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在七八十年代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因為當時大家的收入水平幾乎都一樣,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只夠維持家用,沒有多餘的閒錢,這種情況下找別人借錢是一件難以開口的事,如果不是家裡碰上什麼婚喪嫁娶的大事情,沒有人會找別人借錢來生活。
改革開放之後,大家的收入和存款都有了顯著的增長,但是對於上一輩人來講,由於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所以都倍感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即使收入水平提高了,但還是勤儉節約的過日子,手裡有閒錢也不會亂花,而是存銀行裡,不僅可以預防未知的風險,還能有一筆利息可以拿。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則不一樣,出生在新時代,生活條件比過去優越,沒有吃過什麼苦,追求的都是一些高質量的生活。而想要過上高質量的生活,就需要大量的金錢的來維持,但並不是所有人的收入都能維持這種高質量生活,為了能過上這種生活,有些年輕人不想著提高收入,而是靠借錢生活。
借錢很多人想到就是朋友和親戚,但是如今想要找朋友和親戚借錢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有一句話說的話,想要知道關係鐵不鐵,找你朋友借錢試試。並不是大家不願意借,而是如今很多人有借無還,不願意還錢,最終最好的朋友變成了路人甚至是仇人,所以現在很多人寧願找銀行或者網貸平臺借錢,也不願意向朋友和親戚開口,怕開口後別人不借也很沒面子。
使用信用卡或者花唄等網貸提前消費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如果運用得好的話,還能用來賺錢,但是很多人把信用社和花唄等網貸平臺的錢不當自己的錢,消費的金額遠遠超過了自己每個月的收入水平,把自己的存款和未來的收入都給掏空了,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
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73.85億張,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59億張,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張。
如果扣除掉一些未成年人和沒有信用卡的人群,那麼最少人均持有1張信用卡。生活中也會發現一個現象,如果使用過信用卡的人,一般手中不僅僅只有一張信用卡,大部分都是有好幾張信用卡在過著以卡養卡的生活。而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信用卡半年逾期金額達到了919.16億人民幣,而十年前這個數據只有76.86億,漲了近12倍,對此央行也是頻發警告,讓年輕人切勿被其拖垮一生。
現在的負債群體主要還是以年輕人為主,而年輕人負債的原因主要就只有兩個,一個就是買房,一個就是消費。因為買房負債佔了絕大多數,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現在靠自己的收入想要全款買房,可能幹到退休都不一定能買得起,而現實又逼迫你不得不買房,這種情況下只能貸款買房,成為負債一族。另一部分人是因為消費,如果合理消費,在收入和消費一樣的情況下,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現在很多人的消費觀有問題,都過著透支消費的生活,收入一般卻購買名牌包包、手錶等奢侈品,讓自己背負一身的債務。
綜上所述,負債並沒有什麼問題,合理的負債可能會讓我們變得更富有,但如果不合理的負債,只會掏空和拖垮我們一生。對於年輕人負債過高問題,央行也是比較重視的,要求商業銀行對於個人的消費貸款金額不能超過20萬,當然央行警告和限制並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要個人自覺,不要總是過著透支消費的生活,這種生活危害堪比「黃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