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詩逼死關盼盼始末:一首詩,逼死一代名妓,殺人又誅心

2021-01-09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蘇軾曾寫過一首《永遇樂》,其中有「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等語,這裡的「佳人」和「樓中燕」,一個明指,一個暗喻,說的都是唐代名妓關盼盼。

另外,南宋有文天祥寫詩《燕子樓》緬懷關盼盼,明朝有馮夢龍小說《錢舍人題詩燕子樓》紀念關盼盼,元朝時,關盼盼的故事在民間更是極為流行,元雜劇《關盼盼春風燕子樓》曾風靡一時。

古往今來,關盼盼深受文人騷客的青睞,究其原因,無疑與白居易有關。

白居易畢生最大的汙點就是寫詩逼死關盼盼。那麼,關盼盼到底做錯了什麼?白居易為什麼要寫詩逼死一個風塵女子呢?

關盼盼原本是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大家閨秀,怎奈家道中落,不幸淪落煙花柳地。初入風塵的關盼盼,因才色雙絕豔名遠播,成為名噪一時的頭牌名妓。

當時的徐州守帥是風流才子張愔[yīn],勾欄一見,他便被關盼盼的絕世容顏所傾倒,遂納為妾,寵愛有加。

關盼盼因此得以告別風塵,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所以對於丈夫張愔,她滿懷深情與感激,發誓與君相攜到白頭。

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白居易在校書郎任上途徑徐州,張愔特地設宴款待,並讓愛妾關盼盼侍奉酒席。白居易與關盼盼因此有過一宴之交。

當時的白居易,已經是唐朝最聲名顯赫的大詩人,天下遍布他的粉絲,關盼盼也是其中之一。此番有緣與偶像相見,她自然欣喜萬分。

席間,關盼盼侍酒完畢,先是獻唱了一曲白居易的代表作《長恨歌》,然後又跳了一支最拿手的「霓裳羽衣舞」,給白居易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白居易當場寫詩相贈,其中有言:「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極言關盼盼的美貌風情,堪比花中之王的牡丹。

得到白居易如此盛讚,關盼盼自是心中歡喜,從此對白居易更加傾慕敬重,白居易凡有新詩,她必然尋來反覆拜讀。

兩年後,張愔不幸早逝,一眾妻妾作鳥獸散,唯有關盼盼痴心不改,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燕子樓,從此閉門謝客,吃齋念佛,立志終身不改嫁,為亡夫守節到死。

此時的關盼盼,年僅20歲,正值青春年華,兼有傾城絕色,又曾是紅極一時的頭牌名妓,此番守寡,自然有很多青樓妓館邀她重歸風塵,也有很多曾經的「恩客」願意一擲千金納她為妾,但統統被關盼盼斷然拒絕。

就這樣,關盼盼在燕子樓一住就是15年,始終心如磐石,冰清玉潔。

元和十四年(公元820年),張愔的部下張仲素升任為司勳員外郎,到達長安後他特地去拜訪了白居易,並向白居易講述了關盼盼為夫守節的感人事跡。白居易聽後頗有感觸,當即提筆寫下一首《感故張僕射諸妓》:

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詩題中的「張僕射」即張愔,「諸妓」又寫作「諸奴」,即張愔的愛妾,尤指關盼盼。

全詩大意是:當初張愔不惜重金買下關盼盼, 贏得如花美妾,培養她歌舞技能,怎奈人心涼薄,一旦身死,佳人卻不願相隨。

言外之意就是:張愔有恩於關盼盼,關盼盼卻不懂感恩,所謂的守節終身也不過是沽名釣譽,如果真的是貞潔烈女,為什麼不隨夫殉葬呢?

白居易的這首《感故張僕射諸妓》,滿滿的都是對關盼盼忘恩負義的諷刺,所以不久之後,當關盼盼親眼看到了這首詩,不堪其辱的她,竟然絕食明志,10日後活活餓死,芳魂追隨亡夫張愔而去。

白居易因寫詩逼死關盼盼備受詬病,畢竟,即使是在封建王朝時期,女子能為亡夫守節也已經實屬不易,非要求人家為夫殉情以表真心,實在過於不通人情。

據說,白居易得知關盼盼死訊後,也十分愧疚傷心,逼死佳人並非出自本意,沒想到關盼盼竟如此剛烈……他先是託人把關盼盼葬在張愔墓旁,聊以自慰,後又納了一個長相酷似關盼盼的舞姬為妾,並改其名為盼兒,聊以寄情。

或許,白居易的心中是有過關盼盼的吧。得不到的,就毀掉,成功了,又倍感痛苦。人性的複雜,可見一斑。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痛斥小人的一首詩,勘破魑魅魍魎,引經據典妙語連珠
    在唐朝的詩壇,白居易所處的年代有些尷尬。此時唐朝已經被安史之亂折騰得死去活來,百業凋零,根本沒有盛唐時那樣煜煜生輝的景象。在詩壇上,更是因為李白、杜甫等人的成就太高,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白居易和好友元稹一起,推動了新樂府運動,在理論上確定了當時詩壇的走向,也奠定了他一代文宗的地位。
  • 裴度寫信給白居易,白居易調皮地寫了一首詩,千古流傳
    一年後白居易到長安做秘書監,白鶴還留在洛陽家裡。這裡有清澈的水塘,茂密的竹林,還有布置精巧的花草亭臺。這雙白鶴在花園裡飛來跳去,卻不願離開。一天,劉禹錫因事來到白居易家,剛走進院子,白鶴好像還認識他,立刻就飛到他眼前,劉禹錫又驚又喜,回到家就寫詩寄給白居易。
  • 白居易:我不是臭流氓,我只是釋放了天下男人都有的本性而已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圭 (今陝西渭南東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
  • 孫權逼死了陸遜,曹操逼死了荀彧,那麼劉備逼死了誰?
    不過,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兩件事,一個是孫權逼死了陸遜,一個則是曹操逼死了荀彧。那麼當時的劉皇叔劉備又逼死了誰呢?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孫權逼死了陸遜有關孫權的評價,曹操曾經說過一句耳熟能詳的話,那就是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也表明了曹操對於孫權能力的認可。但是孫權作為江東的領袖,自小就被稱之為神童。但是在孫權執政的過程中,從接管政權開始,他的手中很少握有兵權。
  • 曹操逼死荀彧,孫權逼死陸遜,劉備逼死一位最強的!
    曹操是三國時期勢力最大的一方,曹操手下聚集了許多有才能的人,文臣武將都是當世豪傑。
  • 一代名妓才情傾倒半個晚唐,白居易杜牧欽慕不已,最後卻如此悽涼
    長安薛府中乖巧靈秀的妙齡女子,帥府中揮筆颯爽的女校書,蜀川山水中寄相思的多情之人,青燈古佛中斷然脫俗的女詩人,她就是晚唐文藝界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一代名妓——薛濤。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看到題目「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大家第一時間是不是想到了《長恨歌》?雖然《長恨歌》也是情深至極,但終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白居易很深情的詩」,說的是他自己的深情,是屬於白居易對一個女子的深情。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殺人、誅心兩不誤
    項羽好歹是一代西楚霸王,當過五年的天下共主,長期攆著劉邦跑。費了好大的勁,劉邦才將不斷突破包圍圈的項羽逼死在烏江旁。事到臨頭,項羽還差點乘船渡過烏江回到江東去東山再起。幸好有驚無險,不然劉邦等人會頭疼死。宋代李清照有詩歌項羽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死後是不是鬼雄,活著的人是不會知道了,知道他生前是人傑就可以了。
  • 武士彠逼死原配,高攀娶了豪門剩女楊氏,結果生出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士彠逼死了原配相裡氏,卻不回老家葬妻,而是在京城物色士族女子,想要與士族聯姻。武士彠有能力,李淵很欣賞他。李淵讓女兒桂陽公主做媒,給武士彠介紹了一個豪門剩女楊氏。楊氏的伯父、父親,都是隋朝宰相。楊氏的堂哥楊恭仁,是唐朝宰相。楊氏的堂弟楊師道,是李淵的女婿。楊師道的老婆,就是李世民的姐姐桂陽公主。
  • 書摘|白居易不樂天,他嗜好揭開大唐社會的傷疤
    從此,他轉變了詩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感傷詩和閒適詩上面。也就是說,他不再就公共問題發言,只談風月。抒發個人情調,是絕對安全的。他又不傻,以他的才華,稍微變通一下,就能過得如魚得水,那些攻擊他的水軍,一輩子也夢想不到。在江州那個地方,他寫出了一代名作《琵琶行》。
  • 白居易詩文20篇賞析
    全詩以白描的手法,採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這首詩不用典故,不事藻繪,語言淺白平實而又意蘊精深,情韻動人,堪稱「用常得奇」的佳作。
  • 杜牧最打臉的一首詩,平生不喜白居易,卻寫了一首與白齊名的長詩
    比如下面這首《張好好詩》,就極為特殊,乍一看還以為是白居易的作品:張好好詩唐杜牧序: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來樂籍中。後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於宣城籍中。後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後二歲,於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 孫權為何要逼死陸遜?
    我們都知道陸遜的家族和江東的舊主孫策是世仇,但是後續陸遜卻成為了孫策的女婿,成為了周瑜,呂蒙之後,孫吳的另一位主帥,他在主帥的時候備受吳主孫權的信任,後來當丞相的時候,卻被孫權活活逼死,他的兒子成為了東吳保家衛國的主帥,孫子成為了西晉王朝時期的一代文人,三代人都是時代中的英雄豪傑。
  • 唐宣宗寫白居易的詩,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有何玄妙
    嚴格來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唐宣宗悼念白居易的一首詩歌。我們先說說悼亡詩。一般認為悼亡詩都是寫自己的親人的,尤其是老婆的。歷史上寫悼亡詩寫的很好有幾個人,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大帥哥潘安,一個是唐朝的花心詩人元稹,還有就是宋朝的蘇東坡和南宋的陸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寫給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前妻的(陸遊的那首黃藤酒)。
  • 白居易16歲寫了首詩,名動京城,開啟詩王傳奇,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比如說如果在詩的題目之中有"賦得"兩個字,大多都是參加科舉應考之作,不過也並不完全,比如說在送別詩中也屬常見。在送別的場合,詩人賦詩也經常被限定題目,只不過由於題目被限定,詩人發揮起來自然有所不便。所以一般來說,這類詩文中佳作確實是比較少的,而其中最為經典的"賦得詩"絕對是白居易的這首。
  • 3年前「逼死」T男的翟欣欣案馬上開庭!
    估計有人還記得,3年前「逼死」IT男蘇亨茂的,就是她。有網友爆料稱,2019年6月份,翟欣欣的頭像再次出現在世紀佳緣網站上。世紀佳緣,大家都知道幹嘛的。孟非的《非常勿擾》,徵婚的那個電視節目,很多女嘉賓就來自世紀佳緣網站。
  • 白居易寫詩諷刺薛濤倒追元稹,通篇輕侮之言,滿紙狎褻之意
    唐朝寫詩最多的人,既不是「詩仙」李白,也不是「詩聖」杜甫,而是「詩魔」白居易,有近三千篇詩作傳世。正如言多必失,詩寫得多了,也更容易招惹是非,畢竟基數越大,出錯的概率越大。比如《贈薛濤》(又稱《與薛濤》),就是白居易筆下非常具有爭議的一首詩。看到《贈薛濤》這個標題,讀者很容易聯想到元稹的《寄贈薛濤》,很顯然,這兩首都是寫給名妓薛濤的贈詩。
  • 幻想萬華鏡:一般動漫都是官方逼死同人,唯獨這系列同人逼死官方
    官方逼死桐人大家都懂的,也就是殺必死福利太多,以至於本子畫師都沒法二次創作。說幾個經典就知道了《小姨子夢夢》、《狐仙女友》等都是官方逼死桐人的作品,不相信?不相信自行補番,杏娘暫不提供面巾紙,自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