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訊,衛星物聯網建設新進展!產業鏈公司迎發展機遇

2020-12-21 犀利點金

據悉,我國正在建設的首個衛星物聯網——「行雲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將於2023年前後建設完成由百餘顆衛星組成的「物聯網星座」。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

按照規劃,行雲工程建設分三個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建設任務全面完成,計劃於2021年完成第二階段建設,屆時將實現小規模衛星組網業務運營,初步實現衛星物聯網服務。

【犀利點評】

作為我國首個宣布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行雲工程由中國航天科工所屬航天三江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研製,旨在解決目前地面物聯網業務因蜂窩通信網絡覆蓋率不足而導致的「通信盲區」難題,能夠為極地環境監測、地質災害監測、氣象數據預報、海洋環境監測、海上運輸通信等多個行業提供應用測試,並為後續衛星物聯網的組網奠定基礎,有望實現全球萬物互聯。

從應用場景來看,農業管理、工程建築、海上運輸和能源行業將成為衛星物聯網最重要的應用方向,能夠對相關行業的發展模式產生重大影響。有機構預測,低軌衛星通信2022年全球低軌衛星互聯服務市場規模約1100-2000億美元。

【投資機會】

目前,國內低軌衛星產業處於起步期,隨著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新基建範疇,未來技術升級以及商業模式的創新都將刺激更多的資本投入低軌衛星產業。衛星物聯網有望成為「北鬥」導航後相關產業鏈的又一次發展機遇,產業鏈上市公司有望迎來市場關注,可關注以下公司:

航天發展:控股股東航天科工集團是「行雲工程」的實施主體,公司負責地面信關站(衛星地面站)的總體設計,星地傳輸體制論證,協議設計與系統集成。

海格通信:國內國防通信、導航及信息化領域最大的整機和系統供應商之一,軍用導航模組龍頭。公司早在2005年開始布局衛星通信業務,已經形成從終端系統到運營服務的整體技術和業務能力。2018年至2019年公司重點布局主要包括衛星網際網路信息系統、終端、天線以及終端裡面的TR組件與晶片等領域。

中國衛星:國內小衛星製造龍頭企業,在國內低軌通信衛星製造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公司依託衛星通信項目積累的技術基礎,能夠全面覆蓋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的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為衛星網際網路建設、運營提供系統級支撐。

相關焦點

  • 車聯網為信息通信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車聯網為信息通信產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全球物聯網資訊 發表於 2020-11-16 11:45:07   近十多年來,隨著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向工業製造領域的融合滲透
  • 衛星物聯網行業深度研究:低軌道高頻衛星通信專題
    另外,雖然網際網路已經誕生近半個世紀,現代通信技術也以及開啟新一輪 5G 建 設,但是根據 ITU 的報告,全球仍有 48%的人口不具備聯網能力,其主要原因也是 因為路基的解決方案連接到所有人講不具備經濟性。
  • 車聯網為信息通信產業帶來發展新機遇,聯通智網開啟車聯網運營之路
    車聯網為信息通信產業帶來發展新機遇,聯通智網開啟車聯網運營之路 樂思 發表於 2020-12-11 09:04:17 作為通信、交通和汽車領域跨界融合且最具潛力的應用
  • 把握新發展格局下新機遇,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的重要指示,強調要推動形成強大內需市場,打造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這是有力推動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重要舉措。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
  • 數字人民幣熱度飆升 支付服務商或迎發展機遇
    (原標題:數字人民幣熱度飆升  支付服務商或迎發展機遇) 在2000
  • 車聯網專題報告:V2X車聯網,5G新基建領頭雁
    技術+政策+產業鏈共同驅動,行業迎來加速發展新階段5G 技術:商業落地元年,車聯網是最大落地應用場景 車聯網是 5G 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場景(uRLLC)的最重要應用之一。政策:頻段規劃落地,標準建設加快,前瞻指引明確 政府積極推動智能化社會,車聯網產業成為建設智能交通的重點發展任務。
  • 聚焦產業鏈招商 打造發展新引擎
    產業鏈招商是促進產業集聚、提升產業規模效應的有效手段。高水平推進產業鏈招商,是容縣搶抓機遇,打造發展新引擎的重要途徑。立足實際,搶抓機遇,建立產業鏈招商引資思維產業鏈招商引資是容縣搶抓「兩灣」建設重大歷史機遇、贏得開放發展主動權、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經濟區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和國家戰略,「兩灣」建設為容縣承接產業轉移、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 2020年仍處於5G網絡建設階段 應用發展需要契
    中金公司預計,在5G的帶動下,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將增長2.4%,達到15.68億部。其中,5G手機銷量有望達到2.5億部。業內人士認為,2020年將迎來5G手機換機潮,有望帶來新一輪行業景氣紅利。  「上半年有大客戶要發布5G手機,正在催訂單。蘋果今年下半年將推出5G手機,蘋果產業鏈公司的日子可能會不錯。」
  • 財聞點金:我國GPU伺服器市場高速增長 國產替代迎機遇
    重大事件我國GPU伺服器市場高速增長 國產替代迎機遇IDC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國AI基礎架構市場跟蹤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GPU伺服器市場規模8.3億美元,同比增長53.7%。據悉,中石化將成立氫能公司,致力於氫能技術研發以及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引入國際領先的氫能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聯合打造氫能產業鏈和氫能經濟生態圈。點評:10月11日召開的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提出,要加快能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攻關,探索先進儲能、氫能等商業化路徑。目前我國氫能產業已初步形成「東西南北中」五大發展區域,貫穿從制氫到應用整條產業鏈的配套建設,商業生態初具雛形。
  • 漢威科技董事長任紅軍:雙循環格局下,河南科技企業應穩抓發展機遇
    上半年公司的物聯網業務無法開工,業績受到較大影響。但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公司傳感器產品的銷量得到很大提升。」12月5日,在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中以「雙循環與新河南」為主題的平行論壇現場,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紅軍如是回顧了2020年的行業感受。
  • 日海通訊:牽手艾拉物聯及龍尚科技布局物聯網產業鏈,雲+端打造全球...
    公司2017年9月7日晚公告,新成立的子公司日海物聯以1.2345億元收購龍尚科技68.0918%股份;其中三名自然人股東承諾龍尚科技2017~2019年銷售收入不低於2.5、4.0、6.0億元。  事件2。
  • 蜂窩車聯網(C-V2X)技術與產業發展態勢前沿報告2020
    (報告來源/作者:中國通信學會)本報告在前期報告的基礎上,結合最新技術與產業進展,更新並分析了全球發展態勢和我國發展現狀,對車聯網技術與產業發展態勢和技術預見進行了預測,探討了車聯網工程建設中的難題,提出了技術和產業政策建議。
  • 機智雲 CEO 黃灼:AIoT+5G 引領物聯網產業新機遇
    【獵雲網北京】12 月 4 日報導12 月 4 日,在逆勢生長 -NFS2020 年度 CEO 峰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之 "AIoT 新場景 " 專場上,機智雲 CEO 黃灼發表了《AIoT 5G 引領物聯網產業新機遇》的主題演講。
  • 把握芯機遇、開創芯動能!2020廣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峰會成功舉辦
    ,力爭將首創·廣州西塱智芯園項目打造成為廣州市乃至大灣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標杆,為荔灣在新徵程上改革創新、揚帆起航推進高質量發展、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提供策源力。「半導體新形勢、新現狀、新機遇」的主題演講,他認為半導體產業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汽車電子、5G等應用方向的交織推動中前行,受益於物聯網及人工智慧技術的迅速普及,全球半導體產業即將進入新的景氣周期,中國半導體產業仍然保持高速增長且投資熱度不減,從全球科技產業格局來看,中國半導體產業滲透率不足,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 江西紡織迎來發展新機遇
    江西紡織迎來發展新機遇 發布時間:2010-07-13 09:28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7月7日,由我委紡織處提供的《江西紡織迎來發展新機遇》在中國紡織報頭版刊登,文章對《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出臺一年以來我省紡織行業取得的明顯發展成效進行了總結和梳理
  • 第96屆中國電子展盛大開幕,探尋電子元器件發展機遇
    ,本屆電子展以「創新突破、協同發展」為主題,由中國電子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市物聯網協會主辦,中電會展與信息技術傳播有限公司承辦,吸引電子產業鏈企業、專家、媒體、從業人員等共聚展區,尋求合作機遇,探索創新突破。
  • 廣東聯通五度擔任物聯網及網際網路+產業聯盟輪值主席單位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葉元齡指出,網絡技術創新是5G行業應用爆發的大機遇,也是國家倡導技術創新下的產物,進入5G時代,物聯網的發展場景將會更加豐富、多樣化,企業要抓住機遇,積極推進產業新技術的應用與普及。
  • 新基建浪潮下的車路協同市場,屬於創企的機遇在哪裡?
    未來10年,車聯網產業規模將接近2萬億元,其中車路協同的市場規模將達7630億元。今年以來,新基建的這把「火」已經點燃了多個科技領域,車路協同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因而行業內的企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科技」深耕UBI保險領域,建設車聯網數據商業化的連接器「路比雲」
    據了解,UBI車險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的發展已較為成熟。而在中國,保險公司、數據運營商、汽車廠商和硬體供應商,在UBI領域都處於起步階段。行業內主流的數據採集方式是通過OBD(車載自動診斷系統)來進行,包括廠商集成到車機系統的前裝OBD產品,和基於藍牙或者wifi的App後裝OBD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