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旨在通過靶向治療、精準施策,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堅強作風保證。
去年,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基層減負年」的要求,出實招、下狠勁、嚴舉措,基層減負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然而,某些地方還是存在「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反彈回潮的文山會海、過度留痕的「痕跡管理」、花樣繁多的督查考核仍然大行其道。筆者以為,基層形式主義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必須錨定「三個靶向」,力戒形式主義的「三化痼疾」,馳而不息地抓好作風建設,不斷鞏固拓展基層減負的工作成效。
錨定「工作圍著群眾轉」的靶向,力戒基層工作「機關化」的痼疾。毛澤東主席曾說過:「世界上只有唯心論和形上學最省力,而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則要用氣力。」形式主義作為唯心主義在基層工作中的表現,實則是黨員幹部懶惰思想的反映,歸根結底是「官本位」思想作祟,不願做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對基層的情況猶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在工作形式上表現為熱衷於把功夫下在有看頭、有聽頭、有甜頭的工作上,而不願在解決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題上鉚勁用力,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基層戰鬥力的提升。《通知》要求「持續築牢克服形式主義的思想政治根基」,關鍵在於加強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錘鍊思想作風,真正樹立「工作圍著群眾轉」的思想意識,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各項工作任務中,放下架子,不擺樣子,「實打實」地向人民群眾學習,學到「活知識」,掌握「真功夫」,不斷提升完成使命的「硬本領」。
錨定「不為名利遮望眼」的靶向,力戒追求政績「功利化」的痼疾。「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以安而不擾為本。」名利思想是基層形式主義的溫床,不怕群眾不高興,就怕領導不滿意。形式主義思想嚴重的人,總是把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熱衷搞一些聲勢大,影響大,規模大的「樣板工程」、「窗口工程」、「獻禮工程」,其實質就是主觀主義、功利主義,根源則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通知》要求「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始終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切實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決不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群眾失望的蠢事。」想要根除「功利化」形式主義「痼疾」,關鍵在於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切實在思想上解決好為誰當官、為誰發展、為誰創造政績的問題,始終堅持把群眾滿意度當作檢驗工作成效的「試金石」,堅持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既做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顯績」,也甘願做見效慢周期長的「潛績」,多些實事求是,少些華而不實,多些真抓實幹,少些投機取巧,以實際行動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錨定「提升工作精細化」的靶向,力戒工作落實「粗疏化」的痼疾。「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群眾利益無小事,服務群眾切忌大而化之,要啃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硬骨頭」,考驗的是黨員幹部的決心、信心、耐心。要下足「繡花功夫」,主動擔當起責任,從基層工作中容易被忽視、忽略的細節入手進行排查,從暴露出來的作風問題進行自查,找準問題、摸排隱患,擠幹工作中的形式主義「水分」,拿出實實在在的「乾貨」,不忽視每一個環節,不放過每一個風險點,早發現、早治理,把問題阻擊在未必之時、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進一步健全服務群眾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作風上出現的偏差和問題。要帶著「放大鏡」和「顯微鏡」對基層單位進行「政治體檢」、「作風體檢」,加大對形式主義問題的查處力度,嚴肅追責問責制度,徹底清除作風建設路上的形式主義的「攔路虎」、「絆腳石」,為贏得「雙勝利」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把《通知》部署要求細化為具體任務抓好落實,堅決遏制住基層形式主義的發展勢頭,奮力奪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的雙勝利。
(來源:安亭鎮 李奕)
(責編:實習生、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