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後,大家的收入水平都翻了好幾倍,特別是父母那一輩人,他們從七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參加工作,每個月的收入都只有幾十元,到如今,他們的收入每個月都能有幾千元,但是他們還是一樣過得很清貧,勤儉節約,手上有個幾千甚至上萬元就會去存起來。為什麼上一輩人手上有錢了,不拿出來消費過上有質量的生活呢?
針對這個問題小編也問過母親,她們都是從苦日子走過來的,即使現在生活比以前更好了,但還是會把錢存起來,這樣在急需用錢的時候可以不需要找人借錢。在他們那個年代,如果不是特別必要的時候,比如婚喪嫁娶,很少會有人開口找人借錢,更不用說借錢來過日子,所以現在有點錢就存銀行就是為了以防萬一,還能有一筆利息可以拿,這就是他們上一代人的理財觀念。
而反觀現在的年輕人則不一樣,這一代年輕人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後,國內的經濟環境和生活環境都遠比上一輩人來得更好,幾乎沒有吃過什麼苦,更加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很少會去存錢,收入大多數都拿出來消費,過高品質生活。
其實如果只是消費觀念不一樣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月光族已經變成了一種常態,但是很多年輕人不僅成為月光族還變成了負債一族,為了過上高品質的生活,在收入不足以支撐自己消費水平的情況下,靠著借貸來消費。身邊的朋友親戚能借你一次兩次,不可能總借給你錢消費,所以很多人只能靠信用卡或者從一些網貸平臺借錢,過上那種透支消費的生活。
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信用卡半年未償還金額只有76.86億,到了2019年第三季度這個數據已經漲到了919.16億,十年時間漲了十幾倍。而網貸的情況跟信用卡也不相上下,根據螞蟻金服發布的數據顯示,70%的支付寶用戶都在使用花唄、借唄等三種以上支付寶借貸服務,這還不算其他網貸平臺的借貸情況。有機構統計現在的90後人均負債達到了12.7萬左右,為此央行也是頻發警告,發布了《關於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費提示》,更是限制銀行個人消費借貸金額不要讓其超過20萬,警示年輕人消費要懂得節制,不要被負債掏空,拖垮一生。
當然了年輕人的負債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為買房,有的是買車,有的是創業、有的是用來消費,如果說負債是用來辦正事,那麼無可厚非,比如買房,現在絕大多數人沒有負債根本就買不起房,負債買房已經成為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即使是買房也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至少每個月的收入要能維持基本的房貸還款。
但是卻有一部分人負債是因為超前消費或者透支消費,這些人的消費觀念已經有點「扭曲」了,愛好攀比,身邊朋友同學有的自己也要有,別人沒有的自己更要有,在收入不能滿足自己消費水平的情況下,不斷的借貸消費,最終掏空的是自己,有的因此「家破人亡」。
綜上所述,借錢消費很多人都不會感覺到心疼,而且還會上癮,危害堪比「黃賭毒」,除了上癮之外,還會拖垮你的一生,因為負債「妻離子散」的人不少,有的還為此進了牢房,奉勸現在還過著拆東牆補西牆負債消費的人一句,趁早上岸,遠離這種負債消費的生活,不要被一時的欲望而害了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