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是修行》: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2020-12-12 四夕清荷

一本有魔力的書,能讓人靜下來,感受生活,感受自己,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貼近生活,更貼近心靈。

作者鬼腳七長期遠離城市喧囂,到山間居住,感受山間的晨鐘暮鼓、清晨黃昏,並記錄下自己的所歷、所思、所悟。在那裡,作者挑水、做飯,聽山谷深處空靈的鐘聲,看草木蟲鳥以及春秋更替,生活漸漸歸於平淡簡單。也許拋卻了世俗煩惱,跳脫思維的局限,更能找到不一樣的角度,來看待人生的困惑及渴望。當生活返璞歸真,內心也就更為寬闊自在,抵達不一樣的安寧。

作者將生動有趣的紅塵故事融入人生的哲思中,當我們煩惱、迷茫、憤怒時,帶來撥雲見霧般的啟迪,時刻安住在當下,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一本以「清淨心」為主題的文集,在用心發現生活的清淨美。作者在文中對事物的描寫卻是充滿溫情和經歷世事的感悟。在世間紛擾中修得一顆清淨心,就可以看雲淡風輕,斷卻煩惱,得到自在。

57堂修心課,直面人生遇到的所有難題,一篇篇充滿智慧的文字,撫慰因生活疲憊的靈魂。

修行,修是調伏自己的心,行是踐行自己的願。人生處處是修行,在吃飯裡修行,在睡覺裡修行,在工作裡修行,在失戀裡修行,用戒智悲的方法,感悟佛性,獲得覺知。保持覺察,就是最好的修行。

關於情緒:情緒來了,就讓它來;走了,就讓它走,不迎不送。

關于堅持:守住自己的心,時間就回來了。

關於智慧:真正的智慧,是學不來。唯一的方法,就是「靜」下來,讓水變得澄清。「知雄守雌」,智慧會自己出現。真正有智慧的人,一直活在當下。

關於孤獨:生活中很多事,並沒有答案。怎麼做,都不會有對錯,關鍵在於,你是否真實地活過。

關於痛苦:痛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想像」,而不是痛苦。相反,痛苦是人類智慧的源泉。

生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機遇也是,不同的就是人的悟性,有人能從中看見機遇,從生活中看見教誨,而有的人只能看到生活的磨難以及人世的不公。

人一定是有煩惱的,但一定是也會有快樂的,因為是「人」。煩惱會過去的,快樂也會消失得,也因為是「人」。就如孔子所說希言自然,飄風終不朝,驟雨不終日。一切都會過去。

修煉內心、修煉頭腦、修煉體魄,人生處處是修行,對於修行,每個人也有不一樣的體會,要善於覺知,更要自知。正如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修行不一定要念佛打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做到自律,向善,寡慾,樂施,每個人永遠都在修行的路上,學無止境,善亦無止境!

世上沒有一種藥,可以治癒所有病人,也沒有一種修行方法,能解決所有人的痛苦。當心被降伏了,憤怒不再是憤怒,煩惱不再是煩惱,情緒不再是情緒,苦難也不再是苦難。其實現實生活中的任一場景便是修行的道場,人生處處都是修行,何苦再緣木求魚。

人生處處是修行,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心懷慈悲,向內修行,每天進步一點點,日新月異,感恩。

修行是人一生一輩子需要做的事!用平常心看事態發展,用善心對待發生的一切!

書中總有一篇,會讓我們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然有熱愛生活的勇氣,讓我們獲得重塑心靈世界的力量。

人生七苦,渡之不易。這本書像黑屋暗室中的一盞燭光,像晨昏寂靜中的一聲鐘鳴,用最白話樸實的文字,為在世事浮沉中的芸芸眾生指點迷津,撥雲見日。欽佩於作者跌宕的人生經歷,讚嘆於他因此而收穫到的智慧覺醒。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作者鬼腳七居山修行看世間,紅塵滾滾,且放下;觀自心,清心寡欲,一陣清風,一輪明月。這就是一個修行者的情懷。

人生處處是修行,常讀正能量的書,讓自己永遠心懷美好。學會思考,戒掉憤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學會與生活和解,與苦悶和解,與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希望每個人都越來越善良,希望每個人都越來越幸福,希望社會變得越來越好!

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相關焦點

  • 經典有悟性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一 *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 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是你的。你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麼,然後才可能得 到些什麼。你要學會接受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後,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二 *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 積極心情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
    2、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3、生活變得有奔頭,才會讓每一天變得有一點追求。4、很多計較的人常常會在事情發生時計較,而你在事情發生前就想好了最壞的打算。5、成長不就是這樣麼?不是學到就是得到。有信仰的人,總是積極的。6、成長有一瞬間給我的感覺就是,並不是學會了避開危險,而是學會了不怕疼痛。
  • 身處紛擾塵世之中,如何保持一顆清淨的心呢?
    弟子想向師父請教一個問題:弟子每次到寺裡來,感覺身心就像被洗滌過一樣,世俗的喧囂似乎離我遠去,感覺十分清涼、歡喜。但是,當我回到家裡的時候,面對種種繁雜的事情,心就亂了,再也無法像在寺中一樣清淨。師父,我應該怎樣才能在煩亂的塵世中,保持一顆清淨無染之心呢?願師父慈悲開示。」禪師見她眉頭微皺的樣子,心中一聲嘆息。
  • 希阿榮博堪布心靈隨筆《次第花開》:心生歡喜
    書中處處散發著慈悲與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樸實生動的開示,幫助我們坦然地面對心的本性,並從各種困惑中解脫出來,獲得重塑心靈世界的力量。作者:希阿榮博堪布1963年生於四川甘孜州德格縣,是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頗具影響力的弟子之一。
  • 寫在書籤上的句子‖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To see the world with a pure heart and live with joy.我在等天氣轉暖,好褪下一身沉重風霜。那些你曾經期許過的,你所盼望的東西,都會千裡迢迢地與你相見。Those things you have ever hoped for, and what you hope for, will come all the way to meet you.天色是鴨蛋青,四面的水白漫漫的。下起雨來了,毛毛雨,有一下沒一下地舔著這世界。
  • 林清玄首部經典語錄集《清玄說:換個角度看生活》,用禪心看生活
    透過他溫潤樸實的文字,更可以觀覽出林清玄先生簡單而明淨的心。「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林清玄先生就以這樣一種明淨而通透的心把生活過得簡單而快樂,把生命活得溫和而無爭。以一顆柔軟清明的心,一種淡泊超然的態度,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人生的榮辱得失,聚散沉浮,富含哲理,充滿禪意。
  • 心若清淨,風奈我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障礙。以一顆純粹清澈的內心生活,便多了一分淡泊,少了一些紛擾;多了一分清閒,少了一分爭鬥。心若清淨,風奈我何,不染塵埃,清風自來。
  • 花開次第,跟著希阿榮博堪布學佛法,讓你的人生充滿修行
    勿擾眾生 道心永固 聖者教言 莫違亦莫忘 拳拳我心 願眾歡喜 千裡遙寄 吉祥祝福音希阿榮博堪布常在傍晚時分順著山間小路轉繞,時有虔誠的牧民等在路邊獻上燦爛的笑容與問候,聽見轉山者在歡快的歌唱。寧靜的山嶺上,圓圓的太陽,白白的月亮,升起落下,日復一日。
  • 心若知足,人生處處是風景;不知滿足,生活到處是陷阱
    心若知足,人生處處是風景;不知滿足,生活到處是陷阱1: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不違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開執念,隨緣是最好的生活;他只是給你發了句晚安,你卻自作多情地以為他還愛你。3:沒有人真的很忙,誰的一天都是24小時,所謂忙與閒,不過是心裏面覺得哪件事更重要罷了。4: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卻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沒有如果,只有結果,自己盡力了,努力了,就好5:風雨一輩子、開心最重要。人心簡單就快樂!生活簡單就幸福;與其逃避現實,不如笑對人生。
  •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清淨心,是通向幸福快樂生活的源泉
    讀過《金剛經》的人都知道,《金剛經》的核心內容就「無住生心」四個字,相傳六祖慧能就是聽五祖宏忍法師講解這四個字而頓悟的。在《金剛經》的第十品(莊嚴淨土分)裡說「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 感悟人生哲理句子,大氣磅礴,願能博得你的歡喜
    4、畫一個幸福的圓,圈住你生活中的黯然;鑲一朵七彩的雲,帶去今晚的平安祝願;捧一顆真誠的心,願你今晚安然入眠;迎接美好的明天,祝你好夢連連。因此,要擁有一顆安閒自在的心,一切隨緣,順其自然,不怨怒,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隨緣不是聽天由命,而是以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10、彎得下腰,才抬得起頭。在人生路上,不是所有的門都很寬闊,有的門需要你彎腰側身才進得去。所以,必要時要能夠彎得下自己的腰,才可能在人生路上暢通無阻。抬頭需要底氣,彎腰需要勇氣。
  • 願你歷盡千帆,不染歲月風塵!
    在人生這冷暖交織的光陰中,惟願你歷盡千帆,不染風塵,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漫漫人生就會收穫美好,一路芬芳。生活有時候,就是如此的霸道,給予你一地雞毛,還要你親自打掃。陽光就在眼前,可怎麼也觸碰不到。成長的路上,有玫瑰,亦有荊棘,我們一路拼殺,靠的不過就是那顆永不服輸的堅強心。
  • 今日小雪,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有親人在側,與良人相伴
    人生譬如一場雪,聚散終有時。雪落了,是歡喜;雪化了,有歸期。當秋天成了故事,冬天就成了風景。世人總是感嘆,時間太過匆匆,未看盡秋的繁華,冬已來臨。可四季總是如期而至,不急不慢。願你把煩惱遺忘,把孤獨冷藏,把開心綻放,把溫馨蕩漾,不扼於風雪,不困於荊棘。願你付出甘之如飴,所得歸於歡喜。願你每次流淚都是喜極而泣,願你心力交瘁時有樹可依。願你有好運降臨,如若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 古琴曲《一念心清淨》:心若無塵,清風自來!
    你若不離,世界不遠。你若不恨,蒼天有暖。你若不語,四海昇平。一朝起,一朝落,一朝揮墨一朝過錯。一念神,一念魔,一念心痛一念折磨。一顆心,一盞燈,一念清淨一念解脫。一把陳壺,裝上二月的新綠,歲月的爐火,烹煮雲水生涯,日子在茶中,過得波瀾不驚。桃花釀酒,春水煎茶,多麼詩意,多麼風雅。
  • 《金剛經》:在家修行佛法的8條建議,讓修行成為一種生活
    前言對於修行和學佛,很多人都有所誤解,認為必須要清心寡欲,遠離世俗,甚至到寺廟去。實際上,"生活處處都有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進行自己的修行。這其實是一種智慧、健康的生活態度。那麼,在家應該怎麼學佛?關於修行有哪些建議?
  • 心簡單了,生活才能簡單
    成年人的生活,從來都沒有輕鬆可言。可是在人前,每個人都只能是一副百毒不侵的樣子,把苦楚咽下,強擠出一個難看的笑容。 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物質上的擁有,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只有放下眼前對物質追求的執著,看淡所有,煩惱就會越來越少,快樂幸福就會日益增多。 所以,只有心簡單了,世界才能簡單,所見之景,景景皆是幸福;只有心自在了,人生才能自在,所到之處,處處都是快樂。
  • 佛說: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擁有一顆清淨心,才是幸福的源泉
    人生在世,人們常常心火燃燒,所以佛說:「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意思是說,消除心頭業火,點亮修佛心境。佛教講業火,所以要消滅業火;佛學講空講心,所以要點亮心中明燈。世人常常覺得很煩躁,往往是因為心火太旺,只有將心火熄滅,心靈才能重歸清淨。
  • 一心問禪,人生是一場最好修行
    人心,最是難懂,也最複雜和你說話的人,也許口是心非同你做事的人,未必真心實意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應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對你掏心掏肺人心總讓人看不清楚人心總讓人品不明白但人心,有時候也很簡單想要打開別人的心扉首先自己要真心相待想要聽到別人的心聲首先自己要坦坦蕩蕩你若不願去理解他人
  • 井陘人願您永葆童真,並樂此不疲地去生活
    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麼複雜,簡單甚好。這是民國畫家豐子愷的人生哲學。他帶給世人風格清新的漫畫,帶給世人最真誠的處世話語。今天,讓我們再次觀其畫,聽其語,感受豐子愷的人生哲學。01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 林清玄:自心清淨,能斷煩惱
    這是一種豁然明朗的性情,更是自心清淨的處世之態。 一、人生滋味不易知 1/15 我們所經歷過的美好事物,其實都被卷存典藏著,一旦打開了,就從記憶中遙不可知的角落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