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聖地延安
馬列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重要的精神指導,通過馬列主義中國共產黨人選找到了以黨為領導、以人民群眾為基礎、以法治為力量的重要的發展思想,並以此在延安時期的陝甘寧邊區建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為我黨的革命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法治不僅為革命勝利提供保障,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1世紀確立了重要的發展核心——依法治國,更為我國在新時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因此對延安時期的法治進行研究非常重要。
研究背景
法治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治國理念,是中國共產黨永遠堅持的重要理念,在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都對依法治國做了強調,更是將其作為我國在新時期發展的重要理念。在2014年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依法治國作為我國在新時期重要的戰略,並做了最嚴格最詳細的部署,並且《決定》中也將依法治國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在黨的十九大上,國家對依法治國作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十九大上指出也要將依法治國當作重要的革命來進行,並要將這場革命長期堅持下去。通過我國對依法治國的重視可以得知,當前法治已經成為了我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的重要內容,並且這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因此我們必須為其找到有力的理論作指導。回顧我黨的發展歷史,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法治可以為我國當前的依法治國提供有力參考。法治以此起始於我國的大革命時代,經過無數優秀中國共產黨的人的奮鬥和總結,馬克思主義和我國的特色結合在了一起。後來我黨的工作重心逐漸轉入了農村,在陝甘寧邊區建立了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經過不斷的發展而確立了依法治黨的道路,由此也為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依法治國提供了更加堅實的理論基礎。
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法治建設
開展立法對延安時期的陝甘寧邊區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具體體現在通過法律對人民的利益提供保障和維護陝甘寧邊區的正常秩序,通過立法加強了黨對陝甘寧邊區的領導,為後續的抗戰勝利和全國解放打下了堅實基礎。1939年,我黨頒布了《陝甘寧邊區戰時施政綱領》,通過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陝甘寧邊區的抗戰、團結、人民利益等提供了保護,並且對陝甘寧邊區的司法做了完善。後來隨著抗戰不斷地發展,我黨發現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越來越明顯,針對這樣的情況黨中央及時在1942年頒布了新的《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對原版的綱領做了進一步細化,為制定陝甘寧邊區的其他法律提供了有效參考。除立法之外,我黨也非常重視陝甘寧邊區的執法工作,當時在陝甘寧邊區黨組織決定通過各級司法機關來推動法治建設,為抗戰勝利、維護陝甘寧邊區的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積極推進執法以外,黨組織也非常重視法制宣傳,對陝甘寧邊區的廣大農民普及法律知識,並且通過宣傳和推進執法深化了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地位。
推進陝甘寧邊區法制建設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逐漸深入人心
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法治實踐的當代啟示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可動搖。經過陝甘寧邊區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嚴格遵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逐漸深入人心,進而也成為對新中國成立乃至發展到現在的重要啟示,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不可動搖。延安時期的法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做出的重要嘗試,是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除了制定前文介紹的《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以外,我黨還制定了《民主政府施政綱領》《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等重要文件,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法律體系,陝甘寧邊區在法治建設的影響下成為了中國當時極具法治的地區,和國民黨區域的腐敗有著明顯區別。不貪腐、不賭博、不結黨營私、艱苦奮鬥等是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法治建設成果的最好反映,並且通過這樣成績陝甘寧邊區人民更加真心的擁護中國共產黨。由此也就證明了必須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保證黨的領導不受動搖,這樣才能為法治建設提供保障,同時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保障,這是在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法治建設中總結出來的重要經驗,在我國今後的發展建設中也必須長期的堅持下去。
在發展的道路上必須堅持民主。為了更好地開展法治建設,就必須在法治建設中融入民主,從而通過法律為人民的民主權利提供保障。中國共產黨在陝甘寧邊區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以後,在中國全面開展抗日的時候就開始實行民主,並且通過各種民主運動和鬥爭為人民爭取了很多本該有的權力。另外在1937年5月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對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任務做了強調,他表示「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要爭取民主,要用民主實現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建立。」因此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堅持為人民做表率,表示所有在陝甘寧邊區的人民,擁有信仰、職業、民族等多方面的自由,並且為了讓陝甘寧邊區的民主更有保障,1942年的《陝甘寧邊區施政綱領》確定了毛澤東在1940年提出的「三三制」政權,徹底廢除和打破了中國維繫幾千年的封建專制。因此可以得知,民主是建設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必須要堅持的,在我國今後的發展中,必須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的民主制度和法律法規,要保證這種制度無論是經歷時間的變遷以及國家的發展變化等都不發生改變。
邊區的婦女選民在投票
必須以群眾為基礎。以群眾為基礎是中國共產黨一直都在嚴格遵守的基本原則,自中國共產黨建黨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為人民群眾的福祉而努力著。在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鬥爭之後終於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而人民群眾也終於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開展的法律建設都來自於人民群眾的創造,是人民群眾在經歷不斷勞動和鬥爭之後發現並解決矛盾所總結出來的,可以說是陝甘寧邊區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集合。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陝甘寧邊區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有了更好保障,其中在1937年的選舉中,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得以發揮,中國共產黨在陝甘寧邊區的法治建設也將堅決捍衛人民的利益和尊嚴作為了執法標準,而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在陝甘寧邊區獲得人民擁護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國新的發展階段,更要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要持續不斷地為人民群眾謀福利,要用法律讓人民群眾的利益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歷史中獲取無數寶貴的經驗,尊重歷史和學習歷史也是我國一直以來的優秀傳統,對於延安時期陝甘寧邊區的法治實踐進行研究可以為我國在新階段的發展提供寶貴經驗,我們應虛心學習,進而延續我黨的優良傳統,從而為我國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力量。
(作者白雪峰系延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劉向林系延安大學政治與法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