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發出石墨烯納米帶合成法

2021-01-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28日電據日媒報導,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小組於日前宣布,他們成功研發出一種合成碳材料「石墨烯納米帶」的技術。據悉,該技術有可能促進計算機小型化以及高性能化。

報導稱,「石墨烯納米帶」是一種由六邊形的環狀碳分子連接而成的、納米級別的碳材料,該材料的大小可以影響導電性等性質。因此,該材料有望應用於新一代半導體,但人們一直未能找到高效的合成方法,「石墨烯納米帶」從而被稱為「夢幻物質」。

名古屋大學教授伊丹健一郎領導的研究小組讓擁有環狀結構的特定碳分子與獨家開發出的催化劑發生反應,成功地高效合成出「石墨烯納米帶」,並可通過對原料用量的調整來控制「石墨烯納米帶」的形狀和尺寸。

據報導,使用「石墨烯納米帶」的半導體與以往的半導體相比,尺寸更小,但可以發揮同等甚至更高的能力。該技術有可能促進計算機小型化以及高性能化,因此備受各方矚目。

相關焦點

  • 《Science》重大突破:石墨烯納米帶實現金屬性調控!
    研究背景 石墨烯我們都很熟悉,那石墨烯納米帶(GNRs)呢?按定義,石墨烯納米帶是指大概寬度小於50 nm的石墨烯條帶。其理論模型最初於1996年提出。
  • 日本大力攻關石墨烯
    由於天然石墨本身就是高純度的石墨烯的層積體,所以只要能夠高效剝離天然石墨,就可以大量生產石墨烯。隨著石墨烯的發現,全球的研究所都開始研究石墨烯材料,日本在研發與產業化方面的雙輪驅動尤其明顯。研發與產業化雙輪驅動在日本,大學和研究機構都在大力開發石墨烯,並且相繼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
  • 水熱法合成納米材料機理得解
    >31752次閱讀 作者:吳長鋒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03月31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等首次利用氧化石墨烯的液晶行為和凝膠化能力
  • 專注柔性顯示屏幕,「合肥微晶」開發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導電膜...
    編輯 | 佳敏近期,36氪了解到一家從事石墨烯和納米銀線等新材料應用開發的科技企業——合肥微晶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微晶」),其核心產品包括石墨烯納米銀線複合柔性透明導電膜、石墨烯遠紅外柔性發熱模組及石墨烯原材等。
  • 石墨烯:魔幻的世紀產業
    唐一林介紹,2014年聖泉集團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從植物秸稈玉米芯纖維素中提取出生物質石墨烯,也打通了石墨烯材料到經濟消費品的石墨烯產業鏈;2015年將石墨烯添加到粘膠纖維中,並研發製造出了基於這種內暖新材料而製成的養體內衣系列、除臭襪品系列等產品,實現了石墨烯的產業化和商業化應用,同年與滌綸複合研發成功,使石墨烯應用在紡織行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6年又將生物質石墨烯與錦綸
  • 納米石墨帶可控合成有新法
    作者:閆潔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1月04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近日,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高壓下1,4-二苯基丁二炔分子晶體可發生拓撲控制的脫氫狄爾斯—阿爾德反應,生成晶態納米石墨帶
  • 北大:直接製備圖案化石墨烯納米片,用於發光二極體
    本文要點:利用垂直石墨烯納米片的特殊結構,促進紫外LED器件散熱的新方法成果簡介 以氮化鋁Mater》期刊發表名為「Direct Growth of Nanopatterned Graphene on Sapphi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ght Emitting Diodes」的論文,研究報導了一種通過在納米圖形化藍寶石基底(NPSS)的c-面上選擇性生長石墨烯,來製備納米圖案化石墨烯的新思路,並且展示了其在外延生長氮化鋁(AlN)薄膜中的應用
  • 喧囂過後的石墨烯
    石墨烯的同胞哥哥,碳納米管也是其一。碳納米管的發現,比石墨烯還要早個十幾年。1991年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s)被NEC公司的飯島博士發現。我對Carbon Nanotubes這個英文單詞記憶猶新,因為90年代讀高中的時候,有一篇英文閱讀理解就是關於碳納米管的。
  • 特大喜訊:中科院成功研發出了矽-石墨烯-鍺複合材料電晶體!
    什麼是矽-石墨烯-鍺複合材料?這麼說吧,由於有石墨烯及鍺這種稀有元素的加入,這種複合材料的傳播延遲將被縮短1000倍,這也意味著我國中科院研製的這種新的複合材料將大大提升CPU的運算速度,這位我國晶片產業的發展,打破晶片壟斷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納米科學:石墨烯不是材料科學玩具箱中唯一的樂高積木!
    納米科學:石墨烯不是材料科學玩具箱中唯一的樂高積木!不完全是。在當前的納米電子世界中,除了石墨烯之外,還有很多事情要發生。我使用的材料之一,二硫化鉬(MoS 2),是一種單層材料,具有超出石墨烯的有趣特性。MoS 2可以吸收五倍於石墨烯的可見光,使其可用於光探測器和太陽能電池。
  • 石墨烯的結構及性質
    1985年美國科學家發現的富勒烯,1991年日本科學家發現的碳納米管,2004年英國科學家發現的石墨烯,將碳材料家族,從零維的富勒烯,到一維的碳納米管,到二維石墨烯,再到三維的石墨等,形成了完整的碳材料體系。
  • 可穿戴福音:三星石墨烯顯示技術獲突破(全文)_液晶顯示器應用技術...
    sp2雜化碳質材料基本組成單元圖(圖:百度百科)    關於石墨烯,我們需要知道的它的幾點特質是:    1、是目前世界上最薄卻也是最堅硬的納米材料,比鑽石還堅硬,其強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鋼鐵還要高出單層石墨烯及其派生物示意圖(圖:百度百科)    目前常見的石墨烯材料的製備方法有機械剝離法、化學氧化法、晶體外延生長法、化學氣相沉積法、有機合成法和碳納米管剝離法等。
  • 石墨烯小知識之石墨烯在農業中的應用
    石墨烯在生物醫藥、電子器件、電池電容器、航空航天以及軍工等眾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石墨烯相關產業的不斷發展,石墨烯在農業中的應用研究也不斷被挖掘,科學成果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惠及百姓日常生活。二、基於石墨烯的抑菌性以及石墨烯與傳統農藥的協同抑菌機制,開發的綠色、高效石墨烯農藥應用於農業病害防治領域,可減少傳統化學農藥的用量,實現農業可持續綠色發展。
  • 科研人員成功在食物表面燒出石墨烯圖案
    美國和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的一項新技術成功在食物中生成石墨烯,未來可用於在食物上添加可食用的電子標籤和傳感器。  在一片麵包片上,一隻黑色的小貓頭鷹憨態可掬,畫出圖案的「墨水」正是石墨烯。這是美國賴斯大學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利用「雷射誘導石墨烯」技術完成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科學家用另外的石墨烯「墨水」作畫,而是直接以雷射在食物表面「燒」出了石墨烯圖案。
  • 恆利寶讓傳統錦綸「長出」石墨烯
    昨天常州恆利寶納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榮慶對外發布常州恆利寶納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致力於石墨烯、石墨烯改性製備與生產、改性石墨烯在紡織材料的研發及工業化生產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全球首條石墨烯原位聚合PA6(尼龍6)生產線,其核心產品為石墨烯原位聚合PA6切片。
  • 日本造出「準商業化」納米組裝機器人,並將迎來高速自動化生產
    上個月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雜誌上,我們終於得以見識到一款稱得上是「神奇材料建造師」的納米操作機器人的尊容,日本東京大學工業科學研究所 (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kyo)的研究者 Satoru Masubuchi、Tomoki Machida 及其同事研發的納米組裝機器人系統
  • 浙大研發石墨烯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可用於紅外光電器件領域
    前人藉助於碳納米管和鈣鈦礦等材料,雙向通訊的構想已經初步在可見光及近紅外光區域中實現。然而受限於材料的性能及嚴苛的工作環境,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目前尚未能實現。石墨烯具有原子級別的厚度和極高的電子遷移率,它可以通過載流子耦合或者灰體輻射的方式發射中紅外光,也可以通過結構設計在很寬的波譜範圍內呈現出光電響應能力。然而常規的寡層石墨烯對光子的吸收能力欠佳,難以做成中紅外器件。
  • 石墨烯功能化的新方法
    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改變石墨烯結構和特性的新工藝。這種被稱為光環加成的化學反應利用紫外線修飾原子之間的鍵。該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著名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石墨烯具有突出的物理、光學和機械性能,已被應用於透明觸控螢幕、航空航天和生物醫學領域。然而,石墨烯在電子領域的用途還比較少。主要是因為,與電子學中使用的半導體不同,石墨烯缺乏帶隙,在電子學中,這個帶隙是指沒有能級可以被電子佔據的空間,它對於與光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 以色列研究納米傳感器用於檢測癌症
    以色列研究納米傳感器  用於檢測癌症  以色列研究人員正開發一種納米傳感器俗稱電子鼻,希望以檢測呼吸方式辨別是否罹患癌症,尤其是不易診斷的頭頸部癌症。專家說,呼吸診斷法需多年測試方能確定是否應用於臨床。
  • 研究人員開發出生產3D列印氧化石墨烯的新方法
    西班牙艾克斯-馬賽大學陶瓷與玻璃研究所(ICV)和微電子與納米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使用3D列印的氧化石墨烯支架作為輕質混合結構的基礎,該結構保留了許多石墨烯的理想特性,包括導電性和水吸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