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頻發警告,年輕人正被「它」掏空,危害堪比「黃賭毒」

2020-12-14 財經知識觀

借錢在七八十年代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因為當時大家的收入水平幾乎都一樣,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只夠維持家用,沒有多餘的閒錢,這種情況下找別人借錢是一件難以開口的事,如果不是家裡碰上什麼婚喪嫁娶的大事情,沒有人會找別人借錢來生活。

改革開放之後,大家的收入和存款都有了顯著的增長,但是對於上一輩人來講,由於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所以都倍感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即使收入水平提高了,但還是勤儉節約的過日子,手裡有閒錢也不會亂花,而是存銀行裡,不僅可以預防未知的風險,還能有一筆利息可以拿。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則不一樣,出生在新時代,生活條件比過去優越,沒有吃過什麼苦,追求的都是一些高質量的生活。而想要過上高質量的生活,就需要大量的金錢的來維持,但並不是所有人的收入都能維持這種高質量生活,為了能過上這種生活,有些年輕人不想著提高收入,而是靠借錢生活。

借錢很多人想到就是朋友和親戚,但是如今想要找朋友和親戚借錢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有一句話說的話,想要知道關係鐵不鐵,找你朋友借錢試試。並不是大家不願意借,而是如今很多人有借無還,不願意還錢,最終最好的朋友變成了路人甚至是仇人,所以現在很多人寧願找銀行或者網貸平臺借錢,也不願意向朋友和親戚開口,怕開口後別人不借也很沒面子。

使用信用卡或者花唄等網貸提前消費並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如果運用得好的話,還能用來賺錢,但是很多人把信用社和花唄等網貸平臺的錢不當自己的錢,消費的金額遠遠超過了自己每個月的收入水平,把自己的存款和未來的收入都給掏空了,過著入不敷出的生活。

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全國銀行卡在用發卡數量73.85億張,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共計6.59億張,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張。

如果扣除掉一些未成年人和沒有信用卡的人群,那麼最少人均持有1張信用卡。生活中也會發現一個現象,如果使用過信用卡的人,一般手中不僅僅只有一張信用卡,大部分都是有好幾張信用卡在過著以卡養卡的生活。而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信用卡半年逾期金額達到了919.16億人民幣,而十年前這個數據只有76.86億,漲了近12倍,對此央行也是頻發警告,讓年輕人切勿被其拖垮一生。

現在的負債群體主要還是以年輕人為主,而年輕人負債的原因主要就只有兩個,一個就是買房,一個就是消費。因為買房負債佔了絕大多數,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現在靠自己的收入想要全款買房,可能幹到退休都不一定能買得起,而現實又逼迫你不得不買房,這種情況下只能貸款買房,成為負債一族。另一部分人是因為消費,如果合理消費,在收入和消費一樣的情況下,並沒有什麼問題,但現在很多人的消費觀有問題,都過著透支消費的生活,收入一般卻購買名牌包包、手錶等奢侈品,讓自己背負一身的債務。

綜上所述,負債並沒有什麼問題,合理的負債可能會讓我們變得更富有,但如果不合理的負債,只會掏空和拖垮我們一生。對於年輕人負債過高問題,央行也是比較重視的,要求商業銀行對於個人的消費貸款金額不能超過20萬,當然央行警告和限制並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還是要個人自覺,不要總是過著透支消費的生活,這種生活危害堪比「黃賭毒」。

相關焦點

  • 央行頻發警告,「它」在掏空這一代年輕人,危害堪比「黃賭毒」
    而反觀現在的年輕人則不一樣,這一代年輕人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後,國內的經濟環境和生活環境都遠比上一輩人來得更好,幾乎沒有吃過什麼苦,更加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很少會去存錢,收入大多數都拿出來消費,過高品質生活。
  • 央行頻發警告,「它」的危害堪比「黃賭毒」,年輕人切勿被它拖垮
    但並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會聽勸告的,父母那一輩人由於年輕時吃過太多苦會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而現在的年輕人都出生在新時代,並沒有吃過什麼苦,完全不理解為什麼非要存錢,過歐美等西方國家那種「超前消費」的生活不是挺好,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都過著「超前消費」的生活。
  • 它比「黃賭毒」危害還大?不少人深陷其中,年輕人小心被「拖垮」
    而且多家銀行的發卡量均超過了1億張之多,在使用信用卡的各種群體中,年輕人佔據的數量是最多的。加上各種網貸平臺的出現,包括電商平臺活動層出不窮,年輕人在消費這方面更加沒有節制。之前老一輩人總說「黃賭毒」不能碰,實際上「它」比黃賭毒的危害還要大。不少年輕人深陷其中,財富都被掏空。
  • 年輕人被「它」迷得無法自拔,一旦控制不住,危害堪比「黃賭毒」
    然而,事實並沒有朝著預期的方向去發展,反而有一些年輕人,因為信用卡陷入了「高負債」的困境之中。可能部分人覺得這有點太誇張了,但是下面這份數據,會證明這一點。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在2019年信用卡和一卡通的發卡總量已經達到了7.46億張,在所有的持卡人之中,年輕人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可能這組數據僅僅是說明了當下的持卡人數量比較多,沒有什麼說服力。
  • 繼「黃賭毒」後,又一行業正掏空年輕人,10年暴漲近10倍大公司
    說起信用卡,很多人多會認為它是個十分新潮的事物,但是事實上,十分具有時空錯亂感的是,信用卡的產生時間大約是我國的清朝慈禧太后時期。在萌芽時期,信用卡是沒有額度的,也只能進行短期的商業借貸。信用卡的興盛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從美國開始,以飛速之勢發展到英國、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
  • 比「黃賭毒」還可怕,央行也警告?年輕人慾罷不能,負債超800億
    尤其是不少年輕人受到西方文化的薰陶,現在的他們已經不滿足於「月光」,而是更加追崇「超前消費」甚至是「透支消費」。可以發現,很多年輕人其實只拿著幾千元/月的工資,但是卻過著幾萬/月的生活。而這些「多出來的錢」是哪裡的呢?除了要「感謝」馬雲爸爸的花唄,借唄之外,信用卡消費也成為了年輕人的「最愛」。
  • 這個比「黃賭毒」更可怕!年輕人容易深陷其中,央行早已發出預警
    這個比「黃賭毒」更可怕!年輕人容易深陷其中,央行早已發出預警推薦語: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人們的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但對於年輕人而言,卻出現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大多數年輕人成為了「月光族」。然而,對於年輕人的負債問題,央行也已經多次發出「預警」。根據央行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我國居民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797.43億元;銀行卡應償信貸餘額為 6.98 萬億元。
  • 又一陷阱出現,10年增長10多倍,年輕人深陷其中,比黃賭毒還可怕
    文:Jarvan黃賭毒是公認的三大害人之物,觸碰到它們就意味著觸碰到了法律紅線,而它們的危害程度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每一次的普法安全教育中,拒絕黃賭毒始終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它的危害程度不亞於黃賭毒,不少年輕人深陷其中,就連央行也多次發出警告!而這一陷阱就是提前消費!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日益改變。提前消費已經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主流消費方式,特別是隨著信用卡、花唄、借唄、欠條等各種軟體的興起,先消費後還款已經被年輕人認可。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的消費觀念也已經從多掙錢或少花錢的觀念轉變為今朝有酒今朝醉。
  • 繼「黃賭毒」之後,又一行業正在「掏空」年輕人,10年暴漲10餘倍
    此外,據央行此前發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信用卡逾期金額達到919.16億元。回顧2010年,這個數字只有76.86億,短短10年增長10餘倍!此外,支付寶方面還表示,截至2019年初,支付寶的中國用戶已經超過7億,其中有超過70%的用戶使用包括螞蟻花唄、借唄在內的三種以上的螞蟻金服服務。而在所有使用花唄、借唄等服務的用戶中,90後佔6成。
  • 比「黃賭毒」還可怕,10年內暴漲10倍,又一行業在「掏空」年輕人!
    雖然我國是一個有14億人的人口大國,但是現在據央行數據表明,有5.6億人沒有存款。並且隨著支付寶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借"花唄"。在去年,國內花唄用戶已經達到了7億人次,並且70%的人都在使用不止一種的金服服務。在這70%的人中,90後又佔到了60%。
  • 年輕人的錢包在被它掏空,堪比「黃賭毒」?40%的90後離不開它?
    2019年支付寶就發布了一份報告,其中顯示了我國年輕人使用花唄的人數。據悉我國現在出生於1990年到2000年的年輕人有1.74億人,而其中使用花唄的人數超過6500萬人。這意味著10個90後中,就有4個人在使用花唄來超前消費。
  • 比「黃賭毒」更可怕,荼毒了上億年輕人,央行公布:欠款742億!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提前花更多的錢,花明天的錢來實現今天的夢想,這看起來很美好,但這樣做的代價是巨大的。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升級,網際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在線貸款平臺的廣告。今天的年輕人不需要向爺爺奶奶借錢,只要他們隨便登錄一個平臺,申請一張信用卡。年輕人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
  • 比「黃賭」還可怕,央行也來警告,年輕人「欲罷不能」
    來源:知頓ZhiDun根據央行最新發布的2019年支付情況清單標明,中國的信用卡發卡量已經高達7.46億張,較上一年增長了8.7%,此外還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個人均持有0.5張信用卡,其中中國四大銀行的發信用卡量較多,調查表明,持信用卡最多的人群是年輕人
  • 貸款負債10年暴漲近10倍,正在掏空年輕人,比黃賭毒還可怕
    另外,根據此前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未償還信用卡逾期金額高達919.16億元。負債率10年暴漲近10倍。像很多網絡平臺的借款、貸款、白條、花唄、借唄的年輕用戶也越來越多。如今90後的平均月儲蓄為1400元,但很多90後實際月儲蓄卻為0,甚至為負。如今很多年輕人都面臨著各類貸款的還款壓力。
  • 比「黃賭毒」還可怕,無色無味!正掏空中國年輕人,10年飆漲12倍
    但是與此同時,不合理的「超前消費」,已經貫徹了中國年輕人的思想。很多年輕人在「花錢」上非常不節制,一般是看到想要的商品就會毫不猶豫「拿下」。如果遇上自己心儀的商品,口袋裡的錢卻寥寥無幾的話,又要怎麼辦呢?在我國金融市場愈發完善之下,信用卡、網絡信貸等產品層出不窮,這些「透支未來的錢,放在今天花」的產品,成為了年輕人「超前消費」的溫床。
  • 比「黃賭毒」更為上癮的東西?正在掏空當代年輕人,10年暴漲10倍
    此外,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我國信用卡逾期未還金額達到919.16億元。早在2010年,這一數字僅為76.86億,僅10年就增長了10倍多。支付寶還宣布,截至2019年初,支付寶在中國的用戶規模已超過7億,其中70%的用戶使用過螞蟻花唄,螞蟻借唄等3種以上螞蟻金融服務。此外,根據數據顯示,90後用戶中,花唄和借唄的用戶佔60%。
  • 危害「秒殺」黃賭毒的它,中國人還上當?
    根據央行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的時候,我國光是信用卡的逾期金額,就已經突破了797億元,並且銀行卡未償還債務,也接近7萬億元。這也就意味著,2019年半年的水平,就趕超了2018年的全年水平。我們的速度一直都在增長。而對比2010年的76億元,短短的十年時間,更是翻倍的情況了。
  • 繼「黃賭毒」之後,又一行業「危害」了年輕人,8年增長了10倍!
    「暴富夢」每個人都想有,特別是現在的年輕人,不管有沒有錢,「享受」都要放到第一位。年輕人有這種想法不難解釋,以前老一輩人雖然窮,但是經濟壓力不大,全家有口吃的,有住的,就非常滿足。而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快,社會壓力大,想要釋放壓力就要學會「享樂」,因此「提前消費、月光族」,成為了現在年輕一代的標準生活。
  • 比「黃賭」還可怕,大量年輕人「為其所累」,央行發出警告!
    可以發現,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變得不愛存錢了,不僅不存錢,反而還喜歡超前消費、借貸消費。另一方面,不少資本都看中了這一巨大的市場,於是各類借貸、信貸產品層出不窮,年輕人很容易就可以借到錢。以銀行的信用卡為例,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信用卡的發卡數量達到了7.46億張,且大多數辦卡用戶都是年輕人。
  • 6500萬人淪為「負翁」 除了信用卡它也要遠離 危害超過「黃賭毒」
    如果深陷負債的泥潭,甚至比「黃賭毒」危害還要大。去年一篇《假精緻,榨乾了多少年輕人》刷爆網絡,其中90後人均負債12.79萬元,成為很多人關注的重點。要知道這個負債水平,比很多90後一年的收入還要多,90後債務和收入之比高達1850%!雖然關於這個數字可能沒有足夠的依據,但是負債的事實卻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