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專賣店》是由暢銷小說改編而成的動畫電影。是2012年在法國坎城電影節上映的一部動畫電影,來頭很大的一部作品。一部從名字就能夠猜出來大概內容的動畫電影。
這部動畫電影不是老少皆宜,就是針對成年人觀眾來製作,整部作品向我們展示了生與死的人生哲理。通過黑色幽默,大量的歌舞元素,讓生與死不再那麼嚴肅沉悶。
不能改變的沉悶的現實
我喜歡這部動畫電影,看了很多遍,每一次看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最喜歡的片段就是笑嘻嘻的小男孩卡西,對上父親伯納德殭屍般的臉,一個滑稽卻不搞笑的對比。
《自殺專賣店》在一家死氣沉沉的法國小城,一切都是沒精打採的樣子,就連路邊的野花也抬不起頭來。唯獨一個地方生意興隆,就是自殺專賣店。
這是一家有口皆碑的老店,在這個小城已經很多年。從卡西的爺爺手裡,傳到了卡西爸爸的手裡,也就是現在是伯納德先生和他的太太在經營著自殺專賣店。
這家店主要經營各種自殺產品,無論是你想擁有怎樣的死法,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你需要的東西。從自殺專賣店的異常火爆,也讓我們看出了這個故事的背景,就是發生在了一座灰暗恐怖的小城。這裡沒有希望之光,只有對於死亡就是解脫的陰暗。
作為成年人,我對於這樣主題的動畫電影,不排斥。因為可以在伯納德夫妻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生活本來就是一個愛惡作劇的孩子,總是會在不經意間給人致命一擊。讓人猝不及防的苦惱,沒有了應對的方法,人生陷在不知所措的憂傷裡。
我從《自殺專賣店》這部動畫電影裡,反而看到了生活的本質,人生的價值,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我們都會被命運推著前進的縴夫,身上的繩子千斤重。我們為了生活,不得不跟著在人群一直低頭往前移動。
就像是《自殺專賣店》裡的伯納德夫妻一樣,沒有了生活的希望,每一天的日子都像一潭死水。
自殺店格格不入的快樂
如果說在《自殺專賣店》這部動畫電影裡伯納德夫妻就是現實生活裡,很多成年人的真實寫照。那麼他們的兒子卡西,就是來拯救他們的天使。
卡西是一個樂觀愛笑的小男孩,精靈古怪的卡西,反對父母幫助別人自殺。卡西在這部動畫電影裡,就是穿透力很強的陽光,總要透過層層阻礙,照進父母的心裡,趕走他們的消極和恐懼。
這部動畫電影讓我感嘆的地方,是導演怪誕的手法,用自殺專賣店這樣的方式,一對消極到極點的夫妻,消瘦的四肢,濃重的黑眼圈,還有頹廢的神情。都像我們展示了人如果沒有了生活的希望,是怎樣的邋遢無底線。
偏偏這樣陰鬱的自殺專賣店裡,一個整天笑嘻嘻的小男孩出生。這個小男孩可以說,是和自殺專賣店裡的一切完全不想符合的存在。他的積極樂觀,本身就是個自殺專賣店想矛盾,
所以很驚訝導演的另類之處。
《自殺專賣店》是法國動畫電影,我能想到的同時期的法國動畫電影就是蒂姆伯頓的《殭屍新娘》。那個讓人只要想到暗黑動畫,就會想到的鬼才動畫導演。
所以從《自殺專賣店》這部動畫電影裡,看到了和《殭屍新娘》一樣的法國冷幽默。讓一個原本壓抑的故事,通過有趣的方式表達出來,才像法國動畫電影該有的味道。
人生的價值是自己給的
《自殺專賣店》這部動畫電影,延續了法國人獨有的怪誕的黑色幽默。讓原本嚴肅地講述生與死的故事,多了許多有趣的地方。讓觀眾接受起來似乎容易了很多,對於故事中的主題也沒有生硬的距離感。
我們對知道,沒有人的人生可以重來,說到「下輩子相遇」,這樣的話不過是一句文縐縐的語言表達。我們都沒有重新來一次的權利,所以只有一次的人生,我們如果度過,成為了嚴肅的話題。
在《自殺專賣店》裡,好像所有的生活中的不如意,都可以通過死亡得到解決,這是多麼極端的一種方法。
我在這部動畫電影裡看到一個灰色的世界,沒有一點顏色的小城,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像是快要缺氧的魚。大口地喘氣,卻還是看不到一片適合生存的水源,好像絕望和無助每時每刻都圍繞在人的身邊。
在《自殺專賣店》這部動畫電影演繹的大環境裡,仿佛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大魚缸裡。魚缸裡裡的水僅僅夠每一條魚和一口,不知道下一口水什麼時候落下來。
這樣壓抑的氣氛裡,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無望的樣子,也看到了「在沒有人穿鞋的小鎮,是鞋子銷量最好的地方。」
隨處可見的壓抑,一點的樂觀就能夠融化掉壓抑的區域。選擇怎樣的生活狀態,每一天是迎接新的太陽,還是沉浸在月亮落下的失落裡,都是我們不同的選擇。就像怎樣的人生才算有價值的人生,這是自己給自己的定義,每一個人都不同。
但相同的是,積極樂觀比消極恐懼要好很多,這是不容更改的事實。給自己一個快樂的理由,讓自己快樂的生活,是有價值的人生的一種不錯的活兒法。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