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期我曾經給大家介紹過陶瓷泥料與釉料的原料,其中都提到了高嶺土,今天就詳細對高嶺土介紹一下。
高嶺土,因江西景德鎮高嶺村得名,也成就了景德鎮千年瓷都美譽。高嶺土在古代有很多其他叫法,其中最為常見的叫法就是觀音土,說到這部分人可能就知道了,沒錯,這就是饑荒時代人們在草根樹皮都吃完的情況下吃的觀音土。我曾經問過村裡老人,經歷饑荒的時候確實是吃觀音土,但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生吃,一般都是和著野菜加水揉成一團吃,但是高嶺土難以消化,吃的太多,最終也是難逃一次。袁隆平在《上級便函保護了我和水稻》中就寫到這樣一句話:1960年,全國鬧大饑荒,我親眼看到有人餓到在路邊、田坎上,也有人吃了「觀音土」消化不良死了。
拋開這個沉重話題,隨著社會發展,目前高嶺土除了作為陶瓷的原材料外,還可以製作紙張、輪胎、橡膠等有機材料中。高嶺土的採礦主要是露天開採,然後經過加工之後才能作為原材料生產陶瓷,目前市面上高純度的高嶺土還是採用化學方法進行加工,主要是為了減少高嶺土中含有的雜質鐵,鐵在陶瓷的燒成過程中,除了特殊的釉料顏色要求外,一般都起著負面的影響,夾雜在高嶺土中會使得陶瓷坯體或者釉面帶有黑點,使用化學方法酸洗方可除鐵較為完全。目前市面上高純度的高嶺土售價可高達1.5萬元/噸的價格。
近幾年,隨著國家環保大業的發展,國家對土地資源逐步重視,土礦的開採也愈加嚴格,但是高嶺土在陶瓷原料中的作用基本無可替代,隨著礦土資源的枯竭,未來高嶺土的出處還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高嶺土在陶瓷坯體中主要起著塑性作用,並含有較高的鋁含量,提高了燒成後的百度,但因為其水溶解膠性能較差,一般在配方中很少只用高嶺土,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類似高嶺土的黏土類原料基本要用三種以上,一種是因為高嶺土解膠性能差,還有一種原因是黏土類原料種類多,以防單一黏土出現質量問題時候,對陶瓷配方最終呈現的性能有很大影響,所以使用多種原料來分擔質量風險。
除了陶瓷之外,高嶺土還被作為填充劑應用於有機無機複合材料,例如輪胎、橡膠等,甚至在經過加工改性之後,可以作為紙張原料。
好了今天關於高嶺土的介紹就簡單的介紹到此了,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下哦,還有更多的陶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