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舊照片:列強攻佔皇城耀武揚威,慈禧出逃回返狀若得勝回朝

2020-12-14 騰訊網

老北京有各種各樣的城門。今天,我們使用一組舊照片聚焦於一個現在已經不被關注但在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大門-大清門。

大清門位於天安門廣場與正陽門(前門)之間,是一座單簷歇山頂的磚石結構建築。要說它多麼輝煌壯麗,也不見得,但它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它被視為清朝的「國門」。

圖片1:大門緊閉的大清門。

大清門左右兩側有石獅和下馬碑。大門前有一個小方形廣場,寬闊幾百步,圍著柵欄,被稱為「天街」。小廣場的形狀像棋盤,通常稱為「棋盤街」。在籬笆外,有一個熱鬧的商業區,許多商販都在這裡做買賣。

大清門左右兩側各有東西向廊廡110間,俗稱「千步廊」。這是朝廷各部衙署的所在地,按照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清代來自各個省份的舉人必須首先在千步廊集中,由禮部組織會試和殿試。

圖2:站在天安門拍攝千步廊和大清門。

但是,大清門一般是不開的,普通臣民不能通過。什麼時候打開?誰可以路過?

大清門是皇帝的出入口,參加重要的慶祝活動。每年冬至期間,皇帝都會去南郊的天壇去祭天,到夏至時會去北郊的地壇去祭地,孟春也會去先農壇修身。遇上這些儀式,大清門豁然洞開。皇帝穿著龍袍,坐著御輦由此出行舉行典禮。皇帝大婚時,皇后由此進宮,嬪妃由神武門進宮。

圖3:光緒皇帝出大清門祭天。

1900年發生「庚子國變」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往西安。八國聯軍入侵並佔領了北京,與大清門有關的所有禮節規定被完全搞砸了。

圖4:八國聯軍佔領大清門。

圖5:八國聯軍進入大清門。

除非皇帝和太后經過,否則大清門不會被打開。但是,在八國聯軍的控制下,這扇門被打開了,列強的軍隊來來往往。從照片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在「庚子國變」之後,大門前的建築被夷為廢墟。

圖6:八國聯軍經大清門運輸物資。

圖片7:大清門被打開,直通皇城。

1900年至1901年,大清門被聯軍解除了禁閉,普通大臣和普通百姓也可以從這裡經過。即使不能走到門的北邊,也可以在「天街」設置路邊攤位。上圖記錄了大慶門附近來往人員的場景。戰爭破壞的走廊尚未恢復。

圖片8:大清門被打開,直通皇城。

1901年9月7日,清廷代表李鴻章等人與八國聯軍籤署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列強的侵略和貪婪得到了滿足。條約規定,1901年9月17日,各國武裝部隊從北京撤離,只剩下國防使館的一小部分。不久,皇城內的聯軍通過大清門撤離。

圖9:八國聯軍經大清門撤出。

這張照片中有一個細節,每個人都應注意,即聯軍撤離時,重建了門前被破壞的走廊,並且右側的房子是全新的。顯然,清廷官員準備歡迎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回歸。

圖片10: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迴鑾。

聯軍已從北京撤出,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必須儘快返回。兩人於1901年10月6日從西安出發,並於1902年1月8日到達北京。下午,他們通過大清門進入故宮。看這浩浩蕩蕩的陣勢,根本不像逃難歸來,倒像取得重大勝利之後凱旋。

相關焦點

  • 清末照片,出嫁新娘低頭垂目面黑如炭,瑾妃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晚清給人的厚重感不僅僅止於文字,還有那些散亂的照片。歷史「大致如此」,卻遠沒有影視劇裡那般光鮮亮麗。過去的人和事,用老照片來展現,便可以重返歷史現場,也會為此感慨萬千。分享一組清末時候的老照片,感受一下那滄桑巨變!
  • 慈禧1902年西逃回京時的照片曝光:場面混亂不堪,大臣痛哭跪迎
    【慈禧的鑾駕快到達紫禁城時,宮廷侍衛在進行安全排查】由於慈禧的軟弱和貪生怕死,1901年9月7日,清朝朝廷與列強籤訂了 【慈禧逃亡回宮時的紫禁城城樓】慈禧回宮時,由24面黃龍旗開路,1000名騎兵護衛。
  • 史料| 韓國媒體眼中的清末新政
    在清廷頒布預備立憲上諭之後不幾天,《皇城新聞》發表評論認為:清朝從鴉片戰爭到庚子事變期間,外則飽受列強侵略,內則各派勢力政爭不已,政治腐敗,國是日蹙,如今終於開始憲政改革,或現一線曙光。 清末新政是清王朝自我救贖的最後努力。時人預言:「行之而善,則為日本之維新;行之不善,則為法國之革命。」不幸的是,清王朝最終被革命推翻。
  • 慈禧出逃京城後,日本人拍下紫禁城原始照片
    慈禧出逃京城後,日本人拍下紫禁城原始照片,被電視裡的故宮騙了 中國是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經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但我們最了解,對我們影響也最大的封建王朝還是清朝。因為這個朝代離我們最近,並且在這個朝代被終結後,中國的封建時代也就過去了。
  • 韓國媒體眼中的清末新政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清廷頒布預備立憲上諭之後不幾天,《皇城新聞》發表評論認為:清朝從鴉片戰爭到庚子事變期間,外則飽受列強侵略,內則各派勢力政爭不已,政治腐敗,國是日蹙,如今終於開始憲政改革,或現一線曙光。清末新政是清王朝自我救贖的最後努力。時人預言:「行之而善,則為日本之維新;行之不善,則為法國之革命。」不幸的是,清王朝最終被革命推翻。大韓帝國與清王朝的命運有相似之處,但並不完全相同。
  • 喬家借給慈禧太后十萬兩,慈禧:要什麼賞賜?喬家:只要4個字
    清朝末年,由於統治者腐敗無能,西方列強便開始肆無忌憚地入侵中國,慈禧太后也因此兩次逃出京城。1860年,英法聯軍進逼京城,鹹豐皇帝帶著慈禧等人逃到熱河,並且對外宣稱是「北狩」,實在是恥辱。四十年後,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城,慈禧太后在慌忙中出逃,並且美其名曰「西狩」。第二次出逃與第一次差別較大,由於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城時,慈禧太后等人根本沒來得及準備,並且在逃跑路上揮霍無度,最終導致連吃飯都成為了問題。
  • 清末老照片:非同尋常的人物合影,個個都是慈禧太后寵信的重臣
    今天與大家一起賞析一張非同尋常的清末老照片。說它「非同尋常」,因為在照片中出現的15人,個個都擔任著朝廷某方面的一把手。 非同尋常的清末大臣合影。
  • 八國聯軍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頭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為了反對西方列強,義和團運動興起,起初,慈禧太后對這次起義並不多加幹涉,畢竟義和團運動是符合她的利益的,清政府想要利用這次起義將西方列強驅趕出去,然而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義和團運動成為了西方列強入侵大清的藉口,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西方列強以此為藉口,組成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入侵中國行,大肆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
  • 最「霸氣」產婦走紅,順產完直接走回病房,網友:將軍得勝回朝
    最"霸氣"產婦走紅,順產完直接走回病房,網友:將軍得勝回朝導語女性的生產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順產,一種是剖腹產,但是若要女性選擇,那麼大多數女性基本上都會選擇順產的方式來生寶寶。這可能是因為她走出產房的氣勢以及姿勢很像"將軍得勝回朝"的模樣,所以才被眾多網友所喜歡。其實從照片中我們不難發現產婦的狀態是比較好的,不管是她的走路姿勢還是臉上的表情都完全看不出來是剛剛生完寶寶的產婦。而且,她也沒有過多的讓人攙扶,只是旁邊的家人怕她摔倒簡單的扶了一下而已。
  • 如果清末沒有列強入侵,中國能否進入工業化?
    倘若清末之時列強沒有入侵,中國還得過多久才能進入工業革命?或許是100年,也或許是幾百年,但絕對不是永遠也無法發生工業革命而讓中國進入工業社會。列強在清末之時闖入中國,只是極大地加快了這一進程,將這一進程縮短了100年乃至是幾百年而已。
  • 清末照片,旗女油頭粉面,太監在抽菸,官員卑躬屈膝讓人倍感屈辱
    當洋教士拍下這些黑白照片,讓人更深切地體會亂世中的中國人,苦難深重。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子地位低下,無才便是德。一直到清末,大戶人家還是娶妻納妾,風光無限。圖中的老爺就是一方豪紳,納了七個小妾。個個都裹著小腳,花枝招展。妾不能和正妻比,一般出身都不好,甚至有青樓女子。小妾也是常常爭寵,因為吃得都是青春飯,等年老色衰,老爺又領回年輕的小妾來。
  • 清末最美的公主,見證慈禧洗澡全過程,晚年曝出慈禧羞為人知秘密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28,閱讀約3分鐘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慈禧太后的照片。這些老照片都是在慈禧太后70大壽前夕,由余勳齡拍攝的。作為慈禧太后的御用攝影師,於迅齡早年留學法國學習攝影,拍攝了慈禧太后入宮後的全部照片。
  • 百年前舊照也難掩麗質,卻被慈禧耽誤一生
    但是隨著清宮舊照片的公布,人們翻看晚清時期妃嬪的舊照片,許多人頓時幻想破滅:清宮的女人為什麼長得如此一言難盡呢?不能怪現代網友如此評價,一是年代久遠,古人的審美與現代人的審美不太一樣;二是照相技術落後,即便是黑白照片,都不能拍出效果。因此,照片看起來有些不如人意。
  • 慈禧最愛的珍珠,形狀似茄子,可惜被八國聯軍搶走,至今都追不回
    談到被外國列強洗劫的中國寶貝,那確實是最低限度的幾百萬件,而且很多都是非常珍貴的,現在大多數文物都已無法歸還,想想真是太可惜了!此文中我們要介紹的這件珍品是很了不起的,它是一顆珍珠,可以說這顆珍珠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顆,也是最貴的一顆,而且它曾經是乾隆皇帝的摯愛,後來又成為慈禧太后心愛之物,可惜在八國聯軍入侵時,這樣的珍寶卻被奪去,至今無法追回。
  • 慈禧逃跑時找喬家借10萬兩,問他們要什麼賞賜,喬家:只要4個字
    眾所周知,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末內憂外患,面對列強的威脅,風雨飄搖的中國在夾縫中生存。了解晚清的歷史,一定繞不過去的就是慈禧太后這個名詞,經過各種影視劇的刻畫,她的形象已經豐富而深刻,大體逃不過獨裁和誤國這兩個字。
  • 慈禧敢對西方列強宣戰,真是因為愚蠢?事實真相遠沒那麼簡單
    隨著義和團運動的不斷高漲,列強在華利益受到嚴重威脅,列強不斷警告和壓迫清政府,要求其儘快絞殺義和團。「若火車不載,亦自行起早前往。" 在列強的威逼下,清政府於初四日(5月31日)同意各國調兵人京,要求入京人數各國以 30 名為限,且一旦恢復平靜應即撤退。接到總理衙門的答覆後,各國公使商議決定,把在天津已準備就緒的軍隊立即開進北京,並將進京兵數擴大到以 75 人為限。
  • 清末貴婦照片:圖6貴婦逛街引男子圍觀,圖8婉容出宮,前呼後擁
    清末的三位滿族貴婦,個個亭亭玉立,妝容華貴,名副其實的貴婦人。 這是清末一出嫁不久的滿族貴婦,梳著高高的二把頭,在吸旱菸袋,那時有的女孩子出嫁後就毫無顧忌的吸旱菸,出嫁前會收斂點。
  • 得勝回朝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得勝回朝,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見;處理政事的地方。打了勝仗回到朝廷報功。泛指取得勝利或完成任務後喜洋洋地回來。出自:元 無名氏《小尉遲》:「若得勝還朝,聖人自有加官賜賞哩。」近義詞有:班師回朝、打道回府、榮歸故裡,反義詞有:鎩羽而歸,得勝回朝是中性成語,連動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諷刺。得勝回朝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得勝回朝(dé shèng huí cháo)成語釋義: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見;處理政事的地方。
  • 真實的慈禧太后究竟是什麼樣的?因力勸鹹豐與英法決戰,差點被殺
    但晚清面對列強表現得如此不堪,真的是因為慈禧太后個人性格懦弱,害怕西方列強嗎?其實還真不是,據記載,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慈禧太后還只是一個5歲大的孩子,而且第一次鴉片戰爭對清朝的傷害並不深,所以當時很多人對西方列強的艦船大炮並沒有什麼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