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灑在故土|惠水縣好花紅鎮崇學村...

2020-12-24 天眼新聞

我叫張躍,是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好花紅鎮崇學村駐村幹部。2015年我參加事業單位招考進入了鄉鎮扶貧站,有幸參與了脫貧攻堅戰這一場輸不起的戰役,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灑在貧瘠的故土。

張躍走訪群眾

猶記得,那村裡基本上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景象。村裡只有一條泥巴小路,村頭寨尾隨處可見垃圾,房子牆壁斑駁衰敗,交通條件滯後,群眾出行及農產品銷售僅僅依靠摩託車或三輪車。  自2015年年底,進入鄉鎮扶貧站參與脫貧攻堅這一歷史偉大戰役中,我經歷了太多。從精準識別到精準施策,從精準脫貧到成效鞏固,雖僅寥寥數字,但卻蘊含了多少扶貧人的心酸和付出。開展脫貧攻堅戰的這幾年,我一點一點的見證和有幸參與了故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扶貧人夜以繼日的攻克重點難點,步步推進、層層突擊、積小成大、積少成多,獲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還記得為了做到精準扶貧中的「準」,我們沒日沒夜地到村寨上開展「院壩會」、「田坎會」「圓桌會」;在2016年,全鎮以易地移民搬遷拔窮根為重點,按照「通不了就搬」的原則,全面啟動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在2017年,組織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勢,開展多輪次的拉網式人口信息大排查,深入推進四場硬仗和「一村一場一園一社」、「產業221111」建設,著力解決基礎設施、產業致富「老大難」的問題,促進產業增收,穩固貧困戶收入。

2019年,對於我們來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脫貧攻堅「豐收年」,經過不懈努力,全鎮全部貧困戶成功脫貧,最後一根「硬骨頭」被啃下來了,我們經歷了省檢、國檢的考驗,用「零漏評、零錯退、認可度達90%以上」的成績為全鎮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用這個成績去祭奠那些逝去的青春和熱血,用這個成績去回報給我們寄予厚望的人。2020年,我們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對全鎮貧困戶戶戶普查到,再次檢驗了脫貧成效,我們終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而我,不小心踏入了歷史的漩渦,一路顛簸。脫貧攻堅是一面旗幟在飄揚,讓迷途士兵不再走錯方向。我不會用華麗的詞語來形容中心工作的偉大,因為它是基礎,就像蓋房子需要穩固的地基。  幾年時間晃眼就過,幾年的脫貧,置身投入農戶家中,將政策帶到老百姓心中,將物資發到老百姓手中,將利益帶到老百姓身上。各種聚會基本上沒有機會參與,也許少了一些人情冷暖,但脫貧路上還是有許多歡聲笑語,因為家人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朋友的理解是對我的肯定,老百姓的微笑是給我的獎勵。  對於脫貧,我只想說感謝,因為學習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因為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以後還會有更多攻堅戰,不管以後什麼樣的任務我都會遊刃有餘,就算前面千軍萬馬,我也不會士氣低沉,就算前面困難重重,我也不會知難而退。

張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楊 整理

見習編輯李貝多

編輯肖慧

編審楊儀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在這裡有了色彩|惠水縣上衙村駐村扶貧幹部羅...
    我叫羅歡歡,1995年生,2018年1月,我入職惠水縣文化館,是一名青年歌手。同年5月,帶著組織的重託和信任,我來到上衙村參與駐村扶貧工作。羅歡歡給貧困戶講解搬遷政策在我駐村的這兩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很多讓我記憶深刻的事情,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兩兄弟的故事」。  上衙村是非貧困村,村容整潔,民風淳樸。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花廠村的二三事丨惠水縣擺金鎮花廠村駐村...
    我叫田儒華,2018年6月,根據鎮黨委鎮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我從黔南州惠水縣擺金鎮立新村調整到花廠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負責組織開展花廠村的脫貧攻堅工作。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作為駐村工作隊長,積極帶領駐村幹部與村支「兩委」團結協作,開展脫貧攻堅、人口普查、人民調解、環境衛生整治等各項工作,在幹群同心的努力下,全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2016年,一場大火把都香高速公路沿線花廠村一、二組約1000畝的集體林地燒成一片荒坡。
  • 【脫貧裡的中國】貴州惠水佛手瓜深耕產業扶貧「一畝三分田」
    春夏之交,貴州惠水縣好花紅鎮弄苑村村民忙碌起來,遠遠望去,「村有增收產業 戶有致富門路」的標語在山坳間格外醒目,當地的佛手瓜產業正進入栽培管護期。  剛過驚蟄,弄苑村村民們在新增的佛手瓜種植地裡立水泥柱、搬運竹竿、搭建瓜架,搶抓農時進行佛手瓜種植的前期準備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洋芋香 扶貧幹部心裡甜丨惠水縣濛江街道上龍村駐...
    我叫毛華智,是貴州黔南州惠水縣濛江街道上龍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因此,我常引用 「青山著意化為橋」這句詩來和他說,現在政策這麼好,黨委政府的幫扶措施又這麼精準,貧窮就像瘟神一樣,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戰勝它!別看老羅雖沒多少文化,但他知道這是毛主席《送瘟神》詩詞中的句子。
  • 「山海協作,共奔小康」惠水:小棒瓜推動大產業,瓜架上結出致富瓜
    ……採訪團成員正在採訪9月12日,「山海同行,共奔小康」媒體採訪團走進惠水縣好花紅鎮佛手瓜基地。農戶們正在將一個個綠油油的佛手瓜裝袋,這種形態神似雙手合掌的蔬菜引起了採訪團成員們極大的好奇,一連串地發出了許多疑問。
  • 「我的扶貧故事」做扶貧連心人|黎平縣龍額鎮德過村駐村幹部唐紹文
    我叫唐紹文,2017年6月被組織安排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龍額鎮德過村駐村。德過村是龍額鎮2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位於龍額鎮駐地東北19公裡,地處坡旁山谷,海撥430米,東抵雷洞鄉戲勞村銀南寨,西接龍額鎮亞罕村,南與廣西高培村交界,北同水口鎮滾正村毗鄰。
  • 三吉彩花主演清水崇最新恐怖電影力作「犬鳴村」
    由日本恐怖大師清水崇執導的最新作『犬鳴村』,其女主角確定由近日在日本憑藉歌舞電影『與我跳舞(ダンスウィズミー)』而收穫高評價的三吉彩花擔任。備受世界公認,以『咒怨』等巨作為人所熟知的恐怖電影大師清水崇,這次電影新作的舞臺就選擇在真實存在的最強靈異地點「犬鳴村」,讓該作更添恐怖神秘色彩。為該作擔任主演的是目前備受矚目的女演員三吉彩花。從服裝模特兒出身,隨後也在進軍電視廣告、電視劇、電影領域後大放異彩。
  • 「我的扶貧故事」讓選擇不留遺憾|織金縣白泥鎮倮木村駐村幫扶幹部...
    回憶起駐村的點點滴滴,我有說不完的話。一直以來我都把「踏實」兩個字放在心頭,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服務,讓我的駐村生活不留下遺憾。  駐村扶貧,幫助他人,奉獻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駐村工作因為有了村民們的大力支持,開展得很順利,我對所包保的白泥鎮倮木村爛壩組農戶情況爛熟於心。   如果要問我駐村扶貧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想我的答案會是:累並快樂著。
  • 「我的扶貧故事」偏遠山村裡的暖心秘書|劍河縣南加鎮青龍村駐村...
    我叫龍偉,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南加鎮青龍村(東北小村)的駐村幹部。東北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居多、剩下老弱病殘留守居家,防火、防水、防電等安全隱患多、各類民生問題突出,管理難度大,初為駐村幹部、網格員深感責任重大。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道路,也是我的「蛻變之路」 丨天柱縣坌處鎮...
    我叫黃城程,是天柱縣坌處鎮扶貧站負責人,原天柱縣坌處鎮巖盤村駐村幹部。在我印象中,路是雨天水泥路、晴天煙霧路。2016年前該村有外地媳婦來了之後兩天就跑了的傳說。一個村沒有一個支撐產業,年輕勞動力也就「北上廣深浙」,村裡全是老人、小孩。  而從我去這個村駐村之後,村民龍慶萬便和我結下了不解之緣。
  • 「我的駐村扶貧故事」青春與故鄉的蝶變|羅甸縣茂井鎮田壩村駐村...
    我叫胡白豪,是羅甸縣茂井鎮人民政府的幹部,2015年9月參加工作,工作的第一站便投身到我縣深度貧困村茂井鎮大亭村駐村。2018年11月,根據縣委組織部的安排,我又被派往茂井鎮田壩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一個3年加上一個2年,從稚嫩懵懂到稜角磨遍,5年青春汗水灑遍半個大亭,從深度貧困村到非貧困村的跨度,變的是離縣城又拉開了10公裡的距離和肩上越來越重的擔子,不變的是夜以繼日地奔赴在5+2、白+黑的忙碌。5年來,也有幸見證了大亭這個仿佛被貧窮烙印的故鄉,在脫貧攻堅這個歷史難得的洪流中蝶變。
  • 「我的扶貧故事」羅靖斐:「95後」的我要把青春綻放在扶貧路上
    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星期,黨委政府選派我到後壩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從懵懂的學子到扶貧幹部,三年扶貧路讓我褪去學生氣,融入村寨成為了後壩的一份子,難忘的扶貧經歷,已在我人生歷程中烙印下特別美好的印記,感恩這段經歷讓我的青春更有意義,扣好了我在工作歷程中這特別的「第一顆紐扣」。 在深學真訪上下功夫,找方法打開群眾心扉。
  • 「我的扶貧故事」九零後的「小夏書記」丨興義市捧乍鎮鐵廠村駐村...
    「我沒有基層工作經驗,我害怕我處理不好群眾問題。」  「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學習,群眾的工作就要到群眾中去做,組織相信你能勝任的。」  「好的,那我願意去磨礪一下自己。」  這是2019年7月,組織給我分配駐村工作任務時的對話,至今我仍記得十分清晰。說實話,我當時的心情是恐懼的,聽說基層扶貧很苦很累,我不知道前方等待我的是什麼。  就這樣,7月23日,我第一次來到了我要常駐幫扶的鐵廠村,從此開始了我的駐村生涯。
  • 正風快報網:惠水縣「三個一」奏響產業結構調整「交響曲」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惠水縣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86億元用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三個一」奏響產業結構調整「交響曲」,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 科學謀劃「一張藍圖」。重點打造雅水、崗度、好花紅、擺金、漣江交界沿309省道一線佛手瓜產業帶;蘆山、王佑一線百香果長廊;王佑、斷杉、羨塘一線蜂糖李、花椒基地;擺金、崗度、斷杉、雅水、濛江甲烈一線烤菸種植基地;同心聚力推動產業規模化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有我的青春閃耀過丨清鎮市麥格鄉新廠村...
    我叫李希,是貴陽市清鎮市市委黨校選派到麥格鄉新廠村的一名駐村扶貧幹部。2019年8月28日,接到下鄉扶貧通知的第二天,我帶著簡單的行李踏上了前往麥格鄉新廠村的扶貧之路。這是我們駐村扶貧幹部的擔當與使命,同時也是我們對新廠貧困戶的莊嚴承諾。在駐村扶貧期間,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更使自己的人生得到了錘鍊。親眼目睹困難老兵不甘貧困的錚錚鐵骨,親身經歷戰疫戰貧兩線作戰的激昂青春。
  • 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
    12月12日,由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師範學院、天下貴州人俱樂部主辦,惠水縣文聯、葉辛好花紅書院承辦的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
  • 「我的扶貧故事」展現脫貧攻堅戰場上的青春力量丨安順市西秀區...
    為了了解一般農戶的真實想法,我熱情地同每一戶農戶打交道拉家常,記錄他們的想法和需求,為以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準確掌握情況後,我與隊員開始進行「大走訪」「大排查」,向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宣傳國家扶貧政策,並將村民的合理需求進行記錄後及時反饋給村支兩委,真正做到急民之所急。在寒風凜冽的冬日裡,村民們都忙著種植魔芋,發展產業。
  • 「我的扶貧故事」以赤子之心攻克貧困|羅甸縣龍坪鎮大坪村駐村工作...
    我叫班洪貝,是羅甸縣龍坪鎮大坪村駐村工作隊隊長。   猶記得2015年,我帶著莊嚴的承諾,踏上脫貧攻堅的徵程。老人告知我,姐姐準備吃炒飯去上學,妹妹吵著餓。說話間姐姐從漆黑的碗架上提來一桶黑乎乎的醬油瓶子,費力的往鍋裡輕撒著,然後和妹妹一人一碗的吃著最喜歡的「營養餐」,甚至暖心的為我和老人各盛了一碗,手上端著帶著缺口的瓷碗,裡面冒著熱氣的米飯就是今天姐姐一天的能量來源,望著兩張略微髒亂的臉和清澈的眼神,我拿著筷子的手不經意間顫抖了一下。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戰場上不一樣的青春|水城縣營盤鄉哈青村駐村...
    恐慌的是怎麼開展好扶貧工作、當好脫貧戰士,打贏這場戰爭;期待的是自己可以在更廣闊的舞臺發揮所學、施展才華、貢獻個人力量。  為了讓自己更快更好地轉變學生身份,適應工作角色,我首先從加強自身業務入手。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明白作為剛入職的新人,更是處處皆要學習、人人皆可學、事事皆能學。
  • 《犬鳴村》:清水崇最新恐怖片,如一本怪談故事集,刺激而震撼
    此外,《犬鳴村》的重心並非人類接觸靈體的恐怖體驗,而是以靈異事件為線索,指引主角探索真相的旅程。現實中存在的設施「犬鳴隧道」變成連接過去與現代的通道,讓有陰陽眼的女主角在守護靈的協助下,前往犬鳴村拯救瀕臨斷絕的血脈,使《犬鳴村》仿佛成了清水崇版的《寂靜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