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訓的長距離應該怎樣跑,為何冬季一開跑心率就很高?

2020-12-25 全民跑步

冬訓要多拉長距離,但速度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

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我們都知道,冬訓是有氧積累的一個關鍵時期,而多跑跑長距離則是積累有氧耐力的重要訓練方式。小編所在跑團裡不少小夥伴說看周六日天氣不錯,要不要約起去跑個二三十公裡。

長距離訓練無疑是馬拉松訓練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也是一個完整的馬拉松周期訓練中早期的訓練內容。

很多跑友進行長距離訓練時,往往是硬撐著把距離跑夠就行了,只是完成了長距離的量,而卻沒有把「質」做好,跑出有效地LSD,因此,有些人在賽前跑了三四個長距離,有時比賽還是會跑崩。

長距離訓練也有許多講究,在馬拉松備戰不同階段,長距離訓練的跑法也會有差異。

那麼,冬訓期間長距離應該如何跑呢?

為何要進行長距離訓練?

長距離(LSD)訓練,是以「低強度」和「長距離」為特點的有氧訓練,一般訓練距離在26-35公裡,是馬拉松備戰訓練中的重要內容。

如果你只是日常跑5-10公裡來保持健康不想跑馬,那麼就沒必要去跑那麼長的LSD。

而長距離訓練對跑馬有什麼好處呢?因為如果你有氧耐力不足,跑馬後半程往往會「撞牆」、抽筋!

跑馬抽筋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有人覺得抽筋是因為肌肉力量不夠,或者電解質流失造成的。其實是片面的。

馬拉松比賽的強度會超過有氧跑的強度,當人體在氧氣不充分的情況下,糖原的代謝會形成乳酸,乳酸會被再次代謝為能量而得以清除。

但是如果乳酸產生的速度超過了其代謝速度,機會積累起來。乳酸中的酸,會削弱人體的工作能力,會損害肌肉和神經的信號傳導,從而削弱肌肉的收縮能力。

因此在抽筋前,我們都會有肌肉酸脹的感覺,直至乳酸的濃度超過身體的承受能力,出現肌肉痙攣。

無論你的肌肉力量多麼強大,電解質多麼充沛,如果你的有氧耐力不夠,或跑馬前半段跑得過快,都會導致乳酸的快速積累。

而我們日復一日的有氧耐力訓練,正是在提升乳酸產生的門檻,以及清除乳酸的能力。

長距離該如何跑?

根據跑步強度分級,LSD的主要強度在最大心率的65-78%,屬於輕鬆慢跑,可以聊天說話、基本不會感到喘粗氣。

但LSD並非跑得越慢越好,運動強度低於50%,就很難對有氧耐力起到訓練作用。

如果太快,你體力可能不夠,越跑越慢,甚至最後無法完成既定的目標,也會導致過度疲勞,增加受傷風險和更多恢復時間,更重要的是無法鍛鍊到脂肪供能的能力。

因為我們身體裡的碳水儲備是有限的,越長距離的項目,越需動員脂肪代謝來提供能量。

先看第一張圖,運動脂肪代謝參與的比例,是隨著時間的拉長而提高,這就是為什麼在馬拉松訓練中,我們周末都會適當拉長跑步的時間.

再看第二張圖,脂肪代謝的比例,是隨著運動強度的提高而減少,因此長距離訓練需要溫和的運動強度。

石春健老師在給基普喬格的教練做翻譯的時候,他曾透露基普喬格的長距離強度是40%-50%,通常長距離要比你比賽目標配速低至少30秒到1分鐘左右。

最後,長距離跑多長時間合適?在丹尼爾斯的馬拉松經典訓練法中,建議長距離最長不要超過2.5小時。

因此,我們不要簡單地去模仿別人跑多長,你就跑多長,而是在這個時間裡和強度下,你能跑多長距離;30公裡的長距離可能只適合於少數高水平選手。

也就是說,LSD訓練最長2.5小時或者30公裡,哪個先到採用哪種。

而在一個馬拉松訓練周期的不同階段,長距離訓練的具體跑法也會有不同。

通常,備戰一場馬拉松建議訓練周期至少為16周,基礎較好的跑者備戰周期可以縮短為10-12周。

以16周(冬訓12月-來年3月)舉例,整個訓練周期可以分為4個階段:基礎訓練階段(前5周)、強化進展階段(第6-9周)、專項能力提高階段(第10-13周)、減量調整競賽階段(第14-比賽周)。

圖片來源:慧跑

第一階段,LSD訓練強度主要是以輕鬆跑為主,強化肌肉耐力。

第二階段,LSD的訓練強度就要提高,配速相應提升,可以一開始是輕鬆跑,然後逐漸提高有氧強度,越跑越快的節奏。

第三階段,長距離訓練的重點就是在最後8-10公裡模擬馬拉松配速跑,檢驗自己後半程對比賽配速的駕馭能力。

最後一次長距離訓練在賽前3周左右結束,這時的配速應比LSD快一些,和比賽目標配速相比稍慢(最大心率的70%-80%),屬於強度較大的訓練,來測試自己這一階段的訓練成果,找出短板去強化。

所以說,如果快到馬拉松比賽了,賽前一兩周你還在進行LSD訓練,或跑比賽配速快很多的間歇跑,那就說明兩點:一是基礎期的訓練非常失敗;二是訓練非常盲目。

因此從中可以看出,跑長距離,千萬不要越跑越慢。

越跑越慢的原因,在於你前半段的速度過快,體能消耗太大,後程就會掉速明顯。

儘管可能最後堅持跑到了30公裡,但這樣越跑越慢的LSD,往往起不到訓練效果,甚至增加受傷的風險、產生厭跑的情緒。

所以,要將心率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尋求合適的距離和配速,合理分配體能。最有益的配速應當是比馬拉松目標配速慢10%~20%,最好採取負分段跑法,就是前慢後快,慢慢提速。

如果你的長距離訓練,最後5-10公裡還能保持速度,甚至提高速度,那麼你完成了一個高質量的LSD,最近的訓練也很有效。

冬訓跑步的一些注意事項

最近一些跑友反映說,跑步久了,腳底、腳前掌或腳趾發麻,是怎麼回事?

冬季不管是田徑場還是柏油路,路面都隨著溫度降低變硬,跑鞋的底天冷了彈性也會下降,這兩個原因是造成跑步腳底發麻的主要原因。

因此冬季跑步,不要穿底太薄太硬的跑鞋,穿底厚緩衝好的鞋子。

同時冬季跑步強度溫和,把步幅收小,多關注落地技術,關注自己的腳步聲大不大,加強落地緩衝。晚上熱水泡腳,加強足部的血液循環,也有助於睡眠。

此外還有不少跑友反映,冬季溫度已經很低了,為何一開跑心率就很高,即使速度降到很慢,心率也降不下來,這種情況要持續一二十分鐘心率才會慢慢降下來。

我們的人體跟汽車一樣,冬天剛剛熱車的時候怠速高,如果我們馬上走,發動機的聲音會很大,油耗也高。熱車之後,怠速降下來再走就平穩了。

因此,冬天身體對於寒冷的應激反應,會導致我們起步心率的快速升高,過一段時間才會慢慢的降下來。

此外,不管是光電心率設備,還是心率帶,在感應心率時,都要等到皮膚微微出汗才會更加靈敏。冬天出汗慢,皮膚乾燥,所以心率設備一開始也容易飄。

因此冬季跑步,一定要重視熱身,熱身越充分,起步心率會越平穩,此外,冬季在開跑的前20分鐘一定要慢。讓我們的身體,熱透了再跑。

此外,冬季周末跑長距離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出遠門跑步要帶上乾衣服、幹帽子,跑後先換掉溼衣服,再喝水拉伸;注意跑後保暖,不要感冒。

如果想再來年實現馬拉松PB,系統性訓練很關鍵,在訓練中找出自己暴露出來的短板,是耐力不夠、速度不行,還是力量太弱,然後再去好好強化,才有提高。

現在正值冬訓的第一階段,也是打好有氧基礎的關鍵時期,趁著周末快來了,陽光正好,把長距離支稜起來!

互動:最近你跑長距離了嗎,跑了多少?跑馬拉松自己的短板是什麼,冬訓想如何改進?

相關焦點

  • 訓練1個月敢跑全馬,他是江蘇靖江首位破3跑者!
    因為是首馬,完全沒有經驗,前半程幾乎沒怎麼補水,等到溫度真正上升後,就感覺身體裡的水分都被蒸發完了一樣,於是開始瘋狂補水,一路過補給站就噸噸噸……一頓猛喝。 當時的那種感覺,倒也不是跑友們說的撞牆,就是感覺自己明明有用不完的力氣,但就是跑不起來。加上買跑鞋也沒啥經驗,買了一雙大小剛剛合適的跑鞋,結果後半程腳漲得厲害,還磨出了水泡,這種感覺有多痛苦,大家應該都懂。 最後,越接近終點,我的目標成績就越往下降,從445降到500,又從500降到515,最終完賽成績:5小時28分。
  • 你了解LSD(長距離慢跑)訓練嗎
    L.S.D.是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即:Long Slow Distance,直譯是「長距離慢跑」。LSD的好處1、提高耐力、增強心肺能力和循環系統2、燃脂減肥LSD是人人適用的跑步訓練方法,除一般人群外,青少年、減肥者也可以跑LSD。一、怎樣才算長距離?
  • 長距離慢跑需要準備哪些東西?7件小裝備,讓你可以暢快的跑
    同時,它還可以刺激到肌肉,提高肌肉的耐力,提高肌肉抗疲勞性,使得跑者在跑馬拉松時不會因為肌肉過度疲勞而發生抽筋現象。 如果你想要馬拉松後半程能夠穩定的跑下來,長距離慢跑是必不可少的訓練。 長距離慢跑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速度慢,一個是距離要長。一般來說,跑一個長距離了時間要控制在150分鐘以內,距離控制在30公裡以內最為合適。
  • 杭州「夢馬」開跑在即,想跑好馬拉松,這件裝備不容忽視
    OPPO 2020杭州夢想小鎮半程馬拉松就要在11月29號開跑啦,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有報名參加這項長跑賽事的? 為何一款數碼產品能受到跑者的歡迎?
  • 翻越北木山、躍過長水澗……南北湖冬季跑山賽火熱開跑!
    翻越北木山、躍過長水澗……南北湖冬季跑山賽火熱開跑!「我參加過五六次跑山賽,南北湖跑山賽是頭一回參加,感覺今天狀態很好,沿途風景也很美,很享受。」於雲輝說。「我很喜歡戶外運動,今天的天氣很好,南北湖的賽道跑下來,整體感覺也很好,它既有美麗的風光,也融入了當地的文化。」參賽選手何亮亮說,他以3小時32分38秒的成績奪得35公裡全程組的男子第一。
  • 怎樣跑步,才算是「健康跑」?
    怎樣的「跑步」才能稱為「健康跑」?運動專家表示,就是根據不同的體質、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時期,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跑,否則,跑步健身目的並沒有達到,相反還會損傷身體。其實,從運動醫學的角度,健康跑步,只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以跑步為主 身體較胖如果想開始健康跑鍛鍊,一下跑步較長的距離身體肯定受不了。所以,可以先走一段,然後再跑一段,這樣反覆的交替走跑也算是健康跑。所謂健康跑,顧名思義就是以跑為主,而不是走。如果你一下子能堅持50分鐘左右的健康跑,你的健康狀況可以說很不錯。
  • 跑馬拉松很酷?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跑馬拉松!
    提起馬拉松,大家應該都是有所了解的,它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裡385碼,折合為42.195公裡,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四分馬拉松。馬拉松在大家的印象裡,是極限運動的一種存在,可望而不可及。
  • 跑後休息=吃吃睡睡?積極性恢復了解一下!讓高階跑者滿血復活的秘密
    經常關注跑圈的跑友們應該知道,最近馬拉松賽事還是比較多的,參加的人也不再少數,看來寒冷的冬天還是沒有阻擋住大家的步伐啊! 如果你正在進行艱苦的跑步訓練,包括長跑、速度訓練、節奏跑以及爬山坡,那麼一周之內可以安排兩次騎自行車來進行動態恢復。 騎自行車對身體的衝擊力較小,在艱苦訓練之後,進行低強度的騎自行車,能增加體內循環,還有利於快速恢復。
  • 渭南市第一醫院冬季越野賽開跑
    為豐富廣大職工的文化生活,提高職工的凝聚力、向心力,12月19日,渭南市第一醫院冬季越野賽在沋河溼地公園激情開跑,醫院領導班子及參賽職工80餘人用奔跑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 跑者無懼嚴寒! 冬季室外跑的6個技巧
    跑者無懼嚴寒! 冬季室外跑的6個技巧 原標題:跑者無懼嚴寒!
  • 我們為何要冬訓?
    訓練中我們留意到不少球員會出現滑倒的情況,尤其是防守球員在面對進攻方利用假動作一對一突破時。一方面這是由於冬季人體的柔韌性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由於北方地區的溫度以及草皮生長的綜合因素,冬季的草皮踩上去更硬,球鞋對於草皮的抓地力大大下降。也正因如此,魯能青訓每年冬季都會組織各級別梯隊前往溫度更為宜人的南方進行冬訓,從球員的安全角度出發這無疑是個合理的選擇。除此之外,冬訓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 跑者們,你是長矛還是匕首?
    原創 Alex 一美Media 收錄於話題#美跑10個關注 文字 Alex我參加過一個跑步小組,一眾跑者邊聊邊跑,也算是一種健康的社交方式。你五公裡最好成績的最大心率是多少?問得我瞋目結舌,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跑步,不然怎麼什麼都不懂?後來混熟了我才知道,這位仁兄是練短跑的,從來沒有跑過10公裡以上的距離,更別說半馬和全馬了。當我和他聊半馬的體能分配和全馬的配速時,哥們也和我之前一樣,一臉天真。
  • 跑步時我究竟應該跑多快?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配速!
    強度,也即配速是馬拉松訓練的核心,想要更高效的進行馬拉松備戰,金字塔訓練是最佳訓練模式;其本質是在備賽訓練中,合理安排不同配速、不同跑量的訓練,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掌握適合自己的配速呢?輕鬆跑位於金字塔的底部,表示其佔總跑量的比例最大,為整個備賽打下基礎;記住:一定要讓自己學會先慢下來,現在的慢是為了將來的快。輕鬆跑時心率控制在65%—78%最大心率,一次訓練時長介於30—150分鐘,一次輕鬆跑訓練相當於周跑量的25-30%。
  • 2020「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瀏陽站火熱開跑
    12月12日,2020「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瀏陽站暨第六屆瀏陽市冬季馬路賽跑在社港鎮火熱開跑。本站賽事是2020「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的全國第9站比賽,設置了「12.26公裡經典跑」項目。來自全省的600多名跑步達人從石牛寨風景區出發,終點設在周洛大峽谷風景區。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在此次活動開幕式上,還進行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授牌儀式。
  • 裝備風冷發動機的摩託車到底能否應對長距離騎行?
    這是一位關注了驃騎府的朋友發來的留言——自己想買輛便宜的代步用跨騎摩託車,偶爾摩旅,聽別人說風冷發動機散熱差,跑長途容易發動機過熱,是這樣嗎?這個問題的需要分幾步來回答,驃騎府簡單為你解釋下。第一,你說的長距離騎行,是怎樣的一種騎行方式?
  • 金陵科技學院「冬季樂跑」完美收官
    中國江蘇網訊 12月20日,金陵科技學院舉辦中信銀行杯·金陵科技學院第十八屆運動會「冬季樂跑」活動。中信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周捷、中信銀行南京建鄴支行行長張琪、南京聯通江寧分公司副總經理錢俊,金科院校長劉永彪、校黨委副書記單曉峰、副校長馮年華、副校長高永祥出席活動。
  • 廣馬開跑在即,馬拉松大神帶你19天衝刺
    跑馬是一項有高風險的運動,每一位跑友都需要有敬畏之心。松風建議,在剩下的備戰期內,跑友們需要調整生活和訓練,「雖然剩下不到20天的時間,但還是要通過訓練去儘可能調整狀態。我建議在比賽前生活一定要規律,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儘量減少喝酒、熬夜這種現象,還要抽出時間來進行跑步訓練。」
  • 零基礎,但我跑了個馬拉松,畫了個漫畫,聊一聊我的感悟
    結合同學的馬拉松經歷,我頓時萌生一種好奇——跑完馬拉松後的風景是怎樣?於是,我登陸了運動手錶佳明的網站,挑選了一份2級馬拉松心率跑訓練計劃。歷時16周,一周五跑,訓練內容主要是LSD慢跑、間歇跑、放鬆跑。有時候太累了,或是受傷了,我就推遲一兩天。四個月的訓練計劃,我五個月完成,但訓練完成率至少95%以上,每項訓練內容基本都嚴格執行。
  • 為什麼說10公裡成績能決定你全馬跑多快?
    確實,業餘跑者大部分應該都會有這樣的困擾,畢竟人到中年,工作和家庭瑣事已讓人力不從心,利用閒暇時間堅持著自己的愛好跑跑步,已實屬不易。那麼對於業餘跑者,如果時間有限的話,如何訓練去提高馬拉松成績呢?輕鬆跑,放鬆跑和大部分的長距離跑,可以嘗試採用MAF180,即跑步時心率不超過「180-年齡」這個數值,如果有運動習慣且沒有傷病,那麼心率數值可以增加5。可以用心率表或心率帶監測心率,如果沒有,把強度控制在邊跑邊能連貫說話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