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次第,跟著希阿榮博堪布學佛法,讓你的人生充滿修行

2020-12-09 奇原媽

記得前年一次出差,閒下來跟我的師傅聊天,問師傅最近在看什麼出,推薦了我「花開次第」這邊本書,當時有點迷茫,。詩句出,唐朝,王涯,琴曲歌辭.蔡氏五弄.遊春曲二首,上苑何窮樹,花開次第新。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表達了作者遊春賞花的愜意心境。而希阿榮博堪布的」花開次第「是告訴我們藏人精神保持愉悅秘密,我一直也真的沒理解很深,是自己淺薄了。

勿擾眾生 道心永固 聖者教言 莫違亦莫忘 拳拳我心 願眾歡喜 千裡遙寄 吉祥祝福音

希阿榮博堪布常在傍晚時分順著山間小路轉繞,時有虔誠的牧民等在路邊獻上燦爛的笑容與問候,聽見轉山者在歡快的歌唱。寧靜的山嶺上,圓圓的太陽,白白的月亮,升起落下,日復一日。

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以煩惱為契機領悟世間的紛雜萬象,從煩惱入手實現終止煩惱的目的,那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面對的是苦惱與困惑,自己的情緒、感受與反應,無法解脫的困境,往往讓我們走上不歸之路。而希阿榮博堪布在書中讓人對修行產生了親切感。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生活就是修行,其實不然,經歷過悲歡離合艱難困苦,這不是修行,只是生活的基本,只是經歷。如果把悲歡離合間體認無常、緣起、因果,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著生病認識到與生俱來的脆弱、憂苦,由此生起出悲憫之心,這是修行。

所以說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把生命的經驗,順境,逆境,憂鬱,苦樂,用於鞏固你的出離心、菩提心、空性的見解,這才是修行。由於缺乏心的訓練,一般人的心裡微弱,如風中燭火,因此,少幹擾、清淨的環境,對於修行來說至關重要,現在理解了。然而,沒人能夠隨時抽身從工作、家庭、學業中抽身而去,去遠離鬧市的寂靜之地專心修行。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內心的轉化,於日常而超越日常,為自己創造一個隨身攜帶的寂靜之地。

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對治療憂傷困苦是漫長、充滿挫敗艱難的一個過程,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你面對的唯有失敗,沒有成效,不斷的失敗,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不斷努力,如果我們不想在一次次的煩惱憂苦中終老,直至死亡,我們知道這一切沒有結束,沒有結束,一開始就做好不受挫敗的準備,讓我們走得更遠,更堅強。

我自己時常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變得易怒,焦慮,甚至整個人游離,甚至到了破罐子破摔的程度,整個人狀態極差,煩惱重重,想著尋求解脫的方法,試過很多,但是帶著滿心的煩惱,又想在何時何地解脫,煩惱不在別處,只在自己心裡,我們無法將一顆沒有煩惱的心移植到自己身上,也沒有辦法在第二天早上醒來自己神奇改頭換面成為解脫的人。而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面對當下,回歸內心,與煩惱開戰。

什麼是煩惱,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如果肯誠實地審視自己的生活,就不難知道煩惱是什麼,它無處不在,生活就是點點滴滴的煩惱構成的,而煩惱的止息,也只能從我們當下現實的人生中入手。

而止息煩惱,也是跟著希阿榮博堪布學習佛法的原因——花開次第。

希阿榮博堪布講「以前有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看看他們的傳記,要被他們出格的舉動嚇到,在藏地也有這樣的大成就者,可是我們要明白,首選,他們的修證境界非常人所能揣測,其次他們沒有炫耀,他們中很多人終身以平凡者形象示人,處於社會底層,為人輕賤,沒有人知道他們是佛法的修行者、大成就者,也就沒人因為他們的瘋狂的行為對佛法產生邪見,或隨學他們,有的大成就者長期在屍林禁地修行,那裡人跡罕見,非信心具足、真心求道者不會去,因此不相干的人是沒機會看到他們如何行事的。現在不同,在信息發達的社會,一言一行,影響的都很可能不是身邊的人,過早的讓初學者接觸佛法高深的見解和行為,不會對你們有任何幫助,就像是嬰兒還在吃奶,卻拿著大塊的肉去餵他,他能好嗎?「

歲月靜好,天地空闊,我們尋遍整個世界,發現佛法可以讓我們的心得到安樂,如果現在有痛苦、尷尬在所難免,讓我們做好自己的準備。

相關焦點

  • 《次第花開》:紅教法王如意寶大弟子希阿榮博堪布的人生感悟
    而在他的弟子中有一位希阿榮博堪布,是法王座下的得意弟子。希阿榮博堪布出生於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小時候就追隨著家鄉寺院裡的大德高僧們虔誠的學習佛法,16歲時開始對顯密教法有了系統完整的修行。直到21歲的時候他收了比丘戒,來到了日夜嚮往的佛學殿堂——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也見到了他畢生的恩師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
  • 文字碎片|第004期:《次第花開》佛法可以讓我們的心得到安樂
    ——《次第花開》希阿榮博堪布很多人都會將財富、地位當作人生的目標並為之奮鬥,但當我們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財富與地位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幫助。一個人如果沒有學習佛法,不管他多麼富有,也不管他怎樣地位顯赫,在生死關頭,他所擁有的一切都不能讓他得到真實的利益。
  • 次第花開:你正在經歷的痛苦是舊因果的完結,新善因的開啟
    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為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麼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次第花開》希阿榮博堪布的這本《次第花開》,是我在看過《西藏生死書》之後認為最能使人心靈平和,豁然開朗的有關佛法與人生修行之書。
  • 讀《次第花開》,我看到了佛法蓮花盛開的模樣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次第花開》這本書。千人讀書,千種感受,我想用自己的感受來談談這本書裡對我產生的啟迪作用。同樣我將通過歸納總結,將《次第花開》這本書所闡述的要義,通過簡短的文章,讓大家能有一個宏觀上的把握,用更短的時間,掌握書中的內容,同有幸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一起共同探討,分享彼此間對於人生的感悟。
  • 希阿榮博堪布心靈隨筆《次第花開》:心生歡喜
    《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所寫的心靈隨筆集,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將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來。本書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讓我們生起對三寶和佛法的信心以及求解脫的決心。
  • 《次第花開》:面對生活的無法掌控,我們如何活得自在歡喜?
    ——《次第花開》希阿榮博堪布《次第花開》是希阿榮博堪布所寫的心靈隨筆集,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將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娓娓道來。本書就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時候,給我們以鼓勵和啟發。佛法的基本目的就是離苦得樂。什麼是安樂?安樂,說到底,是一種心的感受。有時候,人們並非不快樂,只是因為自己不快樂而已。如果你試著去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會發現情緒就像天空的浮雲,多變而易散,遠看一朵一朵,但走近一看,才發現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 《次第花開》再次續讀
    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因為沒有什麼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內心無法填滿的缺憾、不滿足感,不是因為你還沒有得到,而是因為你還在輪迴中。第一章 珍寶人生寂天菩薩曾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然而,無我並非斷滅。
  • 《次第花開》:一些凌亂的談話和文章故事,為什麼會被人集結成書
    當人生走到盡頭,除正法外,什麼都幫不了你。縱然富有四海,也帶不走一針一線;位高權重,也帶不走一奴一僕,就連最為珍愛、精心保護的身體也不得不捨棄。那時,唯有惡業對你有害,除此以外哪怕整個世界都與你為敵,他們也無法向你射出一支寒光閃閃的箭。
  • 「化解戾氣,次第花開」:與這個世界和解,心才能變得柔軟
    《次第花開》把理論上的學習用到生活中修行,緣於此書的文字。如書名「次第花開」的隱喻般讓每個想活潑潑覺醒的友人在一個個框架中回歸自性,有次第有步驟的在生活中實修,讓每一刻都保持覺知,也讓深澀的經論哲學平淡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感恩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 文字碎片丨第003期:《次第花開》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
    轉化內心是艱難的,無始以來形成的頑固習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我們要學會忍辱,忍受、克服修行路上的困難挫折,心中始終不忘我們的目標是有情眾生都遠離痛苦、獲得安樂。——《次第花開》希阿榮博堪布佛教認為我執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要從根本上止息痛苦必須放下我執,建立空性的見解。
  • 「化解戾氣,次第花開」:你要與世界和解,心才變得柔軟
    前言我很喜歡的一個成語,叫做「次第花開,花開見佛。」意思就是,鮮花開放有著自己的順序,人生也有著自己的時間,等到了時候,自然一切都變好了。每次我的文章下面,都有人告訴我,你這是在胡說,這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所有的友情、愛情,都是假的,大家都是利益為上的。
  • 人生感悟:《次第花開》真理幽微難思議,止息煩惱的四步
    歡迎關注瀟予的情感樹洞,人生都有黑暗時刻,來到這裡,我會陪你走出來。修學佛法不必等到將來你變得更好或更糟的時候。而是從當下所在之處開始,也只能從這裡開始。生活中不乏很多人,包括明星,企業家剃度出家。他們修習佛法,為了擺脫痛苦,從中獲得生活上的解脫。可是什麼是解脫呢?解脫就是沒有煩惱。你帶著滿心的煩惱,又想在何時,在何地獲得解脫呢?煩惱不在別處,在你心裡解脫。解脫也在你心裡。我們面對煩惱不能逃避。只有回歸內心,尋求解決之道。
  • 「次第花開,花開見佛」:缺少這四個心態,我們太急躁了
    前言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叫做《次第花開》,裡面有一句話叫做。次第花開,花開見佛。意思是自然界裡,都有自己的因果順序,春天裡桃花盛開,夏天裡荷花綻放,秋天裡菊花遍野,冬天裡有傲雪的梅花。人生也是如此,每個時間段,都有自己的使命,等到時間到了以後,你自然可以看到,最期待的事情。但我們往往心態急躁了,恨不得如詩人孟郊一般。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 人生是竭盡全力之後的放下不迎不拒 感恩遇到《次第花開》這本書
    《次第花開》這本書像是一個忠實的朋友,在迷茫脆弱時,給我以鼓勵和啟發。這是樊登老師特別喜歡,並且推薦每個人都看看的一本書。有段時間他把這本書天天都帶在身邊,沒事隨便翻開一頁,都能看得進去。對親近的人,我們並不缺乏愛,而且缺乏寬容和放鬆不妨經常提醒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令我們的人生有意義,但那些愛我們的人,讓你我的人生不僅有意義且更美好。僅為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對他們心懷感激。
  • 修心生活,次第花開
    1.無需感受,放手一搏佛祖釋迦牟尼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和五陰熾盛。這些都是生而為人無法控制的必經之路,拿佛教的說法就是「無常」兩個字。萬事萬物,由於內在本身和它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的原因,無時無刻不處於變化之中,事物不可控、他人不可控、甚至於你的本我都會隨著新陳代謝與細胞更新而發生著無法預知的變化。既然一切無常,又何必執著念想耗費精力呢?別不相信:你當下的感受可能是錯誤的判斷。如果生活裡僅憑個人感受活著,難免疲憊無力。
  • 廣行法師2015年聞思講堂第一講《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大眾合掌恭敬聆聽妙法廣行法師為居士善信髮結緣品大眾合掌恭送法師佛教在線北京訊 2015年3月2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信眾、居士和義工們會聚北京福慧慈緣文化會館,聆聽了由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在2015年為聞思講堂帶來的第一堂課:《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 《次第花開》讓我們了解苦、恐懼、慈悲、六度波羅蜜、菩提心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次第花開》這本書,作者是希阿榮博堪布,也是另外一本書《透過佛法看世界》的作者。那本書是寫給那些尋找人生答案,但沒有了解過佛教的人的,也介紹的是最基礎的佛教概念。這本書會稍微高一個階位,是寫給稍微對佛教有一點了解的人,讀起來會更加的有收穫。
  • 《金剛經》:在家修行佛法的8條建議,讓修行成為一種生活
    前言對於修行和學佛,很多人都有所誤解,認為必須要清心寡欲,遠離世俗,甚至到寺廟去。實際上,"生活處處都有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進行自己的修行。這其實是一種智慧、健康的生活態度。那麼,在家應該怎麼學佛?關於修行有哪些建議?
  • 一門深入與一切法無違殊勝及道次第
    接著,尊者又問這些大小乘以及顯密經續如何修行,拏措大譯師回答說應該按照各自的儀軌分開修行。阿底峽尊者就說:「看來我確實需要到藏地來,因為藏地的修行人還不知道如何將所有的佛法圓滿於一座的修法。」後來,阿底峽尊者在藏地廣傳佛法,並且根據釋迦牟尼佛的補處至尊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造了道次第的修行論著《菩提道炬論》。
  • 讀書筆記之《次第花開》:無常不是人生的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
    就像《次第花開》的作者所描述的那樣:無常,像一個面貌醜陋、內心溫柔的怪人。如果你不熟悉他,會害怕看見他的臉;一旦你了解他,就能與他愉快相處。愉快談不上,我能不害怕他就不錯了。少年的我,第一次接觸死亡是一個鄰居。梳著平時的大辮子,穿著黃色格子上衣,臉色白皙,絲毫看不出和我們有何不同。可就是那份相同,後來每每想起來都害怕得不行,廁所也不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