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田儒華,2018年6月,根據鎮黨委鎮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我從黔南州惠水縣擺金鎮立新村調整到花廠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負責組織開展花廠村的脫貧攻堅工作。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作為駐村工作隊長,積極帶領駐村幹部與村支「兩委」團結協作,開展脫貧攻堅、人口普查、人民調解、環境衛生整治等各項工作,在幹群同心的努力下,全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2016年,一場大火把都香高速公路沿線花廠村一、二組約1000畝的集體林地燒成一片荒坡。為了讓荒坡產生效益,我組織工作隊及村支兩委幹部會商研究,同時發動黨員幹部群眾,廣開言路,共謀發展,先是2018年提出種植茶葉的思路,後於2020年7月依託幫扶花廠村的貴州黔峰國資公司優勢,引進貴州山桐子公司,目前已將約600畝的荒坡開發整理成土地,來年3、4月就可種植上山桐子,這片荒坡將會變為綠地,成為都香高速公路沿線的一道風景線。同時,我們引進好花紅鎮九門村的種植大戶到村流轉了100多畝良田種植生薑。這樣不僅村民可以就地務工、學技術,而且村集體也可以實現5000元以上的增收。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於村大、人多,村裡矛盾糾紛也很多。為了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小事不出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我組織全村調解員,以法治為引領,充分結合本村實際,不斷強化人民調解工作,及時解決民眾困難。
到花廠村後,我團結、組織、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村支兩委幹部,努力踐行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我們在花廠村完成「組組通」路面硬化5.64公裡,串戶路4.43公裡,庭院硬化9000平方米,實現全村617戶全部通水泥路、院壩硬化的目標,全村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7戶,老舊房整治10戶,實現農村戶戶有安全住房的目標。 只要心中時刻裝著人民,人民心中就會想著我,我堅信,只要幹群齊心協力一起奮鬥,小康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楊
編輯 何濤
見習編輯 周睿
編審 王璐瑤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