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沒血緣關係,不姓一個姓,咱們也是一家子」

2020-12-19 娛樂大咖八卦

今年的國產劇,勢頭都很猛。前有《隱秘的角落》引發全民討論,後有《三十而已》刷爆熱搜、朋友圈。就在最近,又有一部黑馬國產劇殺了出來——《以家人之名》

剛開播時豆瓣8.6,目前評分8.2。播出不到三分之一,已經有超過9萬人參與評分。首播收視率破3,創今年以來湖南衛視最佳收視記錄。乍一看名字,不禁讓人聯想起那些狗血噴頭的八點檔家庭劇套路。但它和我們想像的家庭劇,有些不太一樣。

在這「家」裡,有三個孩子——大哥凌霄(宋威龍 飾)、小哥賀子秋(張新成 飾),還有最小的妹妹李尖尖(譚松韻 飾)。他們不僅姓氏不同,甚至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這怎麼能稱得上是一家人呢?

他們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是一地雞毛。大哥凌霄,原本擁有著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但在一個雨天裡,妹妹因為誤食了核桃,沒能及時搶救,意外去世了。

從此之後,原來溫柔的媽媽性情大變,經常和爸爸吵架,甚至打罵凌霄。這對於年幼的凌霄而言,也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他漸漸變得沉默寡言。

每當父母吵架摔東西的時候,凌霄就會拿著書坐到門外的階梯上。不管他再怎麼迴避,似乎都無法解開自己與母親的心結。

突然有一天,媽媽毅然選擇和爸爸離婚,就這樣拋棄了凌霄。

小哥賀子秋,卻從來沒有感知過父愛,自小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媽媽在生下他之前,就已經和爸爸離婚了,他隨的還是媽媽的姓氏。然而媽媽對他的態度,卻異常冷淡,似乎他的出生就是個累贅。

時間久了,賀子秋也學會了看人眼色、生活自理。一次再平常不過的相親中,賀子秋見到了未來的「爸爸」李海潮(塗松巖 飾),還有他的女兒李尖尖。

那個時候的賀子秋,只是覺得這個叔叔很親切。雖然李尖尖很刁蠻,對他而言卻依然是個有趣而珍重的好玩伴。

他未曾想過,在此過後,媽媽竟然會狠心拋下他,一走便是10年,音訊全無。幸好心地善良的李海潮放不下年幼的賀子秋,將他從農村裡帶回了家,賀子秋也成為了李海潮的「兒子」。

而年紀最小的李尖尖,媽媽很早就因為生病去世了。從小到大,李尖尖就和爸爸相依為命,靠著一個小麵館生活。

在李爸爸的悉心照料下,李尖尖活潑又開朗,大大咧咧也十分調皮。就這樣,毫無血親關係的他們,組成了最特別的「一家人」。

他們的生活過得日常又瑣碎,似乎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上演著。兄妹三人會搶廁所,會搶早飯,也會毫不忌諱地吃同一碗飯、喝同一瓶水、分享同一杯雪糕。

在飯桌上會互相夾菜,把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食物精準地放到對方的碗裡。

有人負責跑腿,也就必須要有跑腿費,也就有人必然會賒帳。

他們就跟世界上所有親兄妹那般,沒什麼兩樣。然而,那些真正與他們有著血緣關係的人,卻不斷地用所謂的「親情」綁架他們。

丟下凌霄多年的母親在新加坡改嫁了,帶著同母異父的妹妹回來,要求著凌霄要待她如同親妹妹。

後來母親出車禍,舅舅找藉口甩鍋、後爸的家人撒手不管,只剩凌霄必須放棄一切,去新加坡陪床照顧。到頭來,不管她過去怎麼拋棄、羞辱過凌霄,最後都只剩一句:「她畢竟是你媽。」

賀子秋素未蒙面的爸爸因為自己膝下無兒女,回過頭來要與賀子秋認親。不管賀子秋怎麼拒絕,依舊死纏爛打,說來說去也只有那一句:「我是你親爸,你是我親生兒子。」

不管曾經犯下多少錯,血濃於水,怎麼都可以被原諒。血緣與親情,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是絕對無法切斷的聯繫。而殘酷的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們以「家人」之名綁架孩子。而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們,卻在用家的溫暖在治癒孩子。

這個拼湊而成的五口之家,不是「親人」,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家人。劇中有一場戲,最為動人。明明是子秋的18歲生日,二姨卻不停地叮囑他,要學會「孝順」。

與其說是「孝順」,不如說是感謝李爸的接濟與養育,要求子秋心甘情願地做牛做馬。二姨的這些話,全都被李爸聽見了。

在飯桌上,李爸借著酒意,哭著說出了子秋積壓了多年的委屈——從小就懂得看人眼色的子秋,從不主動吃肉,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妹妹。

每天第一個早起,給李爸打下手,去店裡幫忙,當李尖尖的跑腿……甚至在深夜,還是個小孩的子秋,偷偷地蹲在廁所,洗著妹妹和李爸的髒衣服。

瘦弱的子秋蹲在廁所裡的背影,李爸一輩子都忘不了。「可有些人她非得提醒我,我不是親爸,那他們的親人在哪裡啊?」

即便自己不是親生父親,但李爸也掏心掏肺地把他們看做親兒子般照顧,從來沒有奢求過要從他們身上得到什麼。「沒血緣關係,不姓一個姓,咱們也是一家子。」不是親人,但已經是家人了。

《以家人之名》最為感動人的,在於爸爸與孩子們之間,那份說不清道不明、卻真實存在的家人之愛。雖然有些令人失望的是,在經歷了成年人的離別,又久別重逢的兄妹三人,似乎是逃不開「偽骨科」愛情的走向了。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前10集所描繪的這份家人情感,也是近期國產劇最佳。

在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裡,有這樣一句話——「她們偷來的,只是親情。」

他們一無所有,但卻擁有著這個世界最為珍貴的,來自家人的愛。人們生來無法選擇父母,選擇血緣關係,但卻能夠選擇自己的感情。家人之間,比血緣更重要的羈絆,是愛啊。

相關焦點

  • 以家人之名經典臺詞句子有哪些 以家人之名暖心語錄摘抄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有著許多經典的臺詞,發人深省,三個重組的家庭賺足了觀眾眼淚,有笑又有淚的畫面讓很多人能夠感同身受,下面帶來:以家人之名經典臺詞大全 以家人之名暖心語錄摘抄。  以家人之名經典臺詞大全  1、因為分開,我們變得陌生,變得無話可說,他們有了新的朋友,也有了新的夢想。」
  • 以家人之名的經典臺詞大全有哪些 搞笑句子語錄大盤點
    昨天《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已經開播了,小編就看了一個片段都已經笑得不行了,特別是劇中跟兩個哥哥的互動,還有一些很搞笑的經典臺詞,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以家人之名》經典臺詞大全  1、阿姨,你是不是不要凌霄了,那你不要的話,就給我了。  2、我,李尖尖今天來例假了!
  • 以家人之名一些很搞笑的經典臺詞 一起看看吧
    以家人之名一些很搞笑的經典臺詞 一起看看吧時間:2020-08-11 12:30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家人之名一些很搞笑的經典臺詞 一起看看吧 導讀:昨天《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已經開播了,小編就看了一個片段都已經笑得不行了,特別是劇中跟兩個哥哥的互動,還有一些很搞笑的經典臺詞
  • 《以家人之名》迎大結局 還是有些許遺憾
    (原標題:《以家人之名》迎大結局 還是有些許遺憾) 由新生代演員譚松韻
  • 《以家人之名》:不用追著看大結局了,情節全在這12句話裡!
    由譚松宇、宋威龍、張新成、塗松巖、張晞臨演繹的一部現實題材劇《以家人之名》,為我們重新定義「家」的概念,不姓同一個姓,沒有在一個戶口本的人,可以勝過血緣關係。 有歡欣也有悲傷,這就是人生百態,因為貼合我們身邊的那些人,那些事,所以《以家人之名》一開播,就獲得很高的收視率!
  • 《以家人之名》:家人之間的羈絆不一定是血緣,而是愛
    好久沒來更新文章了,有點抱歉,今天特意來給大家推薦一部剛剛上映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這也是我最近在熬夜等待更新在追的一部電視劇,題材新穎,三個同病相憐的孩子,機緣巧合成為一家人互相抱團取暖,前期更直面親情的表現,有《我的1988》的味道,心酸中夾雜著美好。
  • 《以家人之名》治癒收官!走心臺詞值得收藏!
    我很喜歡《以家人之名》這部劇,圍繞著家庭親情,也講述著關於青春的成長和救贖。以家人之名終於圓滿收官了,治癒的除了劇中人,還有屏幕前的我們。這部劇的ost也很好聽,和劇真的很搭!很喜歡《無畏》,道出了成長的艱辛、困惑和無奈,但也有努力堅持下去的無畏。
  • 《以家人之名》:有血緣的未必是家人,沒血緣也能組成家
    #這幾天在追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終於大結局了,雖然整體感覺這個故事有點結束的草率,但也不禁感嘆自己恐怕又要過幾天劇荒的日子了。02 家人的名義可以不被血緣定義《以家人之名》,在我看來,這部劇的名字是很有深意的。
  •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愛與陪伴才是更深的羈絆
    《以家人之名》便深度聚焦原生家庭的愛與痛,講述了一段關於治癒和成長的故事。「事實上,沒有血緣關係,不姓一個姓,也能成為一家子,因為家人會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丁梓光表示,《以家人之名》試圖用暖心的青春成長故事展現生活的溫度,傳遞出超越血緣的人間真情與大愛。「劇中三個年輕人背景、性格迥然各異,又頗具代表性,鮮明反映了當下90後年輕人的生存群像和家庭狀況,輻射了兩代甚至三代人的中國家庭情感關係。」
  • 豆瓣8.6《以家人之名》淚點與笑點起飛 網友:原來李爸才是劇中頂流...
    沒血緣關係、不姓一個姓,也是一家子。"   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Go Ahead)你追了嗎?   一開播就衝上熱搜,口碑爆棚。   這部劇的主角,是奇怪的一家五口:兩個爸爸,毫無血緣關係的三兄妹,居然親密無間地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其樂融融……   就是這樣非親非故的一家人,卻讓無數觀眾哭哭笑笑,網友評價說:
  • 無論跟誰姓,最後都是男權的姓
    現在雙胞胎的孩子,也有好些一個隨父、另一個隨母姓的例子,現代都市逐漸習慣這種潮流。可主流社會從來沒把隨母姓作為主流選項。隨母姓的孩子必然遭遇猜測,是不是離異了,是不是家中有什麼變故?老爸是不是不行?但要是真接近平等了,應該可隨父,亦可隨母才是。飲食男女,不該想性(別)什麼性什麼,想姓什么姓什麼嗎?
  •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時代的「姓」和「氏」有何意義?
    02孔子不姓"孔"首先想問問大家,你知道孔子不姓孔嗎?孔子雖然是魯國人,但與宋國有極深的淵源。商朝王族為"子"姓,所以孔子自然也姓"子"!但這邊必須補充說明一下,孔子不是因為姓"子"才被稱為孔子哦!像孟子,既不姓孟,也不姓子,孟子其實是魯國貴族的後裔,因此孟子姓姬。而孔子、孟子的"子"則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 黃帝:既不姓「公孫」也不姓「姬」
    」「公孫」的來頭用我們現在的姓名格式,黃帝的名字讀起來還是蠻大氣的:公孫軒轅,這也是網絡上大行其道的稱謂,問題是,這真的是一個名字嗎?也就是說,「公孫軒轅」這個稱謂的結構更像是氏+氏,而不是姓+名,顯然是不成立的。姬姓與黃帝姬姓原本是周族的姓,周族對自己的來源也很清楚。
  • 《以家人之名》: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兄妹卻擁有著相近的遭遇
    《以家人之名》:沒有「血緣關係」的三兄妹卻擁有著相近的遭遇。雖然三個孩子都沒有「媽媽」,但他們卻收穫了令人羨慕的「兄妹情」。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這部劇看著非常過癮,三位演員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給觀眾們帶來了非常精彩的表演。
  • 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
    文章俗語「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叫「五人三姓」?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直到今天,俗語依舊是我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說的俗語就是「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是什麼意思?什麼叫「五人三姓」。首先我們來說說第一句,這裡的「五人三姓莫走路」是什麼意思?其實也就是說一行人要是五個人中有三個不同姓氏,就不要一起走。字面上大家可能看不太懂,其實這裡面是有其它含義的。
  • 豆瓣8.6的《以家人之名》,講述比血緣更重要的「家庭」的羈絆!
    ,感受到家的溫暖,「家人」之間雖各有隱瞞、沒有血緣、不談血脈,生活中的彼此幫扶和關照卻勝於普通家庭。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家人」的意義,世人常說「血濃於水」,在傳統家庭的觀念中,血緣定義著家人關係的存在,若是沒有血緣基礎,人與人之間就很難有更深的羈絆,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家人之間的羈絆靠的從來都不是血緣,而是情感才對,因為有情感的羈絆,家人之間才會彼此心照不宣,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揣摩彼此的心意。
  • 「姓、氏、名、字、號」所代表的傳統文化常識
    通常所講的姓名,包括姓和名兩部分,但是在中國古代很長一段時期,姓和名的發展都有著相當複雜的傳承,今天就讓我們來歸納下那些在中國古代和姓名相關的文化常識一、姓&氏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鳴人為何不姓「波風」而姓「漩渦」?背後的原因你又了解多少?
    ‖導讀‖《火影忍者》講述了一個「忍者」的世界,和咱們現實世界一樣,每個人都擁有七情六慾,只不過咱們是普通人,而他們是忍者罷了。在最初的設定中,鳴人並不是什麼「太子爺」,他是生活在深山中一個狐妖,某次力量暴走後不小心鬧到了木葉,之後失去力量的他被村子的首領(三代火影猿飛日斬)收留。劇情本來是這樣發展,但是為了讓故事更有趣,所以才給鳴人加上了「四代之子」的設定,也就是說「漩渦鳴人」是他最初的名字,和四代火影沒有半點關係。
  • 此姓在中國被稱「萬姓之祖」。我國82%的姓氏都來源於此姓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多民族國家。而姓氏,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最為常見和熟悉的一種東西。姓氏代表了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中華姓氏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伏羲時期。(伏羲畫像)早期時候,姓氏可不能混為一談,姓和氏根本就不是一碼事,氏可以看為是姓的一個分枝。像我們熟悉的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準確來說,他是:嬴姓,趙氏也。將姓氏混為一談,歷史記載是從漢朝以後才逐漸這樣,直到今天。
  • 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
    儘管《百家姓》的名字,用的是一個「百」字,然而實際上,中國姓氏的數量,又何止成百上千?不過,在這數不清的中國姓氏之中,卻有這麼兩個姓,讓人一看就會覺得毛骨悚然,這兩個姓就是——「鬼」和「屍」。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