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英寸晶圓產能開始緊缺?
一方面,8英寸產能緊缺已從下遊傳至下遊,儘管在建或新建的Fab廠也使出渾身解數,力圖趕上這一波難得的紅利,但8英寸二手設備特別是核心設備已然一機難求,就算好不容易有貨源,有的甚至比12英寸設備還貴,難免心塞。 之所以如此,也有歷史淵源。多年前向12英寸晶圓廠邁進已成主流,眾多8英寸晶圓廠或關閉或升級為12英寸廠。
-
【產業年終盤點】2019中國63座晶圓製造廠最新情況跟蹤
預估2018年9月正式投產,到2019年底一廠一期項目可實現月產6萬片12英寸晶圓的產能,到2020年底一廠二期也將達產6萬片。並適時啟動二廠的建設,到二廠達產時,總產能將達24萬片。tvgEETC-電子工程專輯富能半導體成立於2018年11月8日,法人代表陳昱升,持股40%,另60%的持有人是濟南富傑產業投資基金;富能半導體項目規劃建設月產10萬片的兩個8英寸廠及一個月產5萬片的12英寸廠。
-
「芯視野」8英寸核心新設備「回爐」?
一方面,8英寸產能緊缺已從下遊傳至上遊,儘管在建或新建的Fab廠也使出渾身解數,力圖趕上這一波難得的紅利,但8英寸二手設備特別是核心設備已然一機難求,就算好不容易有貨源,有的甚至比12英寸設備還貴,難免心塞。之所以如此,也有歷史淵源。多年前向12英寸晶圓廠邁進已成主流,眾多8英寸晶圓廠或關閉或升級為12英寸廠。
-
除了中芯國際(00981)內地還有哪些晶圓代工廠?
公司在重慶擁有1條8英寸半導體晶圓製造生產線,年產能約為60萬片;在無錫擁有1條8英寸和3條6英寸半導體晶圓製造生產線,8英寸晶圓生產線年產能約為73萬片,6英寸晶圓生產線年產能約為247萬片。此外,公司在無錫和深圳擁有半導體封裝測試生產線,年封裝能力約為62億顆,還提供掩模製造服務。
-
新區順利下線第一枚12英寸矽外延片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燕近日,錢塘新區企業杭州中欣晶圓大矽片生產車間順利下線第一枚12英寸矽外延片。自此,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欣晶圓」)成為能獨立完成從12英寸單晶、拋光到外延研發、生產的企業。
-
...芯英伏羲對標英偉達;國產特斯拉出口歐洲;首片國產6英寸SiC晶圓...
該項目於2018年7月26日籤約落地山東德州,2019年3月舉行開工儀式,總投資80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18億元,形成年產276萬片8英寸矽片、180萬片6英寸矽片以及300噸12-18英寸矽單晶的生產能力;二期擬投資62億元,建設目標為年產360萬片12英寸矽片。該項目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北方最大的半導體材料生產基地。
-
8英寸晶圓的產能為什麼這麼緊張?
據 SEMI最新報告,2019 年底有 15 個新 Fab 廠開工建設,總投資金額達 380 億美元,其中約有一半用於 8 英寸晶圓尺寸。IC Insights 預計未來 2 年,8 寸晶圓產能預計維持 23%左右市佔率。 8 寸矽片目前主要用於指紋識別晶片、電源管理晶片、功率器件、微控制器等半導體產品的生產。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持續十年?
8英寸的核心廠商聯電,在12月8日發布最新業績,11月合併營收147.26億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聯電產能利用率達滿載,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且價格調漲,聯電第四季預估晶圓出貨量較上季增加1~2%。且部份晶圓代工價格調漲後推升晶圓平均美元價格較上季增加1%。
-
明年4月將正式投產,英諾賽科氮化鎵項目預計本月底實現通線試產
明年4月將正式投產,英諾賽科氮化鎵項目預計本月底實現通線試產
-
SiC晶圓爭奪戰開打|sic晶圓|英飛凌公司|山東天嶽公司|特斯拉|si...
2019年9月,Cree宣布計劃2019-2024年投資7.2億美元將SiC材料及晶圓產能擴充30倍,包括建造一座車規級8英寸功率及射頻晶圓工廠,以及擴產超級材料工廠,計劃2022年量產,完全達產後器件能夠滿足550萬輛BEV需求,襯底能夠滿足2200萬BEV需求。
-
又漲價又外包,誰能拯救8英寸晶圓產能:智東西內參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8 寸晶圓製造高景氣有望持續》和申萬宏源的報告《半導體矽片行業全攻略》,深入分析半導體行業的現狀,尤其是8英寸晶圓需求旺盛引起的產能緊張,預測未來整體半導體市場的發展趨勢。
-
【芯事記】11月13個地區超25個「芯」項目籤約落戶,總投資超640億元
據滁州在線報導,先進封裝材料項目(AAMI)由ASMPT集團聯合中關村融信產業聯盟核心成員智路資本牽頭的財團共同投資建設,計劃投資3億美元,項目建成後將會成為國內最大的半導體封裝材料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產值超20億元。
-
12月31日:中國AI雲服務市場報告華為雲份額領先;中欣晶圓 12 英寸...
·今日熱點中欣晶圓 12 英寸第一枚外延片正式下線根據中欣晶圓官方的消息,中欣晶圓12英寸第一枚外延片正式下線,成為國內首家獨立完成12英寸單晶、拋光到外延研發、生產的企業。官方稱,12英寸外延片的生產是當前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儘管12英寸晶圓代工廠建廠成本更高,但從長遠來看,在相同製程之下,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利潤率高過8英寸晶圓代工廠。目前,我國有多個玩家正在建設12英寸晶圓代工項目,比如格科微12英寸CIS集成電路特色工藝研發與產業化項目、聞泰12英寸車規級功率半導體自動化晶圓製造中心項目、富芯半導體模擬晶片IDM項目等。
-
投產可期!中環領先12英寸生產線今年上半年將正式投產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據無錫日報報導,中環領先12英寸生產線將在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中環領先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矽片項目,於2017年10月12日籤約落地、同年12月28日開工,項目總投資30億美元。其中,一期投資15億美元,裝備投入60億元。
-
臺積電120億美元美國設廠,說不定是「面子工程」...
上周五,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TSMC)官宣:該公司已在美國聯邦政府以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承諾支持」下,「有意」於美國興建並營運一座5納米先進工藝晶圓廠,初期規劃月產2萬片晶圓,並可望在當地創造1,600個高科技職缺,以及相關半導體產業鏈額外的上千個工作機會。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授權近10.2億美元資本支出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授權近10.2億美元資本支出 2020-12-19 19:52:46 來源 : TechWeb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蔓延
5G熱潮的帶動下,電源管理晶片受益於智慧型手機與基站需求都呈倍數增長,導致有限的產能供不應求,雖然部分產品有機會從8英寸逐步轉往12英寸廠生產,但短期內依然難以紓解8英寸晶圓需求緊缺的情況。 華潤微(688396.SH)運營模式以IDM為主,同時也擁有晶圓代工模式。
-
聯電8英寸晶圓漲價或已成定局
供應鏈透露,衛生事件意外帶來遠距應用終端商機,筆記本電腦、平板等終端裝置大熱賣,智能物聯網相關硬體需求大開,聯電電源管理晶片、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主動式保護元件等客戶投片量逐月攀升,聯電 8 寸廠接單大好,產能利用率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