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作為我國兩所雙一流頂級學府,收納了我國各地區高考尖子生,如今兩個外人看起來互為競爭者的高校卻「喜結連理」,網友戲稱「本以為他們是死對頭,卻沒想到他們早已偷偷牽了手」,在外人看來這兩所大學好似是互不相容針鋒相對的,但就在前幾日,一則新聞讓網友炸開了鍋,清華北大兩所大學的教務部達成共識,表示將與2020年春季學期開始互相開通部分本科課程,並且互認學分。
清華向北大開通了以理工科為主的12門課程,如現代加工技術與實踐,製造工程體驗,人工智慧技術,北大向清華開通了以人文科社科類為主的27門課程,如《漢書》導讀,《理想國》,發展心理學等課程。
兩校通告一出,廣大網友紛紛表示贊成:「兩校都是國內頂尖學府,能夠開互通課程資源共享,可謂是兩校學生的福音,有利於提高兩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可持續發展挺好。」對於清北此次強強聯手,小編也表示非常贊同,資源共享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本就是一件好事,這樣的聯手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同時也能滿足學生對於學科多方面的需求,有效的避免教育資源的浪費,用有限的師資資源培養儘可能多的學生,當然是大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標。
也有網友說到,國內頂尖學府能上一所就實屬不易了,能夠同時就讀於兩所頂尖學府簡直是痴人說夢,此次聯合就實現了兩校學生的夢,再也不用糾結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了。雖是網友的玩笑話,卻也有幾分道理,清北兩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專業,對學生的培養方向也有所不同,清華大學主要注重培養理科學生,而北京大學的文科學生較多,但學生對於學術的追求是沒有界限的,此次互通課程能夠豐富學生的選擇,拓寬學生視野,理科學生不再局限於工科類、理科類的學科,而文科學生也能體驗到理工類學科的奇妙,兩校學科互補培養出的學生會更加優秀。
小編還看到有網友說,北京大學對清華大學開放的學科都是學校的王牌熱門學科,而清華大學對北京大學開設的課程則多為極其難修且冷門的課程。小編看過兩校互通的課程,其實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理工科為主的學校與文科為主的學校開設的課程自然大不相同,理工科的課程偏向於實踐,對於文科生來說確實稍有難度,但並不代表這樣的課程是冷門課程。小編認為兩校互通課程是兩個學校及教務部深思熟慮的結果,若是真的存在不公平的問題,那麼兩校就很難達成一致,如今既能達成共識,說明這樣的制度是可行的,網友們大可不必擔心。
這樣的兩校聯盟百利而無一害,這是因為他們的教務部已經達成共識,考慮到了所有可以考慮的因素,在互認學分方面也有較為成熟的策略。清華大學採用的是等級制,而北京大學採用學分制,在學分與等級制轉化時自然是要有轉化規則。有網友評論應該多校互通課程,這樣資源共享豈不更好。小編認為其實兩校課程還好,多校互通課程可能會造成混亂,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學分制度,兩校能夠統一,學校多了未必能做到如此。
此次清北大學互通課程只是一個開端,如果其施行效果好的話後面或許會有更多高校效仿,但這效仿或許更多的是對於「985」「211」類的重點高校,政策再好都是需要學生自己努力的,你能夠進入一所好的大學是你享受好政策的前提,小編在此呼籲大家:實力才是硬道理,努力學習爭取能夠享受到教育部的好政策!