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類永遠飛不出銀河系?

2020-12-25 騰訊網

51年前,我們人類就已經登上了月球,在不久的將來,遙遠的火星上也將出現人類的腳印,人類發射的兩個「旅行者號」探測器更是早就衝出了太陽風的影響範圍,這一切都使人感覺到,人類的科技在不斷地進步,只要假以時日,人類要走出銀河系似乎也不是太難。

然而事實卻並不是這樣,在對銀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你就會發現,銀河系就像一個牢籠,人類深陷其中,很可能永遠都逃不出去。那麼為什麼說人類永遠飛不出銀河系呢?其實看看太陽系的真實大小你就明白了,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上圖分為4個部分,第1部分顯示的是以木星軌道為界的太陽系中心地帶,其內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以及位於木星與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第2部分加上了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冥王星,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太陽系全家福」,在最外圍的紫色軌道上運行的是冥王星。

第3部分顯示了小行星塞德娜(Sedna)的運行軌道(圖中的紅色軌道),這是迄今為止已確定的距離太陽最遠的小天體,其近日點距離太陽76個天文單位(註:一個天文單位等於太陽和地球的平均距離),而遠日點則在937個天文單位之外。

第4部分就是由奧爾特雲(Oort Cloud)包裹著的整個太陽系了,奧爾特雲是一團直徑約為2光年的球體雲團,是太陽系真正的邊緣地帶,飛出這個範圍,太陽引力的影響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對太陽系的真實大小有了非常直觀的認識,也可以看到,以我們人類目前的實力,基本上就只能在第1部分的紅色圈圈(火星軌道)裡面折騰,而就算是目前飛得最遠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太陽大約141個天文單位),也遠遠沒有飛出第3部分的範圍,更不用說第4部分的廣闊空間了。

因此可以說,在現在以及未來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然而科學家對宇宙的觀測數據卻告訴我們,銀河系擁有2000至4000億個類似太陽系的恆星系,並且這些恆星系之間的距離相當的遙遠,比如說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比鄰星,與我們之間的距離也高達4.22光年。

在銀河系裡平均每200立方光年才有一個恆星系,銀河系的寬廣可想而知。就算人類掌握了期待以久的可控核聚變,並從此獲得了幾乎源源不絕的能量,也只能在銀河中像蝸牛一樣旅行(理論上來講,核聚變飛船的速度最高只能達到光速的15%左右)。

進一步講,即使人類的科技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脈」,擁有了我們現在無法理解的光速飛行技術,那也無法徵服如此寬闊的空間。為什麼這麼說呢?要知道銀河本身的直徑就超過了10萬光年,以光速飛行的話,我們從地球飛到銀河系邊緣都需要好幾萬年的時間,而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大麥哲倫星雲,更是遠在16.3萬光年之外。

(上圖為大麥哲倫星雲)

順便講一下,在距離銀河系更近的地方,其實還存在著兩個矮星系,即大犬座矮星系和人馬座矮星系,但嚴格地講,它們都在銀河系的引力範圍之內,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它們算不上銀河系以外的河外星系。

這樣看上去,人類想要飛出銀河系,就必須指望著更高級的科技,比如說曲率引擎、蟲洞技術等等,但這些虛無縹緲的科技真的可能實現嗎?很遺憾地告訴你,這些都是根據相關理論所作出的猜想,目前根本沒有任何的實驗能夠證實其可行性,因此可以說,在可預見的未來裡,這些「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技術,人類都不可能將它們變成現實。

事實就是這樣,人類的徵途是星辰大海,但冰冷的宇宙卻將銀河系「打造」成了一個牢籠,人類深陷其中,很可能永遠都逃不出去。未來的人類將何去何從?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人類永遠都走不出銀河系?
    銀河系確實夠大,因為根據LAMOST的觀測,銀河系直徑大約比傳統認為的大約50%以上,也就是早先觀測的10萬光年的銀河系直徑可能將會擴大到15-20萬光年,不過無論是10萬還是15萬又或者20萬光年,其實對於現階段科技水平來說,其實都差不多,因為我們真的走不出去!
  • 人類可能永遠都飛不出銀河系,就算達到光速,也無法飛出銀河系
    當這個物體的速度越接近光速,那麼它的質量就會越接近無窮大,而光是沒有質量的,所以不需要擔心質量上升的問題。但是我們製造的飛行器是有質量的,所以以目前的科學技術,想要達到光速飛行,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除非有一天,人類的科學技術突破了現有的關於光速的理論體系。為什麼我們人類這麼的渴望達到光速?
  • 人類有可能飛出銀河系嗎?
    人類當然可以飛出銀河系啊,要有自信,相信聰明的人類可以解決一切困難,相信未來的某一天,人類的足跡可以遍布整個宇宙。當然了,說是這麼說,關鍵是要怎麼做才行呢?我們的銀河系,直徑至少有10萬光年,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一個獵戶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為2.6萬光年,所以說,如果我們想要走出銀河系,至少要穿越2.4萬光年的宇宙空間。2.4萬光年的距離,以人類目前的火箭推進技術,估計飛到宇宙毀滅都飛不出銀河系,但是也不要灰心,因為希望還是有的。
  • 為什麼科學家說人類可能永遠不會走出銀河系?
    隨著我們對宇宙的不斷了解,我們發現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粒沙子,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要小得多,但整個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幾十億個。儘管人類幾百年來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但似乎無論付出作了多少努力,似乎都無法走出銀河系。
  • 人類還需要多久才可以飛出銀河系?科學家:答案都在紙上!
    不過,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我們都知道,人類仍然無法飛離地球,甚至就連想要重新登月,都變得非常的困難。那麼,人類需要多久才可以飛出銀河系呢?這裡,我們就需要先從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提到的宇宙文明等級指數來說起了。
  • 人類文明的等級是幾級?什麼時候才能飛出銀河系?
    深邃的星空充滿了神秘感,我們渴望飛到太空中,去探索浩瀚的宇宙。然而,人類有限的宇航科技水平以及廣袤的空間阻礙了我們飛到更加遙遠的宇宙。人類最遠只涉足過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月球,距離僅38萬公裡,這在宇宙尺度下近在咫尺。
  • 現在的人類能飛出銀河系?如果擁有光速飛行的話,是否可行?
    說到這裡,內心不免有些失落,一個直徑達到2-3光年的太陽系,人造星際探測器想要飛出,都尚且需要上萬年的時間,而一個直徑達到10萬-15萬光年的大星系,人類要想飛出或許比登天還難。目前,人類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探測器,其速度是17公裡每秒,而銀河系的直徑是10萬光年以上,等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出銀河系,地球很可能早已經消失。當然,旅行者一號探測器不可能飛出銀河系,因為,漫長的時間中它可能早就已經自然銷毀了。
  • 為什麼科學家說人類走不出銀河系,或許不光是時間和距離的問題?
    人類靠「走」(飛船飛行)是永遠走不出銀河系的,或許通過蟲洞「跳躍」還有可能。不過,別說我們現在無法製造「蟲洞」,即使製造出來了「蟲洞」內部的性質,時空的結構是如何,我們尚未清楚,或許「蟲洞」也跳不出「銀河」。既然是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們肯定要先導航一下,找一條又快又短的路線。
  • 人類沒有飛出銀河系,網絡上各式各樣銀河系照片是怎麼來的?
    人們老有這樣的疑問:人類並沒有飛出銀河系,怎麼網絡上有那麼多銀河系圖片呢,而且有的還惟妙惟肖,細節清晰?其實,銀河系只有一張真正的照片,其餘都是電腦合成或者構想的圖片。就像網絡上有無數張黑洞圖片,其實只有一張是真正的照片一樣,銀河系也只有一張照片是真的照片。
  • 銀河系的外面是什麼?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超級結構,人類或被鎖死
    人類生活在地球之上,地球存在於太陽系之中,太陽系屬於銀河系,那麼,銀河系的外面又是什麼呢?雖然我們總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已經有500-700萬年的歷史了,不過,人類真正意義上對地球、太陽系,特別是宇宙開始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些事情的發生,都不過是近幾百年來的事。
  • 旅行者1號多久能飛出銀河系?
    旅行者1號的速度目前大約是17公裡每秒,一個小時大約62136公裡,一天能飛149萬公裡,一年能飛5.44億公裡。要飛17000多年才能飛一光年。按照旅行者1號的目標是42光年外的蛇夫座,飛過去要72萬年以後了。 想要飛離銀河,需要旅行者1號的速度達到擺脫銀河系引力的第四宇宙速度,這個速度大約是320公裡每秒(也有說法是525公裡每秒),所以旅行者1號的速度遠遠達不到脫離銀河系的速度,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其他加速的方式,那麼旅行者1號永遠也飛不出銀河系。
  • 銀河系呈圓盤狀的,垂直於銀道面方向,能否更容易得飛出銀河系?
    人類和無人探測器都沒有飛出太陽系(但有五艘無人太空飛行器正在離開太陽系),也沒有飛出星系。 所以我們還沒有得到銀河系的全貌。然而,人類對銀河繫結構的理解已經非常接近。 伊巴谷和蓋亞衛星在銀河系觀測到數億顆恆星,測量它們的位置、距離和運動。 通過這些數據,天文學家可以更準確地繪製銀河系的結構圖。
  • 科學家為何說人類目前飛不出銀河系
    人們通常把太空飛行器到達環繞地球、脫離地球和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發射速度,分別稱為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太陽的逃逸速度)。旅行者號探測器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太陽的束縛力,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約為16.7km/s。
  • 科學家擬出四種新方案,欲憑之飛出銀河系,光速屏障形同虛設
    眾所周知,愛因斯坦相對論中對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的推測,如同給人類豎起了一道禁足屏障,將人類封擋在了太陽系內,直至今日都未能飛出我們的恆星系,更不用說銀河系了。旅行者1號飛了40多年,未能真正飛出太陽系。銀河系直徑約10萬光年左右,太陽系距離銀河系最近邊緣約2.4萬光年,即使以光速飛行,想要飛出銀河系也要2.4萬年。限於人類壽命,世世代代即使以光速不停飛行,也要至少240代人來完成這個飛出銀河系的接力賽任務。難道人類要永遠被光屏障困於宇宙的一個沙礫般小的角落裡嗎?
  • 人類無法飛出太陽系,疑似受到外星文明的囚禁,究竟是怎麼回事
    但是,如果按照計劃,它本該在2015年達到這個目標,難道還有神秘的力量可以阻止人造飛行器從太陽系飛出來嗎?為什麼人類不能離開太陽系?宇宙實驗理論理解的懷疑是外星人的束縛。回顧人類發展的歷史,9世紀的工業革命被認為是近代人類文明的開端,20世紀對於人類文明無疑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世紀,因為在這一世紀中出現了許多偉大而傑出的科學家,他們相繼把各種人類的科學理論逐步完善,並把其中的許多理論逐步應用於現實。
  • 現目前最遠的它來告訴你:人類無法飛出地球
    地球不安全 我們知道,全球環境並不意味著絕對安全。儘管當前的全球環境仍然適合人類生存,但全球環境永遠不會靜止,而是會發生各種變化,包括:氧氣含量變化,溫度變化和空氣成分變化。以此類推,每次劇變都會導致大量生物滅絕。在地球的歷史上,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無數次,包括5次生物大滅絕,幾乎導致了地球生物集群的破壞。
  • 文明要多少級才能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方法已經寫在紙上了!
    Ⅲ型文明:能夠利用時空結構,製造出空間,高維操作等,其實Ⅲ型文明我們能想像出的很淺薄,因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玩意兒是否存在,所以這就是文明等級過低的悲哀,可能他們擁有的能力連我們天馬行空的想像都未必能達到。到哪個級別才能飛出銀河系?
  •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裡!
    地球是我們人類的搖籃,但是我們人類不能永遠生活在這個安全舒服的搖籃裡,我們的人類徵途註定是星辰大海。 他們一開始小心翼翼地穿過大氣層,然後便開始徵服整個太陽系 這段著名的振奮人心的話是出自前蘇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 科學家劃分了三個文明等級,飛出銀河系需要達到哪種文明等級?
    科學家一直在想辦法模擬出太陽內部的核聚變,想辦法實現可控核聚變。這是一種擁有無限可能的新能源!只要我們掌握了它,能夠把飛行器的速度提升一大截,飛出太陽系是不成問題的。科學家戴森認為我們想提升文明等級,就得學會利用恆星的能源。為此,他提出了戴森球模型,這是個大型核聚變反應堆。
  • 煤油火箭能飛出地球,要想飛出太陽系,該用什麼燃料?
    可以說每一個愛看科幻小說的人都會想到外太空去一趟,想飛出太陽系,想到銀河系裡探索。但是基於目前的人類科技水平在無邊的宇宙面前根本不起眼,根本就是如原始人一樣。我們人類連小小的太陽系都飛不出,更別說浩瀚的銀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