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
這幾天在追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終於大結局了,雖然整體感覺這個故事有點結束的草率,但也不禁感嘆自己恐怕又要過幾天劇荒的日子了。
劇是真的好!
故事從凌霄一家搬到李尖尖樓上開始,一直到李海潮終於跟賀梅結婚而結束,講述了這三個家庭中的孩子——李尖尖、凌霄和賀子秋三個人的成長與情感故事。
看完這個劇,整個腦海中就只浮現著這樣的一句話:
【家人】這兩個字是不能單純的被血緣來定義的,有血緣的未必是家人,而沒有血緣的人卻可能比家人還要親。
01當心身邊以血緣關係道德綁架你的人
「我也是為你好。」「我這可都是為你好。」「我這麼做還不是為了你嗎?」
似乎劇中所有的「反面」角色,都喜歡拿這句話來做幌子。但在我看來,所謂的「為你好」不就是在道德綁架嗎?
「乖乖女」齊明月一直活在自己強勢的母親的陰影之下,高中的時候,連自己跟哪個同學交朋友都不能說了算,因為母親只讓自己跟考第一名的孩子一起玩。
長大之後,這樣的情況也並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觀,就算自己搬出來住,母親也時不時讓齊明月放棄自己現在的記者工作,好好考公務員,甚至月亮想去北京工作兩年母親都不同意,還專制地用養老金給月亮買了房,美其名曰「我還不是為了你好嗎?」
齊明月的母親總是一直埋怨齊明月沒有主見,但生活中又事事不讓她有主見,幫她拿主意,久而久之,齊明月學會了把話藏在肚子裡,忍氣吞聲。因為哪怕她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也會被母親一票否決。
然而實際上呢?齊明月的母親一直在否認真實的齊明月,這也造就了她雖然自卑但懦弱、不敢為自己發聲的軟弱又逃避的性格弱點。
這就是所謂的「為你好」嗎?真的在「為你好」嗎?
小童星唐燦同樣也是一個自己父母的受害者,很多人包括我之前都一直很奇怪,唐燦明明小時候擁有那麼多的資源,拍了那麼多的電影,為什麼最終畢業後卻淪落到只能開淘寶店替人跑腿的下場。
直到劇中給了我們答案——高中時期的唐燦雖然競爭女一號落榜,但是也曾有過一次籤約公司獲得更好的資源的機會,但是由於做自己經紀人的母親的目光的短淺和思想的狹隘性,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白白的錯失了良機。母親美其名曰「他們就是想賺錢,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
原本一個來之不易的做演員的機會就這麼被母親給推掉了,隨著機會一起流逝的,還有唐燦的演員夢。
長大後的唐燦生活也並非盡如人意,她活在父母的壓力之下,怕自己給爸媽丟臉,怕讓別人看不起。從小父母不讓她讀書,讓她拍電影,成為家裡的賺錢工具。長大後的她由於不出名,父母瞧不上她的明星夢,讓她去博物館朝九晚五做著體面的工作。
但看著好像是為她著想為她好的父母,連她吃沙茶醬過敏都忘了。明明應該是最親的人,卻遠的連陌生人都不如。
凌霄可以說是整部劇裡德道綁架中最大的受害者。
當外婆領著他見都沒見過的所謂的「親妹妹」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被外婆數落著:「這可是你親妹妹,我看你到底管不管她!」
當初拋棄他的母親因為車禍癱瘓在床的時候,舅舅想撒手不管,拉著凌霄跟他說:「這可是你媽,你必須留在新加坡照顧她。」
甚至就連他的母親陳婷,也每天沒日沒夜的以母親的名義,強行將凌霄捆綁在自己的身邊,從來沒有真正的考慮過凌霄的感受。可憐的凌霄,年紀輕輕就有重大的心理創傷,每天靠服用大量的安定劑才能入睡。
如果這就是所謂的親人和家人,那麼這份流著血的家人名義,要來何用?
這些道德綁架的話在生活中其實並不鮮見,很多話都像是一顆顆糖衣炮彈,打著為你好的名義,逼著你走進一個非死即傷的危險境地,等你悻悻然從裡面爬出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就已經被傷的遍體鱗傷。
才知道,原來,家,也可以吃人。
武志紅有一本暢銷書——《為何家會傷人》,講的就是明明應該是避風港和溫暖的懷抱的家,為何總是傷人於無形之中。
正是因為有著這一層血緣關係,似乎就等於有了一塊「免死金牌」——無論自己做了多過分的時候,都可以被原諒。
於是很多負面的情緒和行為便在這一塊不為外人所知的領域裡面被無限的放大,人們盡情的朝至親發洩著自己的情緒,抒發著自己的欲望,卻否定著對方,將自己最黑暗最惡劣的一面展露無遺,卻絲毫不會在意對方的感受。
高校畢業的心理學專家可以治癒千千萬萬的患者,卻治不好自己內心被原生家庭所傷害的心靈創傷。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該好好想一想,我們真的愛自己的家人嗎?我們的所作所為真的也在愛他們嗎?停下那些傷人的舉動吧!被至親所傷,好比被灌下了世界上最猛烈的毒藥。
02 家人的名義可以不被血緣定義
《以家人之名》,在我看來,這部劇的名字是很有深意的。
一方面,它諷刺了那些以血緣和家人為由進行道德綁架來滿足自己私利私願的「假」的家人,另一方面它又對「家人」這兩個字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即:不以血緣定義家人名義。
賀子秋的親生父親趙華光,沒有擔負起一天撫養賀子秋的義務,卻在他高三那年找到他,要他認祖歸宗,不過是因為自己沒有了其他的子嗣,卻依然在賀子秋面前說著「我也是為你好,我可是你親生父親。」
可他真的是為賀子秋好嗎?如果是真的,為什麼之前的十幾年他從未出現過呢?在他眼裡,賀子秋不過是他的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罷了。
即便是有著血緣關係,有些人,也不配是家人。
陳婷為了逃避過去,把自己女兒死的事情一股腦兒推卸到了小凌霄的身上。失去的總是最好的,她沉浸在過去喪女的痛苦裡面,忘記了自己還有著一個兒子,不願意往前看,也從來不顧凌霄的感受。她看不到凌霄的懂事,每天在家裡跟凌和平吵架,全然不管凌霄。
在凌霄還小的時候,這個女人由於自己的自私,為了逃避現實,拋下凌霄一走了之。她不要他了。可等凌霄長大後,這個女人又突然出現,想要把凌霄綁在自己身邊。她以母親的名義綁架著凌霄,但是她的所作所為卻只是不停的傷害他,卻還要怪凌霄為什麼想逃離他。正如凌霄含淚質問的那般:「媽,您為什麼不疼我呢?」陳婷是想拋棄過去重新開始,但是她不知道的是,重新開始並不等同於拋棄過去,而是要接受過去和現在的自己。
家人的溫暖,可能並不來自於血緣至親。
李海潮應該是整部劇裡的大好人了吧,他也是理想中的父母典型。他跟賀子秋和凌霄都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他卻把他倆當做是自己的親兒子一樣看待的。給予了他們可能在自己血親之中都感受不到的關愛與溫情。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李海潮跟凌和平這兩位父親,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孩子是不能一直綁在父母身邊的,他們終究會長大,會有著自己的生活,也會獨立。
做父母的,更多的就是一個學會放手的過程。
小時候的李尖尖不懂這個道理,她埋怨哥哥們一個個離她而去。後來她想開了,烏鴉反哺,這時候哥哥們也都回來了。只不過當初的親情線轉化成了感情線,讓一家人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一家人。
當然,很多人都覺得這樣的一個結尾是否太過於草率,雖然在故事的背後,反面人物都有被儘可能的洗白,但是很多人物的結局都沒有交代清楚。比如,唐燦最後有沒有跟莊北在一起,齊明月最後又怎麼樣了等等。
作為一部溫情為主的家庭劇,大家都想看到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但是要知道,故事可以有結局,但是生活卻沒有大結局,每一天都會有新的繼續。
這樣的一個看似草率的結局或許一點都不草率,它想傳遞給我們的可能恰好就是,電視劇雖然拍到這裡戛然而止了,但是劇中每個人就像生活中的你我一樣,故事還並沒有結束,只不過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繼續而已。
最後,祝生活中的每個人都能夠不被以家人的名義綁架,能以家人的名義跟自己的家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