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躍,是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好花紅鎮崇學村駐村幹部。2015年我參加事業單位招考進入了鄉鎮扶貧站,有幸參與了脫貧攻堅戰這一場輸不起的戰役,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灑在貧瘠的故土。
張躍走訪群眾
猶記得,那村裡基本上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景象。村裡只有一條泥巴小路,村頭寨尾隨處可見垃圾,房子牆壁斑駁衰敗,交通條件滯後,群眾出行及農產品銷售僅僅依靠摩託車或三輪車。 自2015年年底,進入鄉鎮扶貧站參與脫貧攻堅這一歷史偉大戰役中,我經歷了太多。從精準識別到精準施策,從精準脫貧到成效鞏固,雖僅寥寥數字,但卻蘊含了多少扶貧人的心酸和付出。開展脫貧攻堅戰的這幾年,我一點一點的見證和有幸參與了故鄉翻天覆地的變化。扶貧人夜以繼日的攻克重點難點,步步推進、層層突擊、積小成大、積少成多,獲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還記得為了做到精準扶貧中的「準」,我們沒日沒夜地到村寨上開展「院壩會」、「田坎會」「圓桌會」;在2016年,全鎮以易地移民搬遷拔窮根為重點,按照「通不了就搬」的原則,全面啟動易地移民搬遷工程;在2017年,組織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勢,開展多輪次的拉網式人口信息大排查,深入推進四場硬仗和「一村一場一園一社」、「產業221111」建設,著力解決基礎設施、產業致富「老大難」的問題,促進產業增收,穩固貧困戶收入。
2019年,對於我們來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脫貧攻堅「豐收年」,經過不懈努力,全鎮全部貧困戶成功脫貧,最後一根「硬骨頭」被啃下來了,我們經歷了省檢、國檢的考驗,用「零漏評、零錯退、認可度達90%以上」的成績為全鎮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用這個成績去祭奠那些逝去的青春和熱血,用這個成績去回報給我們寄予厚望的人。2020年,我們通過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對全鎮貧困戶戶戶普查到,再次檢驗了脫貧成效,我們終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而我,不小心踏入了歷史的漩渦,一路顛簸。脫貧攻堅是一面旗幟在飄揚,讓迷途士兵不再走錯方向。我不會用華麗的詞語來形容中心工作的偉大,因為它是基礎,就像蓋房子需要穩固的地基。 幾年時間晃眼就過,幾年的脫貧,置身投入農戶家中,將政策帶到老百姓心中,將物資發到老百姓手中,將利益帶到老百姓身上。各種聚會基本上沒有機會參與,也許少了一些人情冷暖,但脫貧路上還是有許多歡聲笑語,因為家人的支持是我的動力,朋友的理解是對我的肯定,老百姓的微笑是給我的獎勵。 對於脫貧,我只想說感謝,因為學習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因為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以後還會有更多攻堅戰,不管以後什麼樣的任務我都會遊刃有餘,就算前面千軍萬馬,我也不會士氣低沉,就算前面困難重重,我也不會知難而退。
張躍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楊 整理
見習編輯李貝多
編輯肖慧
編審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