語(《皇后大道東》和《原鄉》就是這種嘗試),類似古時同一支曲牌填不同的詞,以此探索音樂和語言究竟有多寬廣的空間。羅大佑的老去是有路徑是可循的。
  • 黃乙玲奪金曲臺語歌后:唱歌唱到一度想放棄
    黃乙玲拿下金曲臺語歌后寶座,她從金曲常勝軍江蕙手中拿下獎座,她直說:「坐在臺下腦袋一片空白,沒想到她會叫到我的名字!」黃乙玲拿下金曲臺語歌后寶座,她從金曲常勝軍江蕙手中拿下獎座,她直說:「坐在臺下腦袋一片空白,沒想到她會叫到我的名字!」她坦言,本來對唱歌一度想放棄,因為從小六七歲就開始唱歌,私下自己已經覺得不快樂了,但因為師父與唱片公司老闆的支持,讓她開始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她笑說:「以前總是唱哀怨、悲傷的歌,現在我要唱溫暖、愛跟勇氣的歌曲,給大家更多力量。」
  • 羅大佑的十大經典歌曲
    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是臺灣省苗慄縣的客家人,祖籍廣東梅州市區梅縣區。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1974年創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的歌,不是流行歌,是寫對社會的描述和認知。
  • 羅大佑最經典的9首歌:初識不懂曲中意,聽懂已近不惑年
    像這位媽媽粉所說,去演唱會聽羅大佑的歌,就像童年就在昨天。說起羅大佑,遠遠不止《童年》。他是雄踞樂壇30年的華語音樂教父,是改變一代人生活態度的殿堂級作詞人,他是敢於揭露社會現象的時代英雄、靈魂歌者。搖滾赤子的反叛精神羅大佑出生臺灣一個名醫世家,大學如父所願考入臺中的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後在臺北一家醫院放射科工作。可相比穿梭病房與病房之間, 羅大佑更喜歡帶著黑框眼鏡,拿一把吉他,在音樂中做真實的自己。不顧父母反對,他毅然選擇做一位忠於自己的職業音樂人。
  • 聽《鹿港小鎮》,尋羅大佑歌中的那座美麗的小鎮
    羅大佑歌中的那座媽祖廟一直以為鹿港小鎮就在海邊,唱著《鹿港小鎮》,總是浮現出海邊小漁村的景象。到了之後才知道不一樣。爹娘的淳樸,情人的善良,媽祖廟裡膜拜者的虔誠,在這對於傳統的眷戀與傷逝聲中,唱的其實就是對於所謂現代化價值的懷疑。羅大佑見到現實中的種種問題其實也就是他們見到的問題。但光憑熱情不足解決問題,一是無社會地位,二是政治上的壓抑讓人卻步,不願輕易就做了個烈士。從此就有了苦悶,也更增加了原本的虛無性。
  • 一個時代填詞人的老去,他們寫的歌都堪稱經典,天王天后都在唱
    一個時代填詞人的老去,他們寫的歌都堪稱經典,天王天后都在唱如果說一首歌的靈魂是他的旋律,那麼歌詞就是給予了歌曲的生命,而歌手就是傳播他們的載體,一首歌曲的成功與否這三者缺一不可,而一個歌手的成功與否也離不開作曲與作詞,可以說每一個成功的歌手背後都有一個或者數個詞曲作者,當然了那些詞曲一手承擔的諸如李榮浩、汪峰、羅大佑這類的猛人就另當別論
  • 華語流行樂教父,棄醫走進樂壇,羅大佑:經典是光陰的陳釀
    他出生在醫學世家,父母親和哥哥姐姐都是醫生,他也畢業於醫科大學,是一名外科醫生,他從小被寄予厚望,如果沒有轉換賽道,羅大佑很有可能也會成為一個有名望的醫生。他在臺北仁愛醫院從實習生做到職業醫師,工作了七年,也掙扎了七年,終於對父親說:「再逼我回來做醫師,我就和你斷絕父子關係。」父母怎麼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如此「自甘墮落」。
  • 芭比美甲和光療甲有什麼區別 與光療彩膠美甲的區別
    美甲的方式是有很多種的,有些美甲方式是非常像的,芭比膠美甲就和光療美甲,光療光療彩膠美甲很像。那麼,芭比美甲和光療甲有什麼區別?芭比美甲膠與光療彩膠美甲的區別又是怎樣的呢?    芭比美甲和光療甲有什麼區別:  芭比美甲是現在最流行、製作方法最簡單的美甲類型,光澤度好,不會脫落,使用的時候就像塗普通的指甲油那麼簡單!
  • 在羅大佑的歌裡,讀懂一個時代
    經由她的演唱,羅大佑的這幾首歌一時聲名大噪。1982年,羅大佑決定將自己從學生時代起創作的作品製成唱片。因為母帶製作費用昂貴,張艾嘉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四處遊說,甚至還去找香港音樂大師黃霑拉了一筆贊助。後來,也是在張艾嘉的斡旋之下,滾石接受了無人看好的《之乎者也》母帶,代為發行。
  • 羅大佑的十首歌和十位天后
    羅大佑與張艾嘉的關係,從這張唱片便可見一斑,不過那時羅大佑還是個新人,剛從一個醫學生轉行進入唱片業,而張艾嘉已成名多年,但彼此因才華而惺惺相惜,合作無間。《童年》這首歌在華語歌壇的意義無需多講,他們共同創造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經典記憶,這首歌也見證了他們之間的神仙友誼。
  • 做光療指甲必知的14件事、指甲油塗起來更美的秘訣
    有些人會定期到美甲沙龍做光療指甲,有些人則偏好可隨時卸除、更換的指甲油。做凝膠(光療)指甲必知的14件事1. 什麼是光療指甲?光療指甲又可稱為凝膠指甲,材質是天然樹脂,照LED燈後會硬化,可以強化指甲、矯正指形、彩繪。早年稱之為光療,是因為需透過UV燈照光硬化,而凝膠的厚度,可以改善咬指甲等的指甲問題,但後來衛服部公告,「療」字容易誤導消費者有療效之意,因此後來改為「凝膠」。2. 光療指甲一次可以維持多久?
  • 喜歡經典歌曲,怎麼能不聽一下羅大佑的《戀曲1990》
    一對臺灣情侶去南非旅遊,遇到一個司機,哼著《戀曲1990》的曲調問他們知不知道這首中文歌叫什麼名字,那對情侶聽出那個曲調像是羅大佑的的《戀曲1990》,便把歌曲放給司機聽,結果那個司機高興的幾乎是手舞足蹈,並說出他和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原來,這首歌是他母親小時候經常在他耳邊哼唱的一首歌,只不過一直不知道歌曲是什麼名字,他母親去世了後,每當想念母親時,他就會哼唱這首歌。
  • 華語經典在「佳音」(1)林強:新臺語歌運動翹楚
    臺灣第一彈:新臺語歌運動翹楚--林強的經典之作林強的電影配樂代表作時間回溯到1990年,一曲《向前走》讓林強一舉成名,他用搖滾樂的編曲方式加上閩南語接地氣的「土味」打破了臺語歌曲長期以來的悲情曲風,這首歌也被視為是新臺語歌運動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 羅大佑的這一首佳作,被世人埋沒了整整26年!
    我想說的是,羅大佑毫無疑問是敢於揭露社會現象的時代英雄、靈魂歌者,他是一位時代性的歌手,更是80後青春的符號。並且他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以「流行」之名,行「流傳」之實。羅大佑的作品,早就超越了音樂本身。羅大估的經典作品數不勝數,對於那些熟知的經典已無需認證,我們去感受它的偉大即可。
  • 為什麼只有羅大佑被稱為現代「音樂教父」
    現在恐怕有很多00後都不知道羅大佑是誰,也會有很多人說我不喜歡羅大佑,唱歌難聽還清高。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如此推崇他,稱他為「音樂教父」呢?如果你聽過他所做的《童年》、《你的樣子》、《戀曲1980-90》、《滾滾紅塵》、《東方之珠》、《光陰的故事》、《愛的箴言》等等還有許多,你會發現雖然他的嗓子一般,但歌的詞曲均可以稱得上一等一的漂亮和好聽,和00年之後大火的周杰倫一樣。
  • 被視作不可逾越的高山,羅大佑究竟有什麼魅力?
    曾經有一對臺灣情侶去南非旅行,乘坐計程車時,司機邊開車邊哼唱著一段旋律。司機對情侶說:「這是我媽媽生前最喜歡的歌。1993年,我和媽媽在剛果的一家中餐廳裡聽到這首歌,媽媽非常喜歡,老闆就送了她一盤磁帶。」母親去世後,磁帶丟失了,每當司機想起媽媽,就會唱這首歌,卻始終不知道歌名叫什麼。
  • 盤點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真是好聽哭了
    歲月如水,走過才知深淺;時光若歌,唱過方品心音。愛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誠而長久;親情因相依而溫暖。人與人間,就是一份緣;情與情中,就是一顆心。情再濃,時間久了也會淡忘;愛再深,回應少了亦會心涼;心再熱,冷漠慣了只會冷卻;人再好,疲憊累了定會離開。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或際會。你們能與與這篇文章相遇便是緣分,希望你們讀過之後中有溫暖的感覺。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
  • 羅大佑經典名曲《童年》裡,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說的是個啥?
    而在1980年代流行文化的回憶中,羅大佑經典的《童年》中有一句「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也是讓眾多大陸歌迷內心直呼「什麼鬼?」卻又記憶如此深刻。我們今天不如從《童年》的演變脈絡史說起吧。
  • 音樂教父羅大佑:我是人間惆悵客,半世飄零憶平生
    羅大佑會告訴女兒,人與人之間要如何相處,要如何互相幫忙。他沒讓女兒聽他唱的歌,因為他想讓女兒,在屬於自己的年齡裡,接觸屬於她們的世界。在《光陰的故事》裡,那個唱著《童年》也唱《之乎者也》男人,在歲月的洗禮中,變得越發成熟、穩重和通透。每個人在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 我的羅大佑之夏(四)
    上網看新聞是一周工作之前必須做的事情。  買了"5·27"羅大佑的單,所以在找他的相關新聞。可一向愛"炒抄吵"的網絡似乎對他的這次演唱會擺出了少有的吝嗇態度,各網站上都鮮有報導。  一個老友在QQ上對我暗暗地說:是因為這場演唱會有內幕……(以下因為政治因素被刪除數百字)。我在閃動的頭像前沉默,思緒走到了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