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情緒憋著內傷,隨意釋放傷人?3個真相,釋放孩子情緒小怪獸

2020-12-12 果姨媽育兒

各位好,我是心理諮詢師鄭潤芝。這是《管教孩子的26個心理學方法》的第三十課。

【註:現在您閱讀的是本套課程的圖文版,學習課程的視頻版點擊這裡即可進入:亂發脾氣、愛打人的孩子,家長糾正,這個心理學方法好

(點開上面的視頻,就可以觀看本節課精選片段了)

有一位媽媽說,孩子特別愛亂發脾氣,稍微一不順心就大喊大叫,在學校裡也是動不動就上手推人、搡人、打人。

還有每次等到事後,你問他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都說:「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就是當時被氣炸了!」

還有一位媽媽,有一天,孩子在家裡快憋瘋了,吵著要出去玩。

媽媽想著孩子已經很久沒出過門了,於是就答應他,把作業寫了就帶他出去。

過了很久,檢查孩子的作業時,才發現他只做了一點,於是就直接朝孩子吼了幾句。

孩子被吼了之後,沒有反省,還頂了嘴。

氣得她直接把作業本扯成兩半,還揚起巴掌朝孩子的屁股打了幾下。

孩子哇地一下就哭起來,朝她吼道:「你是一個壞媽媽」。

媽媽聽見孩子的哭聲,又覺得心疼。

事後媽媽就又耐心地幫助孩子粘了作業本,又耐心地陪孩子寫完了作業。

後來,孩子對媽媽說:「不是我不寫作業,是今天老師教的那幾個字有點兒複雜,我不會寫,所以就用了好長時間,就寫了幾個字。」

媽媽聽了,也是愧疚,自己本身是個急性子,別說孩子,大人之間有時候的一點小事兒,自己就很容易炸了。

壞脾氣上來了,自己想忍都忍不住!

其實,這個孩子和這位媽媽的無明火,很多情況下就是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之所以火氣一點就炸,就是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太差了,才會鬧出這麼多的誤會,造成這麼多的後悔。

那麼我們說,人的負面情緒有時候就像怪獸一樣,你憋著會把自己憋出病,你隨便把怪獸放出來,又

會傷人傷己。

怎麼辦呢?就這樣進退兩難嗎?

當然不是。

這節課我就給大家一個管理孩子情緒的好方法——情緒選擇輪。

它會幫助我們孩子用更好的方式釋放情緒小怪獸。

同時,也會幫助我們家長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相關焦點

  • 《生氣湯》: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比壓制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釋放
    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是壓制還是幫他釋放呢?我們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應對策略。最近看到豆瓣評分8.2的繪本《生氣湯》,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理解孩子,並學到幫助孩子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本書。
  • 孩子脾氣暴躁,是體內「小怪獸」作祟
    莫名的起床氣、同學的譏笑、老師的指責,加上大人們現場各種激烈的反應,潛伏在體內的壞情緒終於遏制不住,衝出身體,他開始用手捶打座位,用腳踢前面的車座,嘴裡發出表示不滿的嗯哼聲……大人見狀,定會厲聲呵斥,但是孩子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大人無奈只能憋著火繼續跟著前車龜速前進,等到了下車點,大人一停下車便迫不及待地黑著臉責備孩子,不該在車上亂發脾氣,出了事怎麼辦等等……
  • 蜻蜓互娛是釋放壞情緒的好渠道
    在現在快節奏的生活環境當中,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普遍都是比較大的,在高壓的情況下,有一部分人是懂得通過一些渠道釋放自我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的,所以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不會相互影響,而有一部分人他們是不懂得釋放情緒,無法調節,那可能就會在某一時刻感到壓力大的時候直接讓大腦中的那一根弦崩掉,今天小編就想要跟大家介紹一個能讓你釋放自我壓力的渠道
  • 《頭腦特工隊》:喜怒哀樂皆為人生,釋放情緒比控制情緒更重要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拿破崙說到情緒,你會想到什麼?如果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快樂,開心,高興,那麼你可能是個樂觀主義者;如果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悲傷、失落、孤獨,那麼你可能會是個悲觀主義者,當然,你也有可能想到憤怒、害怕、討厭等等。
  • 別讓壞情緒,毀了你的幸福
    你經常會遇到很多不開心的事兒,一件小事兒也可能就讓你壓抑在心,影響了情緒。情緒是一個可以傳導的鏈條。壞情緒包裹了你,難免對他人冷言冷語,他人無辜遭殃,氣急敗壞,又把這個壞情緒傳染給遇到的其他人。這樣循環往復,最後可能造成一個災難。
  • 「沒有壞情緒,只有壞行為」3個方法助力親子溝通
    孩子一說,一畏難,一退縮,家長就著急;家長一著急,孩子就更容易發脾氣;孩子一發脾氣,家長更生氣。最後,不是雞飛狗跳,互相傷害;就是氣急敗壞,開始冷戰。情緒有好壞嗎?一個測試:下圖哪個是情緒,哪些是行為?實際上,只有「生氣」是情緒,其它都是「生氣」導致的行為,而這些行為顯然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沒有壞情緒,只有壞行為。不良行為的背後,是情緒、是需求,這才是溝通中需要被關注的。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盒子」,你會把「負能量」釋放給你的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種情感因素,情感因素會觸發盒子裡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情緒會成長和消失,那些沒有被消除的情緒會積累起來,當情感的積累超過盒子的容量時,情感的閥門就會打開,情感就會溢出,人的表情和行為也會發生變化。所以,如果你不能控制這個情緒盒子,盲目釋放負面情緒,會有多大的影響。
  • 所有壞情緒,最後買單的都是自己
    只有當你學會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放下一些壞情緒,你的福氣才能慢慢靠近你。 博主@芸豆和雨豆曾在微博上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個阿姨去年沒有借錢給無良親戚,被對方一頓亂罵。
  • 解析繪本《野獸國》:當孩子遇見情緒野獸,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所有孩子都和麥克斯一樣,都會有自己的脾氣,有自己的情緒,企圖擺脫父母的束縛去過無憂無慮的生活。並且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情緒,也會擁有自己的小世界,這是孩子的特點。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孩子會有情緒,但是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快,我們常常看到兩個孩子本來吵架吵得不可開交,過了一會兩人又開開心心地一起玩耍了。因為孩子的情緒會一下子就上來,這是因為他們還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怪獸"。
  • 不合格的家長,把壞情緒都發洩給了孩子!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隻情緒怪獸,一旦關不住,就會鬧得一地狼藉。情緒怪獸跑出來的時間是隨機的,有時候出現在你被領導罵得狗血淋頭時,有時候出現在為醫藥費奔波焦頭爛額時,偶爾也會出現在深夜驚醒時刻。有句話經常出現在大家的社交網站上:「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這是個很美好的願望,但也意味著很難實現。大多數時候,人們無法快速消解心中的負面情緒,既然無法內耗,就只能發洩。而一些當了父母的大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負面情緒轉移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 團|英文原版《我的情緒小怪獸》+原版怪獸公仔
    大家在陪孩子讀這本書的時候,是可以結合情緒輪這個活動來做,讀到每一種小怪獸的時候,可以跟寶貝一起討論一下,我們有什麼詞可以來形容這個情緒,對孩子豐富詞彙量也非常有好處。在日常中遇到孩子有情緒了,我們可以問,哦!什麼小怪獸跑出來了?
  • 《頭腦特工隊》:學會適當地釋放情緒,在轉變中學會接納和成長
    下面我將從沉默是金、故事情節、場景空間、人物形象設定這四個方面給大家講解這部電影中孩子的情緒發展和成長。這個時候她是最無憂無慮的,因為沒有成人的認知能力,所以情緒可以隨意表達。導演之所以選擇萊莉在11歲的年齡發生變化,是因為11-16歲是孩子思維能力發展成熟的標誌,開始對以往的物體依賴進行排斥,從形式內容中跳脫出來,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叛逆期。
  • 情感|所有壞情緒,最後買單的都是自己
    就如《半山文集》裡說的那樣: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的壞人,多數時候只是在負面情緒下表現出來的舉止言行而已,因為壞情緒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變成壞人的時候。我有個朋友,有一次在家和父親吵架,說了氣話,沒道別就離開。
  • 孩子老有負面情緒?家長巧用鐘擺效應,調控孩子情緒的「晴雨表」
    簡單來說,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就如同鐘擺的兩端,是互相對稱的關係,當正面情緒高漲時,蕩起的擺針就會越高,同樣反面情緒也會強烈,對應蕩起的擺針也會高。所以如果按照家長克制孩子負面情緒的思路,去遏制孩子的負面情緒,那麼也會使孩子的正面情緒遭到打擊。
  • 《生氣的亞瑟》:一本絕無僅有的情緒繪本,探索孩子情緒的真相
    一、繪本用嘆為觀止的罕見手法,用「顯微鏡」去看孩子的情緒。描繪了孩子難以捉摸的情緒。全文聚焦孩子的情緒,凸顯情緒的重要性。該繪本把孩子的情緒放在了「顯微鏡」下,把孩子的情緒進行放大,讓人們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孩子的情緒變化。亞瑟是一個幾歲的小男孩。
  • 家有情緒小怪獸,這些情緒管理繪本幫你有效應對
    在一個家庭裡,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最大的受益者一定是孩子。當今社會,哪個孩子不是家裡的小公主、小王子,在優越的物質條件和長輩們的悉心呵護下,出現了越來越多性情暴躁的孩子。其實,我女兒就是一個典型的情緒小怪獸,在幾年的艱苦「鬥爭中」,有效經驗自然是有的,比如長輩們要以身作則,以溫和的態度待人接物;對孩子的需求,合理滿足,不可有求必應;孩子鬧情緒時,要正確地引導。以上行為都屬於家長們的主動幹預,除此之外,如何去塑造孩子的內心,是個更重要的問題。閱讀是改變一個人精神世界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對於孩子而言,也是如此。
  • 解讀《頭腦特工隊》:孩子的負面情緒也有積極意義!
    2、教會孩子區分"壞情緒"和"壞行為"許多家長對負面情緒有誤解,覺得負面情緒"不好",通常是因為他們將"壞情緒"和"壞行為"聯繫在了一起。比如,有時候孩子會因為憤怒而亂扔東西。對於這種破壞性行為,家長當然是"深惡痛絕"。
  • 孩子總發脾氣不聽勸,讀這些繪本!用心理學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在這本繪本裡,小朋友的情緒被比作了一隻小怪獸,在最開始的時候,這隻小怪獸情緒非常混亂,這是不是和我們的小寶貝一樣呢,常常說不清也道不明自己怎麼了。之後啊,我們就要對這些情緒分類啦,不同的情緒有不同的顏色表示。
  • 不生氣就是好的情緒管理?你錯了,你的隱忍和假象孩子都看在眼裡
    比如這件事讓你很生氣,除了表達出來以外,還要告訴孩子:我小的時候也會這樣做,我知道你要幹什麼,別急,慢慢來。 3、善用形象的比喻 孩子的邏輯體現在對事物表象的認知,父母在表達情緒時,如果可以進行生動的比喻,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 家庭教育陷困境,可能源於家長的壞脾氣,親子溝通需學會情緒控制
    星期五孩子放學後,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玩耍,但孩子放學後卻死死地抱著手機不肯撒手,任由鄰居又哄又講的都沒有用處,鄰居越說越氣竟然當眾吼了孩子,孩子剛開始還被嚇到,等反應過來也對鄰居發起了脾氣,手機抓得更緊,到最後孩子還氣得拋下自己的媽媽回家去了。看著和自己發脾氣的孩子,鄰居又是後悔又是懊惱。孩子還小,但脾氣卻不小,這麼在外面甩自己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